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直到见到了刘旋之后,英布心中那一腔激动、兴奋以及感激之情瞬间就像是被冻住了一样,听到刘旋的名字,他问:“你就是汉王的女儿?” “是。” “汉王命你带兵前来支援我们淮南?” “对。” “就你一个人单独领兵?” 就算刘旋是个傻子,听到这里也该听出来英布的意思了,她抬眸看了他一眼,点点头然后反问道:“九江王是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有问题了,而且还是大问题。 英布看着瘦弱得跟一阵风就能吹走的刘旋,正想要开口说什么,结果话还没有说出口,站在他身后的王光就预料到了他想说什么,所以赶在他开口之前道:“当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了。” 王光上前一步给刘旋行礼道,“在下王光见过将军。” 从荥阳出发之前张良就拉着刘旋跟她大概说了一遍英布身边都有些什么人,所以一听到王光的名字,她就知道他是英布的谋士了。 刘旋给王光回了一礼,然后就听到他继续道,“我们大王早就听闻将军的英雄事迹了,曾跟我们感叹将军不愧是汉王的女儿,今日一见,将军的凤仪果然令人心折。” 刘旋也不傻,当然知道英布刚刚问那三个问题的原因并不像王光所说的这样,但是她也无意追究到底,毕竟她带兵来淮南是来支援英布,不是来跟英布吵架的。 所以听到王光这么说之后,她就顺着他的话跟他寒暄了两句,然后就在他们的安排下先去休整了。 …… 作为汉使,随何得知刘旋带兵前来淮南自然得前来拜见了,在此之前从未见过刘旋的他在第一眼看到她的时候也觉得有些意外,不过他和英布不一样的是并没有因为刘旋长了一副牲畜无害的模样就真的把她当做是一个普通的十五岁小姑娘对待。 说句难听一点的话,随何即便不相信刘旋的能力,还能不相信刘邦的能力吗? 随何知道刘邦如果不在意英布这个盟友,大可不必派兵前来支援,既然如此,那么就说明刘邦决定派刘旋带兵前来支援是因为相信她有这样的能力。 所以心里面是这么想的随何在感到意外过后,便恭恭敬敬地给刘旋行礼:“在下随何见过将军。” 刘旋给随何回了一礼后道:“辛苦先生了,在临出发之前我爹命我见到先生后代他向你问好,还说九江王当日那么快决定和我们合作,先生居功至伟。” 刘旋之前成功说服章邯多少还是靠了一点外挂的,然而随何不一样,他真的是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说服了英布背楚投汉。 所以即便随何只是个文弱书生,但是刘旋仍然觉得他还是挺牛的。 在这个讲究士为知己者死的时代,随何因为刘旋的一句话而红了眼眶:“有劳大王的挂念,没能帮九江王守住九江郡,何实在是愧对大王的夸赞和昔日的嘱咐。” “先生不必妄自菲薄。”刘旋说,“之后我要仰仗先生的地方还有很多,还望先生不吝指教。” 说罢,刘旋给随何行了一礼,后者连忙伸手扶起了刘旋:“将军这是折煞我了,若是将军不嫌弃的话,何自然愿意为将军尽绵薄之力。” “我高兴都来不及,又怎么会嫌弃?”刘旋这话完全是出自真心的,因为不管怎么说随何都已经在淮南待了好长一段时间,对这里的地形和情势肯定比他们这些初来乍到的要清楚得多。 有他在,他们不至于对九江郡一无所知。 至于英布? 经过刚刚的见面,刘旋可不敢指望他了。 也是巧了,英布在和刘旋见过一面之后,他也觉得自己不敢指望她真的能帮得到他什么,因为她一看就是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指望她的话他还不如干脆自己破釜沉舟地拼一把。 王光的想法却和英布相反:“大王,你忘了当日是谁从项王的眼皮底下将刘老太公他们平安救出来,又是谁在荥阳截断了楚军的后路了?” “虽然我们至今都不知道刘将军是如何说服雍王背叛项王跟汉王合作的,但是雍王并非是酒囊饭袋之辈,他既然能够被刘将军给说服,足以可见她并非是什么绣花枕头。” “更重要的是大王你也知道汉王那儿的骑兵不多,但是除了两千名步兵之外,汉王还愿意让刘将军带着两千余的骑兵来我们这儿,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刘将军虽然只是女流之辈,但是定然有她的过人之处。” “所以以我之见,大王你应该放下对刘将军的偏见。” 王光的想法和随何差不多,就算他不了解刘旋,不知道她有没有本事,难道刘邦还能不了解,不知道吗? 这也是王光刚刚为什么当着外人的面就抢了自家大王说话机会的原因,他可不想刚一见面,他们大王就凭实(嘴)力(巴)把刘旋给得罪了。 英布虽然鲁莽,但也并不是那种完全听不进去劝的人,尤其是王光还是自己的军师,他更加不可能把他的话当耳旁风了:“明之你的意思是刘旋那个黄毛丫头有可能是真人不露相?” “……”王光突然有点庆幸自己当时抢了他说话的机会了,“大王,刘将军是我们的友军不是敌军。” 一口一个黄毛丫头地喊人家,这话要是传出去的话,是当事人听了会高兴还是当事人麾下的士兵听了会高兴? “我又不傻。”英布听出了王光的弦外之音,他解释道,“我就是在私底下跟你说才这样喊她。” 他还能傻到当面直接喊人一声“黄毛丫头”不成? 那可不好说。 如果王光有读心术的话,肯定会这么回英布,不过即便他没有读心术,光是听英布说的那些话就足以让王光不太相信他了。 因为他要是不傻的话,跟刘旋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怎么可能就差直接把对她的嫌弃和对她能力的怀疑写在脸上? 现在王光也不指望英布能给刘旋留下一个好印象了,他只盼着刘旋能大人有大量,别跟英布计较太多,顺便盼着能尽可能地扭转英布对刘旋的印象,双方好齐心协力地共同御敌。 说白了,刘旋要是消极怠工的话,顶多就是支援失败,但是英布的损失就惨重了。 因为整个九江郡可是他的封地,封地要是被打没了的话,那他还叫什么九江王?直接叫丧家之犬好了。 …… 刘旋并不知道王光私底下是怎么说服英布的,但是当她第二次和英布见面的时候,她可以感受得到他对她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变了。 嗯,虽然并不多,但是刘旋也不太在意,因为不管英布心里面是怎么想的,但是至少他还知道以大局为重。 英布为刘旋和自己的部下互相做介绍后,又对刘旋道:“因为时间紧迫,所以没能给你办一场接风宴,还望刘将军见谅。” “无妨,正事要紧。”刘旋说,“要是想设宴的话,大可等大败龙且,将楚军驱逐出九江郡后再摆一场庆功宴。” “到时候九江王应该不会吝啬于一顿好酒好菜吧?” 英布听得出来刘旋最后一句话并不带任何的阴阳怪气,所以直接哈哈大笑道:“要是能够大获全胜的话,那么我当然不会吝啬一顿好酒好菜了。” 说了几句场面话之后,众人就进入正题了,通过英布他们的讲解,刘旋不必派轻骑去打探也知道了龙且此次带了三万兵力平定九江郡,他这个兵力和英布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因为英布麾下也有三万左右的兵力。 同样都是三万,为什么龙三万却能把英三万打得节节败退? 刘旋想到从随何那儿得知的消息,很快就意识到问题所在了—— 因为英布的这三万兵力并不集中,而是分散驻守在九江郡的各个地方。 之前说过了,项羽对英布这个嫡系将领还算不错,除了他的西楚之外,其他的诸侯王里面,就属英布的九江郡最大。 封地大有时候是好事,有时候就是坏事了。 因为九江郡越大,就意味着英布的兵力越分散,英布的兵力越分散,就意味着英布想集中兵力就越困难。 如此一来,也难怪英布节节败退了,因为他兵力集中不起来,他怎么扛得住龙且的三万大军? 刘旋猜测龙且就是抓住这一点,才把英布等人压着打到毫无还手之力的。 英布命人大致说了一遍九江郡现在的情况后,他问刘旋:“你觉得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 他的话音刚落,其他人都扭头看向刘旋,后者细细看过九江郡的舆图后,在心中打好腹稿才开口道:“我确实是有一个想法,诸位可以听听看。” 刘旋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指了指舆图中的一条河道,“我们可以命人设法先截住这条河的上游,再派兵去进攻楚军,待将龙且引出来后再佯装战败从这条河上撤退,依照龙且的性子,他很有可能会带兵追上来,我们再派人打通被截断的上游,到时候……” 刘旋的话还没有说完,英布就突然抚掌道:“到时候龙且那王八蛋就完了,他部下的士兵再精锐也抵抗不住汹涌的河水,我们要是在这个时候再猛地给他来一个回马枪,楚军再勇猛也遭不住。” 明明一切都只是想象而已,但是英布却越想越激动,因为他觉得刘旋这个想法或许真的可行。 “没错。”刘旋点头道,“若是九江王觉得此法可行的话,我愿提请为此次带兵进攻的人选。” “你?” 见刘旋如此毛遂自荐,不仅英布,就连其他人也用意味不明的眼神看向了刘旋。 “对。”刘旋说,“我从未和龙且交过手,他对我知之甚少,况且我的模样具有迷惑性,如果我假装战败逃跑的话,龙且想必也不会起疑心。” 啊这…… 英布他们纷纷看向刘旋,此时的她并没有穿着甲胄,哪怕和一开始的她比起来,现在的刘旋看起来少了几分病弱之气,但是乍一看还是让人觉得她瘦弱得不堪一击。 所以如果真的让她带兵上战场的话,那么龙且看到她假装战败逃跑的话,确实不太可能会起疑心。 毕竟龙且不像范增,并不是多疑之人。 不过…… 当着刘旋的面贲赫并没有说什么,但是等众人散了之后,他才对英布道:“大王,刘将军说的办法确实可行,但是让她带兵的话,到时候假逃跑会不会变成真逃跑?”
第36章 刘旋都要被气笑了。 假逃跑会不会变成真逃跑? 英布心中的激动因为贲赫的一句话而有所冷却,他看向他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觉得她的能力她担不起这样的重任?” 贲赫没有点头或者摇头,只是道:“大王,汉王既然派刘将军来支援我们了,那么我相信她肯定是有她过人之处的,只是她到底年轻,而且又非是身经百战的老将,让她带兵去跟龙且打的话,谁知道她能不能承受得住龙且带来的压力?”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9 首页 上一页 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