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就是这样。 如果见过她们姐妹同时出现,她们也不会这么惊愕。 “我们家那丫头小时候弱症缠身,自来是将药当饭来吃。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也不见效。那一年家里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了她出家,我父母哪里舍得?于是那和尚便说,既舍不得她,又想治病救命,那这一生都不能见了哭声。日日开怀,随性自在的养活。除此之外,除父母亲友外,旁人能不见便不见。……疯疯癫癫的说了好些忌讳之谈,好在都不是什么能办的事,按着他说的话做去,不出两三年,那丫头的身子骨到是越发的好了。于是便一直照着那方法养着了。” 半真半假,再张冠李戴一回,就成了现成的理由。至于听的人信不信,那就不是黛玉会考虑的问题了。 哦,对了,贾敏和林如海这些日子也在用这套说词糊弄人呢。 . 养的不错,那身子骨好的都能上房掀瓦了。 “大姑娘瞒得我们好苦呀。”听了黛玉这番话后,旁人还没怎么样呢,到是一旁的王夫人看向黛玉时,口气略微不好的损了这么一句。 “到是不曾瞒着人,不过是没大张其鼓的见人就说罢了。对了,宝玉表哥的玉找到了没?想当年我跟着我们太太回京城省亲,一见面宝玉表哥就问我有玉没有呢。”黛玉一边将几人往正院引,一边对着王夫人点头,“那玉结实的紧,那么摔都没磕掉块茬子,丢了着实是可惜。这么多年下来,我竟是再没见过比那块玉的了。” 这话说得着实是损了些。 不过一听黛玉这么说话,不说被怼回去的王夫人,只说凤姐儿几个便打心底确定了黛玉和今儿的正主是嫡亲的姐妹了。 “林姐姐,你家二姐姐的名字是哪两个字?”见王夫人被怼,探春只好硬着头皮插话进来,“听说二姐姐成亲后,就要跟着姐夫去任上了。这一走还不知道多久才能再见呢。” 黛玉闻言,转头看探春。心忖了一句这话忒假,才不信你还想跟那丫头再相见呢。虽心里这么想,但面上却仍旧一本正经的说起了茗妩的名字。“乳名茗梧,父亲起字安婉,取安然柔顺之意。”主要还是希望这丫头能收敛收敛她那小爆脾气。 无论是茗梧还是安婉,都是极好听,寓意又好的名字,年纪比黛玉等人皆大的迎春抿了抿唇,不由又想到了她的年纪和她那总将她忘记脑后的亲爹。 视线不由在探春身上停顿了一息,迎春便又收回了心神。 宫里的娘娘迟迟不能怀上龙种,二太太已经准备送人进宫‘帮忙’了。如今比她小的探春都有了出入,可她却…… . 一时,贾家女眷各揣心思的到了贾敏的正院,而收到消息的贾敏也跟屋中女客致歉了一回,起身去将娘家人迎进来。 一番厮见后,黛玉又送三春去内室见茗妩,之后黛玉又出去张落不提。三春在那里与茗妩大眼瞪小眼了一回后,茗妩直接朝三春挑眉一笑,端的是得意,赖皮,又无所畏惧。 三春:“……” 什么都没变,这才是她们熟悉的林家坏丫头嘛。 添了妆,也说了话,吃了酒席,贾家一众人便登车回家了。一回到家,林家双胞胎的事就传得阖府皆知。贾母听说后,再见贾敏的时候就用埋怨的语气训了贾敏一通。 贾敏,好吧,这位这些年也没受啥好影响,直接一脸惊讶委屈的指控她娘,你无情,你无理取闹。 你自己亲闺女生孩子这么大的事你都不关心,你还是我亲妈吗? 贾母没想到贾敏还能这么不讲道理的倒打一耙,气得拍桌子叫骂。于是娘俩个又闹了个不欢而散。 ╮(╯╰)╭ 后事不提,只说今日此时。林家来了不少人给茗妩添妆,前院后院别提多热闹了。不过最叫人惊异的却是从宫里送出来的两份添妆礼。 没错,就是两份。 一份是元春送来的。 当然了,元春并不知道茗妩,她也只以为是办喜事的是黛玉。元春这些年起起落落,也没个孩子傍身不说,更没攒下什么银钱,她给茗妩的添妆礼也不过是宫嫔份例里的宫缎等物。 而另一份送来的添妆礼,就着实亮眼了许多。 金玉如意各一柄,各色首饰六套,妆缎成箱…… 茗妩接了东西,黛玉这边又安排人给了送赏赐的宫人茶水钱,因黛玉实在想不到那个慧嫔甄氏为什么要给他们家送添妆礼,还特意着人去打听了一回。 只可惜除了一句故人相赠外,竟是什么都没打听到。 可故人...她怎么就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见过这位慧嫔甄氏呢。 不动声色的看向贾敏,贾敏也对黛玉轻轻摇了两下头。 这娘俩想不到的事,当事人茗妩也没想到。旁人到是转了不少心思,但最后剩下的也就只有羡慕和嫉妒了。 自打看到慧嫔送来的添妆礼后,王夫人就有些心不在焉。 别看都是嫔,但有封号的嫔和只能以姓氏称呼的那种嫔还不一样。如果这个嫔再膝下育有皇子,那就更不一样了。 慧嫔甄氏,出身江南甄家。膝下孕有一对龙凤胎,今已三岁有余,颇得当今喜爱。 有当今的宠爱,还有皇嗣做依靠,可比啥都没有的元春强太多太多了。 只是林家又是怎么勾搭上甄家和这位慧嫔的呢。 这事还真跟林家没多大关系,这是人茗妩早年自己修下的因果缘份。 没错,这位慧嫔娘娘就是被茗妩从薛家救出来的英莲。 这几年躲在甄家嫡系女儿身后悄悄站稳脚跟,后又在怀孕时将自己的身份和盘托出。于是在太上皇没了,太妃失势,甄家倒台后,顺利的保住了自己和自己的一双儿女。 而慧嫔在宫里站稳脚跟后,便派了心腹去查茗妩。 茗妩虽然不好查,可查了海潮后再查茗妩却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忘记提了,慧嫔当年是见过吴嬷嬷的。 她们娘俩个在船上等了茗妩多久,吴嬷嬷就陪了多久。 如今茗妩出阁,慧嫔自是不会视而不见。
第一百四十四章 黛玉早八百年就按着林家历代主母嫁进林家时的嫁妆单子给茗妩准备嫁妆了, 几年下来,一句十里红妆都不足以形容这份嫁妆的奢豪。今日再加上各府的添妆,宫里的赏赐, 怕是嫁公主郡主也不过如此了。 林家这边随着添妆, 随着往外抬, 若不是海潮将海威镖局的那些镖师伙计都弄过来帮忙, 再加上林家自己的下人,这么多的嫁妆指不定怎么送出门去呢。 话说回来,早几年前海潮就收拾了京中的宅子,现在的海宅虽说仍旧没有林家那等世家大, 也没有权贵之家精致, 却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等宅院了。 因茗妩如今的身份,送嫁妆以及送嫁这种事情自有黛玉那边操办, 所以吴嬷嬷这位新娘子的亲奶娘便跑到海家这边帮忙了。 没办法呀,海家这边连个女眷都没有,吴嬷嬷不帮忙, 这样的日子非得乱套不可。 吴嬷嬷是以海潮姑妈吴家太太的身份招待来客的,因海潮如今的身份也是今非昔比, 吴嬷嬷多少有些露怯,因此还特意将早年跟着茗妩去宁国府称王称霸的杜嬷嬷提前接到了海家这边给她搭把手。 杜嬷嬷因着上次跟着茗妩去荣国府表现出众之故, 特意被黛玉放在了茗妩的陪嫁名单里。 在黛玉问杜嬷嬷这么安排她乐意与否时, 杜嬷嬷那真真是一千个, 一万个不乐意的。可杜嬷嬷又一没傻,二没得老年痴呆, 她如何不知道这种问话从来都是已经确定要你去了,而不是真的询问你的意见。所以她除了顺着黛玉的意思表示欣然前往外,什么都反对不了。 想到那祖宗, 杜嬷嬷便觉得自己的晚年时光再次晦暗起来了。 头疼的揉了揉额头,杜嬷嬷回想之后的日子,再次感谢了一回同行的衬托。 当初被忠顺亲王送到林家三个教养嬷嬷,就她天真了些,一个不防就被另外两个给捧出来,最后不得不陪着那祖宗去荣国府小住。 荣国府逢魔时,她也在不停的饱受惊吓,就怕哪一下叫这祖宗玩大了,她没办法跟护犊子的黛玉交待。 长叹了一口气,杜嬷嬷收回思绪就开始跟着吴嬷嬷开始忙前忙后了。时而看一眼送进来的嫁妆,时而看一回新郎,每每看到海潮时,杜嬷嬷都觉得海潮哪都好,就是眼神不好。 旁的不提,茗妩和黛玉长的相似,容貌也是一顶一的好。相较于贼会作的茗妩,黛玉无论从哪看都将茗妩比到了墙上去,他咋就眼瞎的非就茗妩那丫头不可了呢。 最重要的是还得面对黛玉时不时的刁难。 天呐,就这样的丫头还成了抢手货,真不知道这世道都怎么了。 ╮(╯╰)╭ 被杜嬷嬷疯狂吐槽的黛玉,正盯着人往外抬嫁妆,而海潮则强压激动心情与来客应酬。 不过从海潮时不时的扭头看大门口的动作,便知道海潮这会儿的心思都在什么地方了。 众人见他这样,也只是笑着调侃两句,并不觉得被怠慢了。 毕竟是人生四大喜之一嘛。 想想海潮的年纪,众人更觉得他这样也怪可怜的。 未来的海大奶奶,人还未嫁进来呢,那堆了满满一演武场的嫁妆就将来观礼的客人们惊呆了。 海家到底是江湖人家改换门庭,家里专门留了块地方做练拳脚。也幸好有这么一块地方,不然茗妩的嫁妆都得分开堆放了。 明天是正日子,吃酒席的事都放在明天。所以众人用一种开了眼界的心思观看了一回新娘家送来的丰厚嫁妆后,又在海家吃了回茶,便陆续离开了。 这一夜,海潮辗转难眠,兴奋的半夜起床练了一回会儿子剑,完事又提笔做了一回诗,眼睁睁的守到了天光大亮,六子和五福带着人来给他穿喜服时还精气十足的没半点困意。 而茗妩那边,今晚仍旧是和黛玉一块睡的。教养嬷嬷送来俩娃娃,给茗妩上了一堂和谐教育。等人一走,茗妩就将那俩娃娃丢到一旁去了。 叫茗妩说这就是多此一举,也不想想她是干嘛的,就那点事还用人教? 其实真叫茗妩觉得头疼的是她的那些嫁妆。 这几年,大家都在京城里憋坏了,所以三朝回门后,转天他们就动身出京了。 林家阖家跟着走,海家那边海老东家,也就是茗妩的准备公爹也要跟着一块出门溜达溜达,吴嬷嬷自然也不会留在京城。这么一来,那些抬到海家的嫁妆就有些个麻烦了。 别看海宅大了不少,可海家却没几个下人。那么多的嫁妆都带走吧,不切合实际。可不带走吧,放在京城也未必安全。 容易遭贼惦记。 “都带着吧,总比临时置办的强些。咱们这次雇了四艘大船,拿出一船单装你那些嫁妆绰绰有余……”剩下三艘大船,两艘住人,最后一艘装林家几口的行李家什也足够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7 首页 上一页 1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