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微臣觉得张无垢大人为两江总督,治水功绩颇丰,当得以入军机处。” “嗯!” 安陵容听完微微点头,又上前将鄂尔泰扶起:“鄂尔泰大人,大阿哥尚小,朝堂之事还靠着诸位大人了。” “大人们放心,各位府上的小公子们,哀家定会好生教导着。” “会和大阿哥一同长大。” 她深深知晓,只有足够多的权利,才能让这群老狐狸们卖命。 这群小公子,是人质,也是这群大臣们的希望。 登天的梯子,和殒命的刀子总要选择一样。 今日这场政变,要师出有名,就从富察氏开刀。 她想了想:“今日皇上驾崩,各位大人就在宫中等着守丧。” “等着尘埃落定再出宫罢。” “宝鹊!” “去将六宫妃嫔全部传来,为皇上守丧。” “内务府往六宫送丧服。” “是!” 安陵容出养心殿的时候,看了紫禁城上方露出的鱼肚白。她带着深意微眯了眼睛,这一次她成为了太皇太后,天下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随即又低头看了看她依旧白皙的双手,妇人又如何? 先帝千算万算没算到,她活到了如今,整个大清即将踏入新的里程碑。 她没回慈宁宫,反而去了御花园。 文鸳早早的等在了那处,迎了上来:“安姐姐。” 亦如很多年前,安陵容面带着笑意回道:“文鸳,天下清明了。” “嗯,安姐姐。” 二人在御花园之中缓缓踱步,周遭的百花开得繁琐,文鸳轻声道:“安姐姐。子轩也能奔个前程了。” “是。” “安姐姐,不若宫中开设女官?” “女官?” 安陵容止住了步子,伸手摘下一支梅花,彼时已经是初春,梅花此时都凋零,偶尔有两朵,已经有些灰败。 文鸳见了,也有些感慨。 没完没了的梅花,没完没了的莞莞类卿。 女子的命运为何要被这皇权笼罩? 皇后无错,甄嬛也无错。 千千万万个女子,有才者,会论政者不乏,却只能囚禁于四方天地。 朝堂之上,挥斥方遒的为何只有男子? “安姐姐,若天下女子都能入朝为官,若科举女子也能享受资格。” “若只能一夫一妻,是不是避免了女子的悲哀?” “咱们身为女子,是不是除了嫁人,除了生子,还有别的路走?” 安陵容心内一怔,又听文鸳的声音传来,这声音中带着蛊惑。 “若是女子能选,是不是就不必如你我那般?” “若没有嫡庶,是不是就没有这互相比较,暗搓搓的斗争?” 安陵容想起了她的娘亲,又想起了这么多年来的路程。 “宝鹊。” “在!” “你觉得瑜太妃所言对否?” 宝鹊不知道,她心中为什么有这般激动,她低声说道:“太后娘娘,女子能科考倒是好。” “只是民间很多女子都没有书读,恐怕。。。” “那就开设女学。” 文鸳坚定的声音在御花园中缓缓响起:“愿读书者设女学,愿绣花者绣花,婚嫁自主,不必三从四德。” “婚嫁一事,本来就不是慢慢人生的必需品,有,则过得更好。” “若碰上负心的儿郎,也可提出和离,不必像你我一般,大好年华断送于深宫。” “女性崛起这条路,道阻且长,一切罪恶的来源均来源于男女不对等。” “男子和女子都可从龙,也可上战场保家卫国。” 安陵容看向文鸳,虽不理解,但大为震撼。 “文鸳,若你不入宫你愿意做什么?” 文鸳低头想想,想了很久,想起前世,想起若不来这古代,她大概想做一名老师,在三尺高台上侃侃而谈。 “我想当一名女夫子。” “安姐姐,你呢?” 安陵容沉默了许久。 “我想开一个调香铺子。” “可我没得选,但我希望别的女子能有得选。” “走吧,御花园中的花更应该开满大清。” “嗯,是。” 乾隆死后,张无垢接手了军机处。 而张承接手了军权。 最近张承过得十分不好,自太后下令京都开设第一个女学试点以后,他的娘子跑去做了武夫子。 誓要教出一个能保家卫国的女将军。 他叹息着,摇摇头,却看他的娘子越来越神采奕奕,每日回来都有许多笑料。 也不拘泥于内宅之地,只因为太后娘娘一句:“我为女娇娥,也可举长枪。” “为女子身本就不是过错,也不必拘泥于方寸之地。” “唉。” 京都的文臣们最近都被这一系列的变法打懵了,但后宅的妇人们,却眼中亮起了星星之火。 不用伺候公婆? 不用三从四德? 也不允许官员纳妾?无一不感谢太后娘娘的恩典。 ===== 京都之中,一小调香铺子的后院。 花架子之下,两位女子虽妇人打扮,却对坐着饮茶。 文鸳笑着看向安陵容:“谁知道一国太后躲在这处开了调香铺子。” 安陵容数着小布袋里面的银子,头也不回的骂道:“你不也一样?” “诗词不通还去教女学?” “我要不赚些银子,你用什么来办女学?” 文鸳笑出了银铃声:“是是是,多谢安姐姐。” “知道就好。” 安陵容回头看向文鸳,心中轻声说道--多谢,没想到人生还有另外一种活法。 文鸳抚了抚衣裳上的褶皱:“安姐姐,女学之中来了个丫头,也叫毓秀。” “这丫头天资聪颖,来年考场或许可以下场一试。” 调香铺子外,响起了脚步声,一穿着紫色衣裙的女子从外面入内,来人正是卫嬿婉。 她看着面前的文鸳,还有安陵容,脸色不虞:“你们两个倒是好,颁布了法令出了宫。” “那后宫一群小兔崽子只留我一个,婉姐姐在宫内忙得不行。” 文鸳朝着卫嬿婉招了招手:“走,带你去见见。” ===女学中=== 一个梳着双角辫的女童,正坐在树荫下,看着诗书,卫嬿婉看着那女童,心中喜爱。 又听文鸳说起:“她也叫毓秀,我问了,她出生的时候,正是毓秀的头七。” “毓秀?” 卫嬿婉心中有悲有喜,面前女童的样子逐渐变成了娘娘,她上前蹲下了身子,看着面前的女童,唤了句:“毓秀?” “嗯?”女童转过身子,抬起小脸:“姐姐,你认得我?” “不用叫我姐姐,叫我嬿婉。” “嬿婉。” 卫嬿婉摸了摸女童的脑袋,又看向了身后的文鸳,是啊,这一次,叫做毓秀的女子不必入宫,娘娘应该喜欢这样的局面吧。 “毓秀,你为何读书?” “嬿婉,我为大清女性崛起而读书。” 文鸳露出了笑容,看着面前二人,是啊,为大清女性崛起而读书。 女性崛起,道阻且长。 未来的日子里,勠力同心——!!! 这一趟古代之旅最终有了它的意义,文鸳听着学堂里面的读书声,勾起了唇角。 春风吹动的,不止心弦。 嘉庆三十年,瑜太妃寿终正寝。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4 首页 上一页 14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