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穗就是不接招,“这件事得细细规划,毕竟他们比不得我们,年纪还小,好在时间宽裕,多谢您提醒,我今年好好和学校的老师们商量商量。” 左民尚书对上曹穗真诚的眼睛,明白她是在装傻,但曹穗不是旁人,他不可能用别的方法。 “女世子,冀州人口登记和土地丈量缺少人手,可否请安民学校的学生们协助官府完成?” 曹穗没有立刻回答,等了一会儿才开口,“有补贴吗?” 左民尚书:“……” 俩人大眼瞪小眼。 左民尚书:这般的好事不感激涕零还要钱? 曹穗:这么累的活儿居然想一毛不拔? 俩人都对对方的想法震惊,最后还是左民尚书一脸做出重大退让的牙疼表情,说:“那一人补贴一百钱?” 曹穗很想转头就走,用强大的理智克制住后,一脸没商量地说:“两百钱。” 左民尚书还想要价还价,曹穗可没这个耐心和他在这里为了一百钱浪费口舌。 “我不接受还价。” 气势斐然。 如果不知道他们在商谈的内容的话,那么两人的气场看起来还是很唬人。 左民尚书想了想,学校也就七百多人,算下来也就上万钱,“好。” 曹穗:“您将学生们要做的事情列个章程给我,我这边让学校提前学习一下,免得到时候没有准备拖了后腿。” 这倒是不难,他们要做的都是上门统计的活计。 左民尚书解决掉人手的问题,欣然答应,“好,明日我将章程拿给女世子。” 一转二,二转三,曹穗转身就把东西交给荀音是,根本不用她多管。 曹穗还是小看了百姓对于官府的热情和向往,荀音是那边进行培训,还统计愿意的学生,居然一个请假的都没有。 曹穗收到上报过来的名单都感叹真是热心。 杨松和杨桃秀被安排到一块,还有杨松的室友张小石再加一个小女郎四人一组,都被安排到河间郡,也就是张小石的家乡去帮忙统计。 四人都穿着安民学校统一定制的校服,一看就是读书人,河间郡的百姓都把四人当作稀奇看,他们两人一组的上门统计时,百姓倒是配合得很,用一种羡慕又神圣得眼光看着他们。 一开始杨桃秀还很不习惯,但慢慢的就完全适应,主要是每日得任务量并不轻。 有些胆子大一点的还询问他们在学校的事情,杨桃秀能回答的都简单回答下,收获了许多羡慕的目光, 按照尽量分到家乡的原则,张小石还真分到了自已家附近,但统计张家并不在他的范围,不过一家子还特意来看他,一副与有容焉的模样。 张小石招招手后离开,还能听到后面祖父得意吹嘘的声音,脚步都不由得加快了,有些羞耻但心里又忍不住高兴。 这一次也算是变相地宣传了一番安民学校,被问得最多的就是招不招新学生。 百姓家中多的是和学生年龄相仿的孩子,看见后难免心生向往,一个个小小年纪便能读书识字,还能和官府一块办事,日后前程光明,看得人心是又羡慕又着急。 曹穗还真没想到还有这种宣传效果,但目前学校确实跟不上,她只能心痛地当作没见到这次的宣传机会。 产能跟不上,市场需求再大也白搭。 还有种因为肚子不够大眼睁睁看着到手的肉飞走的心痛。
第362章 义诊曹穗:纯粹是师傅在摇人 让曹穗没料到的是,同为安民学校的学生,见到同校的同学都能跟着官府做事,医学院的学子开始“怂恿”老师们也带着他们出去打出名声。 黄丹红:? 或许是她年纪大了,对于这些活泼年轻学生们的想法不太理解,但看着几个明明害怕又鼓励自已来见她的学生,她没有立刻否决。 “治病救人不可操之过急,你们的好心老师理解,但你们目前的水平没有办法单独地行医,哪怕是之前有基础的学生。” 一个进来学校前就在药馆待了好几年的学生站出来,期期艾艾地开口,“老师,学生们万万不敢擅自行医,只是想要跟在老师们身边学习,看看真正的行医该如何应对。” 黄丹红眨了眨眼,面对一群对上她眼神就低下头飘忽的学生,总算明白了他们的意思。 “你们是想要老师们义诊,然后你们在旁边帮忙,顺带旁观学习?”她问出来心里都觉得好笑。 但等见到眼前一群学生心虚地低下头不敢看她,余光扫到外面几个着急的小脑袋,黄丹红心又发软。 “这件事我会仔细考虑,需要和荀老师商量,还得汇报给女公子,并不是脑袋一热想到就能做的。” 随着她的话说出口,一群人也发现今日的行为很冒失,低着脑袋像是犯了错。 黄丹红话风一转,“不过,你们可以提前思考,若是真的通过,该做哪些去前期的准备。既然义诊是你们提出来的,那么总不会只想着行医的部分就万事不考虑了。” 听出来她话里的松动,他们惊喜地抬起头。 “老师,我们明白了。” 黄丹红面色柔和地看着他们离开时透露着愉快的背影,心里明白此事并不会被阻拦,无论是荀老师还是女公子,只要不是胡闹,她们都不会拦着。 只不过,她得为老师们争取一些福利,毕竟这次的“苦力”是他们。 曹穗看到荀音是送过来的安民学校义诊计划书,如他们所愿地盖章通过。 计划书她还忙里偷闲地多看了几眼,做得还挺不错,居然知道主动去找商铺、药馆联动,大大的节省了许多费用。 只不过曹穗看到居然还有下乡的义诊活动,标注了下安全问题。 穷山恶水出刁民,走得太偏了还是别冒这个险,也不是非得深入到乡下才能学习。 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等到真正开始义诊已经是比较寒冷的时候,曹穗还见识过那排队的大场面,若不是有宵禁,长街能彻夜不停地亮着。 曹穗看着安民学校那显眼的标识,再看看顶着寒风的老师们,没有前去打搅他们。 曹穗还和杨修说起这件事,“丹红他们可真是辛苦,我瞧着一个个老师年纪都不小,居然还有胡须都白了的老医师。” 杨修正和她待在书房继续做事,自从夫妻俩分开以后,每日回来都还得干一会儿事,小谷都默默地远离了他们。 “既是医师又是老师,宅心仁厚,不忍病者伤痛又不忍学生失望,自然要辛苦几分。” 曹穗手下笔尖勾勒完最后一笔,“我在想,日后这批学生顺利出师离开学校,遇到棘手的病人,该不会还跑回学校来向老师们求救吧?” 杨修听见这话笔尖都颤了一瞬,因为听着实在可怕,迟疑道:“应当,不会吧?” 曹穗一副看好戏的表情,“那可说不定,总不能任由学生在外堕了他们的名声。” 她今日在家要做的事已经到了尾声,也能分心和杨修说话,杨修听了心生同情,“那真是辛苦老师们了。” 不单单要操心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学有所成,还得担心出来学校医术不精报他们的名号。 曹穗把脑子里菩提祖师和猴哥叮嘱的那一幕甩开,没有再说这件事,关心起杨修,“少府的事情很多吗?我怎么感觉我离开以后,你要做的事多了好多?” 她可是从少府离职过来的,杨修这个工作量多得有些不对劲了。 杨修手里的事情好像也差不多了,停下笔,眼神对上撑着下巴的曹穗,“年关的事情比较多,而且少府这边有一件事要提前准备。” 曹穗很快的接话,“什么事?” 夫妻俩倒是没有还要互相保密的事情,杨修低声回答,“翻过年要迎接陛下来邺城。” 曹穗本来悠哉悠哉晃动的脚突然停住,眼睛都忘记眨了,直愣愣地看着杨修,“阿父单独吩咐的?” 她迅速找回理智,瞬间想通了这里面的门道。 “嗯。”这件事曹操找到杨修时他也很惊讶,“陛下来邺城后需要一个落脚的地方,父亲让我低调地安排。” 曹穗心想,这可不是得低调嘛。 她幽幽道:“我还以为阿父不着急呢。” 前面刘协病重的消息传过来,她就以为曹操要一步到位,没想到后面就这么沉寂下去。在她没防备的时候,曹操又搞偷袭这么一手,主打就是给她“惊喜”。 杨修自然是站在曹家的立场,“如今天下初定,无论是人口登记和土地丈量,都是为了明年施恩做准备。” 曹穗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自嘲道:“我居然天真的以为单纯为了收赋税。” 没想到居然还有这个理由。 杨修开解她,“收税自然是最重要的目的,毕竟一个光好听的名声,和切切实实收上来的赋税,该选择哪一个,父亲那里不会有任何犹豫。” 能兼得自然最好。 曹穗没想到随便聊居然聊出这么大一件事,但震惊过后,又好像没那么震惊。 “接过来也是翻过年以后的事,还是先把年底的事情忙完吧。”曹穗忙得连对刘协都没分不出多少心思去关注。 两人忙到把小谷都送给丁氏和杨母照顾,有时候直接待在官衙熬夜地忙,曹穗还得接受曹操的考验,等到只有距过年只有三天终于听到曹操宣布放假时,眼泪差点激动地飙出来。 曹操心里不解,真有那么累吗? 曹穗只想赶紧回去咸鱼般地躺着,当官果然有风险,光是这个工作量都很难顺利活到老。
第363章 新年新气象曹穗:阿父真是装都不装了 曹穗带着杨修直接回曹家投奔吃吃喝喝,看起来就是要赖在家里过年的意思。 曹操还在开开心心地听小谷说她今年学了什么东西,就看到坐在丁氏身边懒洋洋半躺着,就着丁氏的手吃东西的曹穗,瞬间眼睛就感觉不舒服了。 “小谷可千万不能学你阿母,这么大的人还赖在自已阿母怀里等着人伺候。” 小谷不怕曹操,哪怕不认可她也不会附和,“不,我就要学阿母。” 曹操低头看见小谷眼睛里的羡慕,心里不妙的预感在增强。 “赖在阿母怀里多幸福的,等到我长大了,也还要赖在阿母怀里。” 曹穗扑哧一声笑出来,完全不给曹操面子,冲着小谷招招手,“过来,现在就给你这个机会。” 小谷“无情”的抛弃了曹操,然后兴冲冲地奔向阿母,学着她的模样靠在她的怀里,一大一小张开嘴等待投喂的表情简直是一模一样。 丁氏眼角早已爬上皱纹,见到嗷嗷待哺的两张嘴更是笑得眼尾炸开花,她一边投喂一边看向臭着脸的曹操。 “穗儿一年到头就这么点休息的时间,正是好日子,一家人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就行,别让人在家里还得看你脸色。”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81 首页 上一页 26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