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安之与赵婉儿的八字很合,所以很快就到成婚的第三个步骤——纳吉,即把合婚的好消息告知女方,也是以雁为礼–后世则多以金银首饰等物为礼。 相当于现在的定婚,俗称送定、过定、定聘。 因苏安之二十一岁了,在古代这个年纪也算不小了,所以苏家打算这次让他留京,吏部尚书范大人便把他放进了翰林院,授编修,正七品。 苏若锦看到任命书,非常惊讶,“将来岂不是有机会成宰任相?” 苏言礼也没想到长子有机会进翰林,内心惶恐,还特意找机会拜谒了范大人。 “老师,犬子进翰林,会不会让你老人家……” “不会。” 范尚书笑道:“予之放心,安之进翰林,是经过圣上亲笔御批过的,无需不安。” 明明毫无根基,自己已成从三品侍郎,现在儿子年纪轻轻居然进了翰林院,一家之中,竟有两个进入了权力之中,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就算是门阀世家,像这种情况也是少的。 苏言礼还是忐忑,范大人捋须道,“予之啊,现在的苏家可不是十年前的苏家了。” 呃…… 他看向一脸笑意的老师,似乎从他眼神中读懂了什么。 十年来,苏家不是与亲王幼子结亲,就是成为公主驸马,再加上苏言礼自己也是扶得起的能臣干吏,苏家再不起来,还真没天理。 苏言礼在老师安心的笑容中离开了范府。 他前脚走,范大人后脚进了内院,与妻子聊天,“苏家大郎的亲事定在哪天?” 一贯笑脸的范夫人今天的脸色非常不善,“这亲啊,怕是结不了。” “嗯?”范大人脚还没放进泡脚盆,眉心微促,“发生什么事了?” 范夫人冷脸道,“苏家怕是承受不住赵候府的彩礼。” 能让位高权贵的范尚书夫人说出这样的话,范大人惊讶的眉眼一抬,“多少?” “八万两。” 苏若锦听到这个金额也非常吃惊,她想起来某朝某桧娶妻时,他妻子自己带的嫁妆有二十万贯,嫁妆都这么多,那秦桧的彩礼只会是更多了。 可能大家不知道二十万贯是一个什么概念,有人算了一笔账,宋代的一贯钱相当于现在的二百块钱,所以这二十万贯就有四五千万左右了。 赵候府要的彩礼八万两白银兑换为人民币大约是两千万元左右。 两千万结个婚,苏若锦立即转头问赵澜,“我们成婚用了多少两白银?” 赵澜慢悠悠的掀起眼皮,“十一万两。” 苏若锦眨眨眼,是啊,她怎么忘了,晋王府公账走了三万两,赵澜私人走了五万两,这是他给她的彩礼,而她的陪嫁是三万两。 “这只是白银,还不包括古玩字画珠宝铺子……” 可赵澜是郡王,他爹是晋王啊,苏言礼成为从三品大员也就是这两年的事,他哥哥苏安之也不能跟赵澜比啊,赵候府一张口就要八万两彩礼。 “果然是宗室,一开口就是八万两,按他的身份,也给女儿陪八万两的意思罗?” 嗤!赵澜没忍住笑出声。 苏若锦看向他,“你笑什么?” 赵澜没正面回答,而是道,“也许范夫人正在后悔牵了这门亲事吧!” “(⊙ o⊙)啊?”
第400章 波折2 不管范夫人还是官媒都没有到苏家门上说彩礼八万两的事,但风已经吹到苏家了。 苏安之一听,直接摇头,“爹、娘,这门亲事不结也罢。” 嫁女儿时,不管是收的彩礼还是陪嫁,都成了苏若锦小两口小家的储蓄,但不管是彩礼,还是陪嫁银子,大头都是赵澜与苏若锦二人所赚钱财,晋王府出了三万两,这是亲王府,属于正常彩礼,苏家陪嫁的银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都是小娘子所赚。 所以苏言礼与程迎珍二人听到此消息后默默的低头,家里倒是有近十万两存银,但家里还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不可能第一次娶媳妇就拿出八万两,原本这次打算出一、两万两娶长媳,对于苏家这样的门庭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结果对方一出口就是八万两。 程迎珍叹息问道,“安之,你对小娘子……” “娘,只相看一次,没什么的。” 程迎珍明白,儿子这是放弃了。 “那……”她望向苏言礼。 苏言礼看向儿子,“只要你看得中,觉……” “爹,我是娶妻,不是买妻。” 一路走来,从国子监太学助教从九品到现在从三品侍郎,从每月俸禄不够糊口,到现在家中有田地商铺日子富裕,苏言礼都是亲身经历过来的,脚踏实地,量入为出,他不搞虚头巴脑。 直起腰,“那就等范夫人或是官媒来说,若真是八万两,这门亲就此作罢。” 苏安之点头,“儿子都听爹娘的。” 苏若锦回到苏家时,爹娘跟兄长已经决定了,为了安抚心绪不佳的兄长,“阿兄,咱们去西营看三郎吧。” 苏三郎苏甘之已经确定考武举,现在西郊大营锻炼,大夏天的,挥汗如雨,勤奋刻苦,已经好久没回家了。 “好。” 从回来到现在,不是述职就是相亲,还真没有好好去看看大弟。 苏四郎、苏小妹也要跟过去。 兄妹几人并赵澜一起去西郊大营。 出了城,天气炎热,他们在官道边上歇脚喝口茶水。 人来人往,歇脚的人挺多,可看到衣着光鲜的赵澜等人,小商小贩们自动避开了这家小茶寮,纷纷到小摊贩那边买饮子喝。 就在苏若锦兄妹准备起身离开时,茶寮门口停下一辆普通马车。 马车不大,却从里面跳出好几人。 中间,一个中年男子落定后,苏安之惊喜的叫道,“荀大人?” 中年男听到打招呼,转头,也是惊喜道,“苏小弟,这么巧。” “是啊,荀大人,你也回来述职?” 荀大人是宜县县尉,与苏安之所在的吴江县相邻没多远,公务上有交集。 二人相见,熟络亲切的很。 苏若锦看到马车最后下来一个中年妇人,还有一个小娘子与十二三岁的少年。 荀大人连忙伸手拉妻小:“阿婉、阿策快过来叫……” 荀大人突然顿住了,他与苏安之一道时,经常搂着人家称兄道弟,难不成要让女儿、儿子叫人家叔叔?可女儿比苏安之小不了几岁。 这…… 苏若锦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荀大人,让他们叫安之哥吧!” 荀大人老脸一红,被妻子捣了下,“整天没大没小。” “不好意思……让各位见笑了。”荀大人为避尴尬,问道,“安之,他们是……” 苏安之给荀家人介绍,“这是我妹妹阿锦……” 苏若锦给荀大人夫妻行礼,跟荀婉、荀策打招呼。 荀家一对儿女落落大方,很是开朗,叫了苏安之阿哥。 苏安之又介绍赵澜:“这是我妹夫赵小郡王。” “下官荀某拜见小郡王。” 荀大人带着家人给赵澜行大礼,被赵澜伸手挡住,“荀大人客气,不必多礼。” 炎炎夏日,卧在树荫里的小茶寮灰朴朴的,可立在这里的赵澜让人感受到了什么叫蓬荜生辉,真的像发光的谪仙人一样,让人仰慕的同时,不自觉的产生自惭形秽之心。 要不是场合不对,不拘小节的荀大人能感慨出几首诗出来,真是太瞩目了。 茶寮比较小,苏安之与荀大人聊了几句后,“那大人你先打个尖,等进了京,到侍郎胡同找我,或是你们在哪里落脚,我去拜会。” 不管是苏安之,还是苏安之的爹苏言礼,他们的官职都比荀大人高,理应荀大人先上门拜见,“我有空就去拜见苏大人,还请小苏大人不嫌弃。” “荀大人说哪里话,那我就在家里等着大人,夫人也跟小娘子小郎君一起过来。” 荀大人没想到小苏大人挺客气,他便笑道:“那我就不客气了,就带他们一起上门叨扰了。” 一行人又寒喧了几句,两拨人马才分道扬镖。 上了马车后,苏若锦揭着帘子一直望着小茶寮门口,荀大人带着儿子看向离开的苏安之一行,好像在说些什么。 荀周氏与她女儿两人一个跟店家点茶水,一个让奴仆整理马车行当,配合默契,有条不紊。 赵澜问,“阿锦看什么?” 她灿烂一笑,“没什么。” 苏安之与苏四郎、苏小妹没跟赵澜夫妻二人坐一辆马车。 等到下车时,苏若锦问,“阿兄,荀大人女儿也叫婉儿。” 苏安之正准备跟四郎提带给三郎的东西,听到阿妹这话,顿了下,才意识到她说什么,嗯了下,不置可否。 苏若锦却没放过他,“阿兄,你到荀大人家里去过吗?” “去过几次,有一年过年没回来,就在他们家过的年。” “这么说,你跟荀大人一双儿女也算熟了,是吧?” “嗯。” “怎么没听你说过?” 他与荀大人称兄道弟,把两孩子当小辈,怎么会特意在家书上说这些。 “阿锦,你想什么呢?”他莫可奈何的瞪了眼妹妹。 苏若锦嘻嘻一笑,“我就觉得阿兄跟婉有缘。” “阿锦,别乱说,人家还是孩子。” “刚才没听荀大人讲嘛,荀婉今年已经十七啦!” 苏安之:…… 每天挥汗如雨的苏三郎看到兄弟姐妹都来看望他,高兴的一蹦三尺高,“阿兄,阿锦,姐夫、四郎,小妹……” 一路飞奔,直往亲人面前跑。 苏若锦也挥动手臂,高兴的呼叫,“阿甘——”
第401章 遗憾1 一个下午,苏家兄弟姐妹聚在大营边上没多远的小茶楼里,欢腾了半天,苏三郎都想跟阿兄阿姐回城内。 “不行,我现在就去请假。” 苏四郎提醒:“三哥,你要是能请到假,我们也不会一起来看你了。” 这倒也是。 苏三郎看到位高权贵的二姐夫,笑的一脸讨好,“姐……姐夫,要不,你跟宁小将军说一声,就让我回京城两三天?” 赵澜放下手中杯子,“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年底的绩优考核……” 西郊大营平时训练非常严格,若是无事请假会取消年度绩优考核,就不能成为前三名,苏三郎一想到这个,马上打消了回家念头。 “那你们得陪我吃个晚饭。” 兄弟姐妹确实很久没在一起吃过饭了,苏安之带着众人找了家小食肆陪大弟吃了晚饭,如果不是赵澜,晚上都近不了城。 炎炎夏日,热烈似火。 苏家与赵候家的亲事,范夫人没从中调和,两家像是陷入到了以前没认识的状态,各自过着自己的日子。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85 首页 上一页 28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