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聪慧,所以才放心让她当家,只是看到女儿辛苦,她这个当娘的心里不是滋味,都怪身体不争气!一时之间,程迎珍内心五味杂陈。 传说最早的小笼包起源于北宋,是北宋都城汴梁的第一美食,但苏若锦来大胤六年了,也见过不少早食铺子,还真没见过谁家卖过小笼包的。 小笼包的特点在于皮薄馅汁多,一口下去,那满足的滋味别提有多美了,但凡吃过的没有不爱的。 再来说说烧麦,又称烧卖,是一种以烫面为皮裹馅上笼蒸熟的面食小吃,形如石榴,皮薄馅多,软糯咸香,老少皆宜。 第一笼,苏若锦亲自上手,以上等白面发酵为皮,选取猪腿精肉为馅,用母鸡吊汤,再和猪肉皮煮在一起,然后做成皮冻拌入馅内; 揪出大小均等的面剂子,再用油抹其表面,这样会使小笼的口感更好,包小笼包时手感一定要向上拉,这样皮才能薄,入口口感才能更好。 蒸好的小笼包一个个可爱小巧,惹人喜爱,用筷头戳破面皮,汤汁滑溜溜的冒出来,薄面皮,浓汤汁,嫩肉馅,诱人到极致。 吸一口,苏若锦仰头,就是这个味,真是太久违了,终于吃到前世美味,激动的差点流泪。 油灯下,众人见她吃的如痴如醉,都看呆了。 苏三郎年纪最小,第一个没忍住,伸手就抓桌上小笼包往嘴里送,吓得苏若锦连忙拿起小碟等着,“吹吹……慢点……” 刚一触碰,真烫,苏三郎年纪小,但不是傻,来回吹几下,直到不烫嘴,才送嘴咬上去…… “先轻轻慢慢的吸一口……对……就这样……” 在众人紧张且期待的目光之下,苏三郎终于吃完了一个小笼包。 苏言礼第一个问,温声细语,满眼都是笑意:“怎么样?” 苏三郎吧唧小嘴,“好吃,我还想吃。” 众人倏然放松,个个大笑:“哈哈……” 苏若锦人小,力气不够,只做了十个,除了程迎珍与苏三郎,其余每人一个,吃得他们意难平。 “早知道就不吃了,想吃又没得吃,被吊着的滋味太难受了。”书同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苏若锦嘴角一抿,直笑:“书同叔,董妈妈,余下的就靠你们俩了。” 二人立马保证肯定不负二娘子所望。 三天后,让杂货行代买的两副小蒸笼终于拿了回来,这三天里,苏若锦手把手教二人手艺,最后做的非常好的一锅送了左邻右舍,也让他们尝尝鲜,有人问起都说这是程迎珍想出的食谱。 为何送给邻人,一方面,自古有言,邻居好赛金宝,二个,也是向周围人传递食谱是程迎珍琢磨出来的信息,拿出食谱做生意,是为了给女儿准备嫁妆,跟苏言礼无关。 什么,这么早就准备嫁妆,才六岁啊,这也太夸张了吧! 一点也不夸张,古人,特别是类宋的大胤,富贵人家,女娃子一出生就开始备嫁妆了,要不然哪有十里红妆之说。 为了苏言礼的仕途,苏若锦能想周全的尽量想周全了,绝不给他爹拖后腿。 做吃食生意,要是生意好,那真是忙人。 苏若锦即便再有心,六岁的身子骨再怎么要强也没办法帮衬,书同与董妈妈两个从早忙到晚,钱是赚到了,可人一点也不得歇累得够怆。 这两人,苏若锦可是把他们当家人的,是要与苏家生活一辈子的。 不行,家里得添人手。 白天中午,程迎珍抱小儿出来晒太阳,苏若锦把想法跟娘说了,“娘,你觉得咋样?” 程迎珍看向一边跟她说话一边拍晒被子的女儿,立即点头同意,“最好买两个。” 买? 正准备跟娘商量雇个多大年纪的女子合适呢,乍一听,苏若锦差点惊讶到失态。 她来自人人平等的现代社会,不管是企业还是私人用工都是雇佣制,买卖人口是犯法的。 再说苏若锦睁开眼时,书同与董妈妈就在苏家了,而且苏程二人并没有把二人当奴仆对待,这么久以来,苏若锦也没意识到这二人是被苏言礼买回来的,是奴隶。 “怎么啦?”程迎珍一边照看儿子,一边还是注意到了女儿的神情变化。 “娘,要是雇人呢?” 程迎珍立即摇头:“不妥。” “为何?”苏若锦有打听过,这个时代也有很多雇佣工。 阳光移动,程迎珍抱着儿子侧了侧身子,不让光线刺到小儿眼,掖好包被角,才微笑抬头,“你忘了,家里做吃食,若是雇佣的人把食谱偷学走怎么办?” “用契约约定呢?” 程迎珍再次摇头:“要是人心能被约定住,那还有什么利益纠纷、坏主恶奴。” 说的倒也是,不要说人治的封建王朝,就算是治制的现代社会,什么都签合约,也有大把的人没有契约精神,打官司的人比比皆是,更何况是什么都匮乏的古代。 真要买人吗?苏若锦还是过不了心里一关。 见女儿犹豫,程迎珍再次提醒:“有心人拿了你的食谱也去摆小摊、开食肆,你的生意遭损,你不难过?” 苏若锦不怕食谱被人偷学,本来这些吃食都是传统美食也不是她私人的,也不怕别人拿了这些去摆摊开食肆,世界这么大,只要不把摊子、食肆开在她家旁边抢生意就行。 可万一就碰到个学了食谱又把摊子、食肆开在她家旁边呢?这不是难过了,这是闹心。 深呼吸,作心理建设,苏若锦不得不让自己适应大胤朝的行情。 “娘的意思是,摊子一个,家里一个?” “嗯。”程迎珍说:“不仅书同与董妈妈劳累,你做的事也不少,里里外外,不是洗锅抹碗就是洒洒扫扫,还要经常出去买家伙什,没两人还真转不开。” 苏若锦还真没把家务活的事考虑在内,她的想法是买个女子接替书同叔的活,把书同叔解放出来。 为何要把书同从摊子上拎出来,一方面,这种早饭小摊子更适合女子干,另一方,想要早食摊子变成早食铺子,没个灵活自动的人,小摊很难壮大变成铺子。 想了想,苏若锦觉得她娘说的对,既然一个是买,两个也是买,那就都买,虽然她的心是成人的心,可身体确确实实是六岁的身体,要是把这小身板累垮了,不要说赚钱养家,怕还要苏言礼夫妻养她哩! 一旦心里建设做好,苏若锦的动作就快了,生意不忙时,让书同带她去牙行买人。 买多大年纪的也商量好了,一个十七八,一个三四十岁。 年轻女子接替董妈妈现在的活,在小摊子上打下手,三四十妇人干董妈妈以前干的活——家务活,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纪大的,都要厚道实诚、手脚麻利。
第14章 画大饼 北风呼呼,如刀刮在人脸上,没有车厢,苏若锦裹得如小胖熊一般倒坐在骡背上,还是觉得手脚冻得不行,真是太冷了。 “叔,牙行啥时能到?” 书同一手拉骡子,一手拽着毡帽下沿,躬身行走在风吹的一面,替小主人搪风,风中飘来小娘子的问话声,他侧过脸,“早知道不叫你来了,简直受罪。” 虽然冷,苏若锦还是摇头:“你跟董妈妈天天出来做生意岂不是更受罪,我不过偶尔出来一趟,不值当什么。”没有后世的温室效应,古代的冬天真的很冷。 “我们习惯了。” 苏若锦:…… “等赚到钱了我们也去办个马车。” 不管是买马车,还是养马车,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开。 书同想笑的,可脸被冻僵了,笑的跟哭一样:“二娘子,买人之后,家里还剩多少钱,这多养的两人,每个月就要多发两人月银,还有马上就要过年了,里里外外,吃穿住用、人情往来,可都要钱哩!” “我说等赚到钱了。”她也没说现在就买呀! 好吧,书同不吭声了,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二娘子,那刚才你是给我画大饼,还是给你自己画大饼?” 苏若锦:…… 都画不行嘛!这个书同叔真是的,打击人积极性。 小主人生气瞪人的样子真可爱,引得书同忍不住哈哈大笑,突然就吃了一口风,“咳咳……” “哼……该!”看你还敢笑话我。 主仆二人一路打趣逗乐终于到了集市牙行,找地方存好骡子,二人进了第一家牙行。 牙行看到一大一小进来,习惯把人看了一遍,青年男子穿普通黑色麻布长袄,戴长耳毡帽,脸色虽白净明显被风吹日晒过,一看就是底层小民。 再看同样麻布棉袄的小女娃,衣裳颜色灰扑,虽没有补丁明显洗的发白,一看就是日子不咋地,但小娘子眉眼精致、皮肤白晳、条子顺直,一看就是个好货色。 掌柜坐在主位,看似不动声色,实则上一双眼骨碌碌直转,男长女幼会是什么关系呢,父女?兄妹、叔侄、舅甥…… 小娘子卖相相当不错,青年男想卖多少钱? 掌柜一面想以多低的价格买人、一面又想能把女娃卖到什么地方最赚钱,为了压价,他朝小二使了使颜色,让他不要着急上前招呼。 苏若锦并不知道,她迈着小腿走进牙行的几步路中,掌柜与小二早已以衣度人,把他们当着日子过不下去的京城小民,只等他们开口就赚个大发。 眼看店里的人坐着不动,不来招呼人,书同眉头一夹,这牙行不行啊!难道天冷也把他们冻僵了?他扫了眼烧得正旺的火笼,明明很暖和嘛! 店内烧笼暖和的很,但主仆精明算计的目光太过直白,吓得苏若锦吃过头就往外,“书同叔,咱们走!” 进来都不知道招呼,书同也很不满意,跟着小主人转身就走。 咦!被卖的人还能作主卖给谁?怪事年年有,今年是头一遭,几岁小娘子这一出很让掌柜一愣,惊讶的连忙起身,催促小二:“赶紧问他想卖多少钱?” 小二喊上去:“喂,客官别走,这小娘子你想卖多少钱?” 卖?明明是过来买人的。 苏若锦顿住脚步,调头,“卖什么?” 掌柜迎了几步上前,朝书同问道:“客官,这位小娘子你打算卖多少钱?” “是啊,价格好商量。”小二与掌柜一唱一合。 苏若锦主仆相视一眼,转头:“卖什么卖,卖你个头啊!” 主仆二人气的鼻孔冒烟。 不卖你们来牙行做什么?牙行主仆四只眼齐齐望向面前二人。 苏若锦主仆顺着他们目光低头看向自己身上衣裳,粗布麻袄,干净但确实廉价。 四双眼再次相对。 苏若锦主仆瞬间哑了火。 好么,好一个以衣度人的狗眼牙行。 苏若锦冷哼一声,“书同叔,咱们走!”她就不信了,还找不到一个不以衣度人的店铺?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85 首页 上一页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