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赦被气得头嗡嗡的痛,他还知道自己也坏透了?可真是有自知之明! “我爹死了,我从宁国公的继承人,成为了落魄庶民。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我们有错,他的错处也不小!” “啪!”贾赦咬着牙给了贾蓉一巴掌,“你今年三十有二!白活了这么多年!”他艰难地说道:“你祖父固然有错,但不是你能说的。何况,你自己若是立身持正,自己也能成才!” 贾蓉摸着脸冷笑道:“赦大爷爷莫非是说您自己与瑭四叔?”眼见贾赦面带自豪,就接着冷声嘲讽道:“瑭四叔他聪明,但若是没有王爷带在身边亲自教养长大,说不定就是第二个我,或者是第二个宝二叔。” 贾赦恼恨极了,敢咒他的瑭儿?他站起来,举起手又想打他,只是看着贾蓉那双带着厌世的眼睛,到底没下得去手。 这时候,一直跟在的贾敬身边的另一个小厮进来了,他走到贾赦身边,恭敬地将一封信举到贾赦面前,“大老爷,这是我家太爷,临终前嘱托我一定要交给您的。” 贾赦拿了过来,一看,就有点皱眉。上面的信可不短,估计有许多要交代的事。 果然,贾敬先是与他道歉,没打招呼就走了。他没面子回金陵祖坟,在外面随便挑个地方把他埋了就好。这样也给家里省些银子。然后就是一年后贾蓉出孝,请求贾赦给他寻一门好的亲事,最后孙媳妇厉害的,把他看住了,以后子女有出息,贾蓉这一支,才有点希望。不然就永远没落了……而且贾蓉资质太差,恐怕难当族长之责,让贾赦暂为代理族长之职,等日后贾蓉的孩子出生了,再着重培养孩子,继续承担族长之位。 遗产什么的,贾敬这些年用来炼制丹药,也画得差不多,就剩下一万两银子,留给贾蓉以后的媳妇用来养孩子。 贾敬最后还在信的尾端写道:“为兄装聋作哑几十年,终于解脱了。就是劳累赦弟帮为兄照看一下蓉儿。也没有什么给赦弟作为酬劳的,先欠着,以后相见再还。” 贾赦捂着眼睛,哭了好一会,才把信给了贾蓉,“你瞧瞧吧。”不管是遗产还是别的,都好说,就族长之事难应付。贾赦有些心累。 “转眼间,你老爷也去了两年,孝期还有一年。你祖父去世,守一年孝,正好同时守,到时一同结束。之后,我便给你说个明事理的媳妇,一同把日子过好了。” 贾蓉没有说话。到底是年岁过三十,以前不懂的,如今也明了了。他知道贾赦说出这样的话来,定会做到,找的人也不会差便是。至于族长之位,他当不当都无所谓,就算是以后他的儿子当不当的,也没什么。 他最看重的还是以后的媳妇。他不知道,将来他的媳妇,人是不差,但对他也太严厉,月银抓得紧紧的不说,还不许他到外面到处逛,每日带着他去耕田种地!要是他知道会是这样的媳妇,他打死也不答应这门亲。可是那时候为时已晚。 贾琏等人这时候也赶来了。 就是蹲在家中一年没出门的贾政,也去了贾蓉的小庄子等着。 因为有贾琏这些人的帮忙,贾敬的丧礼举办得还算体面,但在贾赦看来,终究还是简朴太过。但这又是贾敬的遗愿,他们不得不从。 丧礼之后,贾蓉就接着守孝。他不敢随意跑出去,就怕被贾赦他们知道了,惹恼了他们,以后就不再管他了。 而贾赦等人回去后,提及贾蓉,都觉得他如今难当族长大任。 “他与他老子,都是难堪大任。我就担心他以后的儿子能成什么才?”贾琏最先开口。其实照着他的意思,这族长之位索性转给他们家就好。到了他们这边……“我们就不同了。我是不成的。但是瑭儿不是可以么?他……”不愿意,不是还有锦忆与小宝儿么?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贾赦怒喝打断了,“琏二,你都在户部做官那么久了,怎的还是口无遮拦?今日这是在我们自家人面前说,若是贾政的人在,你这官声名誉,可算全毁了。毁了你自己的还不算,还毁了瑭儿与下面两个小的!” 贾赦生气极了,揪下了几根胡子,“就算是代理的族长,我也不稀罕做的。那么大的一族,有出息的,勤恳本分的,也就算了,就怕那些心无半点成算,却整日蹦跶着要干大事的,那就是一堆堆的麻烦。我恨不得都将他们分宗了事!”把好的搂到身边来,那些净是拖后腿的,全都赶走了事。这也只能想想罢了。要真做的,就会被天下人指责他自家发达了,却是不管族人死活,冷血、无情…… 贾赦这边为了贾蓉的事忙碌着,而贾瑭却是为安都而闹腾。 安都是阿瑟里人。可他与一般俘虏的阿瑟里人又不同。除了贾瑭落水桑干河的那一次上战场,其余时候没去杀过大周人。 在大多数阿瑟里人折辱那些被抓获的大周百姓时,他虽然没能阻拦,但会暗中照顾那些孩子。 所以,要如何安排,实在有些难办。 最后,古将军还是决定放他离开。既不可杀,又不可留的。那就让他走,离开大营,去哪里都可以。 安都知晓自己身份尴尬,不想贾瑭难做,思来想去的,最后答应离开。 贾瑭送他出关,与他道歉,“对不起。”把他的家弄没了,现如今还不能让他呆在大周。 安都摇头,“是我们错了。” “打算去哪里?” “往东边走。”若是他去凉州那边,怕是会遇上三王子与四王子的人,到时候可就是送命去了。 贾瑭沉默了,过了一会,他拿出了一张一百两的银票,还有二十两的碎银子,“这是作为小时候玩伴送的。不要推辞。” 安都默然接受,还飞快地擦了一把泪,“我以后能去京城看你吗?” “可以。不过得先给我写信。”贾瑭想了想,道:“你去东边也好。那边有个小城,许多身份有异的都在那里停留,甚至在那里居住的。” “好。那我走了。保重。” “嗯,保重。” 安都上马,最后看了一眼贾瑭,轻喝一声,尘土飞扬间,很快消失在茫茫大地之上。 贾瑭也上马,扭头回了营。 他们都知道,这辈子,可能再难相见了。方才的话,很多都是场面话罢了。 因为两族的对立与恩怨,他们这辈子不可能当兄弟。安都后来也明白了,所以才会放下他的执念,不再想着与贾瑭当兄弟。 又过了几日,朝廷派来了钦差,正式在阿瑟里与凉州交界之地建立了两座新的边城知墨城与归与城。这两个地方,恰好就堵住了凉州与原来阿瑟里接壤通口。堵住了这两出口,就是将凉州与其他的番邦挡在了两城之外。 这两座城,一建,就是十二个月。到了次年年底,城池才建成。城门高耸,城墙坚固,稳如泰山。 那些百姓看着它们,心有感慨之余,更多的是安心。有它们挡着,他们的家就更加安全了,再也不用担心半夜睡着时,就被那些凶狠的番邦人把自己当成两脚羊抓了去,从此命贱如鸡鸭。 看着忽然抽噎哭泣的百姓,将士们有些手足无措。他们可没有虐待打骂他们,也没克扣他们的粮食工钱,怎么就哭了? 贾瑭却是理解。这些边城百姓过得实在太苦了。 就好比先前被换回来的百姓,因为自己的孩子被扣押在阿瑟里。他们去求原来的边城守备,反被恐吓。那可真是让他们觉得活得不如一头牛羊。 不过,那个守备也被皇帝下旨罢官了。 皇帝的意思是,如此不爱护百姓的,官位坐得再高,也不过是拿百姓当货物。如此官吏,不要也罢了。 在贾瑭心里,皇帝当真是极好的皇帝了。收复了这片土地后,平日里精打细算的他,当即就拨了银子来,令他们修筑城池围墙,将百姓护在里面。若非真的担心劳民伤财,他是不知道,皇帝都想要修个小长城了。 而凉州王看着仿佛忽然间矗立在天地间的两座高城,心里凉飕飕的。总觉得明日,自己的凉州城就要兵临城下了。 也怪他们凉州立身不正。它本来也是属于大周。只不过当年大周乱哄哄的,他就趁机将凉州独立了出来。这么多年来,他就一直担心着。 但叫他将凉州拱手让人,那是绝不可能的。只要一天没攻打凉州,他就守着凉州。 腊月初十。边城布防全面安排妥当。新的边城里,已有百姓迁居入内,慢慢地城里就有了生气。 见事情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着,古将军带着贾瑭、万将军,领着大军回京。 回到京城那天,恰是小年,腊月二十三,送灶王之日。整个京城都是热闹非凡的。小孩儿的欢笑声,夹杂着几声哭闹,在爆竹声了里,显得温馨喜人。 这一幕幕的叫贾瑭等人觉得,自己在战场的厮杀,都是值得的。 皇帝带着大臣们就在城门口等着。 这也是皇帝少有的亲迎将士凯旋归来。 古将军、贾瑭等人领着将士们单膝跪拜。 很多底层将士们,是第一次见到皇帝,都很好奇的想要去看皇帝。 黎公公见此,有些不悦,正想呵斥,却被皇帝拦下了。 皇帝甚至是走到贾瑭身边,才叫他们起身,还道:“都抬起头来。让朕好好瞧瞧咱大周的勇士功臣们!” 将士们趁机瞧向皇帝,个个飞快地瞧了皇帝一眼,便不敢再看。 因为这次古将军他们立功实在是大,皇帝便不吝赏赐,都给他们送了布匹或者米粮等物。 在官职上,皇帝则是论功行赏。 “古将军统帅有功,赐一等伯之爵位,俸禄五百一十两;万将军则是被封为正二品的龙虎将军,另赐一等轻车都尉,俸禄二百一十两。贾瑭,杀贼首有功,救助大周百姓有功,便封为昭毅将军,赐一等伯之爵位,俸禄亦是五百一十两。” “臣,领旨谢恩。” 皇帝说完后,黎公公就将三卷明黄圣旨再逐一宣读了一遍,再送到各人手上。 贾瑭等人再次谢恩。 对于贾瑭的爵位,皇帝先前心里还纠结了一下,于爵位上,是否封他做定远侯的,最后还是封他为一等伯。 不管如何,贾家在他手里定会愈加的好。这不,他如今凭借自己的军功,成了一等伯爵爷,可以封妻荫子了,爵位可比贾赦的一封将军之爵还要高。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6 首页 上一页 1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