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大国日化1981

作者:大江流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5-16 15:48:00

  甚至连参议院议员塞西尔都对此进行了批评:“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公众的反应虽然左右不了陪审团的决定,但显然也代表了大众的意见,而偏偏这个案子就使用了陪审团制,在庭审结束一个星期后,终于宣判:陪审团认为,1984年夏国秋交会,夏国日化企业联合起来达成君子之约导致的固定价格出口,并不构成垄断。

  华美日化等63家夏国日化企业胜诉!

  而对于美国司法部和贸易委员会来说,这个结果他们早有判断,虽然最好的遏制夏国日化企业的机会没有了,但他们其实现在已经不为这个担心了。

  他们如今担心的是另一件事——在这场官司中,华美日化展现了它恐怖的影响力。

  华美日化渗入了美国的各行各业,它在美国扎根并形成了自己庞大的关系网络,没有人可以对付它。

  而这次诉讼,他们非但没有阻止华美日化等夏国日化企业的脚步,反而让美国人更了解他们,可以预见的是,华美日化等夏国日化企业将会继续肆无忌惮的在这片土地上发展壮大,没有人可以阻挡它!


第163章

  的确再也没有任何事情, 可以让华美日化停止脚步。

  1995年,华美集团收购了美国连锁便利店品牌格林,和挪威石油公司旗下便利店SR, 正式进军国际零售行业。

  1996年, 梅树村门市部改名为梅树村连锁超市,正式出击海外。

  1997年, 华美日化欧洲技术中心建成,同时欧洲分公司成立。

  1998年,华美品牌日化产品正式登陆欧美,中草药牙膏、洗发水, 成为新的流行趋势。

  1999年, 华美日化收购了国际著名护肤品牌女士的护肤线, 进入到护肤领域。

  2000年,华美日化在全球营收总额超过500亿美元, 产品在全球140多个国家畅销,成为名副其实全球日化第一。

  2001年9月27日,周渔一大早就收拾好了东西, 没多会儿, 周朵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姐,我到楼下了, 姐夫来不来?你东西多吗?要不要我让石鹏去接你。”

  石鹏就是周朵的那位师兄,两个人从研究生开始谈恋爱, 等着周朵博士毕业后终于修成正果, 已经结婚数年, 孩子石佳都已经六岁了。

  听着妈妈打电话,石佳也在电话里说:“大姨,我想你。”

  周渔在电话里亲了石佳一口, 这才说:“他出差了,没什么东西不用上来。”

  说完,她拿了包就下了楼。

  他们这是一起去梅树村,1981年的9月27日,周渔带着自家的菜第一次跑到市里卖菜。周渔都忘了这事儿了,可是村里人记得,他们认为这是梅树村从贫穷卖向富裕的第一天。

  91年的时候村里就庆祝过一次,今年早早的,村长周福军就打了电话来,给周渔说:“我们商量了商量,还是想庆祝一下,你有空来吗?”

  这有什么没空的,周渔虽然不缺房子,但说真的,住的最舒服的还是梅树村。平时没事儿还要回来住两天呢,何况是这种大活动?

  等着下了楼,就瞧见等在电梯口的佳佳,小姑娘软软糯糯的,见面先叫了声大姨,然后又一副看不出来什么内容的画递给了周渔:“送给大姨的。”

  等着往车上走了,周朵才得意的说:“我闺女可爱吧。”

  周渔点头:“比你可爱多了,你小时候就会数钱。”

  周朵老不愿意呢,“我就知道,你还在怨我没有履行诺言。要不这样,我给你个亲亲吧,省的你老提。”

  周朵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如今已经是南河大学经济学院的副教授,自然不能给周渔管钱了,她对此颇为抱歉,毕竟当初她可是信誓旦旦要帮忙的,所以很长时间都在提这事儿。

  周渔嫌弃得很:“不要,还是佳佳亲我吧,你已经失宠了。”

  石鹏开车,车子很快从省会往南州开去,如今修了高速路,速度比原先快多了,过去回一趟南州怎么也要四五个小时,如今一个半小时足够。

  快到南州的时候,就能看出来了。

  佳佳指着说:“好多大棚,都是种蘑菇吗?”

  南州这边已经成了全国的菜篮子,所以家家户户地里都是大棚,如今已经快到十月,地里的最后一茬地面菜开始收尾,已经有不少菜户在收拾大棚了。

  从车里望出去,连绵不绝,仿佛成了大棚的世界。

  等着进了市里,更是跟二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南州是北方冬季菜集散中心,外加华美日化的大部分工厂都在这里,来此交易的人多了,南州市区自然要提供住宿餐饮购物,发展的特别快。

  整个市区不但街道宽敞,高楼林立,还特别繁华,车子经过了中华大街,周渔看出去,街道的两旁都是各种各样的店铺,她还瞧见了梅树村便利店。

  90年后,他们就定了会员日是每月的27日,在这一天买东西送鸡蛋。如今,已经从过去的送一个发展到了送半打六个,所以老太太老大爷们对此依旧兴趣盎然。

  周渔上次听梅树村南州总经理周雪还说呢:“有个大娘,已经在咱们这里买了二十年的东西了,每个月都来领鸡蛋。说咱们的好吃。”

  当然,周渔还看到了利民小馆,很多地区的国营饭店在九十年代就倒闭了,姜桂香经营有方,直至今日,利民小馆还是南州人民最爱去的老饭店,用大家的话说:“这里都是回忆啊。”

  车子又走了一段,周渔还看到了如今年轻人最爱去的饭店——南州印象,这是姜桂香退休后闲不住,干脆自己开的饭店,五年时间已经发展的很好了。

  一路往前走,很快到了梅树村——城市扩建,原先的梅树村距离市区有十几公里的路,开始是坐严家兄弟的拖拉机进城,后来通了公交车后,他们这里算是远郊公交,但现在,因为城市的扩张,他们已经快算城中村了。

  此时的梅树村,跟90年代的又不一样——那会儿大家挣了钱,都盖了大瓦房,但如今入眼所见,皆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小别墅。

  现任村长是周福军,当年村里人都想建小别墅,周福军还找了周渔问:“你说是统一的好,还是各自建各自的好。”

  周渔就说:“统一的跟小区一样,咱们村的人还缺小区房啊。”

  周福军一想也是,直接大手一挥,跟梅树村的人说:“想建什么样就建什么样,但我话说前头,难看了可别怪大家笑话。”

  结果,著名房地产商周远征成了劳累命,村里人一个个的找他——要好看,要时髦,钱的事儿好说。

  周远征还跟周渔吐槽呢:“我也不能挣村里人的钱啊,累死我了。”

  周渔就问他:“又累又高兴吧。”

  周远征美滋滋:“那当然,富贵哪里有不还乡的啊,可你这成就太大了,村里又富得很,根本用不上我,我想使劲都没地方。终于,我等到这一天了。乡亲们用得上我,我骄傲。”

  周远征的心血没白费,梅树村建起来用大家的话说:“就跟村名一样,好看。”

  可不是吗?周远征不但给大家设计了别墅,还设计了村里的绿化,如今整个梅树村绿树掩映,即便是市里最好的别墅区,也没这边环境好。

  石鹏把车开到了停车场,几个人下了车,直接进村。

  因为是大庆,村里的特别热闹,不但树上挂了灯,还拉了横幅,周渔看了看,上面写着:“庆祝梅树村致富二十年”,而且周渔瞧着树上还挑了不少杆子,都拴着鞭炮,每挂最少是一万响。

  周福军听说周渔过来了,就迎了过来:“怎么样?布置的还成吧。”

  周渔点头,10周年的时候,他们还挂了感谢周渔的条幅,周渔让撤下来了,这次好在没弄上,倒不是她谦虚,而是她虽然走出了致富这条路,但如果没有秋桂婶小翠姨她们敢于跟着走出来,没有四爷爷福军叔的稳定大后方,周渔真不一定能带着他们走这么远这么好。

  周渔可以说,华美集团是她奋斗的结果,但她认为梅树村的富裕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果,跟她有关系,但不为主。

  “挺好,听说还有烟花秀?”

  周福军就说:“是,晚上放。不止烟花秀,还有表演呢。”

  周渔都愣了:“自己表演吗?”

  周福军乐呵呵:“可不是,报了一百多个节目,初试复试两轮,至今留了四十个。”他还小声说,“很精彩。”

  周渔竖起了大拇指。

  说着,就走到了村委,翻建的时候,村委这块就专门做了设计——村里不止有节日庆祝,还有婚丧嫁娶,所以这里扩大了不少,仅仅阅览室就占了整整一层,还有个大广场和大舞台。

  周渔到的时候,广场上已经放好了桌子,不少人已经入座等着了,林巧慧,秋桂婶,周秋芬,小翠姨,老旺叔他们正凑在一起说话。

  林巧慧就招招手,让她坐在了自己身边。

  周渔就问:“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秋桂婶笑着:“你郭婶子和桂花嫂子瞧着小翠羡慕,这会儿正后悔呢,说当初她们也跟着摆摊了,就是没坚持下来,要不也能当当职业妇女。”

  郭婶子笑眯眯的说:“我发现职业女性显年轻呢。”

  可不是吗,张小翠去年过了五十五,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不过依旧奋斗在梅树村的战线上,如今是梅树村百货的副总经理。

  她今天穿了一身酒红色职业套装,气势够身材好,看起来也就四十出头。

  对此,张小翠的回答是:“那你来啊,你把蘑菇厂开的这么好,管理经验充足,来了还得给你安家费呢,是人才。”

  这惹的郭婶子她们笑个不停,其实也就是说说,周渔当年缺人,梅树村当年愿意出去的能干的,都跟着去城里了,剩下的就是喜欢伺候土地。

  用桂花嫂子的话说:“我看着蘑菇一点点长出来我就高兴。”

  这次的庆典是12点正式开始,这会儿还早呢,周渔就听着她们聊最近的事情,秋桂婶说她已经将事情都交给了大儿子和儿媳,算是退休了。

  “我和福军说好了,他有空的时候,我俩就去旅游,先去国内,有空再去国外,他们说我们的蘑菇和日化品在国外卖的可好呢,我想亲眼看看。”

  周秋芬则说:“我哪里也不想去,我就想工作,工作最美好!”

  当年抛弃她的知青丈夫,在知道梅树村都发了后,曾经多次回来找过周秋芬,但她拒绝了,这几年,周秋芬一边工作一边养孩子,两个孩子也争气,一个读博士,一个读硕士。

  秋桂婶还问:“小伟今年要毕业了吧。工作定了吗?”

  周秋芬自豪地点头:“定了,进南河大学教书做研究。”

  一听这个,周老旺都连忙说:“哎呀,咱们村这博士生,讲师教授可不少。我家大外孙女就想考博士呢。”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