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铺? 苏若锦也没想到荀家小娘子最后想做鞋铺生意。 苏小妹道,“阿婉姐说,别的她也不会,就会纳鞋底做硬底鞋。她说,京城贩夫走卒多,他们这些人废鞋,估计鞋的生意会不错。” 做吃食,可以用自己的手艺置个小摊子,但是鞋…… 这个时代做鞋都是手工做的,有软底的闺秀鞋,贩夫走卒们穿的硬底鞋等,甚至在一些庙会赶集里,还有茅草绳鞋卖。 “荀小娘子她……”苏若锦不知道说什么,但是面上还是露出鼓励的微笑,“有想法是好的。” 苏若锦到底看不过去,把荀婉儿约出来,把京城所有的鞋店都逛遍。 店是逛完了,想开鞋铺的小娘子傻眼了,“有……这么多品种的鞋啊!”那她只有千层底啊! 能有这样的感慨,说明没白逛。 小娘子吓得如缩头的小鹌鹑,苏若锦笑了,“去年冬天冷,今年冬天估计也差不多,现在是九月,马上就要进冬,我们可以用棉花做棉鞋、托鞋、靴子。” 经过去年寒冬,今年大胤国许多地方长了棉花,长得多了,除了棉布、棉袄、棉布,还可以做棉鞋啊! “可我……”只会做千层底啊。 荀婉不好说出来。 苏若锦大笑,“荀家阿妹果然聪明,逛个街就知道自家要做什么生意。” 荀婉被夸的脸羞红,“阿锦姐,莫要取笑我了。” “怎么会。”苏若锦乐道,“我还得感谢荀小娘子敏锐。” 荀婉连连摆手,被小郡王夫人身份的苏二娘夸聪明,嘴上哪里哪里,嘴角还是忍不住上扬。 荀婉的鞋店还是开起来,荀家刚进京,手头紧,乍然开个铺子,银子肯定不趁手,苏若锦参股,然后帮忙找铺子雇会纳鞋底的普通妇人。 有三泰帮衬,荀家鞋记很快开张了。
第405章 结亲3 因鞋铺的关系,荀家与苏家亲近了很多,荀家姐弟经常到苏家来玩,荀婉儿与苏小妹两人要好的跟姐妹一般,不管是出门巡铺子,还是下馆子,或是逛街,都在一道。 冬至前几天,苏若锦回娘时再次遇到荀婉与苏小妹手拉手做桂花时,看到秀美爽利的小娘子时,忍不住把娘亲程迎珍拉到一边说悄悄话,“娘,荀小娘子怎么样?” 程迎珍点点头,“是个好小娘子。” “怎么个好法?” “脾气好,但做事利落有成算。” “如果做你儿媳妇,怎么样?” “那当然好。”程迎珍想也没想,脱口而出。 苏若锦笑眯眯的看着她娘。 程迎珍明白女儿为何把她拉到一边了,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所以你跟荀小娘子合作鞋铺子是这个意思?” 苏若锦没否认,笑笑继续道:“那娘觉得阿兄对荀小娘子的感觉怎么样?” 休沐时,大儿子遇到过荀小娘子,两人一道说话,有来有往,既不像没话说的样子,但也没过分热络。 “我没看出什么。” 程迎珍与苏言礼两人在上元节灯会上一见钟情,知道男女之间心动的样子,觉得儿子对荀小娘子跟对苏小妹没什么区别。 没什么?不会吧! 苏若锦心道,若是自己没成婚该多好啊,可以呆在家时,这样荀小娘子来了,就能看看阿兄对小娘子的态度,如果二人有意,她就可以撮合。 想到这里,她说道,“娘,今天晚上我不回晋王府,明天下午再回去。” 这个时代,出嫁的女子不好随意回娘家,就算回娘家也不好多呆。 赵澜能干,在家中地位不低,他疼爱妻子,所以苏若锦回娘家晋王府没人敢随意议论。 听说妻子不回府,赵澜让三泰回去给晋王妃回禀下就行,他与妻子就留在岳丈家。 天气寒冷,苏若锦让厨房做砂煲吃,有豆腐煲、羊蝎子煲,人参鸡汤等,一桌子汤汤水水,既营养又热乎,一顿晚饭吃完,浑身舒坦。 苏言礼起身坐到茶桌上,泡茶消食。 赵澜也坐过去。 苏安之也要跟过去,被苏若锦拉住,“阿兄,帮我拿下菊花。” 秋天晒的小贡菊放在厢房。 苏安之依言给妹妹去拿,没想到妹妹也跟过来,朝她看了眼,眉眼含笑,“阿锦,这是有话要跟我讲?” 苏若锦竖了下大拇指,“那阿兄猜,我有什么话同你讲?” 他为何留在京城进翰林,不就是人生大事没解决嘛! “谁家小娘子?”苏安之问道,“跟娘讲过了?” 苏若锦不满的瞪他眼,“是我问你的。” 苏安之被妹妹‘生气’的模样逗笑了,就算出嫁了又怎么样,在他眼里她依旧是那个机灵可爱的妹妹,忍不住伸手摸她毛绒绒的发顶。 被眼尖的苏若锦避开,“阿兄,猜猜看嘛!” 让他猜?难道是认识的人?可他与妹妹都认识的人还真不多。 “难道是……”苏安之像是想到了谁。 苏若锦期待的望着他,“阿兄猜到了?” 苏安之认真的想小娘子的模样,俏丽活泼,脾气倒是跟妹妹差不多,挺不错的。 “怎么样嘛,阿兄,你想要的妻子是这样的吗?” 苏安之回神,妹妹正一眼不错的盯着她,不知为何,耳根一热,“你还要不要喝茶了。”说罢,负手就往厢房走。 苏若锦一愣,阿兄这是什么意思,不喜欢荀小娘子? “咦,菊花茶明明放在这里的,怎么不见了,被谁拿走了?” 明明菊花茶罐子就在多宝阁架子上,他哥哥却没看到。 眉一挑,苏若锦明白了,他阿兄的心思不知飞到什么地方了,哈哈……原来阿兄喜欢荀小娘子啊! 她连忙转身跑去找娘。
第406章 大结局 两家认识,知根知底,烦事不请二人,苏家仍请了范夫人保媒,又找了官媒走程序,没要多久,苏安之与荀婉儿的婚事就敲定了,明年三月。 赵候府要八万两的婚事,苏荀两家一万两就搞定了,就这,对荀家来说仍旧觉得了不得,高兴的合不扰嘴。 荀大人激动拍苏安之的肩,“小老弟啊……” 众人齐唰唰的看向他,咋还岔辈份? 荀大人一愣,忍不住仰头哈哈大笑,“不好意思,习惯了,我改……马上改……” 众人也被荀大人逗笑了,一起跟着大笑。 酒楼外,飞雪连天。 酒楼内,温暖如春。 这年苏家作东,在女婿赵澜的酒楼里请客聚餐,亲人、要好的邻居友人齐聚一堂,开了十大桌子。 苏言祖一双儿女穿行在人群里,快乐的跟要起飞的小鸟似的,咯咯的笑不停,追逐着小大人——上官岁和,本就热闹的气氛就更热闹了。 不知为何,苏若锦觉得头有昏沉,难得安静的坐在一边只看热闹不参与热闹。 薛大人得机坐到她边上,看向热络寒喧的众人,笑问,“阿锦怎么了?” 要过年了,苏若锦没说自己不舒服,也跟着笑笑,“年纪大了,玩不动了。” 薛大人吓得瞪大眼,“你年纪大,那我们岂不是老妖怪了?” 哈哈…… 二人齐齐笑起来。 薛大人感慨,“十年前,咱们还住在一条胡同里,十年后竟……” 二人都起想了右邻杨家。 薛大人小心紧慎的问道,“他们都还好吧?” 杨夫人带着儿女在榆林落脚生根,杨四娘…… 苏若锦不自觉的起身站到窗口,透过窗纸,大雪如鹅毛一般簌簌直往下落,不知道她跟赵氏浪迹到大胤朝哪处风景之地,或许就在北方,与她同看一片风雪。 阿喴! 杨四娘从屋外进来,打了个喷嚏,“谁在想我?” 杨大娘没想到今年小妹会来尉县过年,高兴的很,特意做了铜锅子,汤正烧得翻滚,见妹妹进来,连忙起身迎她。 三个侄女侄子也齐齐迎过来,甜甜的叫道,“小姨……” “小姨。” 杨大娘望了眼身后,“赵大姐呢?” 杨四娘回道,“她去看望故人了。” “哦。”杨大娘不再问什么,连忙把妹妹拉坐到桌边,“汤都滚开了,咱们赶紧吃起来。” 没有人男人,姐妹二人的日子依旧过得风声水起。 杨大娘的铺子开到了附近县城,手中的银钱宽泛,已经把儿女送到东山书院了,要不了几年,儿子出息,再把女儿一个个嫁出去,她就熬出头了,就可以享受自己的人生。 “等他们都成婚,我就跟你去看江南烟雨,大漠孤烟。” 杨四娘乐呼:“阿姐这样想就对了。” “你呀!” 经过婚姻之苦,现在杨大娘再也不劝妹妹找个男人嫁了,反正自己有儿有女,真到那天,她就让儿女给小姨养老送终。 想到这里,杨大娘笑了。 现在的日子,真好! 刚被薛大人拉住说了桂花胡同,现在又被月华公主请到身边聊天。 “阿锦还没动静?” 从去年成婚到现在,快两年了,苏若锦肚子一点动静没有,晋王妃夫妇一个也没催过,或许催了,但她不知道,反正在她面前没提过这事。 苏若锦笑笑,“还没。” 月华看向不远处跟人聊天的赵澜,“也是,谁让阿澜宠你呢。” 只要赵澜不急,谁急都没用。 苏若锦心道,她才十九岁好不好,急什么嘛,她正想找借口离开,月华笑道,“你还真是个福团子。” 呃…… 没话聊了吗?怎么感觉在尬聊。 三泰进门,“小郡王,要上菜吗?” 赵澜朝岳丈大人看眼。 苏言礼高兴的点头,“上吧,上吧!” 把亲朋好友聚一道,聊得太嗨了,都忘了上菜。 三泰得令,把门大门,侧到一边,端菜的小二鱼贯而入,一道道热乎乎的转眼上了桌。 晋王与范大人做主位,范夫人陪晋王妃一道坐。 她笑道,“要不是亲家请客,我都没来过阿澜的酒楼。”说着唬了眼小儿子。 赵澜脸不红,心不跳,“谁让母妃忙呢!”可不是儿子没请她。 晋王妃被儿子噎住,又瞪了他眼。 赵澜连忙走到母妃身边,亲自给她布菜,这才把老母亲哄笑。 范夫人看到晋王妃这样,也看向小儿子范宴嘉。 范宴嘉乖觉,马上围上来也给母亲布菜。 范夫人与晋王妃齐齐笑出声。 晋王与范大人也跟着笑起来。 人生得意,又怎么比得上小儿绕膝,享天伦之乐呢! 众人纷纷入坐。 荀大人没想到跟苏家结了亲,还能机会跟吏部尚书、晋王一起吃饭,整个人激动的红光满面,但既便这样,也只是高兴,并没有没眼头见识,该啥样还啥样。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85 首页 上一页 28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