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过她现在比起之前也成熟了不少,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不会给人难堪了。 贝琴这一次打完招呼,见好就收,离开了。 “知知,你怎么来了?我还以为你要忙两天呢。”如果不是带着孩子,杜韵都想去帮忙了,无奈自家这小子,着实皮得很,离不开人。 林知知说明了来意,杜韵蹙了蹙眉头。 “怎么了,不合适?” “倒也不是不合适,里面都是小朋友一起玩。学东西肯定是学不到什么的,人也多,老师不见得照看得过来,安安年纪还小,进去别被人欺负了。” 不等林知知说什么呢,安安就接话了:“不会的不会的,没有人能欺负到我。爸爸说了,只要我有理,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回来找你们,你们会帮我讲道理的。” 林知知听完,觉得是这样的,没毛病。 安安自小吃得好睡得好,加上怀她的时候,林知知身体已经受了灵魂影响,安安在母体也得到了滋润,比起同龄人身体健康有力许多。 杜韵听完尴尬地笑了笑,她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教孩子的:“既然如此,你们可以去看看。” 行,那就去看看,现场了解一下环境。 托儿所不远,杜韵抱着孩子就跟她们一起去了,路上问起了林知知工作的安排,知道和以前一样,只是工作地点换了以后:“真好。” 林知知听着她的感慨,没再说什么,在外面有些话不好说,等回家以后再问问,现在先看看托儿所怎么样吧。 托儿所是一栋平房,外面带了个院子,院子被围了起来,透过院子,还能看到里面有学生在跑动。 不时地传来老师的声音:“天气太热了,别乱跑。” 林知知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大概评估了一下人数,小朋友不多,二十几个,三到七岁都有,有两个看守的老师。 许是感觉到门口有人,老师往外面看了一眼,看到手上牵的林安安,心里就有数了。
第81章 “要进来看看吗?” 林知知点头,肯定是要进去了解情况的。 能把孩子放到托儿所的,基本是夫妻俩都有工作的。因此托儿所的费用不便宜,与之相对的是环境也不错。四四方方的房间,开了几扇窗户,窗户的光照到房间里,房间明亮干净,看得出来,老师没少打扫。 除了孩子有点多,老师有点少以外,别的倒是没什么问题。 林知知低头看向安安:“你觉得怎么样?” 安安点了点头:“没问题。” 既然当事人这么说,那就没问题了,林知知去把手续办了,把钱交了。也是看到资料,老师才知道眼前的母女就是新来的领导家属。 手续办好了,安安还是先跟着妈妈回去,明天再来。 林知知想起刚刚路上的打算,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和安安到了杜韵家里。 等到了家:“安安,妈妈和姨姨有话说,你先去玩别的好不好。” “好。”安安答应了,去了客厅,客厅有别人送给陈实的积木,杜韵拿出来先给安安玩,再把陈实放到摇篮里。 “怎么了这是?”神神秘秘的,还要避着孩子。 “我这次回来是做测试的,缺人,你要来吗?” 杜韵心跳漏了一拍,有过一丝心动,还不等她说什么,外面传来了一丝哭嚎声,她不敢耽误一秒,就往摇篮处走去,将陈实再一次哄好,才回来。 明明什么都没说,林知知却对接下来的回答有预料了。 事实也是如此,杜韵摇了摇头:“不去了,这孩子离不开人。” 林知知得到了预料中的答案,还想针扎一番:“不会遗憾吗?”大学四年,学得那么认真,毕业以后却做了毫不相关的工作。 不止如此,梦里的杜韵一直没放弃过对事业的追求,和现在形成了对比。 杜韵安静了好一会儿,才坚定地摇了摇头:“不会,总归是有舍有得的。”像林知知这样子兼顾事业与家庭是她羡慕的。但是她知道自己做不到。 “我从小就不是事业心很强的人,像现在有个稳定的工作做着,有不错的丈夫和可爱的孩子,这样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不能贪多。”如果她的生活没有这么安稳,也许会激起她对事业的追求。 听完杜韵的回答,林知知没再说什么,书里的杜韵和现实的杜韵经历的事情不一样,做出的选择也不一样。 当年她提醒杜韵的时候没有想到会引起现在的变化,不过如果重来一次,她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林知知带着安安从杜韵家中出来,垂头看向两侧竞相开放的花朵,想起了曾经山里的生活。 那时不觉得无趣,有路过的鸟儿,飘过的蒲公英,还有阳光雨露,一睡就是一天。现在再让她过那样的日子,也不知道能忍耐多久。 安安等了一会儿,见妈妈还是在原地:“妈妈?” “来了。”林知知把自己的思绪拉回来。 顾临川今天是第一天入职,没有待满一天,只是把手续办好选了勤务员就回来了。 这个勤务员还是个熟人:“知知姐。” 林知知:“不息,好久不见。”两人确实好几年没见了,上次见还是她回去接爷爷的时候,第二年江不息入伍的事儿,都是顾临川一手办的。 顾临川对上林知知不解的眼神说道:“以后他就是我的勤务员。” “那挺好,都认识,安安,快来认识一下,这是不息叔叔。”以后见面的机会还多。 安安记下了:“妈妈,我认识了。” 林知知点头:“行,以后要是爸爸妈妈没空,就让不息叔叔去接你放学知道吗。” “知道了。” 江不息这孩子能三年坐到顾临川的勤务员,自身眼力见儿和实力缺一不可。和林知知他们闲聊没几句,就把自己的位置放得端正,屋内屋外地忙着。 “怎么样?”林知知没有直说,顾临川领会了她的意思。 “还可以,没什么难搞的。”他连一个新建立的旅都捋清楚了,这个待过的地方成熟的班子更没什么难的了。 毕竟这里面有不少熟人,他们什么性格秉性,他心里有数,手下三个团长,只有一个人不认识。那年他调走,接任他的人是别处调来的。 也就这个人,还要磨合磨合,摸清楚性格为人,别的都不怎么费心。 “晚上我们去宋政委家吃饭。”这次吃饭肯定不光是联络感情那么简单,还有交换信息的作用。 去宋政委家吃饭肯定不能空手去,林知知翻箱倒柜,找了几样拿得出手又不出格的礼物。糕点、丝巾、茶 叶,糕点是首都特色,丝巾是上海那边过来的流行款,茶叶更是特供的。 这几年在首都,别看她大部分心思都在工作上,生活中的小学问也是在耳濡目染中学会了。算是弥补了她以前在家庭和人情世故上的空白,也算是满足了林爷爷地期待了。 宋政委的房子就在夫妻俩旁边,两人估计着时间,到了下午五点左右才出门。 开门的是舒主任:“临川,安安好久不见,快进来。” 还不等林知知他们进去,宋政委就出来了:“可算回来了。”上次一别,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了。 舒安嫂子也在旁边补充道:“上次你走了,这老头子就念叨着。”至于念叨那些话就不说了,总不能对着人家夫妻说,这老头一直说这孩子胡来,不要命了,怕他死在新的岗位上吧。不管过程怎么样,现在看来结果是好的。 “这就是安安吧,这是取了你们夫妻俩长处长出来的。”舒安这些年在学校好看的姑娘小伙看了不少,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 对于对安安的夸赞,林知知已经习惯了,安安也习惯了,乖乖巧巧地道谢。 一行人往客厅里走去,舒安接过林知知带来的礼物。 林知知陪着舒安去厨房,提前一阵过来就是为了搭把手,自然不会在外面闲着,外面顾临川带着安安陪宋政委闲聊,聊了一会儿,安安就闹着要去厨房找妈妈:“爸爸,你们去书房聊吧,我去找妈妈。” 她小却知道这位爷爷是有话要和爸爸说,这种事儿她在家里没少经历。不管是大伯来了,还是哪些叔叔来了,总是喜欢和爷爷单独去书房的。 宋默第一次见安安:“你们夫妻俩是怎么教的?”这是成精了啊,才三岁的小人儿,很多大人都做不到这个程度。 顾临川苦笑一下:“我哪里教过,都是知知和我爸妈带大的。”他走的时候孩子还没记忆,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个小大人了。 宋默一听:“也是,这孩子好好养,将来肯定出息。” 听到这里,顾临川更是直接摇了摇头:“我们夫妻俩就盼着她平安长大,别的倒不重要。”说完这句,他就把话题扯开:“政委,听说你也要升了?” 宋政委点头:“是有这么个说法,不过肯定没那么快。”一个部队不能同时换政委和旅长。肯定是交错着来。他现在就指望着把顾临川带上路,然后过两年有合适的机会就走。 以前两人有点上下级,宋政委又是看着顾临川长大的,对着他的时候,像是老师指导学生,现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两人处在同一个位置。 宋政委这个老狐狸自然不会还是以前的态度,而是很自然地转变了,变成了对现状的介绍。顾临川走这几年,部队大的变化没有,小的变化不少。 宋政委把自己知道的都告诉了顾临川,顾临川听完以后心里就更有数了。 这边的事儿聊完了,顾临川把在首都和之前部队那边的能说的消息也给说了出来。等到了开饭,信息交换完成,双方都很满意。 饭桌上林知知和舒安聊着她们的事儿,两人虽然不是同一个工作,但是一个在学校,一个在研究院,都是学习氛围很浓的地方,不愁没话讲。 顾临川照顾安安吃饭,和宋政委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不重要的东西。 从宋政委家回来的时间还早,给安安洗漱完,哄她睡着了,两人才开始对起账来。 “明天早上我俩先将安安送到托儿所,然后我再去研究院。”安安毕竟是第一次离开家长,父母送送,一是给孩子安全感,二是让老师认认人。 顾临川点头:“那明天你去接还是我去接?” “我去吧,明天应该很快就回来了。”林知知此时是这么觉得的,等真到了第二天,才发现自己天真了,这次去研究院遇到了一位熟人。 不是别人,就是曾经在火车上遇到的叶健,如果不是当时情况特别,几年过去两人都该把对方忘了,偏偏现在记得清清楚楚的。 有了认识的人的引荐,加上林知知介绍信和学识能力的开路,她很快就在这边混开了,认识了好几个人,大家直接展开了讨论。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2 首页 上一页 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