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长得秀气,哭起来更是像个小姑娘似的。 常喜赶紧把最小的孩子抱了起来,追着两个大孩子就跑了出去,等过了好一会儿才回来,不过这时候手里就没有孩子,看样子是给人送到了家去了,两人继续抬床板回家。 床板搁上了红砖上头,徐梦试了试:“还挺结实的。” 常喜说:“我觉得还是买个架子更好。” 徐梦:“等我们找到固定的住处就买。” 这时候冯燕文刚好拎着东西回来,见两人已经把床安顿好了,试了试也觉得满意,什么床都行,只要能睡觉就可以,就是没有棉絮垫着,这底下硬得很,好在现在天很凉快,铺上草席子就能睡了,她买回来了草席,又买了三块毛巾,一块是给她俩洗脸用的。 这会儿的人不就讲究,母女两个可以共用一条洗脸的,洗澡毛巾肯定是要分开的,一人一条,另外一个盆一个桶,两把牙刷一只牙膏,一个搪瓷杯子。 买齐这些,冯燕文身上的钱也差不多都花完了。 “幸好床板没花钱,人家白送的。”徐梦感慨了一声,不然她跟冯燕文真是连吃饭的钱都没了。 冯燕文听说床板是人白送的,觉得不太好意思,到底是承了常喜的人情:“等咱们有钱了,给人送点吃的去。” 常喜听了说:“这样最好,栓柱叔不在意这些。” 顺嘴带出去几句王栓柱这人的过往,这人之前是做二手家具贩子的,后来渐渐捣鼓起来电器,渐渐学了修理电器的本事,他也不上门给人维修,专门收这种二手电器,不好用的就给人修理一下,转手就能赚大钱,渐渐的家具生意倒是次要了,听说王栓柱媳妇死了以后,他一个人住在那边,连收拾都没人给收拾,倒是个可怜人。 冯燕文叹了口气,看来有钱也没什么好的,一家人齐齐整整最重要。 没安顿下来,这几天得在外头吃饭。 常喜大手一挥:“吃饭的事儿好解决,我爸妈发的饭票都吃不完呢,晚上咱们仨去单位食堂吃去,明早上我去食堂买点馒头。”这天气包子容易坏,馒头从早放到晚都没关系。 冯燕文觉得这样不好,住了人家的房子,还要蹭人家的吃喝。 徐梦却大大方方的谢过了:“行啊,这几天我手里头拮据,就靠你啦,等我有钱了请你搓顿好的。” 常喜嘻嘻哈哈的应下了,她爸妈虽然很宠她,但零花钱给的却不多,她可以食堂自由,却是很少能出去吃饭的,于是挽着徐梦的手说:“那我就指望你发财了请我吃好吃的。” 冯燕文眼底这才浮现出几分笑意,等几人把房子收拾好了,就一起去常喜父母单位的食堂吃饭。 铁路局是个大单位,食堂的伙食很多样化,南北各种口味都有,徐梦好久没吃过米饭了,看到就馋的很,常喜索性点了一斤米饭,外加一个小炒肉,一个茄子,一个豆角,都是这个季节的时令菜,用的也都是饭票。 等饭菜上齐,三人便吃了起来。 像铁路单位这种大食堂的师傅,手艺自是相当不错,尤其是小炒肉这种菜,在外头的饭馆里未必能吃到这种味道,连冯燕文吃了都赞不绝口,连连说:“当初我们学校教师食堂的大师傅都做不出这样的水平来。” 说完眼神又黯了黯,失去这份工作,对冯燕文来说是非常可惜的。 徐梦是谁啊,怎么可能察觉不到,一边夹着菜一边说:“妈,你英语可是正规学出来的,不像有些人,教师进修学校学了几天,就跑去当老师了,你放心咱们肯定能找到比当老师更好的工作。” 冯燕文却是苦笑,她是不相信还有这种好事。 现在是九十年代,还是流行铁饭碗。 常喜见气氛低迷:“徐梦,你这是打算长期搬出来了,那你打算跟阿姨干点啥?” 在调解气氛这方面,徐梦是永远比不过常喜,但她就搞不懂了,常喜看着是情商很高的那种人,前世怎么会被那样的男人给骗了,到后来就算是离婚了,男方也捞走不少钱。 “我打算去火车站广场做点小生意,怎么样你感兴趣不?” “我吗,我还是算了。”常喜摇了摇头:“让我爸妈的熟人看到我在搞这些,没好好读书,回头告我一状,有我一壶吃的。” 这会儿做小个体多少有点丢人。 徐梦索性对常喜说:“还剩一年,你索性再努力一把,搞不好考上大学了呢?” 九十年代的京市户口可是香的很呢,高考的录取也比别的地方容易不少,常喜的成绩就算一般般,奔个大专过去,应该也不难吧。
第6章 徐梦记得,前世常喜就是没考上大学,最后让常妈提前退休,让常喜接了班。 工作了几年,单位有人给她介绍了个小伙子,人是外地人,愿意入赘到常家,这人性子又是惯会圆滑哄人的,一来二去的就哄的常喜缴械投降。 很快,两人就结婚了。 结了婚以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趁着常喜生孩子的间隙,男方让父母来京市照顾月子,那会儿常喜妈也是一直在家的,又不是不能伺候自己闺女,等老人以来,然后又是一大家子的投奔,后来常喜家简直都不姓常。 男方一步步蹬鼻子上脸,一步一步去试探人的底线。 到后来这男人当了站里的小干部,甚至威胁常喜把孩子的姓给换了。 这辈子如果常喜读了大学,说不定就会晚几年工作,到时候不一定会遇上这男的,说不定常喜在大学里面自己谈了。 但一说到学习,常喜就丧的不行:“你也知道,我英语不好——” 其实常喜基础还行,冯燕文就是她的英语启蒙老师。 但初二那年,冯燕文就没教书了,替她的就是那个领导家的闺女,常喜的成绩就开始一落千丈。 徐梦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点底气,在那一瞬间就想到了怎么去回报常喜,她放下筷子,眼睛亮的惊人:“常喜,趁着时间还早,我跟你好好补习补习吧,再说了我妈也在,你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问她啊。” 常喜:“来得及吗?” 徐梦想了想:“要说提高你的英语水平,我把握不是很大。” 常喜:“啊?” 徐梦:“但应付应付高考,提高点分数,我还是有把握的。” 这会儿普遍的英语水平不高,高考题目也没有后来那么难,徐梦后来生意做到大了,都涉及到一些海外项目,英语水平早就不是当年的标准,辅导一个常喜,提高提高她的高考成绩,想必不是很难。 “比如说作文,咱们做几个模板出来,你这段时间多记单词,到时候套几个比较炫的句式,应付高考作文问题不大。”幸运的是,徐梦还记得高考作文考的是什么,可以开个小小的金手指。 常喜也被说动了,见冯燕文都点了点头,顿时又有了点信心:“那你说,别的呢?” 徐梦点了点:“听力想一口气提高太多比较难,与其辛辛苦苦干一年,提高个五分八分的,不如集中精力在拿分点比较高的阅读理解跟作文上头,你放心这段时间我跟我妈妈住在这里,专门给你补习,妈妈你说好不好?” 五分八分可能关系到一个人能否考上大学。 常喜一下子就充满了干劲。 有常喜指引,母女两个就此在这里先安顿了下来,晚上睡觉的床板虽然有些硬,但两人都表示睡的很好,等到第二天起来,都是干劲满满。 常喜答应去问问房子,徐梦则是为未来一个多月做规划。 现在是七月份,暑假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得去挣点钱才行。 徐梦早上出去,买了点菜包子回来,也打听过了租房的行情,想租在这附近。 常喜吃着包子,一脸的满足:“你们白天打算干嘛?” “我打算跟我妈去火车站卖西瓜。” 常喜惊讶道:“昨儿你就是在火车站卖瓜?” “嗯。”徐梦说:“这几天你也帮我留意一下,看看有没有合适出租的房子,我跟我妈手里头拮据,最好是独立的一间房,家里没成年男人。” 这也是为了冯燕文考虑,母女两个住在外面,本来有些人就讲话很难听了,万一让人知道冯燕文住在别人家里,又多出些风言风语来。 常喜应下了。 吃完了早饭,照例给常喜留了今天的复习任务,母女两人就出了门。 昨晚上徐梦就跟冯燕文商量了赚钱大计,她还是想卖西瓜,至于西瓜找谁买,就有个现成的。 火车站这附近去哪里都方便,张桂芬卖西瓜的市场离这里只有两公里的路,上午出门并不是很热,走过去也就不到半小时时间。 母女两个吃完了早饭立马就出发,一走到市场,就看见了骑着三轮车,正在卖西瓜的张桂芬。 —————— 冯燕文娘家跟张桂芬是同一个村子,两人小时候的关系还不错。 后来冯燕文嫁到了城里,还当了老师,在小姐妹中很是风光了一阵,而张桂芬家里分了几亩土地,除了粮食还种点西瓜卖。 没办法,农村能来钱的地方不多,改革开放以后大家都各奔钱程,光靠种地也只能糊张嘴。 母女两到的时候,张桂芬才刚刚出摊,市场上现在还没规范管理,到的早才能占到阴凉的位置。 “桂芬。”冯燕文远远的就过去打招呼。 张桂芬刚刚把车停好,见到冯燕文就笑:“刚刚过来,这一天天的,越来越热了。” “卖的怎么样?” “要看运气,碰上单位采购的来了,能卖的快一点,不过基本能卖完,你怎么过来了?” 冯燕文犹豫了一下,还是把现在难处跟张桂芬说了,说到母女两个连买几个西瓜的钱都拿不出,她倒是坦坦荡荡的:“徐梦想做生意,找你赊账拿两个瓜,要是成本能快些回来,我们下回拿瓜的时候再还你。” 说出口的时候,还觉得有些丢脸。 但话赶话都说到这里了,也只能厚着脸皮讲完。 张桂芬立马会意,笑容还是跟以前一样的自然:“没事儿,谁都有个难的时候,我生老大的时候你还记得不,那会儿难产,我婆婆又不肯送我去卫生所,还是你找了几个人带我过去的,大家谁都有这样的时候,别太难过了啊,你看你闺女那么孝顺,又那么懂事,以后肯定有好日子过的。” 她指着车子里面的西瓜:“只管先拿过去,等你啥时候有钱了啥时候给我,钱我给你算单位采购价,两毛钱一斤。” 当下的西瓜是两毛五,如果冯燕文要做生意,肯定要留点利润。 但人家单位采购是一次十个八个的,冯燕文又要不了那么多,但她还是谢过了。 两人决定拿四个,一个冯燕文抱着,另外带了个背篓,篓子里头还能再放三个。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04 首页 上一页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