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思文对苏曼的话深有感触:“曼曼,你好清醒啊,我以前就是太傻,被你哥那张好脸给迷住了,结婚后才知道,他也就那张脸能看了。” 苏曼笑得前俯后仰,二嫂说话可真有意思,难怪原主记忆里,全家人,就属这个二嫂对她最好。 这次回来,她给侄女苗苗准备了一个一万的大红包,一来是苏妈偏心她大哥家的三个小子,每年压岁钱都会偷偷分个三六九等。 她偏要跟苏妈对着干,就给小侄女最高的,至于三个侄子,顶天了每人一千。 二来上回政审,她二哥忙前忙后不少出力打点亲戚、高中时的老师等等。就连苏爸苏妈那里,也是他说明利害关系,告诉他们,怎么跟政审人员说。 苏妈属于那种爱乱说话还不自知的人,要不是二哥吓唬她,又教她,她还不定跟人怎么说呢。 要知道有因为政审的时候有人故意使坏通不过的大有人在。
第153章 小镇女孩4 路上有积雪, 车开的不快,四十分钟才到镇上。方思文直接把车停到了苏强开的兽医站门外的空地上。 抱着苏强家老三苏文明的苏妈看到苏曼从二儿媳妇的车上下来,赶紧迎出来:“你这孩子怎么也不提前往家里打个电话, 你二嫂工作那么忙, 你大哥也可以去接你嘛。” 苏曼从车里把苗苗抱出来:“二嫂算着我快到了, 特意去高铁站接我嘞。呦, 我大哥家的老三又吃胖了哈, 胖胖, 喊姑姑。” 小胖胖头一撇不搭理苏曼,苏曼也没在意,反正她大哥家三个娃被她爸妈惯的哪个都不讨喜。 往屋里走的时候,苏曼顺手把苗苗身上的小包递给二嫂。等吃午饭的时候,苏曼拿出红包, 给侄子侄女发红包。 跟往年一样,四个孩子每人一千,大嫂金霞从三个娃手里拿走红包,得意的跟方思文炫耀:“哎呦,这多不好意思,每年都占他姑姑的便宜。 思文啊,你和苏军得赶紧生二胎啊, 最好再生两个,孩子少了就是吃亏,我说的对吧?” 方思文笑笑:“吃亏是福嘛,总不能为了过年多挣点儿压岁钱就仓促生了一个又一个。 生孩子多了显老, 就说大嫂你吧,以前脸多白嫩,怀了你家老三开始, 起了一脸的妊娠斑,到现在还能看到那些斑斑点点。 我也没有大嫂有福气,没人帮带孩子,怎么生?以前生苗苗的时候是我妈身体好,能帮我带孩子。自从她去年做了手术后,身体比以前差了许多,我弟媳妇为了让我妈静养,把孩子送回了娘家,让娘家妈帮带,我这个当闺女的哪有脸生二胎让我妈受累。” 金霞显然有自己的盘算,听到方思文这么说立马就说道:“这还不简单,回头让咱妈去县城给你们带孩子不就行了。 正好我家老二要上幼儿园了,老三也能离手脚了,到时候爸妈带着他们去县城,妈帮你带二胎,爸负责接送老大老二,一举两得,多好!” 方思文都快被她话给气乐了:“嫂子你算盘打得可真好,只可惜我和苏军已经商量好了,有苗苗这一个就够了。我们在县城住,对于生男孩还真的没什么执念。” 金霞嘟嘟囔囔:“那我家老大老二岂不是没法去县城读书了?镇上的师资哪能跟县城比呢?” 看到苏曼眼前一亮:“曼曼,都说京市的孩子高考随便考考就能上清华北大,是不是真的?” 苏曼嗯了一声:“有的学校确实如此,就人大附中,他们学校的老师跟学生开玩笑都是说他们如果不好好学,就要去隔壁人大上学了。” 金霞一拍大腿:“那岂不是从小让孩子在京市读书就是赢在起跑线上了吗?反正你现在工作也稳定了,要不过了年就让爸妈带着大宝、二宝跟你去京市吧,在那边上学,将来我儿子稳上清华北大。” 苏曼翻了个白眼:“你想什么呢,要是这么简单,全国的适龄儿童怕是都要挤到京市去上学了,没有学区房和京市户口,你连学校的大门都进不去。 你想在京市读书也行,花个两、三千万买套学区房,想办法把你家大宝二宝的户口落过去,就可以让爸妈带着他们去了。 先提前给你打个预防针哈,在京市养个孩子,每年没个二三十万下不来,什么体育专项课、艺术课、数学思维、剑桥英语、社会实践课啥的上的你心肝脾肾都疼。 这还是小学,等到了初中,下午放学的一对一辅导那可都是按课时计费。人家还只是一个孩子,你这三个,你和我哥卖血卖肾怕是都供不起他们。” 金霞一听一个孩子每年要花二三十万,买房要上千万,立马表示,乡下孩子富养不了一点儿,还是想想办法去县城上学吧,最起码县城比起镇上消费贵不了多少。 许是今年苏曼考上了公务员,端上了国家饭,也或许是因为年前她邮回来的那些年货的缘故,大嫂金霞破天荒的提前给她打扫了房间、晒了被子。 当然这些活她只是动动嘴皮子,让苏妈去干的,但能提前想到也属实不易。毕竟以苏妈对她的忌惮,她不发话,苏妈是绝对不敢擅自行动的。 要苏曼说,苏妈那就是标准的欺软怕硬,二嫂方思文跟二哥是自由恋爱,夫妻俩感情好。方思文医专毕业,父母都是老师,教养好,对她这个婆婆也很尊敬。 她非要在人面前摆婆婆的谱,还想用不给看孩子拿捏方思文,结果被方思文釜底抽薪,不但把孩子送到娘家,还顺势跟苏军闹了一场达成协议,只生这一个,不再要二胎。 大嫂金霞,作为家中幺女,上面三个哥哥、三个姐姐,被惯的那叫一个泼辣。嫁过来后稍有不顺心就一哭二闹三上吊,还会回娘家摇人。 苏妈在她面前乖得就跟三孙子似的,她生的哪一个孩子,那都是只管生不管养。从生下来就扔给了苏妈,白天苏妈哄着、晚上苏妈搂着,喂的奶粉都是苏爸花钱买的。 要问大哥苏强知道不知道他媳妇这么蛮横,他当然知道。但是,受累的又不是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就只装没看见,省去了不少家庭矛盾。 前几年,原主腊月二十五左右就会到家,年前帮着苏妈忙里忙外,减轻她的负担,今年苏曼掐着三十到家,苏妈已经把过年的准备工作做完了。 中午吃的是肉丝面,她们这边的传统习俗“上车饺子下车面”,面条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着长寿和长久,吃面有接风洗尘之意,寓意着为归家的游子洗去旅途的疲惫和尘埃。 吃过午饭,就开始准备晚上吃的年夜饭。虽然现在都说年味儿淡了,但在她们这边,过年年味儿还是挺足的。 家家都要杀年猪、灌肉肠,苏曼回来之前叮嘱苏妈今年多灌点儿肉肠,她爱吃,要带走点儿,还给她转了一千。 苏曼可不是任劳任怨的原主,她找了个轻松的活,跟二嫂一起坐在客厅负责包饺子。 她俩一个擀皮一个包,聊着天,磨蹭了一下午,直到饭菜都端上了桌,才把苏妈拌的两盆饺子馅给包完。 中间苏妈从厨房出来,故意捶了捶腰叹气:“到底是老了,稍微干点儿活,就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这要是以前的原主,肯定会主动起身帮忙,如今的苏曼头都不抬,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累了就歇歇呗,您平时经常说我大嫂能干,是长子长媳,有她替您担起重担,你干嘛还要事事都揽身上,把自己搞得那么累呢?” 苏妈一脸失望的回厨房继续忙活,苏曼跟方思文对视一眼,耸耸肩,继续包饺子。 晚上吃过饭,苏曼把饭碗一推,抱着苗苗,领着两个侄子苏文青、苏文化出门买烟花去了。 两个小家伙选的都是摔炮、窜天猴、魔法棒之类的相对比较安全。苏曼买了几个卖的很火爆的加特林,又买了许多大烟花。 买的太多,拿不回去,老板主动提出可以让他儿子骑着三轮车帮她们送回去。 苏妈看到苏曼买了一三轮车的烟花,肺都快气炸了:“都多大的人了,还这样没个轻重。这烟花是能吃还是能喝啊,你花钱买这么多砰砰砰几下就造完了,不是纯属浪费吗?你要是钱多的花不完,我替你存着,照你这么败家,能攒住个屁的钱。” 苏曼点头:“对啊,我确实攒不住什么钱,但我开心、我高兴。妈,大过年的,您能不能不要那么扫兴?您看看,除了您,其他人都很开心嘛。 还有啊,我不是三岁的小孩子了,工资上交这事儿啊,您说说,我听听也就算了。先把钱交给您存着,还不定便宜谁呢。” 苏妈的脸瞬间变得铁青:“你这话什么意思?连爸妈都信不过,你还能信谁?” 苏曼呵呵两声什么都没说,又仿佛什么都说了,苏妈许是想起了以前自己干的那些不靠谱事儿,老脸一红,端着碗筷进了厨房。 苏曼看着苏妈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拉着苗苗对两个小侄子说:“苗苗、大宝、二宝,姑姑来给你们放烟花,今天咱们玩个痛快,放个尽兴。” 院子里,几个孩子兴奋地拿着魔法棒跑来跑去,苏曼笑着点燃一个个烟花,看着它们在夜空中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姑姑,你看,我的魔法棒好漂亮啊!”苏苗苗兴奋地挥舞着手中的烟花棒,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苏曼笑着回应:“对,苗苗的烟花最漂亮。” 正当苏曼领着三个孩子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苏爸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院子里热闹的场景,他的脸色有些复杂。 半响后,他还是走到苏曼身边,轻声解释:“曼曼,你妈刚才的话没有恶意,她就是关心你,知道你在京市赚钱不容易,想着让你节省些。 你年龄已经不小了,该考虑考虑个人的终生大事了。我跟你妈没本事,你多攒些钱,将来嫁妆也能更丰厚些。” 苏曼微微一笑,抬起头看着苏爸:“爸,我不是三岁小孩子了,是不是真心对我好,我能分的清楚。 再说我现在还没转正,正是要努力拼事业的时候,结婚对于我来说,太遥远。就算要找对象,我也不会在咱们本地找。我在京市工作,在老家找个对象,是要两地分居吗?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80 首页 上一页 17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