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里,贾赦仍旧有些恹恹的,便歪在床上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等到邢夫人听说了,过来瞧他,却正好碰上他从噩梦中出来。 贾赦看着眼前面带笑容,又比较年轻康健的邢夫人,再与梦里的那个孤苦无依的邢夫人一对比,更觉得梦境可怕。 “老爷,听说咱瑭儿再过几日就要回来了。你说,咱要不要给瑭儿,还有两位姑爷半个接风宴?” “嗯?接风宴?瑭儿?”贾赦喃喃地重复着。对了,他的梦里,从没有一个叫瑭儿的老儿子。而且他还看见一个极像自己的人,戴着枷锁咻的一声就消失了。 梦里的自己那么惨,定然是没有瑭儿在。而今,自己有瑭儿,家里便蒸蒸日上。 于是,心里对邢夫人就多了几分的感激,对贾瑭的归来更加期盼了。 几日后,贾瑭与两个姐夫带着将士们,押着游行之等人进了京。 刑部的人与黎公公早拿着圣旨等在城门口了。 听黎公公宣读圣旨后,贾瑭他们便按旨意将游行之等人移交刑部。 而后便与黎公公一道进了宫。 皇帝见着站在自己面前的三个年轻将领,很是欣慰,再也不用担心关翠山、古将军他们年迈后,大周没有独当一面的将领守卫疆土了。 “这次,你们又立了大功了。特别是贾瑭,竟然将敬安侯救了回来,还救回了那些被扣押的将士,不用朝廷出银子去赎回,令大周免除了被羞辱的结果,真是好极了。”皇帝哈哈地笑道,“鉴于你们此次立下的大功,你们的官职便都升一升吧。” 贾瑭却是有些顾虑,“皇上,我年纪尚小却晋升太快了,怕是叫人心生不满。不如先压下,皇上觉得如何?” 皇帝摆手,“古有冠军侯,也差不多你这般年纪。人家都敢要那个官职,为何你不能?” 好不容易大周也出个文武全才的少年将军,皇帝真的恨不得昭告天下,以示天佑大周。 贾瑭仍是坚持退却,“皇上,您就答应了我吧。即便是师父在,也会支持我的。况且,冠军侯是以一人带领大军击退匈奴。我的功绩,却有他将军的帮助,我如何敢居功?” 皇帝皱着眉头,见贾瑭真心是想推辞了官职的,想了想,便也应下来。反正是留着,等以后有机会了,再一并赏赐便好。 靳雨与贾瑭两人也请求皇帝暂压官职的,他们的理由也是差不多,都不希望步子走得太快。 不过他们是不接受再升一级,却也为自己立了功的部下与士兵们请了功。皇帝自然是不吝赏赐,皆是赏赐官位与财帛的。 皇帝左思右想了一会,知道他们心中顾虑,便也答应下来。 贾瑭趁机又说了剿匪所得的金银,“皇上,军中多是穷困人家的子弟,臣曾与他们说,一半归于朝廷,用于军饷。剩下的一半,除开补偿那些被山匪祸害了的人家,余下的就给剿匪的士兵分了。臣自作主张,还请皇上降罪。” 皇帝笑了。将士在战场所得,多是不上缴。而贾瑭如此诚实,还将东西奉献上来以做军饷,所以他哈哈笑道:“无事,说到底是朕赚了。你给那些将士们带句话,就说辛苦他们了。只要他们为国尽忠,不残害百姓,朕自有奖赏。” 他可是听说了,这次南下平乱的大军,可没有去欺压百姓。这如何不叫他欣慰?那可是代表他的脸面的呀。天下百姓都知道他的将士是那样爱护百姓。 为了嘉奖守规矩的将士们,一向节约的皇帝计算了一下自己的小金库,叫黎公公去取了些银子,“赐予每个去平乱的士兵每人二两,百户以上,每人四两。这些都是朕个人赏的,与朝廷分发的粮饷可不一样。”也就是除了饷银与剿匪所得分来的,这些是额外的获得,谁都不敢克扣,这也更让那些将士们感动。听着圣旨,拿着那二两御赐银子,个个跪地拜谢。 即便是那些牺牲了的将士名下,也有这二两银子的,等日后连同抚恤银子一起发还给他们的亲眷手里。所以分在每个人手里是不多,但全军十万人,合在一起,也让皇帝出了好大一碗血的。 之后审讯蜀地知府游行之的事,便不是贾瑭他们管的了。只不过,某天也被刑部的人请去问了一些话罢了。 此为后事,暂且不提。 只说贾瑭他们各自回了府里,家里的人只看到他们拿了御赐的一些珠宝与布匹之外,并没有官升一级的圣旨传来,吓得大家以为他们是因为游行之的事,被皇帝迁怒了。 等听了他们的解释后,家里的人才松了一口气。靳雨的某个堂嫂子就说他们傻,有官不要。 靳雨很是严肃,“堂嫂,我尚未到三十,官职已是从三品的将军之职。升的太快,未免碍人眼,说不定会惹来灾祸。以后您还是少这么想。” 靳雨的父亲靳通当即严肃地点头,“雨儿说得对。我们根基不深,得稳打稳扎,万不能张扬的。” 季城是无父母兄长的,倒是轻松许多,只与邢岫烟说明了利害关系,便不愁了。他们与贾瑭忧心的还有,他们几个本出自肃王府。若是他们发展得过强、过大,说不定引得小人胡乱猜测月皇叔的居心。到时候,圣心起疑,遭殃的就是大家伙了。 所以,他们才会坚定地推辞唾手可得的官职。 贾府那边的人,却是对贾瑭官升几品一点都不关心。王熙凤叫人把东西入库后,便张罗着用膳,一家子可是热热闹闹地吃了这顿接风宴的。 用膳后,贾瑭倒是自己解释了为何立功却没升官的事了。 大家听了,只是纷纷点头,一致认为贾瑭思虑的周全,才十七八岁呢,就立了奇功,要再升,不知多少人将他看成眼中钉。不如如今这般,叫皇帝记住他的好,也能保得贾家安宁。 月皇叔知道了他们的决定,倒是叹息一声,觉得他们是被他连累了。 黛玉听了,倒是小声地安慰他,“这不挺好么?少年得志,多少会有些轻狂。这也算是个磨砺,磨磨他们的性子,以后做事定能考虑的更加周全。” 在黛玉看来,即便是比贾瑭大几岁的靳雨、季城,也是年少得志的,不打压一下,她倒是怕他们总有一日,飘起来了。 “好了,是我不好,不该在你坐月子的时候,与你说这些。彦宝怎的如此能睡?我每次来瞧你们娘俩,他都是在睡觉。” “胡说什么?小孩儿不都是这般能睡的么?瞧你这嫌弃他的模样,你走吧。再不想看见你的。” 黛玉与月皇叔打趣起来,倒是显得更加温馨了。 而贾瑭此时已与萧珉儿回了他们的院子。 自前院回来,萧珉儿便一直只是抓着他的袖子,却不与他说话的。 “哎呀,珉儿!”贾瑭求饶了,“您这是生气呢还是高兴呢?若说高兴见到了我,为何不愉我说话?若说生气却又为何牵着我的袖子,不许我走呢?” 他的话才说完,袖子就被萧珉儿狠狠地扥了一下,甩开了,末了还瞪了他一眼,甩袖而去。 贾瑭一看,这是真生气了,便急忙跑上去,一把攥住她的手,拉着她走近内室里,还关上了门。 “对不起,是我错了。” 萧珉儿此时红着眼,抽噎着问他,“你哪里错了?是两个月不写家书?还是自动请缨去剿匪?” 他可知道,她知晓了这些消息后,几天都睡不着?就怕他在那些深山密林里出个意外。如此向来不信佛的她,愣是抄了好几卷经书,还给城里的穷苦百姓施粥赠衣的,就是为了期盼菩萨保佑他平安归来。 贾瑭心疼极了,把她圈在怀里,轻轻地摇晃着,“好了,是我的不好。以后我便多陪陪我的公主,可好?” “才不好。我要我们的孩儿陪我,不要你了。”萧珉儿闷闷地说道。想到了黛玉的彦宝,她更想与贾瑭生一个孩儿了,不管是男是女,只要是她与他的,便好。 说着,“儿”壮怂人胆,竟叫萧珉儿很是主动地攀附着他的脖子,献上了红润的樱唇。 贾瑭出门在外也好几个月了,心里早想干坏事了。此时娇妻主动送到嘴边来,不吃岂不是太对不住自己了? 如此,倒也叫他又体验了一番,何为小别新婚的甜蜜了。
第113章 刘姥姥再进府,青儿颜…… 贾瑭回到京城, 总是非常的忙碌,不是去拜访师父与老师,就是看望友人。这不, 这日拜访完亲朋好友了,又去看望那群小孤儿们。总之是没个空闲的。 所以, 这一日, 刘姥姥带着青儿、板儿,还有柳云池的堂弟柳小九一起来贾府窜亲戚时,没见到贾瑭,刘姥姥就问他去了哪儿。 “嗨, 姥姥来得不巧。瑭儿他今日就去看望从北方带到南方, 又带回京城的可怜孤儿们。说是今日不回来用膳了, 叫我们不必等他与公主。”王熙凤颇为无奈地说道:“这是他早定好的, 连我那小儿子都被他带了去。不然知道你上门来,我定要告诉他们小两口一声。” “驸马爷与公主心善,去看望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那是行好事、积富德的, 哪能因为老婆子我来了, 就要拦着他们不出去的?”刘姥姥笑眯眯地说着, “就我这个孙子,还有柳家小子,说想来看看驸马爷, 倒是叫他们两个小子要等等罢了。” “柳家小子?”王熙凤沉吟了一下,“他堂兄可是柳云池, 娶了薛家二房姑娘的那个榜眼?” “正是他家!”刘姥姥笑道。 “那可巧了。如今柳家与我们家,可是实实在在的亲戚!而下,青儿又要嫁给那个传胪颜慧聪, 哎哟哟,咱这不是王、柳、贾、薛成一家了么?真是巧结姻缘呐!” “那是我们家青儿的幸运。说起来,这丝丝连连的,竟都因为一个人连起来了,姑奶奶你道是谁?” “瑭儿!?” “可不是么?”刘姥姥颇为神神叨叨的,“听说巧姐儿的未来夫婿是状元,青儿的未来夫婿是传胪,宝琴小姑奶奶的夫婿是榜眼!他们都与咱家驸马爷认识。哎哟,我瞧着驸马爷是天降福星,落到咱家来了。这不,带着他身边的亲朋好友,都是好运连连的。” 王熙凤很是认同地点头,“姥姥,我看啊,您也是个有福的老太太,身子骨硬朗,儿孙孝顺。今儿是青儿第一次来家里玩。难得来一趟,这回你们就多住几天,去看看老太太,再与我们瑭儿好好说会话,他前些日子还提起过您呢。”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6 首页 上一页 1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