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BG同人
收藏  反馈 

[红楼+清穿]想听我心声么

作者:北有佳鱼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7-03 03:10:19

  王家老爷子是两年多以前没的,作为金陵王家的族长,他的地位举足轻重,整个王家嫡系都从京城回到了金陵为他老人家守孝。

  因着这个时候还是康师傅的朝代,对于守孝的规矩是非常讲究的。

  当朝律例,父母去世,为人子女的必须得守孝三年。

  守孝期间,全家上下不但严禁婚丧嫁娶和各类庆典,在朝为官的子弟,也必须立刻解职、回乡丁忧。

  当然,说是三年,其实也就只有二十七个月,具体到娴玉这儿就变成了三个月了。

  因为三个月前,她刚刚穿来的时候,正好是王老太爷过世两周年。

  也恰好就是那个时候,她这个世界的便宜老爹王子腾接到了康师傅的“慰问信”。

  机缘巧合,她阴差阳错之间看到了这慰问信的全文,倒也算是沉浸式体验了一把康师傅跟官员们通信的日常。

  说是慰问信,其实就是提示王子腾差不多该准备结束丁忧,回去京城上班了。

  皇帝老爷康师傅亲自写信过问,王子腾当然也要正式回信表示感谢。

  但是上班是不可能乖乖上班的,所以他顺便又申请把假期延长了一段儿,用的正是他娘王家老太太要过生日,跟着中秋还要祭祖啦……这种冠冕堂皇的理由。

  说实话,要不是他一向懂得拿捏分寸,甚至都可以直接把假期给拖到明年春天,过了王老太爷的三周年再说。

  但他作为康师傅面前的红人儿,这揣摩圣意的功力可不是一般地高,如何恰当摸鱼又拿捏好分寸,是一门儿高深的功夫。

  而王子腾早已浸淫此道多年,功力颇深,真是活该他能步步高升,甩其他三大家族的子弟们好几条大街。

  康师傅对王子腾这种又有孝心、又能兼顾忠心为国的表现当然也是十分满意。最后的结果是康师傅恩准他过了中秋节再启程回京复职,所以他们一家在老家金陵的假期也就只剩下最后的半年了。

  对此,娴玉其实也挺无所谓的,反正她刚刚穿来,对这个世界还不太熟悉,正好借此机会躺一躺,不也挺好……

  就是没想到,这做古代大官儿家大小姐的日子这么无聊。好在一边儿无聊一边儿躺平吃瓜,三个月居然也就这么快过去了。

  虽然对这所谓的过寿、吃席没有什么大兴趣,但是能够热闹热闹,见见家族之外的亲戚朋友也不错,倒也的确算是件好事儿。

  所以娴玉也没吝啬自己的笑容,甚至还主动对着王老太太提前祝福了几句生日快乐。

  见到娴玉心情愉悦,凤姐儿和王家老太太也挺高兴。

  特别是王家老太太。

  想到自己之前就想好了的安排,她愈发开心,看着娴玉和凤姐儿,满眼都是慈爱,就像是看着两只新出栏的小猪崽儿:

  “因着这回是整生日,到时候不但整个金陵城几家要好的太太、奶奶们要来赏脸,连姑苏和扬州的亲眷们也要远道来贺……”

  说到这里,她故意停顿了一下,继而在娴玉和凤姐儿看过来的时候露出一丝促狭的微笑:“当然,她们家里头的那些你们的表兄表弟们也都要来,正巧儿也给你们俩相看相看。”

  虾米?

  娴玉一听这个话,就亚麻呆住了。

  她错了!

  真的!

  果然之前她不该在那里嫌弃日子过得无聊,这下好了,刺激的来了。

  不过相看什么的,真的不会太早吗?

  

她这里有些咬牙切齿,那边儿凤姐儿的表情也有些一言难尽,只有王家老太太还在那里笑眯眯地继续:

  “哦,忘了凤丫头已经定了荣国府长房嫡出的琏哥儿了,那就只剩娴丫头了……到时候老太太亲自给你掌掌眼,定然给你挑个好的……”

  王家老太太还在那里絮絮叨叨地说,但是娴玉已经懒得再听了。

  与此同时,她开启了疯狂心内吐槽模式:

  【不是……老太太咱们讲讲道理啊!你小孙女我今年芳龄只有十一周岁啊,宁确定要给我定亲?这是犯法的宁知道吗?】

  【而且宁确定是要给凤姐儿定贾府的亲?贾府可风光不了几年了……再说那贾琏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荤素不忌、什么脏的臭的都往屋里拉不说,最可怕的是,咱们家凤姐儿嫁进贾府之后,不单劳心劳力,出钱还生气,赔光了嫁妆、累到流产都还没落到一点儿好。更气人的是,后来贾府被抄了家,她自己也病气而死,但她死了之后,那贾琏马上就找了二房……】

  娴玉只是在心中默默想了一番,却不料老太太和凤姐儿的面色忽然大变,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抓住了娴玉的手,就像是抓住了什么救命的浮木一般,倒是让娴玉一愣。

  凤姐儿和王家老太太此刻却已经顾不上这些了,祖孙两个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找到了震惊。

  所以这就是今日份的“神启”了么?

  所以那贾琏到底有多不堪?贾府到底是怎么倒的?娴姐儿你快说……不对……可快“想”啊。

  正当凤姐儿和王家老太太急得忍不住想要摇晃摇晃娴玉,好让她细“想”一下详情的时候,外头却忽然有人通传道:“老爷、夫人、二爷请老太太安。”


第3章 筹办林家姑妈同林妹妹可也要……

  王子腾两口子这个时候到,委实是有些出乎众人的意料。

  而连娴玉的那位便宜大哥,王家二房嫡长子王尧也来了,那就更是让人感觉震惊了。

  娴玉自然不必说了,她都穿过来三个月了,这还是第一次有这么多人同时来她这儿,搞得她都有点儿疑惑今儿是不是个啥她不知道的大日子了。

  凤姐儿和王家老太太也很是懵逼,毕竟她们俩算是这红楼世界的土著,从小到大接触的都是古代的规矩教育,做女儿、妹妹的去给父母兄长请安可是见得多了,却从来没有听说过做父母兄长的没事儿会主动来女儿、妹妹的院子的。

  哪怕是打着给王家老太太请安的旗号,也多少是有点儿不合规矩了。

  除非是有什么特别的急事儿。

  一想到这个,王家老太太也顾不上疑惑了,立刻就让身边儿的丫鬟们出去看看情况去了。

  凤姐儿的反应也很快,因怕娴玉费心劳力,索性就直接替她安排了起来:

  “平儿、安儿你们俩这会子快去跟着喜儿、乐儿把你们娴姑娘那花厅的门儿开了,那边儿桌子凳子都是现成儿的,坐着说话也宽敞……可巧儿我今儿还拿了一匣子暹罗才进贡来的茶叶,就着老太太在,也让你们老爷、太太、二爷一道儿都尝尝鲜儿。”

  不得不说凤姐儿这会安排事务的能力是天生的,不管什么场面她都能厚得住,而且总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最恰当的安排。

  关键她甚至还有余力顾忌着怕娴玉嫌她“喧宾夺主”,安排完了之后还要小心翼翼地问上娴玉一句:“嗨呀,瞧我这张嘴,怪不得老太太嫌我烦呢,这一不留神儿就又在这儿瞎做主张了,娴妹妹可千万别见怪。”

  娴玉笑道:“凤姐姐这说的是什么话,咱们家这些兄弟姐妹里头,可再没有比凤姐姐更妥帖的人儿了,有凤姐姐在,我可不就能安心腆着脸躲清闲了。”

  姐妹俩笑了一回,哪里有半点儿嫌隙在。凤姐儿心中高兴,便又拉着娴玉帮她梳妆,她哪里会这个,很快就把娴玉的头发弄得乱七八糟,吓得旁边儿服侍的丫头们连忙来“救驾”。

  娴玉又好气又好笑,却也拿这个堂姐没辙,只能连连告饶,搞得一屋子丫头媳妇们都笑起来,连王家老太太在一旁都忍不住笑了几回,好容易等娴玉都收拾好了,祖孙三个才一道儿往隔壁花厅去了。

  说是花厅,其实更像是连廊上的一间小厢房,只不过门窗都是镂空雕花儿的,通风效果挺好,加上栏杆下就是水池,养着锦鲤,栽种着莲花,夏天在里头坐上一坐,很是凉爽。

  每次娴玉看着自己这个占地好几亩的“小”院子,都感觉这古代贵族女性的生活是真够奢侈的。

  虽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光在家里头转悠,就已经尽够了。

  这哪里是家啊,纯粹就是个大公园儿好吧。

  什么亭池楼阁、舞榭歌台、小桥流水、奇花异石,真是应有尽有,完全可以媲美现实世界里的那些湿地公园……对,只能是公园儿,连一般规模小点儿的民宿都比不上这里这么大、这么好。

  不愧是金陵省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之一,“龙王来找金陵王”的批语可不是吹的,这王家的富贵可比那“丰年好大雪”的薛家看着更高端,也更实在。

  而且因着王老太爷在世的时候管着洋人进贡的差事儿,王家内外就有了不少洋玩意儿的身影。

  建筑的风格有所融合就不说了,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单品,这就不是光有钱就能搞来的了。

  就比如娴玉这个小院子里,就有不少西洋玩意儿。

  她的妆奁桌子上有整块儿水晶磨出来的镜子、暹罗进贡的宝石、英吉利来的茶叶,大大小小、什么稀奇玩意儿都有,床榻上还有一大面玻璃炕屏,上面画着西洋人物花卉,更是稀罕。

  连她的这个很少使用的花厅里头,都用的是彩色玻璃花纹装饰的雕花儿窗格。

  可以说,每个细节都显示出来她们金陵王家的富贵逼人。

  娴玉跟着凤姐儿和王家老太太到达了花厅的时候,王子腾夫妇并王家大少爷王尧早已经在那儿候着了。

  因着他们名义上是来给王家老太太请安的,所以都没坐下,一直等着王家老太太来了,行了礼问了安之后,才在王家老太太的吩咐下坐下了。

  他们三个那边儿跟王家老太太见完了礼,娴玉和凤姐儿又上前跟他们仨见礼——没办法,大家族,讲究就是多,规矩也多,哪怕都是自家人,也少不得要折腾半天。

  王子腾两口子素来就很喜欢凤姐儿这个侄女儿,见到她也在,自然也是笑得合不拢嘴儿,满口说的都是好听的客套话。

  娴玉的便宜大哥王尧作为凤姐儿的堂兄,今年已有十七八岁了,对比娴玉和凤姐儿姐妹,他这年纪已经算大了,大户人家讲究“男女有别”,故此王尧对着凤姐儿也只是客客气气见礼,并不多说什么。

  不过他今儿既然也来了,显然是有事儿要办,不然根本没必要专门跑内宅来一趟。

  王家人是武将出身,全家的性格都是那种偏向爽利的类型,压根儿就不会出现那种说话绕来绕去、半天说不到正题的情况。

  果然这一小段儿寒暄过后,王家老太太第一个忍不住率先发问道:“老二你们两口子和尧哥儿今儿专门跑娴丫头这儿来,是要做什么?也不提前说一声儿,一下弄这么大的阵仗,看把你们娴丫头给吓着了。”

  王子腾听见王家老太太这么问,忙陪着笑道:“老太太说的很是,今儿原是儿子唐突了,只因有件急切的事儿要找老太太商量,这才巴巴儿地跑来,竟连规矩都忘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