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杨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的身份与囚犯没什么区别 萧杨道:“我可以去见见元若他们吗?” 一双渴望的眼睛看着赵祯,赵祯道:“不可以出去,要说话让他们进来” 元若跑了过来抱着萧杨便眼眶红了,声音哽咽地道:“杨杨你带我一起去吧!不然我不放心你一个人” 萧杨摇摇头道:“不行,你跟我走了谁帮我盯着军营的事,还有封地和公主府” 元微道:“那带上我吧!”元陌和元岚抢着道:“带我带我” 萧杨笑道:“你们以为是去游山玩水吗?我谁也不带,你们要替我盯好军营中的事,还有一件事三王,给我盯死他,如果他再犯,允许你们直接处置了他,一切后果我来承担”说完便从身上如下令牌交给元若继续道:“好好协助六王叔,两年后同太后一起来大宋接我” 四人跪了下来,萧杨赶紧上去,元若道:“我们至从跟着公主,从来不用向任何人下跪,我们一定要跟公主走,不然拼死也要带公主回去” 大宋众人一听立马拿起了武器,赵祯道:“孤的太子妃谁也不能带走” 萧杨等人一愣,元若看着萧杨愣住了,半晌才回过神来,萧杨一脸懵地道:“我何时说要做你的太子妃了?我怎么就变成太子妃了?” 八贤王等人捂嘴偷笑,赵祯道:“迟早的事,人你们是带不走了,你们也不准跟着” 元若一脸不服气地道:“那就试试看”萧杨赶紧拉住元若道:“不许胡闹,你们回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元若还想说什么,萧杨板起脸道:“连本宫的话都不听了吗?” 元若把包袱递给萧杨哭着跑开了,萧杨对其余三人道:“回去吧!安抚一下元若” 三人点头离开,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赵祯上前帮萧杨接过包袱道:“孤刚刚鲁莽了,你别介意” 萧杨擦了擦眼泪,转身走开了,等赵祯回头,看到萧杨静静地坐在水边,杨八妹蹲在萧杨面前说着什么,一边帮萧杨擦着眼泪 士兵向赵祯递来一封信函,赵祯打开一看,内容是要赵祯严加看管好萧杨,尽快带她回去,为了防止萧杨中途逃跑让赵祯用镣铐锁住萧杨。 赵祯扶了扶额,转身把信递给了八贤王,八贤王看后笑道:“她不逃跑没必要这么针对她,待她有所行动再说吧!” 士兵收拾好一切就准备动身了,萧杨看着大辽的方向心中涌出一抹酸涩。 第2章 长路漫漫(上) 萧杨坐上了马车,心情复杂的想哭,佘太君安慰萧杨道:“杨儿是不是舍不得离开大辽?人生总有聚散离合,没有离就不会有聚,虽然你离开了大辽这个家但是在大宋的天波府也是你的家,别难过了!” 萧杨搂着佘太君道:“奶奶,你给我讲讲父亲的事吧!我想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佘太君叹了口气,回忆道:“你父亲从小就长得俊俏,是很多少女的梦中情人,不过小时候的他也很淘气,不过他们几兄弟都很听大郎的话,两国交战多年,你爷爷很少在家,都是大郎教几兄弟习武,你父亲习得一手好枪法,他不仅武艺高强,功勋显著,他曾与奶奶交手,虽然奶奶险胜,但也未必是四郎的对手,基本上在杨家将里四郎的武艺可以成为最好的” 萧杨惊叹道:“父亲原来那么厉害啊?那么他是怎么在战场受的重伤的?” 佘太君道:“杨家接到密信,需要赶赴幽州城保护皇帝,为了确保使命的完成,四郎甚至化身使者,前往辽军大营送信。他的背后是杨家的荣耀和大宋的尊严。然而,阴谋早已布下,金沙滩成了一个陷阱。杨四郎奋力突围,但命运之轮似乎已经注定,他在险境中受伤沉重。两军战罢,辽军和宋军皆认为杨四郎已经战死沙场,万万没想到元箩公主竟然在战场上帮四郎拣回一条命,就是不知道他们现在身在何处?杨儿,你可有你父母的消息?” 萧杨摇了摇头道:“孙儿曾经问过皇祖母,她说母亲病逝,父亲郁郁而终,近些年孙儿也暗中调查过,父母并未死,只是被皇祖母驱逐出大辽了,其实皇祖母这么做也是为了保护父亲,一旦父亲的身份暴露,那就是皇祖母也保不住他,所以为了隐藏身份,避免连累杨家。如果当时父亲暴露自己的身份,很可能会拿他来威胁杨家。即使他回到杨家,也可能被有心之人拿来大做文章,给杨家安上罪名。因此,他选择隐姓埋名,成为辽国驸马。” 佘太君叹了口气,杨八妹气愤道:“所谓的有心之人不就是潘仁美吗?这些年他做了多少伤天害理的事,害得四哥有家不能回”说完眼泪便流了出来,孟金榜的眼泪也哗哗地流,柴郡主安慰道:“四嫂别难过了,四哥虽然行踪不定,只要或者总会相见的,况且萧杨也回来了,虽然不是你所出,但是杨儿孝顺,你应该高兴啊!” 说完,一行人便开心地笑了起来,马车外的杨宗保嘀咕道:“那个辽国人来了,奶奶母亲还有姑姑多开心”杨六郎怒斥道:“那是你的妹妹,你四伯的女儿”杨宗保愣住了,他竟然还有个妹妹?问道:“父亲这是怎么回事?”杨六郎便把事情原委告诉了杨宗保,杨宗保佩服地道:“这个妹妹是公主还是大辽的大将军,不对大元帅?”杨宗保心想,找个机会得切磋一下,让她知道他这个哥哥的厉害!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突然停了,杨八妹掀开车帘问道:“怎么停车了?”杨宗保道:“姑姑,前面出现一队人马,估计是冲着辽国人来的” 萧杨愣了一下,冲她来的?刚想说话就听柴郡主怒斥道:“臭小子你给我记住了,这是你的妹妹,什么叫辽国人?再乱说话我叫你爹执行家法”杨宗保弱弱地道:“知道了” 萧杨道:“为什么说是冲我来的?我去看看”说罢便跳下了马车,刚走两步就听到为首的人说道:“把萧杨交出来” 萧杨走上前道:“你是谁?找我干嘛?”赵祯跳下马,抓住萧杨得手道:“谁让你下马车的?给我回去” 萧杨甩开赵祯的手道:“我就是想看看是谁找我麻烦的” 为首的人道:“萧杨公主乖乖跟我回去,免得连累别人” 萧杨笑了笑道:“要我跟你回去,你也得告诉我为什么吧?” 为首的人冷笑道:“你个野种,竟然敢得罪三王爷,我们要让你付出代价” 杨六郎下令士兵准备迎敌,萧杨道:“六叔不必,我能收拾他们,你们动手就不好了,只要六叔把兵器借我就可以了” 杨六郎心想,她说的也对,他们出手就是干涉辽国的政务,于是把兵器递给萧杨后下令原地休息。 就在萧杨准备迎敌之时,一只弓箭射杀了为首的人,一队人马朝着萧杨疾驰而来,领头的人喊道:“冒犯长公主者死” 萧杨扭头看去,是元若四人还有一队兵马,萧杨二话不说直接提枪迎了上去,一杆长枪,在他手中挥舞如同出水蛟龙,元若等人也加入混战,他们速战速决,片刻便解决了一群人,元若道:“公主怎么处置?”萧杨笑道:“带回去交给六皇叔,查出幕后主使再一并处置” 元若转身抱住萧杨道:“公主,跟我们一起回去吧!别离开我们” 萧杨眼神示意了一下,元若撇撇嘴道:“知道了,公主保重!”依依不舍地转身上马走了,萧杨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陷入了沉思,不是她不想走,是她根本走不掉。 杨八妹上前接过长枪高兴地道:“杨儿的枪法如此出神入化,是四哥传授的吗?” 萧杨摇了摇头道:“是师父传授的,萧杨并未见过父母,是祖母把萧杨抚养长大的” 杨八妹知道自己提起了萧杨的伤心事,抱歉地道:“对不起,姑姑说错话了” 萧杨笑道:“没事的,姑姑找个机会切磋一下吧!” 杨八妹高兴地道:“正有此意”说完,两人相视一笑,往马车走去 杨家众人愣在了原地,心里惊叹道,这枪法甚至比杨四郎还厉害,辽人擅长用刀,萧杨竟然会用枪,而且是杨家枪 赵祯想:还是要用镣铐锁起来的,不然真有可能跑掉的,可转念一想她刚同杨家认亲,有杨家人在她肯定不会跑的,心中又释然了 军队继续前进,一直到天黑才到达驿站,杨六郎和杨宗保安排将士们安顿下来 赵祯上前对萧杨道:“你随孤来”萧杨看了他一眼后随他上了楼,进入房间后赵祯拿出了大宋皇帝给他的信函,萧杨接过信,犹豫着看还是不看的时候,赵祯道:“你打开看看,孤给你看” 萧杨打开信函,大意是:让赵祯对她严加看管,为防止她逃跑,建议用镣铐锁着她。 萧杨看了一眼赵祯道:“我如果想跑你们肯定抓不住我,我的轻功你是知道的。” 赵祯笑道:“那你为什么不跑?”萧杨无所谓地道:“既来之则安之,我如果现在逃跑,奶奶他们会受牵连的,你们那么快让我认亲不就是想用他们来牵制我吗?” 赵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转身把元若带来的包袱递给了萧杨,随即安排人带萧杨下去休息。 第3章 长路漫漫(中) 晨起用完早膳又要开始赶路,萧杨想着又要坐一天的马车,心中泛起了嘀咕 走出驿站后,萧杨扯了扯赵祯的衣袖道:“太子殿下,我能不能骑马不坐马车了?” 赵祯看着萧杨没说话,萧杨心虚地道:“我从来没有来过大宋,我也想看看沿途的风景” 赵祯点点头,命人牵来两匹马让杨八妹陪同萧杨骑马前进,萧杨心想:这太子是有多不放心啊! 萧杨和杨八妹骑上马跟随在太子和八贤王后面,两人一路上有说有笑的,杨八妹给萧杨介绍沿途的风景,萧杨听得津津有味的 “前面那个城池叫定远县,是开封府尹包大人的故乡”杨八妹给萧杨讲起了包大人的故事 萧杨听后道:“这位包大人确实是个好官,而且公正无私,要是这种好官多一些百姓的日子也就会好过一些了” 八贤王笑道:“想不到公主还会论政,其实还有一个关键问题,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战事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你的出现说不定就是化解两个矛盾重点” 萧杨失落地道:“所以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儿女情长,不过就是扣押我做人质,威胁太后不能出兵而已,其实人人都希望和平,我虽然是公主衣食无忧,但是也不忍看到百姓受苦” 赵祯回头深深地看着萧杨,萧杨扭过头故意不看他。 八贤王道:“据说包拯近日回定远县探亲,不知是否回京了”说完便看到县令带着衙役在城门口恭迎太子 杨八妹指着面部黝黑的人轻声道:“那个脸黑黑的就是包大人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2 首页 上一页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