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小刘氏小啐了一口,“真看不出来,小叔子还有这能耐。” “你这婆娘,胡咧咧个啥?” 秦老二嘿嘿笑地拉着小刘氏回房,“你家男人更能耐,要不要试试?” “滚一边去!”小刘氏嗔怪。 刚才的惨叫是什么意思? 开始大家吓了一跳。 等哼哼唧唧的声音传出,大人都明白过来了。 反倒是小孩子想探头,让大人赶了回去。 四房不害臊,他们还要脸呢。 不一会儿,大家又重新回房。 只有宋锦在回去的时候,若有所思地看了老刘氏一眼。 秦驰将门合上。 “这事与先前有关?”秦驰这话没头没尾。 宋锦却瞬间听懂了,“大概是了,老太太还参与了。” 秦驰闻言心有余悸,“忽然有些同情起小叔了。” “搞不好人家乐在其中。”宋锦可爱地翻了个大白眼。 秦驰失笑,“你说得对。这种药只会让人有想法,不会令人失去理智。” 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只能说是秦明松憋得太狠了,不过此话秦驰不会跟娘子明说。 同时秦驰有那么一点感激秦明松,家里那脑子神奇的一老一小,也只有他能降得住。 宋锦也不知道宋绣脑子怎么想的? 她只是说了守活寡一事。 宋绣丝毫没有想到秦明松有外心,第一个念头居然是怀疑秦明松不能人道? “今晚的夜色真美。”宋锦无厘头的感概。 秦驰意有所指的附和:“确实,让我家娘子心情不错。” 宋锦笑着抡起枕头要砸他。 秦驰一把将人圈在怀里。 二人笑闹着双双跌到床上。 前世秦明松中了进士,消息传回来秦家沟很是轰动,是个女子都羡慕宋锦嫁了个好夫君。 事实上他的名次不算靠前。 一直没有等到朝廷的空缺。 后来是宋锦出了银子,秦明松请人活动了两年,才在京师谋得一官半职。 消息传开之后,宋绣不知为什么突然嫌弃丈夫两次落榜,非要闹着和离,还让宋锦给她作主。 宋锦坚决不同意。 宋绣竟然偷走宋锦的鲁班盒,跟一个男人私奔了。 屋里值钱的东西宋绣不拿,偏偏拿走了鲁班盒,是因为宋绣很清楚,宋锦最看重这个盒子,贵重的东西都放在里面。 私奔后的宋绣失去了行踪。 宋锦追查了很久都没有查到。 正因为宋绣所为,让老刘氏借此拿捏宋锦。 后来秦明松带着外室一家去上任。 宋锦也没有反对。 除了不喜秦明松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宋绣偷走的东西里,除了首饰和银票外,还有宋锦的户籍文书。 当年宋家案子已经过去八年,没有人再来追查宋锦的身世。 但没有户籍文书,办不了路引。 “娘子,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秦驰侧身斜躺,以手肘撑着半边脑袋,面对着宋锦。 一只食指正轻轻勾起宋锦落于枕边的青丝,把玩了几下,再送到他鼻尖闻了闻。 宋锦侧目,借着朦胧的灯光。 只是隐隐看到他脸庞的轮廓。 宋锦如实似的说道:“在想绣儿和小叔他们。” “他们有何好想的?” “这事儿怪我没有说清楚。” 宋锦装起了善良小娘子,自责道:“以后小叔误会了绣儿怎么办?可这药呀,摆明是奶下的,凭绣儿那脑子弄不到这种药。” “口是心非。” 秦驰没有错过她眼里晶亮的神采。 宋锦拍开他的手指,“相公可不要胡说八道。” 秦驰轻笑出声,“小叔那人惯会装,人前肯定是要给你那个庶妹几天冷脸,不过问题不大。有些坚守的东西,破戒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就像他这个过来人。 第二天。 宋绣一个上午没有出房间。 秦明松出来的脸色沉郁,眼眶发青,显然是休息不好,然后,他去了正屋找秦老头。 不知道秦明松对秦老头说了什么。 秦老头关起房间质问老刘氏,“说!你真给四儿下药了?” “这个、这个……” 老刘氏吓得往后退缩。 秦老头喝道:“快说,再不说老子揍你!” 老刘氏心里委屈,还是将事情的原委说了,再抹着眼泪道,“我也是为了四儿好,我做错啥了?” “你、你个无知蠢妇!” 秦老头气得青筋暴跳。 站在一旁听到原因的秦明松也是一脸黑,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竟然是这个荒唐的原因。 “娘,小宋氏说什么你就信,不会问过我一声吗?”秦明松心里有气无处发。 老刘氏丝毫不觉得有错,“娘不问,不是顾及到你的面子吗?” 这话更是气得秦明松甩袖而出。 昨天他就不该回家! 不回家就没有这事了! 冲出院子的秦明松,忽而见到外面三个哥哥正目光灼灼望着他。 几个嫂子都不好意思看他了。 显然昨晚的事情,家里人都知道了? 这丢脸的事,是秦明松这辈子从未有过的,脸颊羞臊得不行,转身逃似的要回房,然而刚走几步,双腿一软。 差点摔了! 没有摔倒是有人及时扶了他一把。 秦驰一脸关切问道:“小叔,没事儿吧。” 秦明松尚未回答。 倒是小刘氏先一步乐道: “这个没啥,小叔是昨晚上太劳累了才会虚得腿软,回房歇一歇就好了。” 这个小刘氏还真的啥都敢说。 秦老二几个大步上前,“老四,要不要我扶你回房?” “不用不用,我没事。” 秦明松脸上羞得慌,忙不迭进屋。 关门的动静还特别大!
第31章 杭州府来的东西 “小叔这是害羞了!” 小刘氏乐道。 宋锦从屋里出来正好听到。 这个家因为有二婶在,欢乐多了。 小刘氏见到宋锦眼前一亮,笑着凑上来:“大郎媳妇,锅里有馒头,要不要吃?” “多谢二婶,我一会就去拿。” 宋锦被小刘氏这殷勤模样给弄得愣住,上辈子小刘氏可没有这么热情。 小刘氏又说:“我来帮你拿。“ “这怎么行,我自己来就可以了。”宋锦可不敢让长辈来帮忙拿吃的。 进了厨房拿了两个馒头。 宋锦再出来就见到家里的大人,正拿着工具准备出门。 倒是小刘氏磨磨蹭蹭。 “大郎媳妇,你今日又要去县里?”小刘氏轻声问道。 宋锦点点头。 心里琢磨着小刘氏今日有何事。 小刘氏左瞧右瞧,见没有人留意这边,才小声问:“我听大嫂说,你在县里找了个活计,一个月有五百文?” 宋锦又点头。 “那药铺还收人吗?” 小刘氏看向她,满眼期待。 宋锦这下明白了。 原来是想找个活计。 可一想到小刘氏去药铺干活,然后药铺里什么事情都藏不住,宋锦心里就是一个激灵,面上不显,嘴里却说道: “二婶,铺里掌柜没说收人,等他们收人我再告诉你。” “好咧!” 小刘氏高兴,抡起锄头搭到肩膀上,走了几步又回头叮嘱一句:“大郎媳妇,有了消息一定要同我说哦。” “行,一定。” 宋锦回答得很诚恳。 秦驰走了过来,“你答应二婶什么?” “问铺子是否还收人,若再收人的话告诉她。” 收没有收人,都是宋锦一句话。 宋锦现在没有说收人,即说明了刚才只是客套话。 宋锦把手里的馒头分了一个给秦驰。 秦驰接过来咬了一口,“这是三婶蒸的。” “这你也吃得出来?”宋锦意外。 秦驰道:“三婶蒸的馒头软。” “大哥,大嫂。” 三郎从后院往这里跑,见到二人连忙打招呼。 那小手黑呼呼的,像是沾了黑炭,正站在水缸边勺水洗手。 那小手一抓。 葫芦瓢子的把柄,立马出现了一个黑手印子。 “有多少了?”秦驰没头没脑的来一句。 三郎笑嘻嘻的回答:“有小半盆啦,大哥下次还是给我换糖,我要全买糖。” “你小子就这点出息,跟你二哥学一学。”秦驰扬了扬眉。 三郎把头摇得跟波浪鼓似的。 “我才不要跟我二哥一样傻,换糖我还能吃,换成钱就被我娘搜刮去了。辛辛苦苦一文钱都没落着,二哥真惨,白干了。” 秦驰轻笑出声。 宋锦听得云里雾里。 三郎去锅里取了两个馒头,大口大口的吃起来,等他吃完又朝秦家后面的院子跑。 宋锦问:“他这是去干啥?” “取烟。我平时用的墨,都是自己做的,有多余的会送给山长和先生。” 秦驰见她好奇,便带着她去了秦家后面一间茅草房里。 在屋里的地上,用瓷碗点着一盏盏的油灯,足足有数十盏。在小火苗上面,倒扣着一个大瓷碗。 大瓷碗用竹罩子固定。 火苗将碗内薰出一层薄薄的黑烟灰。 此时三郎左手提溜起一个竹罩子,右手拿着一根鸡毛,将大瓷碗内侧黑漆漆的烟灰,一点点的刮落陶瓷盆里。 盆底只有薄薄的一层黑色粉末,正是三郎嘴里所谓的小半盆。 宋锦快要不认识小半了。 这最多就是刚盖过盆底。 “这是要制墨的烟……” 宋锦第一次见到这种取烟的法子。 秦驰没有否认,“进深山找老松树危险也麻烦,我便用桐油来取烟。” 百姓晚上照明的桐油灯,用的就是桐油,在县里或乡集都可能买到,但是秦驰制墨的桐油里,还添加上了猪油和大漆。 徽墨的制作过程繁杂。 烟和胶是制作徽墨最主要的两种原料。 取烟只是制作的第一步,极其讲究。 黄山松是最初的取烟材料,还必须用深山老林不成材的老松树,好比石头缝里的松树,那种树烧出来的烟质量最好。 可是老松树不好找。 制墨人渐渐用油烟来代替。 就是这刮烟的活计不重,却繁琐又费时。 秦驰便交给了二郎和三郎来做。 宋锦还看到旁边角落摆着制墨的工具和几个陶瓷盆。盆上盖着木板,应该也是原料。 这是人家的手艺,宋锦没有多打听。 秦驰检查了一番。 便让三郎好好干,还承诺下次回来给他带糖果。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02 首页 上一页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