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贾家是什么身份啊,就有个嫡子‘衔玉而生’,人家康师傅家里那么阿哥格格,也没有一个是有这种‘祥瑞’的,好么,这是说,你们贾家比皇家还牛逼了?】 【就算康师傅现在不找你们家算账,早晚想起这个事儿来也绝对是个祸根啊……不会吧?不会吧?你们不会觉得他老人家真的那么大方,连臣子家里头搞出来这种程度的‘祥瑞’也不在意的程度?】 【你们也不想想,‘衔玉而生’的可都是什么人啊?至少得是个圣人吧?不来个‘受命于天’啥的,你都不好意思跟人说……这不是乱臣贼子是啥?】 【反正你们自己琢磨吧,四大爷的那个粘杆处估计已经建好了,就算是你们侥幸没在康师傅这朝被追究,人四大爷也还等着呢……而且康师傅活得那么长久,我感觉你们在他老人家的这一朝就根本撑不过去。】 【行吧,这事儿,反正都弄出来了,咱也管不了,不如还是看看贾家还有什么烂瓜可以吃吧?】 娴玉这边儿心声外放的爽利,王家老太太、凤姐儿听得也很是来劲,但是第三个人就很是如芒在背、坐立不安了。 因为,这个幸运儿,就是尤氏。 天知道,她好不容易度过了宝玉闯祸、老太太和二太太失态的困局,刚刚要松一口气,准备好好安排一下接下来的流程,谁料,忽然就听见了娴玉的心声呢。 这位王家二姑娘,她一开始的确没有特别关注——虽然这位二姑娘的容貌看起来比她姐姐凤姐儿更胜一筹,但是凤姐儿的聪明机智,特别是帮助尤氏解围的事儿,让她心生好感,自然也就多关注了凤姐儿一些。 谁料,这位漂亮寡言的王家二姑娘,居然隐藏着这么神奇的能力呢。 尤氏又是慌张又是惊惧,但偏偏不能说话也不能动,只能听着娴玉一股脑在那里输出。 一开始“听见”娴玉在说宝玉,她虽然有些无奈,但也知道这事儿根本不受她的控制,跟着说起来皇家的事儿,她就有些不懂了。 正在那里犯迷糊的时候,冷不丁却听见了自己的名字——什么?她们家大爷对她的两个异母妹妹居然有那种心思? 不等她愤怒崩溃,很快又听见了很多其他熟悉的名字和跟那些名字相伴的炸裂八卦。 啊? 西府里珠大兄弟居然跟她前面那位珍大奶奶…… 惜春的身世竟然…… 啊啊啊啊…… 太可怕了,我不想知道这么多啊啊啊…… 尤氏很震惊,也很恐慌,然而这些信息还是源源不断地通过娴玉的心声外放朝着她袭来,让她无从躲避,渐渐地也就开始了被动接受——哦,也不全是被动,甚至都开始主动期待了是怎么回事儿? 于是,等到大家喝完了茶水,闲聊过了,准备去花园子里入席吃饭的时候,娴玉的八卦已经八得差不多了。 尤氏也终于恢复了自由,她的精神有些恍惚,全靠“珍大奶奶”的这个人设撑着,才没有当场倒地。 她甚至还能面不改色地做好宾客引导工作——艾玛,这个事儿,让她日后每每想起来,都觉得要给自己点个赞。 真是不容易啊。 幸好她撑住了。 而且这些意外吃到的瓜,也给了她很多意料之外的帮助——至少,她对其中几句关于她的事儿,还是把握得很好的。 她的继母尤老娘是说过了年要带着两个妹妹来投奔她的,现在看起来,显然是不成了。不然,把两个妹妹的终身都耽误了,可就不好了。 西府里的事儿,她懒得管,但是惜春既然是她东府里出去的妹妹,她还是要管上一管了。 王家这位二妹妹说的很是,她现在是宁国府的管家奶奶,那谁敢不服? 没孩子这事儿也不能怪她,谁知道她们那位珍大爷到处鬼混染了什么脏病……啧,没得白瞎了她这么一个清白的人儿。 没有自己的孩子,可以好好养着蓉哥儿,蓉哥儿不行了,还可以养其他宗族的儿子。 而且听王家二妹妹的意思,蓉哥儿以后的媳妇儿倒是个好的……不错,要不要跟未来的儿媳妇联手,来一个“去父留子”呢? 这个瞬间,尤氏心中产生了无数个念头,她有些害怕、但更多的还是兴奋……难怪大家都说,王家的二姑娘是个妙人呢,如今看来果然不错,就不知道,以后能怎么报答她了。 按下尤氏这边儿不表,且说王家老太太和凤姐儿一路吃了那么多贾家的瓜,叹为观止的同时,也更加不想跟贾家沾边儿了。 但让她们没意料的是,很快发生了一件事儿,彻底打破了她们内心的平静。
第28章 富贵这是必得贵婿的命格儿。 这个意料之外的事儿还是要从荣国府说起。 因着这一顿饭是贾家给王家办得接风的宴席,所以,虽然贾母等人表面上谦虚着说是“随便聚聚”,但其实一点儿都不“随便”,这宴席办得还是挺讲究的。 不说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底蕴有多深了,就算是尤氏,即便出身不太显赫,也好歹在宁国府里熬了十来年。没有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大大小小的宴席见得多了,加上她人也算有几分聪明,这次由她主办,也好歹弄了个差不离。 首先必须得表扬一波这设宴的地点选得很不错。 宁国府别的不说,至少花园子挺大,风景也挺好,各色奇花异石陈列、假山流水、亭台楼阁,兼顾奇美与雅致,一看就非常有底蕴,不是普通那种土豪爆发户的人家。 毕竟这宁国府怎么说也是贾家的长房,哪怕是“一门两国公”,那宁国府也是长的那个。 要不怎么说“长幼有序”,当长的那个就是划算呢,哪怕现在宁国府的当家人贾珍比荣国府的贾母和贾政、贾政辈儿小,那人家也是贾家的族长。 贾珍尊敬荣国府的这几位长辈,那是属于讲礼数,尊老敬老,但是贾家真有什么事儿,哪怕是贾母也得让贾珍拿主意。 所以这一次,跟不跟王家联系,什么时候跟王家联系,也是两边儿商量着来,但最后是贾珍拍板决定的。 就是说,为啥他们搞的这么别扭呢,把贾家的一切交给贾珍这么个玩意儿决策,那不完蛋才怪呢。 不过这都是后话,虽然说贾珍此人大事儿拎不清,但是小事儿却做的还是很到位的。 比如这次的接风宴,他不但亲自抓了很多操办事宜,还好好指点了尤氏一番,做了不少安排,硬是让这个宴席搞得很是有声有色。 虽然王家来的人不算多,但也有六位主子,十几个丫鬟婆子并管事儿的和小厮们。 下人们自然不必管,有专门的管事儿和管家媳妇们料理,但主子们,可就得贾家的主子们亲自招待了。 按照惯例和规矩,男宾女宾们都办了一桌,各自有主家的人陪着。 女眷这边儿,是贾家老太太、邢王二位夫人和尤氏主陪,本来李纨也该来的,但是她虽然是新妇,却已经怀了孕,如今月份大了,身子正不爽利,故此就没来。 说起这个事儿的时候, 王夫人虽然口中很是诚恳地表达着歉意,但是面上却是忍不住的得意——是啊,儿媳妇怀孕这事儿搁哪儿都是件大喜的事儿,说到底这还是她的珠儿能干啊。 王夫人和贾政的长子贾珠,那可真是她的骄傲,不但读书厉害,十四岁就进了学,入了国子监读书这都没两年呢,去年又娶了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嫡女李纨为妻。 这李纨也是个争气的,成婚没几个月就怀上了,这算算日子没过多久都要生产了,再加上今年万岁爷开恩加了恩科,弄不好到时候她们荣国府二房来一个“双喜临门”,“喜得贵子”和“高中举人”一起来呢。 至于二儿子贾宝玉,那更是不得了。 他出生的时候嘴巴里就叼着一块美玉,不但五彩晶莹,上边儿还刻着字儿呢。 别的先不说,就冲着这宝贝自带了名字,就已经知道不是什么凡物儿了。 那正面儿刻着的“通灵宝玉”正是这块宝玉上自带的名字。 至于什么“仙寿恒昌”的吉祥话儿,就更加不必说了。 最神奇的是,这宝贝的背面儿也刻着字儿,却是这宝贝的三样好处了,“除邪祟”“疗冤疾”倒还罢了,那第三样的“知祸福”却更是了不得……这都是带着点儿“神迹”的意思了好吧?肯定是宝物,还不是一般的那种。 要不怎么说,这孩子是老天爷给他们家的“祥瑞”呢,就冲着这自带的宝贝,那也得把他给供起来啊。 反正要光耀门楣自有他那个能干的哥哥贾珠负责,他只需要当一个吉祥物,别惹出什么大篓子就完事儿。 她王夫人的这俩儿子们已经很是争气了,而她们家的姑娘也很是能干。 今儿除了贾母等四个已婚女眷之外,还有迎春和探春也来了。 这俩姑娘一个五六岁,一个三四岁,着实还是一团孩子气,倒也看不出来日后“二木头”和“玫瑰花”的模样。 见礼倒是挺熟练,想来这种场合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由此看来,贾家的姑娘们倒是都不俗,哪怕只有三四岁的探春也落落大方,一点儿都不人生,已经比寻常这个年纪的小姑娘好太多了。 惜春没来,主要是年纪太小了,听说才过了周岁没多久,还是个奶娃娃,实在是不宜见客。 按理说,元春作为贾家四美之首,这一代的嫡长女,这种场合肯定是要参加的。 但元春却没跟着迎春和探春她们姐妹一起来。 这原本也是个失礼的事儿,但是跟李纨的缺席一样,对王夫人来说,又是个明着需要道歉,但实际上却又可以炫耀的事儿。 因为其实在她心里,她家元春不单单是贾家的四美之首,还是整个京城世家闺秀圈儿的头筹。 首先要说的就是她们家元春因着才德出众,贤名都传到宫里头去了,引得宫里头贵人们都关注了起来。 先是有甄家的老太妃出宫祈福的时候偶遇她,一见就喜欢得不得了,直接给她赏赐了一对儿名贵的玉镯子。 这都还不算,老太妃回到宫里的时候,肯定也是把元春的美名给传回去了。故此去年冬天贾母她们按例进宫给皇太后她老人家请安的时候,还被皇太后她老人家指名要把元春带进去给她看。 于是便就领旨带进去了一次,她们家元春表现得也很是不错,又得了一番赏赐回来,显然皇太后也很喜欢她。 一连两次被宫中的贵人们青眼相待,贾家众人便就起了个心思。 主要是,这位元春姐姐,她的生日正好是正月初一。 听说她小时也有和尚来登门给算过命,说她是大贵的命格儿,将来可是要侍奉贵人的…… 这天底下的贵人,可不都是在宫里,要不然也是在王府,现下她们家元春刚刚快到了成婚的年纪就来了这么多贵人关注,可见的确是个不凡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0 首页 上一页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