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要分化贵族权力,要求归顺的匈奴贵族送子弟入长安为侍子,实为质子。” “挑拨内部矛盾,暗中资助较弱部落对抗强部,使其互相消耗。” 韩信点头,“妙啊,不愧是魏相,这可真够阴的,比陈平还狠,如此一来,匈奴人自己就会内斗,无力南侵。” 然后魏倩的笑容就僵在脸上,与陈平一同看向他,韩信对上他们的目光很疑惑,他说的不是大实话吗? 魏倩磨牙,“陈公是足智多谋。” 陈平点头,“魏帅是有勇有谋。” 众人:6。 魏倩咳了咳,不理他继续道,“我们要对他们经济掌控,断其根基。” 沈寂沉吟,“草原人逐水草而居,若想长治久安,需控制其命脉。” 魏倩笑着应了,“正是。我们可以垄断盐铁贸易,在边境设立互市,但严格管控盐、铁、茶叶的流通,使匈奴依赖汉庭供给。” “要以粮换马,用粮食收购匈奴战马,既削弱其骑兵实力,又可充实汉军马场。还要限制牧区,划定放牧界限,越界者视为叛逆,联合其他部落共讨之。” 最后她说出绝杀计,“我们要用汉文化同化,潜移默化匃奴人。” “武力征服只能一时,文化浸润方能长久。我们要在长安设立草原学堂,让匃奴贵族送子女前来,但限制人数。教匈奴贵族子弟汉字、汉礼,数十年后,他们的子孙将以汉化为荣。” “还有通婚政策,鼓励汉人与匈奴人联姻,所生子女可获汉籍。派遣方士入草原,将长生天信仰与汉地神祇融合。” 魏倩用最简单的话,说出最狠的计策,这样可以使匈奴人,过几十年直接变为汉人。 她继续道,“我们要用军事威慑,韩将军,你有什么建议?” 韩信想了想,“魏相想法很好,但兵强马壮才通威慑,我还需建立三大要塞。” “设都督府,驻精兵三万,震慑漠北。再设燕然都护府,控制西域商道。最重要的是设瀚海烽燧线,每隔百里设烽火台,匈奴异动,顷刻可知。这样方可让魏相的谋有用武之地。” 众人皆夸矣,韩信在军事上的天才,是真的非常天才。 对于方才沈寂说的无人治理的担忧,魏倩成竹在胸,“西域不用直接统治,只需屯田养兵,在轮台、楼兰等地设军屯,汉军且耕且守。册封城主,承认当地统治者地位,但必须接受汉印绶。” “我们以上都是为了丝绸之路,所以要把控全局,将西域商人纳入官方贸易体系,利尽则自来。” 帐外飘起今冬第一场雪,魏倩说完便目光灼灼看着帐下将军与谋臣,她的话语坚定,“十年之后,草原上将再无持刀南望的匈奴,只有为汉廷牧马的顺民。” 魏倩话音方落,帐内先是一静,继而爆发出一片赞叹之声。 陈平率先起身,长揖一礼,“魏帅此策,可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分化匈奴、垄断盐铁、文化浸润,步步为营,环环相扣。” 已成老将军的周勃抚掌大笑,声如洪钟,“老夫征战半生,今日方知何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魏帅不仅善战,更善治,此等韬略,纵是淮阴侯,也要叹服!”说着,还朝韩信的方向瞥了一眼,似有调侃之意。 韩信不以为忤,反而朗声笑道,“周将军此言不虚!魏相之谋,已非单纯的兵家之道,而是囊括经 济、文化、外交的王道。假以时日,西域诸国必如百川归海,心甘情愿臣服我大汉!” 班玉激动得面色涨红,她真为魏相高兴,“妙啊!以商道控西域,以学堂化胡虏,此乃釜底抽薪之策!当年管仲治齐,也不过是以盐铁之利称霸诸侯。魏帅此计若能施行,十年之后,草原上的匈奴孩童恐怕都要争诵《论语》了!” 灌婴虽不善言辞,却也重重抱拳,铠甲铿锵作响,“末将愿为魏帅马前卒!您指哪儿,我就打哪儿!” 沈寂原本微蹙的眉头早已舒展,含笑叹道,“先前是下官短视了。魏帅这一套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略,当真令人茅塞顿开。掌控商路而不耗兵力,教化蛮夷而不费刀兵,这才是真正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啊!” 帐内炭火噼啪,映得众人面色发红。不知是谁带头,所有文臣武将齐齐起身,向魏倩躬身行礼,“魏帅高瞻远瞩,我等心悦诚服!” 魏倩稳坐主位,目光如水。她已经被彩虹屁包围了,好好好,她爱听,她死压着上扬的嘴角。抬手示意众人落座,话语带着笃定,“既如此,明日便起草奏章,八百里加急送往长安。” —— 魏倩凯旋班师回朝的时候,已经春和日丽,她在长安城外,远远看巍峨的城楼下,早已是人山人海。 听闻魏倩大破匈奴、斩杀冒顿单于的捷报,百姓们自发涌上街头,翘首以盼。街道两侧,彩幡高挂,红绸飘扬,孩童骑在父亲肩头,手中挥舞着新编的柳枝,兴奋地踮脚张望。 他们听到远处传来低沉的号角声—— “魏帅回来了!” 人群顿时沸腾。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汉军玄色战旗,猎猎作响,旗上魏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紧接着,是整齐划一的铁甲方阵,战靴踏地,铿锵如雷。士兵们昂首挺胸,铠甲上还残留着漠北的风沙与血痕,却掩不住眼中的骄傲。 而后,是此战缴获的匈奴战利品—— 被斩断的狼头大纛 冒顿的金刀、王印 成群垂首的匈奴俘虏 百姓们指指点点,惊叹连连。 终于,魏倩的身影出现了。 她一身赤甲,未戴头盔,一改往日的柔美,乌发高束,英气逼人。花木兰似乎有了原形,她**汗血战马踏雪通体如墨,唯四蹄雪白,步伐沉稳而威严。 “是魏帅!真的是魏帅!” 人群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浪如潮,一波高过一波。 老翁颤巍巍跪地,高呼,“天佑大汉,天佑魏帅!” 妇人怀抱婴孩,泪流满面,“我的儿啊,记住这是魏相!她带来了一切。” 少年们挤到最前,眼中满是狂热,“我长大也要跟魏帅打仗!” 更有百姓将早已准备好的花瓣、彩帛抛向空中,漫天纷飞,如雨如雪。 城门处,天子已率百官相迎。 “陛下口谕——”特使高声宣诏,“魏卿此战,扬我国威,朕心甚慰!赐金千斤,锦缎千匹,加封食邑万户!” 百姓闻言,欢呼更甚。 魏倩下马接旨,神色沉静,吕后不在,她向刘盈深深一揖。转身时,她望向道路两侧的黎民百姓,眉眼终于露出与往日一般无二温和的笑意。 这一笑,引得人群再次沸腾。 “魏帅万岁!” “大汉万胜!” 欢呼声直冲云霄,久久不散。 此时一群孩童从人群中钻出,手捧野花,仰着小脸高唱新编的童谣。 魏家女帅披红妆, 不输男儿镇四方。 马蹄踏破匈奴胆, 从此边关无狼烟! 魏倩重回马上,听后勒马,她俯身接过一个孩子手中的野花,别在鞍前。这一举动,瞬间点燃了更热烈的欢呼。 “大汉万年!魏帅万年!” 声浪震天,惊起城楼檐下的群鸟。白羽纷飞中,魏倩看着一旁的天子,又抬眸望向巍峨的未央宫。 此时的大汉,正式迎来她的时代,百姓当着天子面呼她万岁,她战功赫赫,军队由她掌控,她文治天下,百姓为她唱和。 无人可以质疑她,她的政令就是大汉的政令,她有了霍光的权利,还有霍光没有的军功,她终究应了刘邦最开始的那一句。 卿非吾之李斯,而是吾之姜太公。 她达成了出则挂帅,入则为相的最高成就,她才三十一岁。 文臣武将向她举杯称贺,她向众人回敬,这是大汉,将来人人如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28 首页 上一页 12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