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苏林瑾噗嗤一笑,笑完却又尝到了咸咸的眼泪,用手背擦过眼眶,“除了他出任务,还是第一次分开,让你们笑话了。” “哎哟,羡慕死个人了。” “……” 寝室里最年长的李芳自告奋勇成了舍长,替她们拿来了报到后的安排和课表。 叶小茉等不及她找过来,先找到了她寝室。 “我就想着,你今天怎么着也该过来了。”她抱着胸,一脸审判的表情,“姜望回去了?” “嗯。”苏林瑾鼻音还有些重。 叶小茉上前伸手抬她下巴:“行了,以后小娘子你可归我了,让姜望边儿去。走吧,我们寝才4个人,今天晚上过来卧谈!” 苏林瑾心里的酸涩,这会儿又消散去了一些。 没给苏林瑾想念姜望的空档,第二天起她们就按片区除草,打扫整个学校,忙活完这么一通,两周过去了。 元晴悄悄地来了沪江,等苏林瑾知道的时候,大别墅已经收拾干净,虽然不复以前的荣光模样,但好歹是全须全尾的别墅。 这么大房子自然不是元晴一个人收拾得完的,元家的老伙计们闻风而动,主动回来投靠帮忙,尽量地把房子恢复成原来的模样。 苏林瑾带着叶小茉去江南路爷爷的房子里拿了棉被铺盖,躺在了带着大大圆弧形落地窗的卧室里,她舒了口气:“住这儿让我觉得自己像公主,你看这屋顶美不美?” 她指给叶小茉看天花板上繁复又考究的雕花。 叶小茉忙了两周农活,今天又出了力,已经累成一摊狗,口齿不清地答道:“是是是,你是你们全家的公主,公主我睡了……” 紧接着就是军训。 或许因为在基地耳濡目染了姜望对学员的严格,她居然是整个宿舍唯一能抗住魔鬼训练的姑娘,最后还作为新生代表率领方阵阅兵。 李芳她们揉着酸痛的肩背和大腿胳膊,对她竖起大拇指:“不愧是军嫂!” 等到正式开学的时候,所有人都有点儿热泪盈眶,总算是重新能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上课了。 阔别了多年课堂,重新摸到书本的滋味,让人心里五味杂陈,连寝室里最大大咧咧的张清都有些眼眶发红。 这会儿师资明显不太足,蒋云息一人负责了大大小小四门课。 她的个人风格很明显,上课跟平时一样,不废话,开口就是重点,讲完理论立刻便要实践。 开学一周,蒋云息布置了三篇稿子任务,教室里一片唉声叹气。 其实能挤上第一年高考这根独木桥的,都是对自我要求比较高的人,但直面蒋云息这种压力,还是让不少人破防了。 跟其他人相比,苏林瑾已经适应了她的风格,三篇稿子出得很快,顾昊作为班里为数不多,且感受过蒋云息风格的男生,也交上了这三篇要求比较高的稿子。 但很快,当他们在不同的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印成铅字后,这种不适应和勉强,都变成了动力。 蒋云息就是这样,从第一天开始就把学生当专业人士看,提很高的要求,同时让他们看到结果。 苏林瑾的三篇稿子都见了报,除此以外,班上除了她,还有八篇稿子也都拿到了稿费。 跟着稿费汇款单一起来的,还有一个洛城的包裹。 苏林瑾收到了一瓶来自洛城的蜜桔糖,还有好几个涂成红色的熟鸭蛋。 第116章 苏林瑾给姜望写信的时候,把洛城的消息一起写了进去: 【我有姜琰的消息了,她应该已经生下孩子,刚好有个同学是洛城隔壁市的,说我收到的那种红皮蛋,是当地生了孩子用来给亲戚随礼用的,但看样子她没有想回北燕的打算。所以,这个消息,暂时先别跟家里说吧,她要想说自己会说。】 看来,姜琰过得不错。 这应该唯一值得欣慰的事了。 学校的课安排得很密集,像是为了弥补所有人基础一样,让人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很快,蒋云息又点了苏林瑾跟她去北燕:“是个大会,准备一下。” “什么样的大会?”苏林瑾忍不住问。 蒋云息顿住,过了会儿才说:“关系到后面五年工作计划的大会。” 苏林瑾这才意识到,她说的是哪一个会议,顿时有一种麻麻的感觉从脚底一直蹿到天灵盖,她这是要见证历史啊,怎么能不激动? 蒋云息对她的要求很高,或许因为她很早就明确了以后主攻方向是经济类新闻,会议涉及到经济民生类的话题,全部由她一个人跟。 “老师,你对我也太放心了吧?这么重要的会……”苏林瑾心里有些打鼓, “重要的是会议本身,但跟你选什么角度,怎么写,这和任何一个普通的会议,其实是一样的。再说我们不属于任何一家媒体,可以跳出来看问题,珍惜这种不带任何指标的写稿。”蒋云息说,“因为这次会议有专门的审核部门,所以,我感觉可以放手让你自己试试。” 因为蒋云息的教学任务重,她们赶在大会开始前的两天才到达大会主办方指定的招待所。 严密的安检流程,让她有了一丝参与历史的真实感。 “这次应该没时间给你回家,忍忍吧,好在快过年了。”蒋云息拍拍她肩膀,打开了两人合住的房间,“你爱人怎么样?” “他挺好的。”苏林瑾想到出发前收到刘爱玲寄过来的干货,里面夹带的信写着,姜望的练兵严格了很多,忍不住有些笑意溢出来,“可能学员有些受不了吧。” 这次来北燕参会,她给姜望写的信里提了一句,但还没收到回信就已经动身,还不知道他要是看自己这回出远门,又会叮嘱什么。 真是未老先衰,还没当爸爸却像个老父亲啊。 但也让她对以后的生活有所期待,他真的当了爸爸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蒋云息一直看着她,忽然轻轻一笑:“想他吧?我听云落说你是去年结的婚,正是黏糊的时候呢。” 作为老师,蒋云息很少跟她提私事,这会儿短短一句话,让她脑海里浮现出许多两人相处的碎片来。 “嗯,挺想他的。”她坦坦荡荡地承认。 蒋云息感叹道:“真好,你是幸运的。” 到第二天大会开幕,苏林瑾才知道,自己胸口挂的采访牌子是老师的名字,蒋云息则是作为参会人,走进了大会现场。 有了上一次参会经验,苏林瑾已经对看到那些平时只能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的人已经没那么激动了,但还是不能免俗地和其他媒体在入口处看入会现场。 “哇,我看到那个谁了!活的!” “难道谁还是不活的?” “没想到那谁还挺年轻的!我还以为能混上这个级别都是老头了……” “谁说的?我刚看到一个最多26,27的过去了。背影还贼帅!” “就是,别固化思路,咱们这儿不也有特别年轻的记者么?” 这时,众人的视线齐刷刷全朝着苏林瑾来,上上下下扫着:“够20了么小妹妹?笔头利索是吧?现在的年轻人真不得了!” 倒把苏林瑾给看得有点不好意思,那层在扫盲班积累下来的脸皮不够用。 可能越是紧张,媒体工作者嘴就越瓢,八卦张口就来,说着说着都开始笑起来,冲淡了紧张带来的压力。 这个级别的会,都有严密的章程。 苏林瑾看完开幕式去分会场,准备就开幕讲话中的几个重点针对性地听一下领导的讲话,从主会场通道离开的时候,她恍惚间看到一个很像姜望的背影从通道的尽头一闪而过。 她轻拍了拍自己的脸,心说:“我大概是疯了,看谁都像他。” 现场有条不紊的疏导标志下,人影交错,摩肩接踵,而她发了一会儿呆,突然非常,非常想见到姜望。 相思如狂啊,苏同学,看到个差不多的背影就想他了,这可不太像你啊。 她摸了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算算时间,大概还有不到两个月,她就可以准备寒假回滇南了。 这么想着,勉强把心头那点酸涩给摁下去。 进了分会场后,她瞬间进入工作状态。 因为是自己关心的选题,跟上节奏后她脑子转得飞快,会上的讨论结束同时,她的文章结构就已经搭建得七七八八,回去把内容填充进去,基本上就有了一篇稿子的雏形。 好吧,虽然相思病发,但没有影响工作的能力。 苏林瑾记录完大佬们的发言重点后,抬头看会场已经人走得没剩几个,便赶紧收拾好自己的纸笔去大会的休息处。 一直到了晚上,苏林瑾写完今天的特稿,美滋滋校完稿,蒋云息都还没回。 她不知道老师有没有吃过东西,正要去招待所前台问还有没有点心,忽然又看到那个相似的背影,正从招待所离开。 她定睛看了很久,那背影真的很像,不是她的错觉。 “那是谁?”她问道。 工作人员说:“哦,那人也是参会代表,刚来问我们这一个媒体记者住没住这里,出于工作守则要求,我们没透露。” “哦,问的是谁啊?”她说完发现自己也问了个不合时宜的问题,摆手说,“抱歉,你们的工作要求。” 工作人员看她挂着记者专用的胸牌,笑了笑:“这没什么。他问一个姓苏的记者,那人似乎是来找自己爱人的。” 姓苏的记者,军装,爱人…… 这要是巧合,也未免太巧了一点。 苏林瑾心跳得一下子有些剧烈。 她知道这种见风就是雨的联想不可取,也知道自己这种联想有点荒谬,但还是追了上去。 万一呢? 万一是他呢? 反正不是也没关系啊。 蒋云息上课的时候也说过,追寻真相的时候,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她到底在想什么? “等一下!” 她一边追一边说,有些气喘。 学校有体育课,她身体素质还是不错的,搁以前她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时候,可能做不到一边追还一边说话。 但前面的背影顿了一下后,还是继续往前,眼看着那人步子越走越快,中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她停下来深呼吸一口气,大声喊出来:“姜望!” 背影顿时停住,停顿了两秒钟,他猛然转身。 说真的,苏林瑾追出来的时候觉得自己内心戏太多,姜望是万万不可能出现在这个大会现场的。 他要是真的参会,怎么会不告诉自己? 那是不可能的。 但当他转过来的时候,她还是瞬间给自己找到了答案。 他应该是来不及告诉吧。 时隔三个月,她看着那张脸有些恍惚。 黑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0 首页 上一页 10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