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人将丹药奉上,阿玉当即端起木盒查看,她不顾寺人的阻拦,用指甲刮蹭了点丹药的表皮,登时变了脸色。 随后,她当着众人的面,将盒中的丹药全部洒落在地。 “这……公主,您就算不信草民,也不该一言不合就将草民为陛下炼制的心血毁掉啊!”该方士惊呼道。 “对,我就是不信。” 阿玉眼神很冷,“你这个骗子给我滚。” 该方士被她的气势吓到了,随后他面向陛下,还未开口便被嬴政打断。 “先生请先退下吧。” 该方士听嬴政这般称呼,知晓陛下是站在他这边的。即便他对这位公主不满,也得先行礼退下了。 嬴政又清退了一些寺人,随后才正色看向阶下的阿玉。 “熙和,你又在与朕闹什么脾气?” “儿臣怎敢与您置气。儿臣只是痛惜父皇遭人蒙骗而不自知,险些误服此等剧毒之物。”阿玉说道。 嬴政危险地眯了眯眼:“熙和,朕服丹药都有寺人专门试吃,皆未有不适。你可有证据证明此物有毒?” 阿玉却关注到了他话里的其它意思。 “父皇已经服过丹药了?” 嬴政有一瞬间心虚,但他很快就觉得不对,朕为何要在意熙和的眼神? “不错。朕服丹药后腹中会感到暖意,处理政务也不易疲惫。此物于朕有效。” 阿玉的眼神更冷了:“父皇,那是因为丹药有毒,它会刺激您的肠胃。” 嬴政将信将疑:“朕命太医令看过,朕龙体康健,何来中毒之说?” 阿玉见他油盐不进,忍不住放下重话:“这世上从来没有什么长生不老之术。王侯将相也好,贩夫走卒也罢,只要是人,终究难免一死。父皇也不该妄想通过服用人炼制的毒物成仙。若您不停用,只会先一步去见底下的列祖列宗。” 这话果然激起了嬴政的怒意。 “放肆!熙和,你别以为朕纵着你,便可如此与朕说话。” “儿臣话已至此,父皇若不信,儿臣也无可奈何。”阿玉并不惧他的怒火,仍是持反对的态度。 父女二人对视僵持了片刻,最终,嬴政决定不与熙和争论此事。 他暂且压下脾气,转移话题道:“你何事见朕?” 阿玉本就因近日的诸多事情心烦,如今又见他服用丹药,已然无法保持平静的心态交谈。 “儿臣听闻父皇近些时日在考察其余诸位公子之事。儿臣斗胆问父皇,您是厌弃儿臣吗?为何不让儿臣参与廷议?” 嬴政不料她竟敢这般开门见山。 “你该知道缘由。” “可儿臣想听父皇亲口说。”阿玉立即接道。 嬴政冷哼一声,道出了欲令她死心的答复。 “因为你是朕的公主,即便朕失了扶苏,这个位置也轮不到你来坐。” 阿玉不服:“论长幼,儿臣是您的长女。论能力,儿臣自以为于政务之道,可以胜过您的其余诸位公子。” 阿玉一边说,一边由阶下往上,站在了嬴政的案前。 她双手撑于案,双目与这位功绩卓绝,威严赫赫的帝王对视。 “大秦女子可参军,议政,掌权,父皇又为何不能允儿臣太子之位?” 从未有人敢如此俯视与质问嬴政。 这是大逆不道的僭越之举,是对大秦高高在上的掌权者发起的挑衅。 嬴政的脸色变了,但他并不急于起身,即便被人俯视,气势与威严仍未减半分。 “朕的决定岂容你置喙?从古至今,从未有公主当太子的先例。” 阿玉却不肯退让:“您统一六国,自称为皇帝,此前史册可有过先例?您自己便是各种律令的开创者,又为何不能为儿臣破例?” 嬴政:“……巧言如簧。朕若命你为太子,宗室和朝臣们不会服你。” 阿玉不死心:“您只需下诏,何人敢不服?至于他们心里服不服气,那便是儿臣的事了。” 主播这时候解说。 【然而,始皇出于各种方面考虑,还是没有立太子,同时也不听劝告,继续嗑丹药。】 【我在太空开机甲:不是吧陛下,阿玉都跟您说得那么明白了,怎么还是不信呢?】 【草莓甜心卷:古人科技水平落后,面对许多无法解释的常理,当然会选择迷信。始皇认为阿玉见识不多,跑来跟他说世上没有神灵,不要去求仙,这他肯信?老祖宗在这方面是固执的,有些话他选择性不听。不过,始皇也对丹药的炼制方式和材料进行审查,并且规定丹药奉上前,由炼制的方士本人试吃,以减少方士下毒的可能性。】 【咸鱼突刺:这根本就是自欺欺人嘛,从心安理得地嗑变成了心惊胆战地嗑。这结果还不是嗑么!因丹毒亏损了身体,难怪陛下盛年就离世了!】 【头痒,要长脑袋了:值得一提的是,乾昭帝上位后,还颁布了一项政策,那就是皇帝退休制度。意思是无论你这皇帝活了多长,反正最多六十岁就得退休当太上皇,让太子顶上去。她诏书上明确说是避免有些皇帝年龄大了容易犯老糊涂,搞什么迷信修仙耽误国政,影响社稷。反正你觉得自己不行了,要嗑丹药找死可以,早点把皇位让出来就行。乾朝的皇帝们很是遵守这项祖训。】 【我在太空开机甲:噗嗤,阿玉这招也挺损的,虽然没有点名道姓,但句句都是内涵。不过祖龙好像四十多岁就开始犯糊涂嗑药了。】 章台殿。 因为这些后世小辈议论话题的敏感性,朝臣们又回归了鸦雀无声之状。 嬴政本就因天幕剧透死于丹药感到迷茫和尴尬,听闻这逆女还颁布了此等政策,他几乎恼羞成怒,直接点名道姓。 “嬴熙和!”
第38章 这些惹朕生气的笑柄有什么可记的? 早在看到网友调侃时, 熙和觉得这好像是她能做出来的事情。 但尴尬的事情正主肯定是本能性忽略过的,然而被嬴政直接点名时,她知道自己躲不过挨训了。 “儿臣在。”熙和硬着头皮回复道。 嬴政眯着眼睛:“你不该向朕认罪?” 熙和揣着明白当糊涂:“儿臣何罪之有?” 嬴政越看她,越觉得她与天幕中那个胆大妄为的乾昭帝极为相似。 “呵, 现在就知道忤逆朕, 朕之策若是不如你意, 你不得反上天?” 熙和表示很有意见:“您看不惯乾昭帝所做的事又为何怪罪儿臣?历代君主吸取前朝经验, 留给后辈规训之事何错之有?” 劝她也劝了, 您不听。问她也问了,您不给。皇位她拿了, 您又怪? 嬴政冷哼一声:“那朕制定的祖训, 你又为何不遵?” 朕废除谥号, 就是要让臣子不敢妄议君主。 可她倒好,改朝换代,自称为乾,启用谥号,桩桩件件, 简直就是在与大秦之制分割。 从天幕里后世小辈的只言片语,嬴政就知道这逆女对他的制度极为不满,他都不想深思,若是这逆女上位, 又改动了大秦何种制度。 熙和不是很想背锅:“她是皇帝, 可儿臣连太子都还不是呢。” 您实在有意见, 不如去天幕里说几句,逮着她责怪不太厚道啊。 嬴政听懂了这逆女的暗示, 顺带扫了在场的群臣几眼。 群臣经历过天幕数次震撼冲击,面对这等小场面, 已然是心如止水,面不改色。 嬴政悻悻地又收回眼。 此时,天幕还在搞些必定让嬴政生气的惹事话题。 【但这个方士忽悠能力还是有所不足的,始皇会深信不疑,主要还是靠他的前辈铺垫。这里说一下他的那个前辈同行,就是那位胆敢诈骗千古一帝的最强忽悠大师,大秦著名方士——徐福。】 众臣一听到方士这两个字就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 猜到是猜到,但是还得听天幕细说。 【公元前219年,此时的始皇刚统一六国不久,正是心高气傲之际。这一年,他不仅发动了百越之战,更是他东巡之时,为了彰显功绩,始皇决定在泰山封禅。】 【始皇召集了许多的儒生博士询问祭祀仪式,但是因为此前没有先例,然后儒生们说法千奇百怪,意见不一,有人还提出了诸多离谱的规矩。最后始皇听得烦了,对他们的方案不满意,把他们都赶走,决定用自己的规矩来。】 【泰山封禅的过程不算顺利,因为中途遇到罕见的暴雨天,还被那些被他赶走的儒生们冷嘲热讽,说这是天神降怒,搞得始皇一肚子火。但我们现在都知道,没有什么天神降怒,只是恰巧那天天气不好。嬴政得位很正,又是天下共主,这点是无可争议的。此举在当时有争议,但有开拓性的意义,后世历代有功绩的帝王纷纷效仿,泰山封禅成了帝王的荣誉。】 【泰山之行后,始皇队伍继续向东,抵达了渤海。始皇见大海,顿时心潮澎湃,然后这个时候呢,他看到了海上有一座山,大为震惊。方士们就说这是海上的仙山,其中方士徐福拿捏住了始皇想要长生的心理,直接和始皇说,这海里的仙山上有仙人居住,山上有能够令人起死回生的仙草。】 【我在太空开机甲:原来祖龙这么早就想长生啊,难怪后来这么信任方士呢。】 泰山封禅,夸朕之言,不错。 但嬴政对后面的事情有所预感。 他不觉得想长生很丢脸。 所以……海上真的有仙山与仙草吗? 【草莓甜心卷:当然是假的啦!我们到现在都没有人能长生不老的。就算用科学技术修改基因,顶多才能活两百多岁。长生不老虽然令人眼馋,但我们人类不可能办到。】 【那仙山其实我们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过就是海市蜃楼,一种用现代科学能理解的光的折射效应。不仅是在海上,比如一些沙漠等地都容易看到远处真实景象的倒影。古人无法解释,所以赋予了海市蜃楼诸多神秘传说。】 众臣跟着一起长了见识。 虽然他们也不是很理解科学的意思,但是后世小辈们似乎对仙山的存在有独特的说法,而不认为是仙迹。 不过后世小辈们居然能活到两百多岁?这科学技术究竟是何物?他们也眼馋呐! 【但是始皇不知道啊!徐福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始皇对此深信不疑。】 【徐福靠着自己的好口才,成功从始皇这边敲诈到了一大笔经费,不仅让始皇让人打造了一艘大船,还带上了大批童男童女,诸多粮食,工具等等。他说要去海上替始皇拜访仙人,寻求不死药。公元前219年,徐福第一次出海。】 【徐福去了好久,始皇等的都寂寞了,中途又迷上了其他方士提供的丹药。几年后,徐福终于回来了。结果当然是没有找到不死药了。本来这世上就无神,他又怎么可能拿得到呢?但空手而归,肯定是会被始皇怪罪的,这个时候得想一个借口啊!徐福的脑瓜子很机灵,于是他就说是被大鱼所阻拦,入不了仙山。】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3 首页 上一页 4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