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朵就是个财迷,能数钱她就跟老鼠掉进了米窝一样,已经不抱怨不能出去挣钱了。 而且因为这个,她这几天的数学作业写的也好,老师还在作业后面写了长长的一段话——说她计算终于细心起来,不再因为基础丢分了。 周朵得意洋洋:“那当然,一分钱都是钱啊!”“妈!”她兴奋的说,“咱们今天能凑上十块钱吗?” 林巧慧和周渔不一样,反正严华来接,她一个人要拿两篓子菜,中午饭也不在外面吃,带两个菜包子,所以钱都存下了。 昨天已经有八块一了,林巧慧点点头:“我心里算计的有,你数数!” 说着,将口袋里的零钱拿出来,周朵迅速点了起来,林巧慧跟周渔说别的事:“已经出去卖了五天了,这几天每天都有最少一块五的收入,你秋桂婶子和谢嫂子可高兴呢。” 那可是。 农村里在地里刨食,一块钱能买十斤玉米,一亩地一年才出产八百来斤,这完全不是一个等量的劳动! 谁不愿意?! 周渔没吭声,既然林巧慧跟她提了,那显然是有自己的想法,她听着就是。果不其然,林巧慧接着说:“咱们家是一小队的,一共52户人家,其实关系都挺好。挣钱了我们也没瞒着,这不,有十几户人家都想跟着干。” “但我观察了,化工厂家属院虽然人多,可来卖菜的也多。再说大部分都在门市部买了,如果我把这么多人带过去,肯定卖不完,那去掉路费不合算的。” “我问了问严华,他还知道好几个家属院的位置,都能卖菜,你说我能分个小队,带着他们去各个家属院卖菜。” 周渔不由想给林巧慧鼓掌,这是有观察有思考有办法,她直接点了头:“我觉得行!” 她还给了建议:“不能让他们自己去,你和秋桂婶子谢嫂子有经验,分成三队,带着他们去。顺便要给他们讲一讲卖货的技巧。最重要的是,你们人多了就可以打配合了。” 周渔这么一说,林巧慧一头雾水:“怎么打配合?” “学会观察附近门市部卖什么。你看化工厂门口的门市部天天卖冬瓜菠菜和小白菜,咱们卖点豆角茄子西红柿辣椒就有人买。如果新去的地方卖豆角西红柿,咱们就可以换个花样。” “还有可以打听各家属院哪里人多。譬如我猜啊,肥皂厂可能川省人多。”周渔上次在百货公司旁边买肥皂,卖给她的那位肥皂厂职工就是川省口音。“可以去打听打听,如果是,他们肯定爱吃辣椒,就算门市部有,到了中午也不新鲜了,咱们如果有新鲜的,肯定卖的也好!” “以此类推,要是西南那边土豆肯定买的人多。” “大家菜园里的菜都是给自家种的,主打一个品类齐全,如果每个人什么都拿过去,肯定不能全卖出去,就可以换着来。” 林巧慧可没想过这些,但这些一听就知道都是有用的,她是越听眼睛越亮,后来干脆找了周朵的笔和不用的本子,将周渔的话记下来。 等着周渔说完了,她也写了满满当当一大张。 现在即便林巧慧还没开始干,她已经确定,这法子肯定好用。 原先周渔说种蘑菇卖蘑菇,砸了房子,她是觉得没办法,宁愿毁了也不给周图强他们。其实对周渔种蘑菇没什么概念。 但现在,她知道了,她闺女上了一年大学真的不一样,你看看这张纸上写的,不是做生意的料,怎么能这么细致入微?! 她也顾不上休息了,冲着周渔说:“我这就跟她们商量去,秋菜没几天了,我们得好好分配分配,多挣点!” 周渔点点头,还鼓励道:“妈,也不是就这半个月的活,等我以后蘑菇种出来了,还得找人卖。” 林巧慧本来还觉得可惜只能干半个月,没想到周渔这边居然还有活,她简直太高兴了:“那可太好了,村里都穷,要是能稳定挣钱,大家今年能过个好年!” 说完,她也待不住了,直接就出了门,显然是商量去了。
第8章 周渔给的建议足够合理,林巧慧跟她们一说大家都乐意。 不过有一点,大家都有点胆怯。 秋桂婶子身板厚实得跟门板似的,当年挣工分比男人挣得都多,说让她带队,她居然扭捏起来:“我怕带不好!” 郭嫂子还怕周渔看不上她们这堆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妇女,一个劲儿解释:“我们跟着你妈还好,带她们去心里没底,农村人人家都笑话。” 周渔很理解,这年头城乡差距太大了,大家也很少进城,没见过自然怯。不过,谁的胆量不是练出来的,她一开始开厂,产品进不去超市,也是带着东西一家家跑出来的。 跑跑就好了。 周渔直接说:“那这样,明天两组,我带一组,我妈带一组。” 周渔说去,大家陡然间都松了口气,这丫头原先一直在学校里学习,大家其实接触不多,就觉得不爱说话只爱看书,这次回来才发现不一样。 用郭嫂子的话说:“眼睛毒、心里有数,还大方,你说她带着咱们,也不多挣钱,有时候还耽误她家自己的生意呢。” 这话如今一小队的妇女们都同意,你瞧瞧人家,半点犹豫都没有,原先师傅带徒弟还要白干三年,这丫头白教人还态度好,可太大气了。 事儿说好了,周渔才跟林巧慧回了家,只是走之前,郭嫂子冲着林巧慧耳语了几句,林巧慧还看了周渔一眼,点点头才走。 不过说的什么,她没跟周渔说,周渔也就没问,能说肯定说了,不能说就是不方便呗。 第二天一大早,周渔又翻了一次堆,培养料要发酵七天,然后进行高温高压消毒后进行接种,这已经是第六天了,再有一天就能接种。 出了门,周渔也背了个篓子——里面放着十斤辣椒,十斤豆角,她今天准备带队去肥皂厂。 她记得川省有道菜叫烂肉豇豆,可以用豆角做。 二十斤的东西沉甸甸压在身上,周渔还以为她受不了,不过走走路发现也没太大感觉——原身显然也是经常干活的。 往前走了走就跟郭嫂子和秋桂婶子汇合,只是剩下的十一家却没瞧见。 周渔疑惑地看着林巧慧,林巧慧这才说实话:“去一趟五分钱太贵了,没挣钱不舍得这样花的,她们提前走了!” 周渔都愣了,这会儿七点多,坐拖拉机过去要一个多小时,这走路还不得五点就起了,林巧慧居然真的点了头:“五点天没亮就走了。” 周渔叹了口气,看了看晨光中的梅树村,鸟儿从低矮的黄泥房子上掠过,这里真的是太穷了。 “走吧!” 严华挺好说话,知道周渔要去肥皂厂,还专门多绕了点路,把她和秋桂婶子放下了,下了拖拉机,周渔就瞧见了提前来的小翠姨五个人。 这会儿十点多,有家属来门市部买菜的,也有卖菜的,可是她们五个谁也没敢动。 瞧见周渔,五个人才如释重负地迎了过来,“你们可来了。”然后眼巴巴地看着周渔,想让周渔带队。 周渔?周渔才不呢。 她说:“怎么办我昨天都说了,我在这儿有什么急事儿都能处理,给你们压阵,剩下的你们自己来吧!” 小翠姨是个火爆脾气:“你这孩子,我们能行,干嘛求你?” 周渔回她:“你这不行那不行,挣什么钱?!” 这话让她们一下子噎住了,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又看向了有经验的秋桂婶子,秋桂婶子坚定地站在周渔身边,这事儿她认为周渔做得对。 她卖东西经验不多,可养孩子有经验,啥都帮忙做,一定是学不会的。 小翠姨她们瞧着周渔真的不动,相互看了一眼,一咬牙一跺脚:“不就是卖个东西吗,有啥不敢的!” 随后,周渔就瞧见她们忙活起来了。 五个人分工还挺明确的,小翠姨和桂花嫂子放下篓子去了旁边的门市部,还有个秋芬姐去了旁边的摊子上逛一逛。 其实这不难,去门市部只用眼睛看就行了,不买也不用说话,就算对方态度不好,最多说句难听话,至于去其他卖菜的地方瞧瞧,更是简单,侧耳听听就是了,连停留都不用。 所以,等着她们回来,果不其然,人人脸上都带着笑。 小翠姨说:“哎呀,我都没进去过门市部,听说他们可凶呢,我都准备着呢,她说我我就跑,没想到人家压根没理我!里面也没我想的那么不一样,就是几样菜摆在一起,我瞧着蔫巴巴的,比咱们的差远了。” 秋芬姐也说:“我这个更简单,这不就是听樯头吗?” 这话一出,她还有点不好意思,但赢得了老梅树下消息集散地主力人员的连连点头,可不是吗?打听菜价,跟打听八卦没啥区别。 她们坐在梅树村连隔壁石头村、上林村、下林村的事儿都一清二楚,这点算什么! 眼见着,这自信就来了! 还说呢:“跟你说的一样,门市部里有辣椒,不过已经卖完了,我听着有人正说呢,他要腌什么泡菜,这边天天买不到,门市部也不多进点,那售货员说你以为想进就进啊!可真横!” 这没办法,售货员现在可是好工作,那得有关系有门路才能干,外加这会儿大锅饭,别说卖光了,一点都没卖出去也不影响人家开支,自然不会态度太好。 有竞争才能有服务。 所以秋芬姐则说:“摆摊的态度可好呢,要啥给啥,还送香菜。要不咱们也送!” 大家纷纷点头,她们在集市上买东西,人家要是愿意送点针头线脑的,也高兴。 等着去找地方摆摊了,周渔就问了句:“咱们摆哪儿?” 小翠姨不愧是八卦先锋队员,立时就举一反三:“不能一起,这打听消息也得兵分三路,你不是说有下班买菜的,有从院子里来买点小零碎的,那就分三组,来路那儿一组,门口一组,中年再来一组,他们想怎么挑都是咱的人!” 她说完,就看周渔。 周渔给她竖了个大拇指。 有着周渔启发,外加她们既然敢跟着出来,本身就是家里家外一把抓的能手,这生意自然不错。 小翠姨和秋芬姐都在下班路上第一个,她俩胆子大又泼辣,脑袋也灵活,居然还搞了个买辣椒送小葱的活动,还挺入乡随俗,跟人家说:“炸个葱油,拌面吃!” 围了不少人。 其他两组也不差。 周渔瞧着用不着自己,中间拿了一布兜子西红柿辣椒去了一趟农林渔业局,问问齐敏如试管有眉目了吗? 齐敏如倒是真给她记着,不过试管是玻璃做的,如果坏大部分都是直接破掉了根本不能用,所以也只找到了六个微瑕的,让周渔惊喜的是,还有个没了盖的酒精灯和两副橡胶手套,她说:“手套是我多余的,酒精灯是我瞧着没人用了,就拿过来了,你要吗?!”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87 首页 上一页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