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双管齐下,皇家出版社每个月都会有专门的版块将裹小脚的危害讲一遍。讲到最后,一些人都腻歪了,要求去除这个版块,负责人看到这么多人写意见信干脆回了胤礽,胤礽大手一挥,继续写!为了让不识字的也能懂,胤礽干脆制定了大喇叭计划,村子里必须有人喊,小脚女子多的村子更是必须每天喊。 加上现在女子可科举,会识字,国家与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多,人们的思想已经在不经意间慢慢被改变了。 每一个地方都走一遍不现实因此胤礽挑了几处景色优美的地方,还做了攻略。 “咱们去弘临当知县的地方看看如何?看看发展成什么样了。” 黛玉点了点头,她对去哪里没有意见,她在乎的只是陪着她的那个人。 老夫妻两在外面晃悠了几年,留下了无数传说,胤礽皮肤已经松弛了,眼角也都是皱纹,但是偏偏看着却不是很老。 “兄台...台。” 胤礽看着这人的神色也不生气,和和气气地道,“有什么事吗?” “我...我们诗会定在这里,我以...以为你们也是来参加诗会的。”倒不是诗会没有上年纪的,只是这次他们相约的全都未过而立,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刚刚瞧这两人的背影,他还以为是谁早到了。 “没关系,那我和夫人就先走了,不打扰你们了。” “要不留下来一起吧!”说完,他就恨不得打自己一个嘴巴子,他在这乱说什么,带两个陌生而且年纪还不小的人入席,肯定会拘束很多啊! “不了,你们好好玩。” 他看着这两人的背影叹了口气,神仙眷侣也不过如此罢了。 齐安三年三月,胤礽与黛玉回京,一回宫,弘临和弘沁都凑了过来,两个人眼里均是谴责。 “额娘,阿玛,你们就这样没声没息地出去逛了这么久?” 黛玉有点内疚,没好意思回话,胤礽却把两人推开了,理直气壮地道,“怎么是没声没息,我早告诉你们我们要去过二人世界了。” 弘临和弘沁对视了一眼,“要是你们在外面出了差错,让我们俩怎么办?” “出什么差错?那些侍卫是吃干饭的?巡逻警卫是白拿钱的?” 五月,胤礽带着黛玉住进了早已扩建的研究生,把在这里安家了的黄瑶安吓了一跳。 “看什么?以后我就是主要研究师了,你就给我打下手吧。” 黄瑶安眨了眨眼,怀疑地看向胤礽,“您要当研究师?” 胤礽翻了个白眼,“怎么,我就不行了?” “我觉得...不行?” “你以为我那几世是白过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可是这个世纪有的,你觉得我没有研究过?” 黄瑶安嘴巴微张,有些不可置信,“那您为什么等到现在?”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东西发明出来了,得要用上,大清之前的状态你觉得什么蒸汽机多少人能接受?多少人又能用得上?要是被别人学走了,岂不是还是白忙活?” 齐安五年正月,太上皇带领研究所人员通力合作,发明了动力机,微型发电机由橙子土豆等原料替换成了水能电能风能。至此,轰轰烈烈地第一次工业革命拉开了序幕。 “阿玛...” “嗯?” “俄国帝皇交替频繁,如今内忧外患,儿臣想...” 胤礽点了点头,“想干什么就去干吧。” 弘临一愣,笑了,“我还以为阿玛和彼得大帝要好,会拦着呢?” “他这都死了这么多年了,等阿玛走后,大清衰弱了,他们国家照样也会打过来,那还顾忌什么?”而且,他才拿了近200万领土算什么?俄国可让中华大地少了不止这么多!彼得在世,他担心将人惹急了,现在不连本带利讨回来还等到什么时候? “还有一件事。” 胤礽皱了皱眉头,“还有什么事?弘临,你不是小孩子,凡是要自己拿主意。” “弘历他中了进士,儿臣该怎么安排...” 胤礽一愣,“看他的能力安排,不用管阿玛之前的话。” 齐安八年正月,民间研发出“自印记”“自灌机”,获得圣上表彰并给予良田黄金,废除他们的一切税收。太上皇设立专利奖,并宣布每三年评选最高科技奖,获奖者将载入史册,并授予官职。 同年五月,皇后有孕。 弘临傻眼了,将整个太医院都叫了过来,恨不得每个人都来把一遍脉,后来觉得妻子才辛苦才作罢。 “我们有孩子了!” 皇后笑着应了,只是弘临却犹豫了,“你本来身子就亏损严重,现在这个年龄能生吗?” 太医适时走了出来,“皇上,皇后娘娘脉象平稳,只要好好养胎,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弘临却还是有些不放心。 “我想生,当初皇额娘生皇妹也是差不多这个年龄。” “不,皇额娘当时比你...” 皇后用手按住了他的嘴,“弘临,我想要个孩子。”弘临没有子嗣,为了这个大臣们几乎每个月都要催一催。弘临威望本不不及皇阿玛,没有子嗣成了最大的问题,她知道,弘临顶了多大的压力才扛住没有纳妃。 当时她都松口了,弘临却愣是没有松口。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他不是不羡慕的,而且弘沁又没有生子,皇阿玛皇额娘应该早盼着有个孙子或者孙女了吧。 齐安九年二月,皇后生下一子,取名永绍。 齐安十九年二月,刚过十周岁生辰的小阿哥永绍被立为了太子。 “弘临,永绍经书师傅武艺师傅留着,其他都分去国子监吧,这孩子我要亲自教。” “阿玛,这孩子十岁,正是皮的时候。”他是阿玛教大的,自然是知道阿玛教育水平的,可阿玛虽然看着健朗,但是已经七十九高龄,他怕这孩子闹老人家闹得厉害。 “无妨。” 齐安二十年正月三日,九十岁的胤礽坐在轮椅上感觉到了不适,“黛玉,我觉得我好像不行了。” “别瞎说。” 胤礽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眼角留了出泪,黛玉一直关注着他,第一时间就将眼泪都抹去了。 “我很高兴。”他第一次正常去世,林妹妹也如此长寿,子孙也很出息,国家已经走到了最巅峰,他没什么不满足的。 黛玉声音有些哽咽,“我也是。” 胤礽一直看着黛玉,看了好一会,慢慢闭上了眼睛,然后再也没有睁开。他没有说什么你好好活着,后走的一个比先走的更为痛苦,他的黛玉的人生由她自己做主。 “玛法。” 黛玉将永绍拉到了一边,“你玛法走了,别打扰他。” “走了?” “嗯。” 永绍明白了,他瞬间眼睛红了。弘临和皇后赶过来,也有些不能接受,胤礽虽然年纪这样大了,但是一直没生什么大病,还经常和额娘在宫里散步,怎么就走了。 太上皇去世,哀悼的钟声从全国各地想起,举国降半旗哀悼。无数人自发为大帝送行,哭声连续了一周不止,全国上下都陷入悲痛无法自拔。更有激进者上吊自杀企图与大帝同走。 齐安二十年正月十五,腓特烈大帝联合叶卡捷琳娜大帝带领普鲁士俄国策反朝省日省安省等企图覆灭清王朝。正月十六日,皇后突然病重,太子也昏睡不醒。 黛玉被宫人扶着进了乾清宫,看着累得趴在案桌上的弘临,轻声道,“孩子,交给额娘吧。” 弘临一愣,“这怎么行,您八十多了,这不是...” “你阿玛走了,他们就敢入侵,额娘想亲自教训他们。”哥哥的东西不容人染指! 齐安二十年皇太后第一次亮出了她的獠牙,向世人昭显她的存在。林黛玉的名次将彻底在史书中扬名,而不是因为是密理大帝的皇后存在。 也是这个时候,世人才知道原来大帝和帝后在不知不觉中步下了这么多暗棋。 说来也怪,这事情一结束,皇后和太子就都好了,黛玉也没心思管这些了,她只知道她和哥哥子孙都好好的就行了。 只是,她进了乾清宫,所有人都跪下了。 她喊人起来,却发现大家都在发抖。 “发生什么事了?” 其中一个宫女不住地磕头,“太后,太上皇他...他遗体消失了!” 黛玉一惊,连连后退,雪雁和紫娟早几年就走了,如今扶着她的是另一位大宫女,也算是忠心可靠。 有个小太监犹豫了一下道,“奴才看见乾清宫屋里亮着,连忙跑进来,结果看见太上皇的身子一点一点消失了。” “消失了?” “太后娘娘,奴才没有胡说,奴才是亲眼所见啊!” 黛玉听见笑了笑,掏出了怀里的小瓶子,倒进了嘴里,“我死了,将我就放到那个梓宫里头的吧。” 弘临一进来,就看见自己额娘倒下,连忙过去扶住,“额娘走后,你不要伤心,额娘很开心,我跟你阿玛恩爱了一辈子,红眼都没有几次。我跟你阿玛这个年纪去世,已经古今罕见了。” 弘临哭着点了点头。 黛玉笑着替他抹掉眼泪,闭上了眼睛。 弘临深吸了一口气,“额娘有说什么吗?” “太后娘娘说,让将她放到太上皇的梓宫里头。” 弘临点了点头,将黛玉遗体抱了起来,只是他刚刚准备将遗体放进去,黛玉的遗体就在一大帮人眼前,一点一点地消失了。
第93章 番外 “十七世纪末科技经济已经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区别, 十八世纪人才涌现, 英主更是层出不穷。好,同学们, 大家知道有哪些比较出色的君王吗?” “老师,我知道, 我们国家的密理大帝(胤礽)、齐安大帝(弘临)、昌盛大帝(永绍),外国的路易十四, 腓特烈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 讲台上的人点了点头,“很多人都觉得,腓特烈大帝等人名不符实,其实不然, 密理大帝、齐安大帝时期, 科技经济迅速发展, 没过多久,就将所有国家踩在了脚底下, 他们能紧跟潮流, 不被甩下已经很不容易, 叶卡捷琳娜二世更是了不起,竟然趁着齐安大帝去世, 昌盛大帝羽翼未丰,直接朝着大清下了手,要不是公主尚未远游,接手了摄政王之位, 估计还真要被她得手。” “有人肯定要说了,叶卡捷琳娜二世怎么这么坏啊,大清和俄国不是联盟吗?国和国是没有永恒的联谊的,她的做法无可厚非,大家都知道女帝和女摄政王在古朝时期比较罕见,她们二人更是世界闻名,这一次的争锋,被世纪史册收录,取名为...大家知道什么名吗?” “老师,我知道,女杰争霸。” “对,没错,说实话,这名字起的真不怎么样...” 一刻钟后,讲台上的老师手一挥,便收起了投影仪,“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讲完了,还有20分钟,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问。”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92 首页 上一页 8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