朱陶宁提前了解了一下题型,跟英语差不多,主要有四种。听力、互译、阅读和作文。 小语种竞赛当天,朱卿月送朱陶宁去学校。 同时参加多场竞赛的学生并不少,参加完作文竞赛以后又来小语种竞赛的,不止朱陶宁一个。 所以在去参加小语种考试的时候,有人认出了朱陶宁。 纪景是第四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升初中了。不出意外,他会被分到本市最好的中学,三中。 三中有竞赛班,只有在小学阶段有竞赛成绩的学生才有资格被分到竞赛班。 为了能够顺利进入竞赛班,他一口气报了三场竞赛,分别是作文、小语种和奥数。 一般来讲,为了进入竞赛班,大家会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准备竞赛。 可是纪景不想当陪跑的那个,他性子要强,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所以一直到自己准备充分,他才报名参加竞赛,准备一举将自己参加的竞赛全都拿下第一名。 按照纪景的计划,他三连第一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没想到第一场作文赛的时候,就出了意外。 全考场第一个交卷的小团子,让两个老师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他虽然没看到试卷,但肯定是写的很特别。 纪景内心俨然已经把朱陶宁当成了对手,所以看到朱陶宁,他也很激动。 “妈妈妈!你看她!那个就是我之前跟你说的,我们考场年纪最小交卷最快的那个小孩儿!” 纪景母亲平视着找了一圈,没找到,又把视线下挪,才看到朱陶宁。 她也惊呆了,“这么小啊!” 第一次听儿子说的时候,她只知道是个一年级的小孩儿,但是实际一看……这小孩看着比一年级还小。 纪景喃喃自语:“她竟然不只参加了作文竞赛,还参加了小语种……” 母亲说:“说明人家就是从葡萄牙回来的,会葡萄牙语不是很正常?” 纪景一想,感觉有道理。可是再一想,又觉得不对。 既然是从葡萄牙回来的,说明对中文不熟练,为什么要参加作文竞赛呢? 他把心中的疑问说出来,母亲说:“这有什么好疑惑的?说不定人家就是又挺喜欢写作文,又会点葡萄牙语,就都参加了呗。” “反正她那么小,对竞赛结果又没有要求。” 纪景本来还挺把这小孩儿当对手的,可听了他妈妈的分析以后,又觉得这小孩不足为惧。 如果她是从葡萄牙回来的,能在葡萄牙语竞赛拿到高名次,那作文竞赛肯定成绩一般。 如果是作文竞赛成绩不错,葡萄牙语是在国内学的,那肯定不会比他这个学了很多年的成绩要好。 纪景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甚至觉得自己的担忧真是多余。 他怎么就因为老师的反应就把一个那么小的小孩儿当对手呢?说不定老师震惊,是因为这小孩儿写的驴头不对马嘴呢? 毕竟这么小的小孩儿写出来的东西,没有逻辑也正常。 反正这两场竞赛,小团子肯定不可能同时拿第一,甚至可能一场都拿不了,他的三连计划应该还是没什么问题。 想到这里,纪景放下心来,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 可是周一,作文初赛排名出现,纪景傻眼了。
第六章 海滨城少儿作文竞赛初赛第一名:朱陶宁。 不仅如此,朱陶宁的作文还被当作优秀范文在竞赛官网上展示。 当作文竞赛的排名公布以后,整个海滨城小学生圈子都炸了。 参加竞赛的那么多人,其中还有很多是在私立学校花着高昂学费接受精英教育的孩子,竟然输给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在开什么玩笑! 可是看到作文展示,他们又说不出话来。 先不谈内容,单是印刷一般的瘦金体,就让不少人都闭上了嘴。 多少专门练书法的人练到成年也没有办法写的这么标准,可一个小学生做到了。 成绩公布出来的时候,纪景正在上课。 他知道今天公布成绩,所以从昨天开始就特别兴奋,这种兴奋持续到今天早上,只增不减。 公布成绩的时间是上午十点,下课时间是十点二十。钟表上的指针指到十点的时候,纪景就已经没有心情再听老师讲课了。 他的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时间上,只祈祷赶快下课,他要查成绩。 煎熬的二十分钟终于过去,下课铃响了。纪景立马掏出平板,开始上网查结果。 他们学校不是私立学校,但是上课也会用到平板,所以学校是不禁电子设备的,学生下课期间拿出手机平板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纪景人缘不错,在班上有几个好兄弟。虽然他的好兄弟们都是小小年纪就有了学渣之姿,但他们也都知道纪景要查成绩,所以纷纷过来凑热闹。 “快查快查!看你小子拿第几名!” “不用猜都知道,就纪景这实力,肯定拿第一!” “这我今天晚上回去又得挨骂!我妈肯定说‘看看人家纪景,再看看你’,烦都烦死了。” 听着他们插科打诨,纪景也微微露出笑容。 他内心的想法跟这几个兄弟是一样的,他觉得自己一定会是第一名。 然而,这种想法连带着他脸上的笑容,在成绩页面打开的瞬间,一起凝固了。 好兄弟们开了一会儿玩笑,发现纪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便凑过去看。 然后他们就在第二名的位置看到了纪景的名字。 “我去,竟然不是第一?还有人比纪景还要强吗?” “第二也好厉害呀,这可是全市的比赛呢!” “嗐,管他第一第二呢,反正我今天晚上这顿骂是躲不了了,我妈肯定又拿我和纪景比。” 由于纪景沉默的时间太长,他的小伙伴们也意识到了有些不对,渐渐收了嬉笑声,转而开始安慰。 “全市第二名诶纪景!多厉害呀!这你都不满足吗?” “就是,要是我的话,我妈能高兴死!” “而且这只是初赛,最后拿什么奖,还是得看复赛。” 纪景依旧冷着脸没有说话,就在这个时候,有同学过来跟纪景说:“纪景,老师叫你去一趟办公室。” 纪景嗯了一声,收了平板,冷着脸去了办公室。 纪景的语文老师倒是很高兴,他一进门,老师就笑呵呵地说:“呀,纪景来啦,作文竞赛的成绩你查了没有?你拿了第二名呢!” 纪景没有说话,内心在此刻烦到了极点。 为什么所有人都要强调一遍他是第二名? 老师没察觉到纪景的心情不好,在他看来,他们学校不是最优秀的,师资力量也不是最好的,但是纪景还是拿下了全市第二,已经是非常好的了。 所以他还在笑呵呵地说:“复试再过两周就要进行了,时间还挺紧的呢,你回去好好准备一下。你不是想进竞赛班吗?复试只要正常发挥,前三肯定没有问题的。” 纪景心不在焉的点了点头。 老师说:“好啦,叫你过来就是怕你没查到成绩,专门跟你说一声,顺道叮嘱一下你复试的事情。再也也就没什么事儿了,回去上课吧。” 纪景说了声好,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个时候,他隔壁办公桌的老师说:“这回作文竞赛第一竟然是个一年级的小孩儿,还是七小的,真是想不到啊。” “是吗?”立马有老师搭话,“七小那么普通的学校,参加竞赛的都没几个吧?” “难道不应该惊讶竟然只是个一年级的小孩吗?才一年级!也太小了吧!” 纪景一听一年级,立马就联想到了他两场竞赛都看到的那个小团子。 还记得进小语种竞赛考场前他还分析,葡萄牙语和作文,这小孩肯定有一个不擅长的,说不定两个都不擅长,没想到今天就被打脸了。 纪景开始好奇,那小孩儿到底写了什么? 纪景的班主任也回头跟同事搭了两句话,再转过头来一看,纪景还在这儿,便问:“怎么了纪景,你还有什么事吗?” 纪景回过神,摇摇头,“没事老师,我回去了。” 回到教室,铃声已经打响。不过这是一节美术课,纪景觉得没什么听的必要,便偷偷拿出了平板,上官网查竞赛第一名的作文。 纪景抱着不服的心态去查,他甚至觉得可能是因为那个一年级小孩的作文里有拼音,让人能看出来是低年级的小孩写的,老师打了友情分,她才会得第一。 可是当朱陶宁的作文图片展示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直接傻眼了。 这字……确定是一年级写的?真不是字帖? 光是字,纪景就震惊了足足有三分钟。 他实在是想不到,一个那么小的小孩怎么做到能把字写得这么完美的。这得从一出生就开始练,才能练到这种程度吧? 甚至全程没有一个错别字。 不是,一年级的小孩诶!写作文没有错别字?这合理吗? 等等,会不会就是因为字太好看了,才加分成了第一? 但放大看作文内容,又一次狠狠打了纪景的脸。全文的逻辑十分通顺,引用的素材和历史人物也都十分贴切不牵强。 最主要的是,朱陶宁的角度,跟所有人都不一样。 想要写出跟所有人都不一样的作文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因为作文的评分是很主观的,如果写得太特别,会被老师当成偏题,甚至被当成偏题的概率比独树一帜要大得多。 可是因为朱陶宁的内容很有说服力,也紧扣主题,所以她成功成为了独树一帜。 最重要的是,一个那么小的小孩子能独立思考出一个跟所有人都不一样的角度,这是天赋,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许多人努力都做不到的。 纪景现在才知道,自己当初因为年纪就看低一个对手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他只看到了年纪,却忘记了了人的天赋才是最可怕的。 与此同时,跟纪景同样震惊的,还有朱陶宁的班主任,何世英。 作为海滨城第四小学的教师,何世英女士深知她们学校是个什么水平,竞赛结束以后,她都没怎么关注这个比赛。 因为在她看来,海滨城那么多优秀的孩子,她们学校嘛,考试成绩能上去就不错了,竞赛奖就算了,轮不到他们的。 下课以后,何世英回到办公室,一进门就看到主任正坐在她的位置上,像是在等她。 何世英被吓了一跳,连忙回想自己这段时间有没有犯什么错。 她刚毕业不久,今年是她工作的第一年,学校里的很多事情都还不熟悉。 上个星期还因为衣着不合适被领导批评了,今天又不知道是什么事情。 何世英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同时扬起笑容。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3 首页 上一页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