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 李斯:“……” 试试就试试!
第94章 商鞅五策 试试就试试,也幸好不是试试就逝世。 不过这在李斯眼里相差也不大,虽然王上和雍城公主的算计是阳谋,朝堂的那群朝臣说不定也确实会上当,但是不代表身为一个小小郎官的他不会被这群人找麻烦,或许说在他们动不了王上和雍城公主的时候,他们也只能找他的麻烦。 这就很让人闹心了。 当然李斯也知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话赶话都到这里了,雍城公主都把机会送到他眼千里,他要是不在此刻表态估计以后就当真没有出头之日,而且富贵险中求的道理他还是懂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嘛! 所以就在嬴政将眼神递过来的刹那,李斯当即就跪了下去,对着王上和雍城公主立誓道,“臣李斯绝对不负王上重托,定会竭尽所能完成任务。” 被吓一跳的嬴政:“……” 同款表情的雍月:“……” 不是,你要不要跪的这么快,我们还什么都没说呢,你就脑补自发的上岗了,这上进心也太强了吧!不愧是你李斯,怎么专营怎么来! 不过嬴政就是喜欢这样的人,确切地说凡是主动揽活工作的人他都喜欢。毕竟他自己本身就是个工作狂,卷起来的时候简直不要命,最喜欢跟自己一样能卷的人,谁让卷出的成果都是他大秦获利呢! “不错,既然你有心,那寡人就成全你。这件事就由你李斯全权负责,寡人限你五日之内将成果拿出,李斯你能做到吗?” “臣遵旨,定不辱王上使命!” “很好,那你就先退下吧,我与雍城公主还有事情要谈。” “喏。” 就在眨眼的功夫,嬴政就给李斯安排好工作。 注视着李斯缓缓离去的背影,另一边的雍月则是满脑子的问号。什么情况,事情不是都谈完了吗,李斯都被派出去了,为什么要单独把她留下,政哥这是又想跟她说什么!? 而在李斯离开后,面对雍月疑惑的小眼神,嬴政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很着急的跟雍月进入下一话题,而是很坦然的伸手邀雍月入座,“月儿过来,坐在这里。” 瞄了一眼嬴政落座的位置,小团子雍月的疑惑就更甚了,怎么滴,大兄这是想跟她坐席详谈的架势!? “哦。”五岁的女娃娃茫然的点点头,迈着小短腿坐到了嬴政对面,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散发出疑惑之光,“大兄,你要跟我谈什么?” “这事不急,你先喝点水,缓一缓。” 冷不丁打个抖的雍月:“……” 怎么回事,心里更没底了,还让她先喝水缓缓,政哥是真的要跟她什么惊世骇俗的内容吗!不要啊,她还是个宝宝为什么要承担这些压力! 颤颤巍巍的接过嬴政递过来的茶杯,雍月一边小口抿着一边脑洞大开,开始胡思乱想起来,同时还不停的用小眼神偷瞄嬴政脸色,见对方脸色并无异样雍月暗自叹气,估计就算有自己也看不出来。所以雍月只能在心里不停安慰自己,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好的,雍月已经快被这诡异的气氛搞疯了。 就在雍月实在忍无可忍,想要先开口的时候,坐在她对面的嬴政终于说话了,“月儿,关于你之前说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内容,你再跟为兄仔细说说。” 雍月:“???” 雍月:“……” 雍月:“!!!” 不是,等会儿啊大兄,你前期渲染这么多,原来就是想谈这个问题啊!那你把气氛整得这么严肃干嘛,害得她提心吊胆这么久,连喝茶都喝的索然无味战战兢兢的! 如果不是对方是秦王嬴政,雍月都想给他飚眼刀子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嬴政以前也不是没听说过,毕竟孟子可是与孔子一样的大儒,不然也不可能传出‘孔孟’这样的谓称。不过因为秦国是走法家的路子,所以面对儒家的思想,他们这些嬴氏子弟大多都只是听过后便一笑置之,就连嬴政在少年时期学习的时候也是如此,助攻法家漠视儒家。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经过魏国被灭的这件事后,嬴政惊愕发现儒家孟子的思想竟然也可以算做为王之道,最重要的是魏国被灭就是没有履行这个王道的现世报,这怎能不让嬴政将此事记在心上。 刚才之所以不提,是因为此为帝王之道,不方便让外人(李斯)听见。所以在雍月推举李斯后,嬴政就顺水推舟的将李斯安排出去,让自己可以与雍月单独相处,探讨孟子所谓的为王之道,因为他发现雍月似乎对此颇有见解,在不便跟外人谈论为王之道的他,也就能找雍月探究一二了。 至于雍月这边在嬴政提出这个话题后,瞬间心里也有了底,仗着大殿内就只剩她与嬴政,立马打算畅所欲言,给她政哥洗脑。你要是说这个她可就不困了,受过现代民主教育洗礼的雍月,可是满脑子的想法要述说,不阐述个一二三都对不起雍月重生这一遭。 “大兄,你觉得秦国如今的国策如何?” 这话直接就把嬴政问着了,倒不是说他无法回答,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毕竟身为秦王的他必须得承认大秦的国策无问题,不然岂不否决了祖上的决断,但是以他对雍月的了解,其中可定是有问题的,就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所以嬴政什么都没说,而是等着雍月主动给自己做解答。 不过就算保持沉默,嬴政也没有放弃大脑思考,而是也开始怀疑雍月问话目的。想到以前吕不韦曾经跟他提过的雍月收纳百家的想法,嬴政也不禁扣心自问,是不是大秦的国策、商公的法学当真有问题,所以才让雍月会在此刻有如此一问。 思绪到这,嬴政的双眸更加深邃了,不过也依旧没有开口。 当然雍月这边也没有因为嬴政沉默而闭嘴,而是继续阐述自己的观点。 “大兄说句不好听的话,其实我觉得如今的《秦律》有很大的问题和弊端,而且我们推崇的商公法学已经不适合如今的大秦。”雍月低头想了想,随即就举了个例子,“比如商公所提的愚民之策,就是不知道大兄想不想听,听完也不要治我的罪。” “此地无外人仆从,月儿但说无妨。”嬴政没有反驳雍月的观点,也没有着急治罪,因为他想听听雍月的具体感想和意见。毕竟嬴政很清楚雍月的心思,如果不是问题已经到了让雍月无法置之不理的地步,她是不会轻易说出口的,只因为她相信身为他大兄的他能解决,不得不说这就是兄妹二人之间的默契了。 等到了嬴政首肯,雍月也不卖关子,而是略微颔首开始她的论述。 “昔年商鞅提出‘愚民五策’,除了第一策‘壹民’我赞同部分外,其他四策在我看来都对如今的大秦有害无利。现在我就从第二策‘弱民’开始说起,”说到这里,雍月扭了扭身子,让自己坐的更舒服一些,“商公所谓的‘弱民’,即国强民弱。民众强大可能会威胁到国家稳定,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削弱民众的力量,让民众在贫困和劳累中无暇顾及其他事务。其实这是不对的,我大秦的军力来自于黔首,如果削弱黔首的力量,就相当于削弱了我大秦的军事力量。商公以为的会影响国家稳定的群体其实并不应该是黔首,而是那些……” 说着雍月意有所指向宫外咸阳城勋贵居住的方向瞄了一眼,嬴政瞬间心领神会,同时跟着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明白雍月的意思。 “第三策是‘疲民’,为民寻事,使之疲于奔命。让民众从事繁重的劳作和兵役,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国家政治或参与反抗活动,我反对这个的理由和第二策同样。至于第四策的‘辱民’和第五策的‘贫民’在我看来简直就是让大秦在灭国之路上蹦跶,别嫌弃我说得难听,其实大兄你只要仔细揣摩一下也能察觉的出来。” 想到商鞅愚民的第四策和第五策,雍月就是一肚子的火,“打击民众的自尊和自信,使之终日生活在恐惧气氛中,更加依赖和服从国家的统治。大兄我说句实话,还记得你之前担心的旧魏黔首叛国的那件事吗!联想到这第四策,你就没察觉出什么问题吗?连自己的自尊和自信都没有了的黔首,你凭什么认为他们会在与他过交战之时心向国家。还有最后一策,剥夺民众的余财余粮,使其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大兄,如你所见,仅能维持基本生活的旧魏黔首已经用行动证明这个政策的错误,全都叛国了。” 这话嬴政没法反驳,毕竟魏国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就算想反驳他不知道该没法说。 “为兄承认你说的有道理,可是如果大秦不用此策,又该如何治民。而且你又如何保证黔首在今后不会反抗大秦的统治。” 其实最后这句才是嬴政最想知道的,如今大秦的国策已经被雍月用事实和实例反驳,嬴政也察觉出其中的不妥之处,可问题就出现在他手上可没有能够替换的国策,没办法保证大秦的黔首未来不会如旧魏黔首一般叛国。 “大兄,统治黔首安定其实并没有您想象中的那么难,就好比咱们冬日祭时吃的猪肉,其实那就是我养在庄子的野猪。众所周知,野猪生性暴躁难以驯服,可是在我庄子里的野猪就从来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您可知是为什么吗?” 雍月的问题这大概就触及到嬴政的知识盲区了,嬴政懂政治,懂军事甚至可以懂农耕,但是让他懂养猪……这是在难为人呢! 不过雍月也知道这答案嬴政不知道,所以也没指望他回答,因此便自说自话道,“因为我削掉了他暴躁的根基,还用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充足的食物供养它,所以它才会老老实实的待在庄子里。” 嬴政何等聪明,被雍月一点就通,虽然雍月用野猪来打比方,但是话糙理不糙。瞬间就让嬴政心中有了新思路。 雍月见嬴政面色略缓,就知道自己打得这个比方有用,随即又再接再厉的劝道,“其实治理黔首也可如此,只要满足了黔首的基本需求,他们心中自然会有一杆秤来平衡好坏,告知他们如何去做。而且黔首想满足的条件也极为简单,只要大兄的手稍稍放松一下,就可以满足他们。” “什么条件!?” “一共两条,一个是活着,一个是活下去。” 嬴政:“!!!” 听完雍月的话,嬴政就是瞳孔一震,雍月提出的这两条当真确实简单,可是就是如此简单的两条确实黔首们毕生的心中所求。一时间嬴政的心情复杂到难以言喻,不贪财不贪懒,他们唯一所求就两条,想活以及活下去。 “怎会如此简单,黔首们当真会如此想吗?如果能做到的话,他们当真会老老实实的待着,不会反抗。”嬴政不敢相信,看向雍月忍不住追问。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3 首页 上一页 10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