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亲自取名字的尊荣,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可见皇上是真的很重视他们的孩子。 尽管琅嬅是个妇人,对朝政之事所知甚少,可她也知道,这皇位迟早是弘历的。 弘历的封号是“和硕宝亲王”,单单这一个“宝”字,就怪腻歪的。 皇上是个真正的汉子,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他能给弘历这个封号,足以见皇上对他的喜爱。 而她这个孩子,是弘历的第一个嫡子,其身份之尊贵便可想而知了。 “皇上给孩子起了什么名字?” 弘历拿过毛笔,写了一个“琏”字,拿给琅嬅看。 “皇阿玛的意思是,孩子就叫永琏。” 琏,是宗庙中盛黍稷的玉器,皇上起名为“永琏”,便是隐示承宗器之意了。 琅嬅笑道:“这个名字好。” 弘历却没有应声,只是走到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色出神。 琅嬅的院子是传统的四合院,弘历站在窗前远眺,只见红墙绿瓦,不远处的天空偶尔有飞鸟经过,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味道,一切都是如此平和宁静。 上辈子,他给富察皇后生下的两个孩子起名为永琏和永琮,意在让他们二人克承大统,可这两个孩子最后竟都夭折了。 如果不起这个名字,永琏的命运会不会就此改变? 弘历回过头,看向床上的琅嬅:“我的意思是,孩子就起名叫永瑾,握瑾怀瑜的瑾。” 琅嬅疑问道:“永琏的名字不是很好吗?” 弘历坐到琅嬅的身边,握住她的手:“皇阿玛也是这么跟我说的,我只是跟他争论了一番,最后还是皇阿玛让步了,说由我这个阿玛来起名字。” “琏这个字太大,我怕孩子担不住。‘瑾’也是美玉的一种,永瑾是我们最爱的美玉,这寓意也很好。” 琅嬅恍然大悟:“王爷思虑竟如此深。” “我的皇祖父,也就是圣祖皇帝,他有个夭折的孩子,名字叫‘承祚’,这名字太大,小孩子是压不住的。”弘历握紧琅嬅的手,“民间都说贱名好养活,我从前不以为然,如今有了自己的孩子,竟也信了几分。” 琅嬅轻轻把头靠在了弘历的肩上,闭上眼睛。 果然,一个男人爱不爱你,是完全可以看出来的。纵使他是天潢贵胄,依然也会相信民间毫无依据的传言,只为了你们生下的孩子能健康长大。 第8章 登大宝 “阿玛既然起了大名,那乳名就由额娘来取吧。” 琅嬅闻言,微微瞪大了美眸:“王爷竟真的能让妾身来取乳名?” 弘历点点头:“当然。” 琅嬅喜道:“王爷,请容妾身想几日。” 皇室中的孩子除了记入宗碟的大名之外,往往还会有一个乳名,这个乳名包含着父母长辈对孩子的期盼和爱。 弘历的乳名名就叫“元寿”,他弟弟弘昼的乳名叫“天申”,而弘历二大爷废太子胤礽的乳名,乃是康熙帝亲取的“保成”。 弘历站起身:“你好好歇息,我还有些事要处理,先回书房了。” “妾身恭送王爷。” 琅嬅目送弘历离去,直到出了她院子的门,这才掩不住脸上的笑意,捂脸轻笑了起来。 莲心上前恭贺:“小主儿,王爷这是真把您放在心尖上了。” 素练也接道:“是呀,奴婢看着,都觉得王爷和您实在恩爱,别人插都插不进去。我听老嬷嬷说,爷们要是真疼一个女人,恨不得连孩子都帮她生了,如今看来,王爷也离这不远了。” 琅嬅嗔怪地看了素练一眼:“贫嘴。”可语气却全然不是训斥的样子。 素练又道:“小主儿,您诞下了嫡子,又得王爷爱重,那两位再也比不过您了。尤其是青福晋,王爷正因李玉一事生气呢,她竟也不知道去跟王爷请罪,只是一味闷在院子里,合该王爷不喜欢她。奴婢看着,就算是没有镯子,她也不能有孩子。” “素练。”琅嬅不想听到镯子的事情,素练顿时明白,不敢再提。 “再让她们戴几年,就寻个机会让她们取了,就算是给我的永瑾积福了。”琅嬅去逗睡在摇篮里的永瑾,“永瑾,永瑾,这是阿玛给你取的名字,好不好听?” 永瑾看着琅嬅,也露出了笑容。琅嬅心里柔软得凹陷下去,看着永瑾,只觉得岁月是如此美好,恨不得永远停留在这一刻。 * 羲和的金车拖着太阳在天空中走了一轮又一轮,京城从寒装素裹又走入了盛夏蝉鸣。转眼间,几年的时光从指缝间溜走,不留一点痕迹。 弘历的生活却没有什么变化。 雍正十三年,皇帝病重。 弘历照例是每日都侍奉在皇帝的左右,做出“孝顺儿子”的模样来。和他一起侍疾的,除了皇五子弘昼之外,就只剩下了熹贵妃。 皇帝尽管喝了不少的汤药,可病还是一日重似一日。许多人都敏锐地察觉到,紫禁城的主人要换人了。 身处风暴中心的弘紫禁城未来的主人历却还是八风不动,仿佛意识不到自己是未来的皇帝,只当自己是病重父亲面前的孝子。 皇帝看着弘历,心中欣慰又满意。 就算弘历是装出来的孝顺,那也是真孝顺不是?总比他那个三哥好,整天除了长高和惹皇帝生气,其他什么都不会。 一日晚上,皇帝在睡梦中醒来,咳得惊天动地,惊动了睡在隔间里的弘历。 自从皇帝生病以来,弘历一直住在养心殿的隔间里,以便随时查看皇帝的情况。 皇帝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嗽,语气虚弱极了:“这些日子……真是苦了你了,你也好久没回王府了吧?” “只要皇阿玛能病愈,儿臣便不觉辛苦。” 皇帝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朕的病只怕是……” “皇阿玛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朕说的是实话,”皇帝看着儿子,“你不是傻子,必定知道我大行之后,你就是新的天子。你记住……务必好好对你的额娘和弟弟们。” “还有你的孩子们,尤其是佑宁,他是你的嫡子,你要好好培养……” “佑宁”便是弘历第二子永瑾的乳名,琅嬅想了几天才想出这个乳名,取“保佑安宁”之意。 “儿臣全都记住了,皇阿玛,您先别说这么多话了,好好歇息吧。” “不,”皇帝摇头道,“我不放心你……” 皇帝又嘱咐了许多朝廷之上的事情。弘历惊讶地发现,皇帝现在嘱咐的这些问题,竟都是上辈子发生过的,看来皇帝虽然和上辈子的雍正皇帝不同,但也是有些政治智慧的。 “还有,我与皇后……死生不复相见……你务必记住。” 能在最后这种时候想起皇后,可见皇帝到底是有多厌恶皇后了。 弘历郑重地磕头:“是,儿臣全都记住了。”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驾崩,皇四子和硕宝亲王弘历即位,是为乾隆皇帝。 时隔多年,弘历再一次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权力终于再一次到了他的手中。 站在群山之巅俯瞰风景,也别有一番滋味。 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自然便是大行皇帝的丧仪。弘历按照祖制发布了一系列国丧的上谕,诸如辍朝九日、百日之内不许剃头、一月内不许婚嫁等,又带领着宗室和王公大臣给大行皇帝守孝,弘历每日都忙得脚不沾地。 熹贵妃作为弘历的“母亲”,自然是被尊为了太后,带领着大行皇帝的妃嫔,富察琅嬅也带领着弘历后院里的姬妾给皇帝守丧。 辍朝九日之后,弘历便开始正常上朝了。 张廷玉早在三日之前就递了一道折子,请奏弘历尊景仁宫的皇后为母后皇太后,“生母”熹贵妃为圣母皇太后。 今日在朝堂之上,张廷玉又当众说出了这件事,请弘历裁决。 “祖宗的规矩历代如此,应当两宫并立。” 弘历把手中的折子放下,看着张廷玉。 果然,即使是重来一世,他还是不喜欢张廷玉。张廷玉是康熙朝和雍正朝传下来的老臣,先帝就十分器重他,还让他配享太庙,跟着皇帝们一起享受香火。可弘历不是先帝,他不喜欢张廷玉,上辈子登基之后也是处处打压他,以致张廷玉晚景凄凉,在乾隆三年便过世了。 不过在他死后,乾隆还是根据雍正的遗诏,让张廷玉入太庙了。 弘历回想道,上辈子的他在登基之初重用讷亲来制衡张廷玉。讷亲姓钮祜禄氏,在乾隆十年前是最受重用的大臣。 可是这辈子,讷亲貌似成了太后的人。 弘历顿时感到一阵烦躁。 他这个养母怎么这么烦人?真是不知好歹! 第9章 起风波 弘历面无表情道:“大行皇帝曾说过,与她死生不复相见。” 张廷玉道:“大行皇帝的丧仪,景仁宫不宜出现。只是大行皇帝生前并不曾废后,所以还是要正名分的。” 军机大臣班第也上奏道:“”大行皇帝的丧仪一了,东西六宫的宫殿都要由皇上的嫔妃入住。景仁宫里住着皇后,只怕是不合情理。” 张廷玉接道:“皇上,正嫡庶,明尊卑,方可治天下。” 弘历心中早已有了主意。 这一次,他罕见地赞同张廷玉的观点。一来是为了杀杀熹贵妃的锐气,二来张廷玉说的也有道理,嫡庶尊卑是必须要明的。 散朝之后,弘历回了养心殿。 这几日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他疲倦极了,便坐在书桌前闭目养神。 赵德胜来报:“皇上,青主儿求见。” 弘历睁开眼睛。弘历赶走李玉之后,很快也疏远了王钦,赵德胜是他从内务府里挑选的,人聪明又有眼力见,而且还只对弘历一个人忠心。 弘历回答得干脆利落:“不见。” 要是换成往日的李玉,多半要问一句“为何不见”,可赵德胜是个聪明的,从来不多过问主子的事情。得了弘历的答复之后便出去了,半句废话也没有多说。 弘历继续闭目养神。 青樱此番前来,自然是要为了姑母求情。弘历不懂青樱为什么对姑母这么好,让他是青樱,为了姑母和太后作对,显然是不值当的。 “青主儿,皇上眼下正忙着呢,您改日再来吧。” 青樱愣了愣,她没有预料到弘历不会见她。她还特地给皇上做了杏仁露,盼着皇上能多进两口,补气润肺。 “多谢赵公公,那我改日再来。” 赵德胜目送着青樱远去,轻轻叹了口气。他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看得十分明白,皇上根本就是没把青主儿放在心上。若此时皇后和高主儿求见,皇上就算再累,也会见她们的。 不知青主儿什么时候才能明白这个道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99 首页 上一页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