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国际科研基地对国家的性质和意义不一样,更代表了国家如今在国际的科研地位以及大国担当。 所以这才是重中之重。 国内二十名科学家有各个领域的,不单纯是物理,而姜沅却从中看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面孔。 “姜沅,又见到你了。”化学研究所的成玉看到她,大步走来,一向波澜不惊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了笑容。 在来之前,她大概就猜到姜沅肯定也在其中。 关于姜沅在物理方面的成就她也有所关注,虽然这两年大家都很忙,但是私下里也有通信。 曾经出国的五十二人,如今分布在国家各个重要的单位。 有搞科研的,也有搞教育的,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国家培养人才。 但他们彼此之间的情谊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哪怕是后面再出国的那几批,都没有他们这种友情了。 姜沅也时常寻求这些同学们的帮助,去年红星机械厂的钱主任还找她帮忙,问有没有机械方面的专家,说蔡老师那边也没办法。 她就去问了工业大学出身的徐思文,最后是这位小徐同志帮助解决的。 林青颖有时候还调侃她,说她们当初那批留学生互为人脉,都在重要领域工作,以后想找谁帮点忙轻轻松松。 “你也来了呀。”看到成玉,姜沅也笑意吟吟。 确实是很久没有见到她了。 此时,外国的科学家也纷纷入场,他们都是统一在巴黎集合转机过来的。 “姜。”查尔斯见面就送了她一个礼物,里面沉甸甸的。 “米诺和路易让我带给你孩子的礼物。” 姜沅笑着接过,还不忘道谢。 视线随意一瞥,在看到他身后湛蓝眸子的男人后,不免惊讶道:“卢卡斯?” 她知道查尔斯会来,作为理论物理研究所的接班人,他在理论推导和模型构建等方面十分出色,对于前沿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也十分得心应手,不过还是缺乏一些高级实验的操作经验。 老埃弗也希望他能过来锻炼一下。 除了这个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这个科研基地以年轻人为主,而姜沅正好是国内科研年轻一辈的领头人。 同为伯纳赫一脉的人,查尔斯必须要过来替她站台。 这样一来,某些原本处于观望状态的科学家,也会因此下定决心来到华国。 伯纳赫在科研界的号召力是极为强大的。 可卢卡斯会过来,姜沅却是真的没想到。 国际科研基地目前还并不成熟,卢卡斯在奥莱斯的物理实验室可以跟随导师霍夫曼一起进行高级实验,甚至可以进高能物理实验室。 他完全没必要来国内。 看到卢卡斯,梁慧琳和于洋以及周诚也有些发怵。 这个物理天才向来不爱搭理人,除了姜沅,所有人在他眼里都一样,而且有些瞧不起人。 所以三人都不敢主动和他打招呼,对上他看过来的视线,也不自觉目光闪躲。 淡淡瞥了眼几人,卢卡斯朝姜沅颔首。 “我们会是最合拍的搭档,姜。”他 语气平静,像是陈述,对于梁慧琳三人也有些漠视。 姜沅离开奥莱斯之后,他确实有看在她的面子上,问过梁慧琳几人要不要加入他的团队,但这三人拒绝了,他也没有再提。 甚至还有些如释重负。 他从来没有觉得,梁慧琳几人和他在一个层次。 得知自己有机会再次和姜沅搭档后,和导师说了一下,他就和物理实验室申请,要了一个名额。 弗兰克目前手里有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项目,所以他只能放弃了。 查尔斯对于卢卡斯的自大不置可否,眼底也没有丝毫波澜。 他们不是竞争对手,多余的话没必要说。 姜沅听完他的话,眨了眨眼睛,旋即笑出声来。 “好呀。”她说,“我想我们会合作愉快的。” 十二月中旬,所有人员到位,国际科研基地开始了长达半年之久的封闭期。 在这期间,所有人联系不到科研基地里的人,也不清楚他们目前有什么专业领域方面的进展,甚至国外有报社开始嘲讽—— 【神秘的东方实验基地?我想应该称为国际笑话才对,所谓的国际天才们在这半年内毫无产出,请问这些科学家们是天天在里面度假吗?哦,也许还是带薪休假呢。】 【不要再让这场闹剧继续下去了,纯粹是浪费资源而已。华国还想靠这个科研基地拉拢人才超越我们?真是天方夜谭!】 国际上各种声音频出,嘘声一片,就连国内的老百姓们也有些坐不住了。 “那些科学家不会真的天天在浪费时间吧?为什么一直没动静?” “半年的时间太短了,大家不用这么急躁嘛。” “我早就说了这个想法不可靠!外国佬终究是外国佬,哪里会尽心尽力帮我们搞科研哦~” “……” 各种声音层出不穷,社会各界对科研基地都颇为关注,不因为别的,大家都捐了钱,所以期待值高。 哪怕他们也知道,半年内很难有什么成果。 可这些人不都是天才吗? 五十个天才聚在一起,就这样? 太让人失望了! 而国内各种报纸电台却对这件事同时处于静默状态,不只是他们,就连中央科委会也对这件事闭口不谈。 直到六月中旬,尘封已久的科研基地大门终于打开。 与此同时,基地公布了多项研究成果和论文—— 《论常温常压下关于可控核聚变模拟理论与关键技术的初步进展》 《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超微型传感器》 《关于非平衡态统计物理的复杂系统动力学研究》 《新型拓扑绝缘体的发现与特性研究》 《一种基于核反应的新型暗物质探测技术以及初步结果》 《基于半导体量子点的高稳定性量子逻辑门阵列的构建与性能研究》 国际科研基地直接创办了自己的期刊,这些论文以中英德意法五种语言同时发布,在研究基地开放当天,同步售卖。 当天中午,科研基地的研究成果和论文就出现在国际新闻上,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纷纷发布相关新闻报刊,占据整个版面。 一连串的研究成果让国际上那些质疑他们的人纷纷失声,哑口无言。 某些国外报刊一改之前嘲讽奚落的嘴脸,转而恭喜这支国际科研团队。 而国内同胞也被巨大的惊喜震惊到了,听到新闻和收音机里的内容后,家家户户爆发出强烈的欢呼声。 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科研成果在国际上代表了什么,也不清楚科研基地创办自己的期刊会给以后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科研地位带来怎样的飞跃,他们只知道,这个科研基地对得起人民捐的钱! 同样高兴的还有海外的同胞,一开始他们确实因为国外的媒体报道有些失落,可突如其来的转变让他们猝不及防。 梁母喜上眉梢,大手一挥,梁慧琳家的中餐馆直接放假三天,与国内一同欢庆。 中央科委会没想到科研基地在短时间内能交出这么完美的答卷,真是让中国在国际上狠狠扬眉吐气了一把。 说我们不行? 那就让你们看看,到底行不行! 老一辈的科学家甚至老泪纵横起来,科技兴国有望,他们老怀大慰啊! 科研基地的期刊一经发售,瞬间被抢空,其中有一部分是这些国外科学家们接到跨国电话,让他们寄去国外的。 原本姜沅在建议开创科研基地自己的期刊时,有考虑过要不要只以中文发表论文,但是不管是从语言影响力还是基地成员来自各个国家这几点,都让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既然是国际科研基地,就不能只用中文发表,而且功劳也不属于某个人的,而是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她没资格这样做。 所以经过慎重决定,最终还是以多语言方式发表,同时也是为了打开国际科研基地论文期刊在国外的市场以及影响力。 她相信,终有一天,国际科研基地推行的期刊将不会逊色国外的主流科学期刊。 奥莱斯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向来是第一时间收集世界各地各个研究所和实验基地的期刊,在看到这些研究成果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些都是全世界最年轻的新鲜血液,也是专业领域内的天才后辈。 他们有理想抱负也有对科研事业的一腔热忱,他们敬畏科学,但同时也具有创新精神。 未来,他们也将成为科研领域的领航人。 看到论文署名最前面的名字,物理实验室的老莱德苦笑道:“我有些后悔让姜回国了。” 霍夫曼对此不置一词,只有发自内心的骄傲以及对姜沅还有卢卡斯这两位得意门生的喜爱。 姜沅留在美国与否,霍夫曼教授都不在意。 只是庆幸自己当初放下了傲慢与偏见,衷心接纳了这位顶级天才。 七月初,就是奥莱斯大学新的毕业季。 在这次校会上,老校长提起姜沅的名字,鼓励在座的学生—— “不久前,我站在这里,亲自为一位来自古老东方大国的学生拨穗,并且恳切希望她架起东西方文化学术友好沟通的桥梁,推动世界各国在科研领域携手共进,为人类科技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她已经做到了。” “这位物理学院的姜,没有辜负母校对她的期望,成为了我们奥莱斯大学的骄傲。” “她是我们奥莱斯大学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非本国籍杰出校友。” 看着台下比以前更多的华人面孔,金发碧眼的老校长露出微笑:“希望你们能像姜一样,在 专业领域大放光彩,将学术旗帜插在世界科研的每一处高地。” 台下掌声如同雷鸣,不少华人学生就是因为姜沅才报考奥莱斯大学的。 因为他们知道,姜沅早已用她的实力,打破了学校以及实验室长久以来的偏见,在这里替他们闯出了一条路。 而在国内的姜沅,不仅得到了国外好友的祝贺,还有伯纳赫给她写的信。 里面是对她和国际团队科研成果的肯定,也有对她个人的夸赞以及殷切期盼。 姜沅看着这封信,嘴角却不自觉弯了起来。 不用她多说什么,从猎隼-200的出现,伯纳赫博士就已经猜到了燕珩还活着。 哪里会有老师认不出来,自己亲手教导出来的学生的手笔。 姜沅从信件里伯纳赫博士欢快的语气中也能看出来,这位科研界的巨擘在猜到自己的学生尚在科研界活跃时,由衷的高兴与欣喜。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94 首页 上一页 19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