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是,必是了,虎父无犬子,此话一点不错。” 一伙人悠悠经过,根本没注意到贾珫的存在。 贾珫凑近了才认出,这伙人当中,领头的那个原来是贾政。 很显然,剩下的那一群跟屁虫,就是詹光、单聘仁等门下清客了。 清客清客,清高的门客,把门主老爷捧得高高的。 贾珫倒觉得,他们这是在捧杀,捧的是贾政,却杀向了贾珠。 在门客的推波助燃之下,贾政一脸的得意洋洋,竟然也夸下海口,附和道: “从秋闱乡试到春闱会试,再到御前殿试,吾儿贾珠必然势如破竹、登名甲榜,一甲不易,二甲不难。” 此时,贾珫听了贾政的一口海量,忍不住连连叹息了两声。 “哎!唉!!” “嗯?谁在叹气?” 贾政厉声质问道,闻声望去,眉头紧皱。 却见是贾珫,国朝新晋的冠军侯。*
第十一章 贾珠言语嘲讽一介武夫 贾政内心的虚荣情绪,刚被门下清客给捧得高高的,被贾珫的两声叹息瞬间湮灭了。 贾珫也不知刚才怎么就叹起了气来,想来是刚才听了贾元春的诉苦,又联想起原著里贾珠的英年早逝。 这会儿,见贾政的脸色极差,他身后的清客更是个个面红耳,赤气急败坏的样子,恨不得放下儒雅的装饰,替他们的主子暴揍贾珫一顿。 “此人是谁?竟如何没有规矩。” “别说了,是贾珫。” “贾珫?最近刚受封晋爵的冠军侯?” “这就难怪了!” “快别说了。” 门下清客搞清楚状况后,都不约而同的沉默了。 他们无非是这些狐假虎威之辈,可不敢当面招惹贾珫。 贾珫意识到自己不小心招惹到了贾政,顿时急中生智,脑海中编出了一套谎言,应付贾政的盘问。 “刚才你为何哀声叹气?” “有吗?可能是情不自禁吧,若是叨扰了诸位的雅兴,还请见谅。” “你还没回答我呢,为何唉声叹气?” “实不相瞒,我刚才突然想念起我的母亲来了。” “你的母亲?” 贾政听了,觉得奇怪,贾珫口中的母亲究竟指的是谁呢? 贾珫没有见过他的生母,这些年来,他理应喊邢夫人为母亲才是,又何来想念之说呢? “二老爷不必疑惑,我所想念的人,就是我的生母,不知二老爷能否跟我说说,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贾珫所料,贾政仍然选择了回避,只是拍了拍贾珫的肩膀,不再多说什么。 哪怕憋着一口气,贾政也不想搭理贾珫了,随即领着门下清客,头也不回地走了。 贾珫在荣国府转了一圈,心里还是放不下李纨。 随即逮着路上的几个仆从下人,问了贾珠的住处,在书房见到了贾珠。 读书人能说会道,贾珫可不想让着贾珠,不断挑衅,贾珠倒也不示弱。 “你这身子骨也太瘦弱了,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你的阳气该不会是被吸光了吧? “我不懂贾珫兄弟所言何意。” “听说你有婚约在身,不知准备什么时候完婚呢?” “书上说,竭精散真,半百而衰!我还得藏精葆元,全力以赴科考,当然是进士及第后再完婚了。” “要是你没考上呢?” “婚姻大事,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容得我来操心。” “什么婆婆妈妈的,你要是不想结这个婚,我可就帮你结了。” “这是什么混账话!一介武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说出来的话,如此荒谬至极!” 贾珠的一番言语嘲讽,让贾珫舒服了。 日后若是抢先把李纨迎娶回家,也就别怪贾珫不念兄弟之情了,谁叫贾珠出言不逊。 贾珫不与争辩,心里开始盘算如何截胡。 这日午时,户部派主事亲自登门,把补发给贾珫的俸银六百两,专程送到了府上。 户部主事说明了此行的事宜。 “这是补发的俸银,尚书大人特命下官亲自送来。” “今后的俸银依律按春夏两季发,侯爷只需派人去领即可。” “先去支度使署领了碟文,再去国库留下碟文为凭证,便可领走俸银了。” 贾珫送走了户部主事,想着该如何花这么多钱呢? 终于可以花自己的钱了,不必看王夫人的脸色了。 想到此前,王夫人克扣他的月钱,贾珫就倍感不爽。 正想着,王夫人来了,竟是给贾珫送来了两个丫鬟,贴身伺候。 王夫人沉闷的脸上硬是挤出了一丝笑容,言语之中似乎笑里藏刀。 “老太太让送两个丫鬟来,我特意为你挑选了两个能干的。” “一个是大丫鬟牡丹,另一个是小丫鬟芙蓉。” 贾珫看着这两个丫鬟,心里觉得还算满意,也就收下了。 王夫人似乎听到了风声,知道户部已经派人送来了六百两俸银。 “荣国府老祖宗定下了规矩,凡家中有官职俸禄的,俸银半数充入官中,作为家用。” 王夫人也没等贾珫反应过来,就命管家婆子拿走了贾珫的半数俸银,三百两。 真是明目张胆的抢钱啊! 贾珫眼睁睁看着,六百两转眼就少了一半。 王夫人似乎还不甘心,最后说道: “以后这俸禄的事,你就不必费心了。” “咱们府上的账房管家会统一派人去支度使署和国库领取。” “领回来后,先扣下半数充公,再给你送来半数,就连老爷、二老爷也是一样的。” 贾珫听了,瞪大了眼睛,这么快就被拿捏了? 王夫人见贾珫略有不服,便有笑道: “你大可以搬出去,自立门户,便不必受制于荣国府的这些规矩了。” 贾珫当然不会受王夫人的蛊惑。 贾珫抢了贾珠的风头,王夫人自然是希望贾珫搬离荣国府,离得远远的。 不就是三百两俸银,拿去便是了。 不还剩下三百两嘛,够花了。 王夫人把该说的都说了,终于舍得走了,留下两个丫鬟牡丹和芙蓉。 贾珫深知,王夫人安排的丫鬟,只怕是王夫人安插的眼线。 表面上伺候着贾珫,实际上,一切都是听王夫人的吩咐。 收买人心,谁不会啊! 贾珫当即给了她们一人一两银子。 “当我屋里的人,能不能干不重要,忠诚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给你们的见面礼,以后好好跟着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丫鬟牡丹和芙蓉顿时惊喜万分,当即跪谢贾珫,连声喊道: “我的爷!” “以后就是爷的人。” “爷喊往东来,绝不敢往西去。” 正说着,外面有脚步声匆忙跑来,只见却是贾琏。 贾琏气喘吁吁地说道: “快出门接旨,宫里来人了,是圣上给你下了旨意。”*
第十二章 国朝定鼎百年太上皇还愿 瞧贾琏那个激动的劲儿,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小儿亲临贾府了呢! 贾珫跟着出去一看,就一个小老太监在那儿传话,连个正式的圣旨都没有。 “咱家就是来通知冠军侯一声,明早辰时进宫一趟,到时咱家会在承天门恭候。” 小老太监都这么敷衍了,贾珫自然就更没当回事了。 到了次日一早,贾珫在丫鬟牡丹和芙蓉的伺候下,起床更衣洗漱。 吃了点食物随即出门了。 早有八人大轿在门外候着,贾珫一看不得了,跟几天前回家的马车大不一样。 马车变成轿子,仆役从一个人变成了八个人。 不仅如此,就连轿子里面的内饰都变得更加华丽了。 贾珫坐上八人大轿往皇宫去了。 到了承天门,贾珫一下轿子,便见昨日去贾府的小老太监在那候着。 小老太监见到贾珫出现,随即迎了过来,指引贾珫跟他走。 贾珫觉得纳闷,怎么就小老太监一个人来接他,而且还只接他一个人。 心里难免觉得有诈,贾珫不禁开始有点防备。 果然进了承天门,小老太监领着贾珫一路走偏僻的宫中小道。 贾珫早该发现有问题了,此时赶紧问道: “这是要带我去哪,见谁?” 小老太监露出带着血丝的牙齿,笑而不语。 贾珫当即止住了脚步,不走了。 小老太监见状,只好坦白说道: “是太上皇要见你,秘密召见噢!” 贾珫顿时毛孔直立,心想,皇帝小儿他老子这是玩的哪一出啊! 来都来了,只能硬着头皮一探究竟了。 到了一处偏僻的宫殿,只见此处烟雾弥漫,如死寂一般。 太上皇住在这个鬼地方?贾珫想问又不知怎么问。 小老太监好像能听见贾珫的心声,笑道: “太上皇在此修仙,按理说凡人是不能来打扰的,但还是为见冠军侯,破了例。” 贾珫听了,只觉得迷糊,自己应该为此感到荣幸吗? 心里只想着,这是第一次来,以后还是少来比较好,再也不来了最好。 果然,到了殿内,一股刺鼻的味道传来。 连人也见不到,声音从屏风后面传来。 “你就是冠军侯贾珫,杀敌五千,降伏漠北大可汗。” 贾珫见不到太上皇,听着声音,感觉诡异至极。 太上皇真的在修仙?他该不会把自己修成了一具僵尸了吧! 也不多想,少说话,看皇帝小儿他老子一个人能说到什么时候。 没想到,皇帝小儿他老子还真是挺能说的。 从国朝定鼎开始讲起,这是在给贾珫进行思想教育呢! 一百年前,胡虏南下乱华,杀到了江南。 太祖皇帝号召炎黄子孙,驱除胡虏,光复华夏。 响应者遍布江南,太祖皇帝在金陵率领群雄,把胡虏赶到了江北。 太祖皇帝在金陵立国登基,赐封四王八公。 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 宁国公、荣国公、镇国公、理国公、齐国公、治国公、修国公、缮国公。 江南定鼎,北伐未半,太祖皇帝中道崩殂。 先帝继位后继续北伐,收复燕云,胡虏遁回大漠。 逃回大漠,仍然控制着广大的地域,拥有强大的兵力,时刻准备南下反扑。 天子都金陵,去塞垣远且万里,近且数千里,虏出没塞下难制。 既要保持北部边防线的稳固,又要防止在这里滋生威胁皇权的力量,就只有以天子守边。 先帝虽曾反复思虑迁都之事,但最终未成。 只因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尚不可能大规模地开通漕运河道。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8 首页 上一页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