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显然妻子不是这样想的,她认为人和人之间有磁场,既然是亲生父女母女,在第一面见到的时候就应该能感受到。 真是连续剧看多了! 徐既白无意在这种事情上跟妻子争吵,于是强压下心头的那口火气,跟她商量接下来的行程来,这也是徐家人刚才问起他们,他们含糊其辞没说的,他也不太想跟他们说太多话。 收养女儿确实是承了他们不小的人情,但他也不是傻子,当年找朋友们凑出来的这一堆东西,当时无论给了谁家,谁都愿意养他们女儿十八年,更何况是徐五叔自己找上门揽的这事儿,这本来也是钱与情的交易,并不代表他愿意这家人插手到自己家中。 “咱们是先回酒店还是先去祖宅看看?”徐既白问。 “我也不累,我先去祖宅看一眼。” “你不累?” “我想出去走一走,待在酒店里觉得憋闷。” 早几年国家就还了他们家的祖宅,只是那房子本来就很古老了,前些年又被人给砸了,现在估计还在,两人回来之前就商量好,先把祖宅给修一下,能复原就复原,就算是不能复原,也在原址上重建。 为了不让话题继续围绕着徐佳展开,于是两人打车去了徐家祖宅所在。 这里离市区就有些远了,地皮徐既白的祖父民国时期买的,当时的建筑物经过几十年的动荡,早就不能住人了,八十年代中期政府就打算还给他们,但那会儿他们在国外,刚好趁着回国的这段时间把房子收回来,顺便修理一下,毕竟那边也是祖宅。 而明天他们则是打算去一趟母校。 两人商量好过后,先去了趟祖宅,那边的房子果然都不能住人了,院子塌了以后什么人都能进,以前房子的墙就不知道被什么人给推了去,砖瓦能拆的都被人拆走了,现在只剩一个空壳子。 要不是当地政府还算有点作为,整个宅基地说不定都会被人占了。 徐既白一回来,就看到好几张熟悉些的面孔,但大部分都很陌生了,当年他也在外面求学,很少会村里,唐若梅来的次数就更少了,长辈又不在,基本上只在清明过年中秋这种传统节日才会回来。 “能还回来一部分也是好的。”徐既白说。 原本他家的祖宅很大,现在留给他的只有一间还算看得过去的小院子。 当年一大家子都能住在一起,“破四旧”的时候给他家把院墙都拆了,家里的房子七七八八也被人拆了个干净,连他本人都受到不小的冲击,那个时候人都顾不上自身,谁还能顾得上家里的死物。 两人找到了村干部,表明了来意。 村干部则表示这事儿他们做不了主,要回房子的流程可能还有些复杂,需要一系列的手续要办。 对此徐既白也早就有心里准备,他们这趟回来,就没打算走,流程上的事情慢慢磨吧,总归是会还给他们的,只是需要时间跟金钱打点而已。 两人原本以为回去看一眼很快就能回来的,结果被一堆手续给绊到了。 于是好一番折腾完毕才回到酒店,累惨了就不会想那么多事,甚至没有脑子放在徐佳身上。 第二天,唐若梅想去母校京大去看看,出国前他们也是在京大工作,两人都想看看这么多年来还有没有什么变化,于是第二天也没有去找徐佳,而是吃过早饭以后,前往母校京大。
第168章 徐既白的行程里就没有安排跟徐佳进行亲子互动的项目,第二天两人很自然的把徐佳抛在了脑后,也就是到了京大两人才想起来,其实这样富有教育意义的行程,很适合把徐佳带上啊。 徐佳看上去不是很聪明的样子,还好玩,以后的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要不咱们去趟那边,把佳佳给带上?”徐既白说。 那边指的是大槐树。 唐若梅却否认了这个想法:“今天出都出来了,赶明儿再带她吧,主要是现在也不熟,我跟她待在一起说不出的别扭,你说也是奇了怪了啊,这不是咱们的亲生女儿吗?” 昨天想跟她说几句话来着,但这孩子一双眼睛提溜提溜的乱转,给人感觉很不舒服。 这话唐若梅还不好跟丈夫讲,丈夫会觉得她是想多了。 徐既白不想就这个话题讨论下去了,反正人都回来了,以后相处的日子也长,不急在这一时半刻的,而且两口子说别的也还好,一说起这个话题来就忍不住争吵,他已经不想跟妻子就这个话题再吵。 两人就在京大校园里转了起来,这里让他们觉得又熟悉又陌生,学校里青春活泼的气息让人身心都放松了下来,唐若梅问:“咱们的孩子,怎么可能大专都考不上呢?” 徐既白笑道:“咱们身边不就有现成的例子,阮教授的儿子,小学数学只拿了九分。” 说着也叹了一口气,徐佳这孩子笨就算了,一点上进心都没有,昨儿个他提议给她补课,建议她复读,这孩子一脸为难的样子,他见过那么多小孩,光看她当时的眼神,就是一副读书读腻了的模样。 人可以不聪明,但失去了心气儿,就是抬着轿子带她飞,也飞不了太高的。 两人心中皆是不痛快,但心里却是不曾埋怨徐家,徐家虽然没有给她好的教育资源,但确确实实把孩子给他们好好带大了,光这一项就得好好感谢他们,昨天他们也看主意到了,徐佳虽然很不机灵,但身体却看着很好,这一点就比他们强! 一边感慨,一边看向不远处的一个小小的一角,里面正在进行激烈的辩论。 周围围着不少人,两人都是爱凑热闹的,徐既白往那边一看,唐若梅就跟他想到了一处。 “走,去那边凑凑热闹。” 两人走近一听,才发现里面正在开辩论赛,用的还是英语。 周围围着不少学生,都在聚精会神的听着,有些还指指点点,学术氛围很浓厚,就连辩论的内容,都是跟当下的近况有些关系。 辩论的主题是华国发展的未来方向,正方认为开放的商业环境,对未来的发展比较好。 这个时候发言的是反方的二辩,发言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声音不大,要走近些才能听清楚她讲的是什么,刚好在提出论点,有理有据的驳斥着对方的观点,其语言之犀利,用词之刁钻,连唐若梅这个老辩手都眼前一亮,再看眼前这个女孩儿,长得也特别漂亮,只是刚才都在注意她的发言,让人都忽略掉她惊人的长相。 在她阐述完自己的论点以后,周围立刻响起热烈的掌声。 女孩冲对面鞠了个躬,傲娇的小表情写在了脸上。 徐既白说:“这女孩儿脸上的表情,跟你年轻时候一样,我倒想看看对方的三辩会怎么辩她这个观点。” 唐若梅的关注点不仅是她刚才的措辞,还有她的英文水平:“她英语发音不错,语法跟用词都很得体,真不愧是咱们母校的学生,这个水平可以跟国际上一流的高校接轨了。” 这种辩论赛跟个人观点无关,都是抽签决定组次。 徐既白跟唐若梅年轻的时候也很喜欢参加这种辩论赛,甚至一度沉迷其中,深谙此道。 周围也有学生在瞧热闹,听到两人的发言,知道是学长学姐以后,矜持的说: “其实也不是每个京大的学生都有这样的口语,这个辩论赛本来就是外语社办的,里面的人英语本来也好,有好几个人的家人,都有从事外语专业的,刚才发言的那个叫徐梦,那可是咱们京市今年高考的文科探花,她的英语成绩一向都好,听说高考要就作文扣了一分,模考更是次次拿一百,那可是今年京市的传奇,大家都很好奇她的英文水平到底有多高。” 徐既白挑眉:“那你觉得怎么样?” 女孩儿心悦诚服:“确实不错,应试就比我们好一大截了,人家口语还很好,我听说她身边还没有亲人出过国的,全靠她当英语老师的妈妈很早就开始教,口语是跟着BBC学的。” 看着人家的闺女,再看看自己的闺女,徐既白第一次感受到了心塞。 唐若梅问:“高考每年都有考的好的,怎么她就是传奇了?” 说话的女生跟徐梦是一届的,对她才这么了解:“因为她高中的学校不好啊,他们那个学校每年考重点的人都不多,听说她母校因为她的原因,今年的生源都比以前好了些。” 唐若梅好奇:“高考录取的成绩出来,中考录取早就出来了吧,这还能有影响?” “引进了一些郊区的困难学生了呗。” 徐梦把自己的辩论点说完,也松了一口气,坐回自己的位置,听对方的三辩如何反驳自己的观点,看着对方的眼睛亮晶晶的,丝毫没有注意到,台下有一对陌生夫妻正在注意着她。 今天徐梦算是大出风头了,一时风头无两。 本来是一场外语社团的小规模辩论赛,却因为徐梦的加入,人也越来越多,听得懂的听不懂的,都站在台下聆听着,有些人只是单纯想看看徐梦,也有些人是之前质疑徐梦的名声的,想看凑个热闹,看看她是不是名不副实,结果大多数都被她惊艳到了。 台下纷纷有人议论:“之前我觉得反方的论点简直是送命题,没想到徐梦说的这么好,弄的对方三辩讲的那些话跟废话一样,我看这回反方肯定赢定了。” “徐梦可太厉害了,这还不是用母语辩论,用母语更不得了了。” “你不是在京市参加高考的吧,这一届的学生基本上都知道,某某高中有个女生,一模考就是满分,这自然也有她学校老师护短的前提在,不过也充分说明她水平杠杠的,确实比一般人要强,刚才那发音,跟BBC的播音员相比也不遑多让了。” 很漂亮的标准口音,这年头练耳朵用BBC的播音的比较多,徐梦的发音更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 虽然也有人之前不服气徐梦的名声大,但事实摆在面前,也让人反驳不了。 徐既白跟唐若梅两人却是听的热血沸腾,母校有这样的学生,他们觉得很骄傲,两人竟然站在那里,把一场辩论赛给听完了,等到那个叫徐梦的女生走出人群,还有人围着她问不同的问题,唐若梅本来想去跟她说说话的,见挤不进去,只能摇头叹息。 “怎么样,当初是谁担心,这一代的孩子们不行的,比咱们那个时候也不差了。”徐既白的心情也好了起来,更加坚定待在国内的想法。 突然间两人像是感应到了什么一样,感受到了一道目光。 齐齐朝着那道目光的方向看了过去,这种感觉又消失了。 而此时被人围在中间的徐梦,有种明星的感觉了,甚至还有几个男生想要她签个名。 她却一眼看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眼睛盯着对方看了好久,只觉得很熟悉,像是曾经在哪里见到过,但一时之间又没想起来,正在此时她看见了站在外围等着她的韩季明。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04 首页 上一页 19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