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姬兰素来疑心重,手上心腹又多,三天两头就派人巡查,一经查实,那绝对是从严从重处置。 想想那些已经去地下的前辈,工坊管事自然不敢造次。 姬兰忙事业的这几年,宫中变化不小,除了多了几个皇子皇女。 甚至承瑞承庆几个排行靠前的阿哥,都已经成亲开府了。 这日,玄烨神色沉重的来了慈宁宫,给姬兰扔下了一道惊雷:“皇额娘,儿臣想要御驾亲征。” “什么?”姬兰一时没反应过来。她也没听说前朝出事儿了啊! 玄烨一脸郑重:“皇额娘,刚刚来了八百里加急,噶尔丹借口追击喀尔喀,率兵三万,自库楞湖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兵锋直指北京。 情况危急,儿臣想以皇帝之身御驾亲征,到前线去鼓舞将士士气。” 姬兰衣袖里的手微微蜷起,时间都已经到了征讨噶尔丹的时候了吗?真真是个老糊涂,竟然把这么重要的事都给忘了。 前世不过是史书上的寥寥几笔,姬兰都担心的不行。 如今,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的玄烨说他要去御驾亲征,姬兰就更担心了。 哪怕前世史书上,玄烨三征噶尔丹都平平安安的回来了,姬兰还是忍不住心怦怦的跳。 “战场之上,刀剑无眼。玄烨,额娘可就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啊!”甚至姬兰还拿大清的传承举例子,“况且,国不可一日无君。玄烨,你若不在,出了问题,那可怎生是好啊!” 和前世有所不同的是,玄烨至今都没有立太子,对待保成,就跟别的阿哥没有什么区别。 保成所学习的,也只是普通皇子所学的课业。 不过保成没有了“鳏夫”老爹的变态爱护,整个人阳光又开朗,在课业上,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已经追上了上边的几个哥哥,于朝事上也很有见解。 对于姬兰说的这点,玄烨早就考虑好了:“皇额娘,儿臣想要立保成为太子,再把承瑞、承庆、承彦几个带去战场。 若是天要亡我,保成也能没有阻碍的顺利继承大位,再不济也可以带着您回盛京老家去。 保成没有亲额娘,人又孝顺,他会替儿子给您尽孝的。 再说老家那边有咱们满族人的辅佐,保成仍然可以和噶尔丹对抗。” 玄烨想到了亲额娘,想到了朝廷,就是没想自己,姬兰明白了玄烨的决心,瞬间老泪纵横:“我的儿,额娘都知天命的年纪了,你若是有什么万一,额娘可也挺不过去啊!” 玄烨双膝跪于姬兰身前,亲手为自家额娘拭干了泪水安慰:“额娘放心,儿子还没有给您老人家养老送终,怎敢先去一步呢?” 姬兰拉过儿子的手:“不去不行吗?费扬古、马思喀都是能打的猛将,要是非得去个皇族,福全、常宁他们能力也不差啊!” “就是因为猛将如云,儿臣才要亲自去的!只有儿臣这个当皇帝的统筹兼顾,底下将领才能服气,若是旁人挂帅,总得磨合一阵子。 战事紧急,儿臣御驾亲征,才是最好的法子。 再说了,皇额娘,儿臣自小勤学不辍,文武兼修,能挽十五石弓......” “那也不许你上去真刀真枪的干!若是让额娘知道你跑战场上去跟敌人拼命,你看额娘会不会赶到那儿去揍你!当众打屁股的那种!” 玄烨被威胁到了,哽了一下,才认真保证他会坐镇中军,绝不亲临战场。
第46章 孝康章皇后战情 玄烨虽然知道皇额娘不会真的跑前线去打他,可是玄烨只要想到那样的场面,就不禁脚趾扣地,太尴尬了。 战前要准备的很多,安排将领、军队、粮草、兵器、防雨防寒雨具等等。 再有立太子一事,都得在大军开拔之前安排好。 所以说完正事,玄烨行了个礼,也就匆匆的会乾清宫召集大臣去了。 姬兰也有自己的事要忙,因着开办医学院的事,姬兰手里可动用的大夫和药品很多。 亲儿子御驾亲征,姬兰当然不会吝啬。 命令一条条的发布下去,打包药材,集结大夫,甚至女子工坊那边也改做将士衣物和包扎用的绷带。 不计成本,所需银钱一律从工坊收益和姬兰私库中取。 甚至姬兰还自己打包一个小药箱给玄烨送去,里面各类的药都放了些,特别是治刀枪箭伤的金疮药,治风寒发热的药材也有不少,还有金鸡纳霜,药效都是最好的那种。 姬兰忙碌之际,突然想起玄烨似乎在亲征噶尔丹之时,患上了严重的疟疾。 御医们尝试了多种中医方法,包括使用青蒿等药材均未奏效。 最后还是服用了两名法国传教士带来的欧洲的治疗疟疾的神药金鸡纳霜,这才转危为安。 姬兰不知道玄烨具体是什么时候得病,金鸡纳霜是一定要给玄烨备上的。 所有的药材都附上使用方法以及可以治疗的病症说明。 再有太医跟着,就算万无一失了。 忙碌几天,站在城墙上,忧心忡忡的送走了玄烨,姬兰整个人都没了精神,这可把新任太子保成给吓了一跳。 皇父对他信重,临危受命接过了太子之位。 甚至还提起“若为父天不假年,则由汝替为父尽孝”的话。 保成虽然养在小赫舍里氏的长春宫里,可他从小到大,身边的大部分人手都是康熙这个汗阿玛自己安排的。 从小就被根植了忠君爱国敬长的思想。 再加上他秉性纯孝,对姬兰这个皇玛嬷,更是一万个上心。 生怕不等汗阿玛打完仗回来,皇玛嬷就先躺了。 被孙子搀扶着上了辇轿,姬兰直接摆手赶人:“保成啊,朝事繁杂,你记得去处理,特别是你汗阿玛那边,粮草一定不能短缺了。” “皇玛嬷放心,孙儿一定用心。” 姬兰:“那你快去吧!玛嬷这儿有下人呢!你先忙去。” 看着皇玛嬷的眼睛,保成无法推脱,只能交代姬兰身边伺候的宫人:“姑姑,皇玛嬷脸色不太好,等回了慈宁宫,记得去叫太医给皇玛嬷诊脉,若有情况,一定要及时通知孤。” “太子爷放心,奴婢会的!” 孙子的孝敬,姬兰收到了,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只是累着了而已,没什么大事。 孙儿的时间,还是用在前朝和战场上更好。 慈宁宫皇太后这边担心皇上,心情沉重,整个后宫都不敢扎刺。 还有舒妃、荣嫔、惠嫔几个,各个都是沉浸在佛道事业中,天天求神拜佛,佛经抄了一摞又一摞。 姬兰不信鬼神,只着眼于前朝。 她得给儿子守住大后方。 跃跃欲试想要搞事的大臣,年少经验不足的太子,以及心思各异的后宫妃妾。 此时什么手段都得憋着,一切都得为前线战场让步。 钟粹宫 荣嫔跪经完毕,由贴身宫女豆蔻扶着回了内室,泪水潺潺的小声抱怨:“豆蔻,你说,皇上的心,怎么能这么狠呢?” “娘娘?” 荣嫔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本宫的承瑞,哪里上过战场呦?皇上还要让他领兵。 凭什么胤礽(小名保成)那个克死亲额娘的小兔崽子能被封为太子。 而承瑞,承瑞可是皇上长子啊! 皇上把承瑞几个带出去,不就是想要让胤礽顺利掌权吗? 噶尔丹兵强马壮,若是战事不顺,我儿被困在战场上......太子却能顺顺利利的登基,皇上实在是太偏心眼了! 不行,我得去找舒妃还有惠嫔说说话去” 豆蔻都要吓死了,娘娘在宫中多年,怎么还能说出这样忌讳的话。 再说了,舒妃、惠嫔她们哪个不比自家主子心眼多? 万一自家主子被舒妃娘娘她们当了炮灰可就不好了! 怪不得琥珀姐姐出宫之前嘱咐过她,一定要尽心辅佐娘娘,娘娘说什么,只管听着就行了,不可外泄一个字。能阻止娘娘说一些忌讳的话,做一些忌讳的事,还是要阻止。 这下豆蔻算是明白了。 赶紧开口打断自家主子:“主子,奴婢求您了,先别开口了。 大阿哥是皇上的长子,皇上看中得很,还命咱们阿哥掌镶白旗大营。 娘娘,大清可是凭军功封爵的啊! 等阿哥爷大战而还,咱们阿哥就算有了军功。到时候少说也得得个郡王贝勒的爵位吧?” 一提起这个,荣嫔就被转移了注意力:“那当然了,承瑞是长子,又跟着上了战场。不封他封谁?” “是是是,主子说的对。”豆蔻抹了把汗,这一茬儿总算揭过去了。 这主仆俩可不知道,她们的对话,已经被人记录下来,一字不差的送往慈宁宫了。 慈宁宫的姬兰忙着大事,看在承瑞的面子上,懒得搭理荣嫔这个脑子不好使的。 前线战报一封封传回:噶尔丹屯军于乌兰布通,用万余头骆驼构成了“驼阵”; 清军调整部署,集中火炮攻击,大破驼阵; 噶尔丹行缓兵计,遣使乞和,趁夜率部北撤。 好在军中粮草充足,福全见势率军出击,追杀敌军。 一直追到出边,噶尔丹的部众大多被斩杀俘获,就连噶尔丹之妻阿努可敦都被击毙。 最后,噶尔丹只带了几十名骑兵逃脱。 骑兵速度快,只需一会儿功夫,就能跑的看不见人影。 加之出了边境,福全无可奈何,只得率军而还。 虽然没有真的击毙或者是俘虏噶尔丹,但是噶尔丹集团已经算是土崩瓦解,再想掀起什么风浪来,可没有那么容易。 (历史上,康熙初次亲征,福全迫于粮草不足,并没有继续追击,给噶尔丹造成的损失也没有本文这么大,这才有了后面的二征、三征噶尔丹)
第47章 孝康章皇后(完结) 噶尔丹损兵折将,已经掀不起什么大浪。 玄烨初次亲征便取得如此战果,那真是志得意满。 返京之后也是大封功臣,功臣都封了,自然不会在儿子们的爵位上吝惜。 老大、老二、老三都被封了郡王。 由于皇子们的渐渐长成,皇太子的确立,以及诸皇子势力的不断扩大,在朝廷上的争端也凸显出来。 玄烨数次调停,并不断地强调兄友弟恭,也只得了一个表面的皇家和睦。 没办法,皇位就是这么的吸引人,年少时的情谊抵不过皇帝的宝座。 玄烨自然也厌恶儿子们盯着他屁股底下皇位的行为。 后来还是姬兰出了个不算成熟的办法,皇子们谁要是觉得自己有本事,那就做出成绩来。 不管是你带着兵马去大清以外的地界建国也好,还是在大清的某个州县,治理一地也罢,总得显出自己的能耐来吧? 先祖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打天下,奠定大清基业。 你们不是自诩爱新觉罗家的高贵血脉,是龙子凤孙吗?那就向先祖学习,自己闯一番天地出来。 玄烨养子如龙,对儿子们的期望都很高,自然也相信他们的能耐。 加之儿子多了,并不如何心疼。 你们若是想出去,那就出去,朕这个当汗阿玛的,可不会拦着。 第一个下定决心请旨往外跑的是承庆。 承庆是惠嫔唯一的儿子,在一众兄弟中,武力值最高,十三岁那年,他大哥承瑞就打不过他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2 首页 上一页 10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