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作者:容姝姑娘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6-05 03:10:06

  如果只是做西方的代加工厂,所有的一切都是消耗自己的资源去为西方服务的话,那是得不偿失的。之前我们没有赚取外汇的东西,可是如今黑玉草生产出来的几样产品在西方国家能卖到天价,那么我们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这些是白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我们走过的歪路里总结出来的。大领导的总体思路是对的,我们现在科技落后武器落后要发展。但白露觉得不应该再变成别人加工会造成大污染产品的加工地。

  领导觉得她这个思路可以,且领导们比白露聪明,从白露这点后世总结出来的观点上,他们还衍生出了很多东西。他们应该就着外国人喜欢的东西来发展一些产业去挣他们的钱。

  如今国家刚刚划出一部分城市来走这个方向,倭寇就像闻着味道的鲨鱼过来了。

  “国家这边虽然在建设工厂,但主要的投资力度还是在沿海地区,咱们只有把市场打开了,后续的事情才好做。而且国有工厂因为要注重邦交,很多事情确实不好做。我记得你的计划书里曾经说,想把木家堡制药厂和白氏华安堂开遍全国各地,有没有计划提前。”

  倭寇拾人牙慧,他们目前投资的意向和白露木家堡的模式一样,都是想找当地农民们签订种植药材收购的合约,然后在当地建厂。

  工厂建起来后,他们可以在当地打探黑玉草的事情,发展间人。就算打探不到,把中药材进口回去包装成“汉方”药,他们也不亏。

  “您是想让我抢在倭寇之前,和当地的百姓们签订种植购药合约?”

  “对,如今正在包产到户的关口上,如果由政府和国有工厂去签订,一来是百姓们容易多想,二来是咱们的资金确实也有问题。”

  领导们也没办法,改革这条路没有那么好走,不管是发展沿海还是土地改革,都有一群老人不能接受,加上间谍在里面搞事情,这两年大大小小闹出过不少事情来。

  而药厂这方面呢,国家倒不是真不至于拿不出钱来,但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白露关于药品的定价让他们不好做,黑玉草卖给外国人卖出了天价,其中的利益很高。

  但目前能出口的百分之九十都是黑玉草制品,其他药品生产出来也是用在国内,而白露把这些用在国内的药品价格定的很低。

  按照木家堡制药厂的模式来说,药厂属于薄利多销,是有可以挣钱的空间饿。这点从税收上可以看出来。可是目前的国企不用大领导说白露就知道是什么样子,效率低福利高瑕疵率高。

  同样是一个工人,木家堡的工人可以干国企工人们两三倍的活,虽然他们加班费高,但再高这也只是一个工人啊。不管是分房分宿舍还是年节礼品各种保障,都只要出一人份。而国企这些东西,正是工厂资金消耗的大头。

  眼下的建设的药厂因为规模不大,只生产黑玉草制品,大领导是交给军方来管理的,军人们令行禁止,这些厂子不用担心。

  但是如果要和日方打擂台,那就不是小工厂了,要考虑到地方税收和民生问题,你在当地开办工厂,必然要解决当地居民工作的问题,这其中一环扣一环的,不是那么容易的。

  如果以现在国企的经营模式去开一个厂子,就会不可避免的走上现在国有工厂的老路。

  一家不挣钱的工厂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大家心里都有数。但木家堡制药厂把药定这么低,是为国为民,你不能责怪人家吧。

  所以对于领导们来说,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白氏集团行动起来,由他们去跟外商打擂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两年在试探阶段,很多手里有点钱也有能力的人想干又害怕,一个成功的私企建立起来可以给大家起到带头的作用。

  领导们对于国企的现状很明白,但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们此时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私企开办起来,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说是要去竞争,但不管是白露还是领导都明白,一旦白露同意,对方的胜算不大。

  此时没有那么多公知,民众们对于倭寇的仇恨情绪还是很强的。大家都要过日子,如果没有选择,为了生活,为了挣钱,他们会和倭寇的公司合作,可一旦有了自己人的选择,领导敢说,百分之九十九的民众,都会选择自己人。

  这样的好事白露当然要答应啊,这就是她最早的计划好吗!之所以后来改变了,也是因为把黑玉草贡献出去后,白露便想着把这一块儿的利益给国家去做。

  她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中医,这件事只要有人在做,不管是谁都行。至于挣钱,就像领导说的,因为木家堡制药厂的定价问题,这里面的利润真的没有日化厂挣钱。

  白露可不仅仅做护肤品,如今霜露旗下有护肤品、洗发水、沐浴露、香皂、润肤露、护手霜、花露水等等。后续她还想把化妆品和香水发展起来。

  且白露走的都是高端品牌,利润巨大。如今护肤品已经打开了市场,后续这些产品的销售有了护肤品的台子,只要质量过得去,肯定不会崩盘。

  再加上兰绣坊那边,眼下在发展刺绣,但他么的目标也是高端定制,一旦做大做强了,再开创几个小牌子走中端和低端也不是不行。

  白露挣钱的路有千千万万条,她才想把制药这一块儿交给国家去走。毕竟以白露后世的经验,那些被盗走的“汉方”药能在西方国家受欢迎卖出高价,那么他们这正版的药品自然也能,更别提还有黑玉草开路。

  国家这么困难,她一个人做不完所有的事情。

  “两位领导放心,必然不会让你们失望。”

  “药材的定价和木家堡这边不会相差太大吧。”领导问了一句,制药厂目前给农户的定价可是跟高的,姚县的农民们比工人挣的还多,这也很利于留住当地人才。

  “同等质量的药材和姚县这边的收购价格一样。”白露保证道。

  有了这句话两位领导便放心了,又谈论了一些细节问题,才送白露回去。

  饭桌上,听着白露聊了今天的事情,薛承曦脸上的笑容没了。

  “这么说,你马上要走了。”

  “别难过,我会尽快搞定回来看你的。”白露探身亲他,却被他一把搂住,蜻蜓点水变成深吻。薛承曦是个温柔的人,且因为性格的关系,他在白露身边,大多数时候是害羞的,你跟他说一句情话,他耳朵都会红。

  但在两人独处的时候,白露却能感受到那种属于少年人独有的激情和占有欲,她能从他的眼神动作感受出他对她的爱和着迷。没有哪个女人能抵抗得住来自所爱之人的迷恋,她很快与薛承曦沉迷其中。

  这顿晚饭,到底是没有吃完,但两人吃得都很饱。

  虽然要走,但这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且所有生长黑玉草的地方同时进行,白露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

  好在领导们并未撒手不管,九位省长都知道了木家堡制药厂要去开分厂的事情,对此他们是欢迎的。

  对于地方官员来说,他们最关心的是,投资者带动当地经济的能力、解决当地百姓就业的指数和为当地政府创造的收益。至于谁来投资,投资做什么,国有工厂还是私企,他们其实不是很在乎,相对来讲,小地方的领导更希望来的是私企。

  这两年因为知青返城和工作岗位的缺乏,很多地方都乱起来,地方领导们最怕的就是人闲下来,没钱有时间,成天在街上溜达,容易生事。但国有工厂的名额一个萝卜一个坑,私企现在还没冒头呢,所以他们哪怕不喜欢倭国人,但是对于他们来投资的商人还是热情对待,便是希望他们投资后可以解决工作问题,给当地带来发展和稳定。

  如今自己人来投资,那肯定再好不过,几位省长非常配合,他们都与白露进行了电话联系,大致询问了投资的工厂的面积和需要工人的大致人数,最重要的是签约的种植户也没有上限。

  得到自己想知道的消息后,领导们也没有闲着,一方面敷衍着倭国来的商人,另一方面,派手下的干事给白露寻适合建厂的地方,只等她亲自过来看。

  这边和领导们沟通好,白露又打电话回木家堡,她培养了这么多人,如今也该来处来练练了。


第149章 自己的同志靠得住

  木家堡

  制药厂办公室里,陈业华叫了以白露徒弟为主的骨干们来开会,把白露电话里的吩咐告诉大家。

  “白晨他们还有一年多才毕业,眼下腾不出手。师父的意思是让三师妹、钟平和媛媛带队,其他人我们自己安排,谁想留下谁想出去,咱们商量商量。”

  白露收的这些徒弟,除了梅云华和纪红跟了她不少时间外,其他徒弟只有她在寨子里才有空教,其余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师兄师姐学习。

  业华和云华平时好说话,但在教学上却极其认真,所以底下这些师兄妹对他们比较尊敬。

  “大师兄,我想去。”纪红最先开口,十五岁的小姑娘出落得亭亭玉立,她天分高,跟白露跟得早,去年便可以独立行医。今年纪青去了部队,白露也不在寨子里,纪红想跟着出去走走。

  “师兄,我也想去,我还没出过姚县呢。”叶家辉冲着陈业华卖萌。

  “你想都别想,好好在寨子里待着。”陈业华还没说话,宁萱芷便接过话头。叶家辉虽然排第五,但其实他是年纪最小的那个,今年才十二岁,还是个小孩子呢,且家里溺爱着长大完全不像纪红那样皮实,宁萱芷哪里敢带出去。

  “大师兄都没说话呢。”叶家辉嘟嘟嘴巴,可怜兮兮的看着陈业华。

  “五师弟听话,你师姐走了,病房里的病人要有人负责呢,咱们等下次再去。”对于这个肥嘟嘟的师弟,如今已为人父的陈业华总是要多几分耐心。他跟着纪红走儿科的路子,不谈年纪,两个人肯定要留下一个。

  几人商量后决定,这次他们会组成三个团队,第一队由木喜和老八周颜颜带队,主要负责省内的几个省市,木家堡制药厂在省里的名气大些,基本不会遇见什么问题,让周颜颜去历练历练,真有什么事,打电话回来求援也快。

  宁萱芷和钟平带一队人去最远的三个省,木喜、纪红带队去另外三个省,六师弟杨平和聂媛媛则带队去离云省最近的两个省。

  负责人确定下来后,陈业华又在厂里发通知,自愿报名为原则在木家堡、制药厂和种植基地招一批工人跟过去。

  这消息一出,有家在这八个省的知青们都沸腾了,如今知青开始返乡了,他们之所以留在姚县,便是舍不得木家堡的工作。听说那些回去了的知青根本找不到工作,大部分在街道上但盲流,父母也叮嘱他们好好待着,不要着急。

  但现在厂里要开新工厂,他们调过去后不仅工龄工资跟着走,且还是老员工,运气好还能混个小领导做。虽然上班的地方大概率不在他们所在的市里,但好歹是一个省了,不管是回家还是父母过来探亲都方便不是,这样的好事不把握住怎么行。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