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她们那充满活力的眼睛就知道她们性格一定也很活泼,李莞然笑着想道。 宫里很大,尤其是对几个孩子来说。 十安就没少抱怨带百福它们出去放风的时候都要追不上它们了,虽然这一点都不影响她第二天还是会照旧带着百福它们出去“赛跑”。 很快就到了李母和李图南入宫的日子,小全子早早便去了宫门候着领人,在李莞然来回转了好几圈后,终于是把人都带了来。 几年未见,母女两人皆红了眼眶,“臣妇见过皇贵妃。”“草民见过皇贵妃。”李母收拾好情绪带着李图南快步进了正殿行礼。 “娘,早就说过咱们母女之间不必如此。”李莞然忙伸手揽住,她是真不想看见自己至亲之人跪在自己身前。 李莞然给了半夏一个眼神,半夏心领神会地让四周伺候的宫人下去,将空间留给她们,奉好茶后上好点心瓜果之后半夏也装作自己不存在似得站在一角。 几年未见,李母原先乌黑的发间多了几根白丝,眼角也多了几条皱纹。从她身上李莞然清晰地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娘,这几年您过得还好吗?” 李母不似她这般伤感,笑的眼尾都炸开了花,这些年除了孩子不在身边这一件伤心事外,过得不要太好。 “娘好着呢,娘现在可是正六品的宜人,是命妇呢,就是比起你爹那老头子都不差多少。”李母眉飞色舞地说道,可以看出她是真的高兴。 “就原先咱们家胡同里那老仗着在别的王府里有个远亲下巴抬得比天还高的王二媳妇你还记得不?” 李莞然想了半天也没在记忆力挖出这么个人出来,“没印象。” 李母闻言也不失望,哎了一声摆摆手道:“过去那么久你忘了也是正常的” “你做侧福晋那会儿人家还瞧不起咱们呢,偏偏还老爱在咱们家院外晃悠。”李母的表情嫌弃的很,脸上是毫不掩饰对这个王二媳妇的意见。 李莞然皱了下眉,想着劝李母回去就搬家,之前在府邸时她就托人带了银子回去给她们买宅子。 宅子虽买好了,但李母舍不得住了十几年的地方,再加上胡同里的家又不是住不下就更不想搬了。李莞然当时写信劝不过就由着李母去了。 离家太久,家附近一些烦人的邻居她早就忘了干净,这回李母提了起来她还是没记起来,但这一点不影响她开始琢磨怎么让李母同意挪个窝。 “算了这就烦人的事就不说了。”李母想了想还是决定不说这些让女儿担忧的话,“你进宫了后,她可就不一样了,整天上门来攀关系。” 说到这,李母眼里不掩得意,谁知道她闺女能今日这份造化呢,还带着一家都起来了,连自个这个老婆子都能当一回诰命夫人。 李母拍了拍李莞然的手,欣慰道:“咱家多亏了你。” 李莞然笑了笑,没有接话反而提出让她搬到另一处宅子去,“宅子久不住人容易坏,买了又不住那咱们不是白花钱了?” 说罢,她瞥了眼正在一旁啃点心的弟弟,果断将他拉下水:“再说您不是还想着让图南继续读书科举吗,搬到那去不仅宽敞了不少,还没人能来打扰。” 李图南:?怎么突然就说到我身上了?他不想科举啊啊啊! 他赶紧咽下嘴里剩下那点点心,想要表达意见时直接被李母伸手捏住了嘴,让他物理闭麦。 李图南扭头疯狂向李莞然发射求救信号,“呜呜呜”救我! 李莞然默默移开目光,弟啊,为了咱家的搬家大业你忍耐一会儿。 李莞然方才那番话让李母意动了不少,越想越觉得可行。如今女儿不用她操心了,能操心的也就身边这个不听话的臭小子。 为了李图南能有个可以安心读书的地方,就是再不舍得也得搬。李母心下有了决断,笑道:“行,就按你说的来,等出宫回去娘就安排搬家。” 这时候她终于肯放下捏着李图南的手,将视线放在他身上,瞪着他道:“回去就得把书捡起来,回头再让你爹给你寻个好书院去读。” 李母那架势很明显,那就是必须要读出个名堂来! 李图南欲哭无泪,他是真心打算要在医道上走下去的,“娘,我说过很多遍了我更喜欢行医。” 靠科举什么的,他现在是一点都没心思。 李莞然挑了挑眉,没想到这个弟弟学医的决心似乎还不小,想起之前信里说的那些,她笑道:“说来我还不知道江南那位教你学医的大夫教你了什么?可以和我说说吗?” 李图南一听就来劲了,觉得李莞然是这个家态度最松的,只要他好好说把李莞然挖到他这边,就是爹娘也不能在对他学医这事有什么意见。 “姐。”李图南讨好的笑着顺杆爬凑到李莞然身侧,开始说他跟着他的神医师傅在江南那边的行医事迹。 “我师父吃包子都不用付钱呢!”李图南十分得意说道,见李母面色不虞又连忙补充,生怕李母误会他们吃霸王餐。 “那家包子铺老板家的三岁儿子得病好几年,附近药堂的大夫都说没治了,结果我师傅一去,几服药下去就把孩子给治好了。” 李图南飞快偷看了眼李母的神色,正色道:“因为这他们才不肯收钱的,不过我们后面还是有偷偷给那个老板包子钱。” 哦,这就是那些人参他折子里写的买东西不给钱那条,李莞然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听着李图南在面前说的手舞足蹈的,他的神情从内而外的将他对学医的热爱都流露了出来。 而且,从他的话语中听来,如果李图南美添油加醋的话,他那个师傅似乎还真的蛮厉害的嘛。 李莞然看了看神色莫测的李母,开始考虑说服她放弃让李图南科举的成算有多大。 反正他们家现在也不需要靠科举来翻身。 李母又岂能不知道这个道理,知子莫若母,李莞然两人的想法她一眼就能瞧出来。 若是家中还有其他男嗣她又怎会逼着李图南这个心都不在科举上的人,她们眼下瞧着蒸蒸日上的,可是这一切都太空了。 要登其高必承其重,李莞然眼下瞧着虽好,可帝王心终究难测,她就只盼着万一哪天李莞然失了君心,她们家还能有个能在朝堂上为她说的上话的。 她爹虽在当官,但枕边人她心里有数,死老子就没那个爬上去的能力,瞧来瞧去日后能指望的可不就李图南。 想到这,李母眼中的犹豫褪.去变得愈发坚定,直接冷笑表示不许李图南在学医。 看着争吵起来的母子,李莞然扶额叹了口气后分开两人,对着李图南道:“你将来要同你江南师傅那般那不是更要努力读书。” “从古至今那么多医书你都看过吗,就算看了你能理解什么意思吗?” “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腹中都有墨水别人才能信你不是?” 说罢,李莞然又故意道:“难不成你师傅也觉得不读书也能成为神医?” “没有!师傅他也让我回来多读些书的。”李图南忙证明自己师傅的清白,不过也逐渐明白这个书是非读不可了,声音也有气无力了起来。 李莞然见他明白其中道理,又与李母说和了半天将气氛炒热,暂时没了矛盾三人也是聊的十分愉快。 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和两人吃了顿午饭又强留李母多陪她待一会儿后,便是再不舍李莞然也只能眼含热泪的招呼宫人带着李母两人大包小包的出宫去了。 站在宫门看着她们的背影逐渐消失李莞然才在半夏的搀扶下回榻上歇着,刚坐下没靠一会儿,就听人来通报:“娘娘,怡亲王在养心殿晕了过去,整个太医院都被皇上喊去了。” 李莞然骤然起身,怡亲王晕过去了?他历史上就死的早,难道这会儿就初见端倪了吗?
第123章
第124章 宫里没什么娱乐活动,至少需要干活的宫人是这样的。但人不可能一天到晚什么都不不想只想着埋头苦干。 这时候一些主子的事就是他们近期用来放松心情的八卦,就比如最近皇上突然又开始逼着太医院想办法把二阿哥的体弱治好这事。 据演武场那边的人说皇上给二阿哥专门找了个武师傅来锻炼身体,不过这项目前可以说是毫无进展。 因为二阿哥连半个时辰都坚持不来,时间稍微长点他就开始脸发白腿发颤,一副随时要晕厥过的样子。 当然这些都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他们关注的是皇上怎么突然这么关心起二阿哥的身体。 不是说他之前就不关心,但之前皇上的态度明显就是尽力治,而不是现在下给太医院的那道必须治好的旨意。 不少人开始猜测皇上是要立二阿哥为太子所以才会这么急着让他的身体好起来,毕竟当皇帝没有一副好身体可是不行的。 他们坚持这一观点还有个更重要的佐证,那就是二阿哥是皇后娘娘的孩子。 也不是没人觉得这个猜测是瞎扯,皇上有多喜欢皇贵妃那是有目共睹的,不可否认宫里很多时候都讲究母凭子贵,但子凭母贵的也不是没有。 大阿哥说不定就是子凭母贵呢,真要立太子大阿哥怎么着都比二阿哥有胜算。 身体健康,母亲受宠,虽不是嫡子但也没差了。 这场关于谁才皇上心中的太子人员的争论很快便如同它开始一般悄无声息的平息下去,因为那群宫人很快就对这事没兴趣了。 谁当太子都和他们没关系,改变不了她们每天穿梭在各种繁忙的劳动中的境况。 不过与这事切身相关的人员就无法同其他人一般做到事不关己。 帝后二人从弘晖的充斥着药味地房间出来,叮嘱好宫人和太医要时刻守好弘晖后,俩人一路沉默的回到景仁宫。 两人坐在正殿,等宫人上完茶后皇后便挥退伺候的人,宽敞的殿内只剩下她们二人。 皇后透过桌上从茶杯中寥寥飘起的一缕微不可见的热气注视着坐在她对面的那个男人。 走在路上时她觉得自己此刻的心情可能会愤怒,会声嘶力竭地同他吵起来,和以前那样。为此她一直想着要克制自己的脾气。 没想到真到这一刻的时候,她的心里只有平静和不解。 皇后将那些繁杂地思绪通通赶跑,直接了当的问了出来,“您为什么要这么做?” 胤禛从手腕上取下一串手串,放在手中来回拨弄着上面的佛珠,“你觉得朕哪里做的不对吗?” 你哪里做对了?皇后没有回答,但她看向胤禛的眼神中直接就流露出这个意思。 胤禛似乎没看出来,轻笑道:“就是因为弘晖身子不好才更应该多加锻炼,总是把他当个琉璃似的捧着何时才能好全。” 皇后深吸一口气,端起眼前的热茶喝了一口,压压她心头冒出来的火气:“我认同您的话,但凡是都讲究张弛有度。”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0 首页 上一页 1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