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渔直接上了16层,那边徐倩已经在等着她了,见到她立刻说:“周总,传真和相关消息已经发过来了。” 周渔拿着这些才知道怎么回事,为什么是肥皂,为什么突然间要告他们垄断。 垄断这个词可不是随随便便说的,垄断是要看这个公司在这个国家的某个品类的市场支配地位。也就是说,是否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份额,是否拥有操控这个品类的能力。 日化类何其庞杂?又不是计算机这样的技术行业,一般品类怎么可能达到垄断呢? 所以他们选择了肥皂——这个因为人工成本太高,竞争不过夏国产品,很多日化公司已经放弃的品类。 在这个品类,夏国63家企业占据了美国市场78%的份额。 但这也不能说是垄断,这是63家企业,而不是一家企业,这里面占据份额最高的,则是来自于东山省的洁净肥皂厂,厂长叫做刘学明,他们是91年才进入美国市场的,不过因为物美价廉,市场定位准确,成为了黑马。 而他们才占据了美国肥皂市场7%的份额,这点是无论如何都构不成垄断的。 他们之所以提出垄断是因为拿到了个证据,传真上并没有这个内容,而是蒋学托人打听到的,他们手中有一张照片,是在刚刚结束的春交会上拍到的,这个东西周渔熟悉的很,是他们被留在了广交会博物馆的那张当初大家签字共同抵抗外资低价收购日化产品的盟约! 全名叫做第五十七届广交会日化专区君子之约! 这样东西,存在那里,原本是为了见证奇迹发生的时刻,也是为了告诉后来人,为了公平交易,在日化行业,有46家企业团结起来,最终获得了胜利。 这是纪念,也是勋章。 可是美国司法部拿到了它后,就成为了证据——判定是否垄断还有个界定办法,也就是说是否有设定最低价的性质。 其中有一项叫做横向协议,这是用于同行业的,内容是在行业内竞争对手联合起来设定最低出口价。而君子之约看起来的确符合这一条,上面明确写着一块香皂最低不能低于12美分,普通洗衣粉不低于40美分。 徐倩皱着眉头说:“这博物馆是开放的,可没人能想到,他们会拿这东西告我们啊。咱们没这个意识啊。” “这证据是不是太硬了?周总,这东西没有追溯时限吗?”这是徐倩能想到的唯一破绽了,“这都过去快十年了。现在都是1994年了。” 周渔摇头:“不能这么算,我们现在一直在售卖肥皂,也就是说,他们可以认定我们的垄断行为一直在发生,所以别说十年了,二十年都可以追溯。” “再说,这也不能算证据。” 这倒不是周渔不认,而是事实如此,他们是现在占据了美国肥皂市场78%的份额,而不是1984年,那时候,只有凝脂皂在美国市场靠着抽奖销售,他们连2%都没有,他们对美国肥皂市场没有任何操控能力。 这根本就不成立! 这分明是莫须有,但也不得不重视,美国不讲理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还得认真对待,周渔冲着徐倩说,“我得跟日化局局长沈涛沟通一下,你把这些资料传一份给李晓明,让他告诉大家究竟是为什么被告了。” 徐倩立刻应了,周渔则给沈涛打了个电话,梅若雪早就升职了,沈涛是新任日化局局长。 周渔作为华美集团的管理者,跟沈涛也很熟悉,所以有他家的电话号码。等着一接通,周渔就把这事儿简单汇报了一下。 沈涛跟梅若雪还有点不同,梅若雪春风化雨的一个人,沈涛则是狂风暴雨,一听就怒了:“他们太欺负人了。” 要知道,日化行业可是夏国轻工业中,发展最好最快的行业,是各行各业的标杆,而君子之约则在广交会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他们之前,大家都是只要能卖不管价钱,而在他们之后,就渐渐有了改变。 大家发现,原来不用卷自己人也可以卖出去,我们价格低质量好,他们想赚钱,找不到第二家。难不成去从印度进口吗? 而且,一向团结的夏国人,当看着46家日化企业抱团成功,谁不感动,不向往?就像是有人说的:“这才是对的,咱们应该一起对付外商,咱们怎么能自己斗起来了?” 后来,工艺品先开始学会了有底价,再后来调料、陶瓷越来越多的行业品类,大家都达成了共识,总不能赔钱吧,可以少挣点,但决不能流向外人田。 十年过去,虽然不能说整个广交会没有任何人会为了成交卖低价,但这种风气已经极少见了。 如果君子之约有问题,那是不是夏国的其他行业产品出口都有问题?都会被告? 君子之约明明是我们为了反抗对方的联盟的抗争,如果君子之约成为了垄断的证据,那么是不是从根本上否定了日化行业努力的意义,那这十年改变又算什么? 沈涛直接说:“这件事不仅仅是你们日化企业的事情,事关重大,国家不会不管的,你放心好了。” 两个人又细细讲了许久,等着挂了电话,周渔就从办公室里出来,想问徐倩,李晓明那边怎么说?就瞧见徐倩正守在传真机跟前。 这会儿天都黑了,屋子里亮着白炽灯,灯光下,她默默地擦眼泪。 周渔还以为她着急呢:“没事的,多少大风大浪都经过了,这事情看着虽然很麻烦,其实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夏国不会不管,华美日化又在美国经营了整整十年,周渔从不是个傻白甜,她从路易斯、迈克尔和芭芭拉入手,结交了许多的朋友,为的就是怕他们来这种阴招。 所以,她重视但绝不害怕! 但没想到,徐倩说的是:“周总,我知道咱们一定行,我是为了这个,你看。” 周渔这才发现,传真机这么久了,居然一直在不间断的打印着,不停地有一张又一张的传真发了过来,这会儿已经有十几张了。 周渔拿起了其中一张,这是来自洁净肥皂厂的,内容是手写的,应该是厂长刘学明的字,上面写着:“周总,我收到了传真,知道了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放心,我们不会和解的,无论怎么样,我们都跟你一起,上次46君子我们没机会参加,这次,我们要战到底。” 法院的传票有着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应诉,结果如何要看法院的判决,另一种就是庭前和解,对于这个案子,只要缴纳罚金就可以免于处罚。 这种案子涉及的企业多,分摊下来罚金并不多,少的几万美元,多的几十万美元就可以了,而如果打官司输了,则可能要罚款上千万美元。 所以,如果想要不麻烦的话,和解是不错的办法。 周渔之所以连看都没看,直接摒弃了和解这个选项,则是因为美国的法律是判例制,这是夏国企业第一次在美国以垄断的名义被起诉,如果她要是选择和解,交了罚金就等于她认了。 那么夏国无论是日化行业,还是其他行业,再被美国政府以垄断名义起诉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按着这个判例来进行定罪。周渔怎么可能让他们有这个机会呢? 但她没想到的是,洁净肥皂厂在美国卖的那么好,是有分公司的,刘学义肯定是知道和解的便宜和好处,可他却没有选择。 周渔没忍住,但她没哭,她笑了。 她往下再看,有人认识,譬如购买了BJ工厂的赵立勇,他现在干的很不错,不过在出口上只是一般般,罚金要交也就几万块。可他居然也发了传真:“周总,我们不和解,他们太欺负人了,咱们干他!” 也有并不熟悉的,那些每年出口份额很一般的小厂,可是他们也依旧发来了传真,一张一张,在传真机哒哒哒的声音中,出现在周渔的眼前。 每一张都是手写的,每一张都签上了名字,他们的字迹不同,内容也不同,有的长篇大论愤怒至极,有的简短有力,只有片语! 但所有的内容都是一句话:我们不和解! 美国贸易委员会官员詹姆斯在传票发出后,就等待着夏国各家企业的回应,他们认为,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个号称团结一致的行业团体,必将会有不同的选择。 如果他们都很聪明的话,有可能是都和解,那就代表着,美国完全胜利,但这并不是他们最想看到的。 最想看到的则是华美日化坚持开庭,这些年华美日化实在是发展得太快了,它已经取代了BJ成为了美国市场排名第一的日化企业,它手中握有十三个名牌,涵盖了香皂、洗发水、沐浴露、牙膏、香水等多个行业,每年要从美国市场赚走数亿美元的利润。 只有华美日化应诉,他们才可以在它输掉官司后,对其进行罚款,制约! 而且他们认为华美日化应诉的可能性极大,毕竟它一向强势。 但詹姆斯没想到的是,在传票发出去二十天后,美国纽约上东区法院传来的消息是:此案涉及的63家夏国日化企业全部应诉了,无一家和解!
第160章 詹姆斯根本就不理解。 说真的, 这些年美国反垄断官司没少打,但凡摊上了反垄断官司的企业,要不就积极和解, 争取远离是非之地, 要不就拖字诀,想尽各种办法拖延开庭时间, 拖延审理时间,想要一拖十几年,让所有人都忘了他们是怎么回事,不了了之。 夏国的企业却完全不同。 几万美元就可以搞定的麻烦事, 他们居然应诉了。三十天内回复即可, 他们还提前回复了。 这不是上赶着吗? 他皱着眉, 扭头问不正当进口调查办公室主任艾瑞克:“你在夏国待了多年,他们都这么奇怪吗?” 艾瑞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 他并不是陌生人,而是曾经BJ驻夏国分公司的美方总经理。 当年,因为BJ在夏国彻底失败, 直接选择了卖厂退出夏国。艾瑞克在处理完夏国分公司的所有事情后, 还没上回国的飞机,就收到了解雇通知书。 但这不是最糟糕的, 等着他落地,还想凭借着二十年在行业内的经验找一份不错的工作时, 他才发现, 根本没有公司要他! 一方面, 他的失败太大了,另一方面,华美日化在美国也发展的太好了, 华美日化倒不会阻碍他的事业,但大家看到华美日化就会想到他的无能。 没有办法,艾瑞克只能选择转行,兜兜转转五年时间,他跟对了人,成了美国贸易委员会不正当进口调查办公室的主任,没想到刚刚升职,接到的第一个案子就是有关夏国日化企业的。 说真的,他是兴奋极了,但心里又有点本能的惧怕,所以这样他即便傲慢,但用词也很准确,他已经知道对方的厉害了,并不敢小看。 他说,“我认为,他们虽然已经改革开放十多年,但其实思想上并没有从计划经济中走出来,他们依旧还是老办法,认为企业是一家,大家可以团结互助,克服任何困难。”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87 首页 上一页 28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