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省城的人数太多了,而夏可晴的车子小,坐不下那么多人。 为了安全起见也不能坐那么多人。 所以只坐了夏可晴,沈霁川,沈大嫂两口子,以及两个孩子。 沈大哥夫妇俩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了,并且通风了半年以上,听了夏可晴的意见,沈大嫂决定把俩孩子带去省城。 相对于村里,省城的教育资源肯定更好。 但两个孩子从小就在乡下长大,跟爷爷奶奶感情较深。 沈大哥的意思是把沈语蓉留下,她是长女,而且是女孩子。 但这个提议立即就遭到了沈大嫂的反对,“蓉蓉不留下。” 沈大嫂不容置疑说:“爹娘要是想孩子,孩子放假咱们可以把孩子送过来,你也知道省城的教育资源更好,蓉蓉和旭峰都得去。” 沈大哥讪讪,“我只是提个建议……” 沈大嫂瞪了他一眼。 沈母也舍不得两个孩子,但是她知道,把孩子留在家里,她跟孩子爷爷给不了孩子什么。 她拉过儿子,神色不满,“你们两口子不是赚了很多钱吗?” “买房都不跟我和你爸商量!” 沈大哥听亲娘这么说,顿时有点急了,“娘,这事其实,他……” 其实沈大哥一开始没想那么远,赚了钱只想把家里的房子翻修一下,谁知道媳妇就自作主张把房子给买了。 可媳妇手里的钱他也管不了。 但沈大哥再傻都知道,这事不能跟他娘说,他是他娘的亲儿子,就算做错了什么,娘都不会说什么,但如果是媳妇做了什么事,可能他娘嘴上不说,但婆媳两人会伤感情。 结果沈母就拍了沈大哥一下,“娘知道,你媳妇主意大,你呢,从小窝窝囊囊的,现在能开个店,自己赚那么多钱,娘已经很高兴了。” 沈大哥:…… “娘!” 沈母笑了,“咋了?娘还说错了?你家不是你媳妇做主?” 沈大哥被亲娘调侃的脸都红了。 沈母说:“这事儿你别说了,蓉蓉她虽说闺女,但也是你的长女,你又不是没钱,有钱干啥把蓉蓉留家里?” 沈大哥瓮声瓮气说:“蓉蓉不是跟您二老感情好吗……” 沈母:“跟我们感情好就活该跟着我们两个老的在村里吃苦?” 沈大哥急了,“不是,娘,我不是这个意思。” 沈母叹了一口气,“老大,你们现在这个年代跟我和你爹那时候不一样,我跟你爹是没办法,总想着多生几个孩子,孩子多就有希望,但我跟你爹也没因为你两个妹妹是女孩,就忽略他们。” “事实证明,只要培养好了,不管男女都是一样的。” 沈母知道,老大小时候是老爷子和老太太养大的,小孩子真的会受抚养人的影响,而且这影响还不小。 幸好两个老的没什么见识,光是影响孩子,却把孩子给养孬了。 也幸好她给老大挑媳妇的时候公婆已经没了,要不然肯定要掺一脚,那时候老大娶的未必就是现在的老大媳妇。 老大媳妇多好啊!那么有主见,风风火火的。 还能压着老大。 当时沈母听说老大开店,老大媳妇不仅不辞职回来帮忙,自己的事业还干的有声有色,沈母就知道,她没看错这个丫头。 不愧是她看中的儿媳。 就老大那个孬样,如果干点啥老大媳妇都跟着,那他一辈子都成长不了。 老大媳妇大概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 当然,沈母有时候想,或许老大媳妇压根就不想搭理自己这个孬儿子。 作为母亲,心里有点难受。 但孩子都给沈家生了两个了,对于老大媳妇,她没什么可埋怨的。 只要俩孩子好好的,或许以后会出什么问题,管他呢?等到时候再说。 沈大哥神色讪讪,不知想到了啥,“娘,我今年一定好好干,等来年回家,给您盖一栋大房子!” 沈母笑着答应了,“诶,好,娘等着你。” 沈大哥听了,心里总算舒服了。 一年之后,沈老大果然拿回来一大笔钱,把老家的房子推了,重新盖了一套农村三层小别墅。 这下,沈家的房子成了石峰村最漂亮的房子。 夏母就有点眼红,可又不好意思提。 夏可晴一眼就看出来了。 不过弟弟还小,小妹夏可欣也在念书,如果要建房,除了拿出夏父夏母的积蓄,就只能找女儿借。 在这个年代,出嫁的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夏母又怎么好意思跟女儿提这件事? 可夏可晴看出来了。 “娘,我家那房子还行吧?” 夏母:…… “行,那房子可漂亮了,那个小院子,还有凉亭,有个鱼池,没事还能喂喂鱼,多好……” 夏可晴瞥了她一眼,“那我说给您和我爹包个鱼塘,不是每天都能喂鱼?” 夏母一听,忽然一咬牙,“成!我跟你爹年纪也不大,完全不到服老的时候,那就包鱼塘养鱼,再多承包点土地,种菜,你看咋样?” 夏可晴没想到沈大哥给家里盖个房还能激励自己的父母上进? 那挺好的! “成,您跟我爹手里有多少积蓄?如果不够我可以借您。” 夏母听了,心里熨帖得很。 这些年因为大女儿女婿有出息,夏家也受益不少。 这些年,整个石峰村的风气都好了不少,为啥? 还不是因为能读书明理的都能去夏可晴的工厂,或是服装店上班? 那些去了的孩子回来后都不一样了,不仅赚到了钱,待人处事都进步了不少。 反正沈家和夏家现在在村里住得都特别舒服,就连夏大伯母也不常跟夏母抬杠了,毕竟跟夏母抬杠没好处,反正从来都没人站在她那边。 她只能夹起尾巴做人。 而且她的儿子夏威也二十三了。 现在女儿夏霏霏找不到人,夏大伯母还想找夏可晴帮忙呢。 她现在那么有本事,帮忙打听打听总可以吧? 夏大伯母还特别能放得下身段,虽然夏母还是不搭理她,但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些年,两家的关系都缓和了不少。 这不,听说夏家要包鱼塘,承包土地,夏大伯母就主动找上门来,“弟妹啊,你家的地跟我家的地就在隔壁,总不能隔了老大远吧?不如就租我家的地?” 夏母一脸狐疑,夏大伯母赶紧说:“该什么价格就什么价格?我绝对不会坐地起价!” 夏威也说:“二婶,反正我在家闲的没事,志杰年纪还小,以后我过来帮忙,您跟我二叔给我一口饭吃就行。” 夏大伯母赶紧说:“对,对,给他一口饭就行,省得每天在家气我。” 说着,下意识就看了夏可晴一眼。 夏可晴只当没看见。 心里却忍不住感慨,钱真是好东西,针锋相对了几十年的两家人,关系竟然也好了起来。 第178章 养殖种植大户 夏大伯母当然不是真心让儿子给小叔子一家白干活的。 她想的是,先去小叔子家,跟着两个老的干。 先干一阵子,表现好了就去找夏可晴,让她在厂里安排个活儿。 到时候她总不好拒绝吧。 毕竟她自己也清楚,两家针锋相对多年,上来就让儿子跟着堂姐混,人家未必会给这个面子。 或许她刚提出来,就被妯娌轰出来了。 现在闺女都不知道死哪里去了。 夏大伯母不想开都不行了。总不能跟沈夏两家关系好的,都过上了好日子,可她家是跟夏家有着那么深的血缘关系,却还是过着苦日子,实在是不甘心啊! 人就这么想开了。 夏母还有点不信,“不要钱?就给我跟他叔干活?你们舍得?” 夏大伯母的脸一瞬间有一些扭曲。 确实,就这么一个儿子,自己都没舍得使唤一下,就送过来跟过去针锋相对的仇人当牛做马? 总觉得自己快要脑淤血了。 可谁让自己命不好呢?跟的男人不行,生的孩子不行。 “那当然,给亲叔叔婶婶干活哪有要钱的?那不是埋汰孩子吗?” 夏威被亲娘掐了一下,赶紧主动示好,“是啊,二婶,您就埋汰我吧。” 夏母心里得意得不行,脸上还是装的一脸镇定,还有点勉强的样子,“嗯,难得你这孩子有心,那就帮我跟二叔一阵子,你放心,等回头赚了钱,二婶也不是那种恶人,肯定给你发工资。” 夏大伯母一听,就乐了,“还得是弟妹,为人敞亮,我们家夏威,不管咋说都是你们家的亲侄子,都说一个侄子半个儿,那就跟亲儿子一样。” “以后跟志杰兄弟两个相亲相爱,别像咱们一样,因为上一辈有那么多误会,导致这些年不亲近。” 夏可晴心道,何止是不亲近? 分明就是恨不得咬死对方。 但现在夏大伯母主动示好,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夏可晴觉得,作为晚辈,不应该插嘴。 于是就默认了。 夏母是真的高兴,女儿出钱包鱼塘,承包土地还得跟村里人谈,再跟支书那边签承包合同。毕竟土地都是集体的,不属于个人,承包就相当于是租土地。 不过因为现在沈夏两家作为整个石峰村的致富先锋,这事办起来一点都不难,甚至有土地在夏家附近的都恨不得主动把土地便宜让给夏家人。 本来这种事办起来会比较麻烦,结果夏母愣是被哄得眉开眼笑的,就把事情给办成了。 这就给她造成了一个错觉,好像这事儿也没那么难。 说是要干一番事业,其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包鱼塘就得买鱼苗,还的调查一下各种鱼的市场价格,以及养什么鱼带来的经济效益最高。 这些事情就全交给了夏威。 夏威这小子平时懒洋洋的,老实说,一开始别说是夏母,就是夏父都不放心他。 结果或许是为了表现自己,这小子竟然还专门搞了调查表,反正不管是那方面,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至少就这个态度,让夏父对他的印象都改变了很多。 夏母跟他说话都和颜悦色了起来。 “除了这个鱼,二叔,二婶,你们看,这个是我去咱们县城的水果店转悠后得来的结果,咱们县城水果店卖的最多的水果是……” 夏父夏母一边听一边点头。 夏父看着夏威,他那张脸,跟夏大伯年轻的时候有五六分相似,夏父就十分感慨。 “小威啊,你辛苦了。” 夏父心里别提多爽了。 年轻时候,父母偏疼大哥,他就像一根草,现在使唤夏威这小子,就跟给年轻时候的自己报仇了一样。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6 首页 上一页 1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