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酒蜈蚣 药铺收上来的蜈蚣是活的,因为宋锦尚未说要用何法炮制,便没有让人先处理。 见宋锦蹲在装蜈蚣的罐子前,银珑问道:“小小姐想好要准备怎样炮制了吗?” “若是我爹在……” 宋锦想起严肃的父亲就心头一痛,“珑姨,我要酒制,你帮我先准备黄酒,等这些蜈蚣干了要用。蜈蚣和黄酒的量,是十比一。” 用辅料炮制药材,旨在引药之性,改变或改善其性能。 拿蜈蚣为例。 如用酒浸炙,借酒通脉,祛风活络;醋制,借醋散瘀血,治头风。 还有蜜酒煨三制,旨在借蜜甘而和能解毒,酒通络,煨去燥,共襄药性,但此法工序复杂难弄。 宋锦不会。 整个宋家也仅有家主宋宽懂得。 宋锦经过考虑,决定用药典里的酒制。 即是酒焙法。 只需将阴干的蜈蚣去掉头足,用黄酒润透,微火烘干,使其质地松脆,便于粉碎,降低毒性。 宋锦记得黟县的典史父亲最近中风,正在请医问药。 典史的品级不入流,但实权很大。过去只是县尉属官,在本朝却取代了县尉,主管地方司法、刑狱、治安。 济方药铺若是搭上典史这条线,便不用担心柴掌柜之流的敲诈勒索。 银珑又问:“蜈蚣是活的,要晒几成干?” 宋锦吩咐道:“让人拿去阴干,干至八九成,记得要避免在太阳光下暴晒。” 只需要她这样吩咐。 外面处理药材的童子,便知道要怎么样做了。 药童先将蜈蚣在流动清水下冲洗干净,去除杂质和分泌物,然后用两头尖的细小竹片,将鲜活的蜈蚣头尾固定,再放到晾晒用的大筛子。 用竹片固定,是避免蜈蚣蜷缩起来以致干燥不均。 所谓的阴干,即是将药材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其自然干燥,以避免阳光暴晒导致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流失。 不得不说,宋氏药材在处理技术上,是走在大夏朝的前列。 宋氏药材出名,不是没有理由的。 外界入药的蜈蚣,多数是放到阳光下晾晒的,在药效上就总是差了宋氏药材几分。 宋锦帮着处理药材。 见到不对的,指点几句。 有她的把控,大家犯错的机会都少了,用心听的人还能学到不少东西。 宋锦不怕这些人将事情外传。 因为除去了金玲和银珑两家,剩下干活的杂役和药童,都是金玲从牙行买来的,签了死契的。 忙活到下晌。 一天的时间就过去。 宋锦又要回去。 从后门出了药铺,刚走出巷口,便见到有一辆马车候着。 秦驰正伫立车旁。 宋锦眼睫微垂。 看到秦驰,让她想起了上午的事。 是什么情况下,一个读书人会放弃科考? 一是缺钱,二是科考资格。 秦驰摆明不缺钱。 那么会是报名资格吗? 本朝僧道、吏胥、娼优贱民,正在服丧,触犯刑责等是没有科举资格的,这些秦驰都不像。 一时之间,宋锦还真想不通原因。 宋锦加快脚步过去。 “相公是来接我的吗?” “早上忘了请老李叔来接你,我正好从书院回家,便顺道来了。”秦驰解释道。 宋锦客气道:“劳相公惦记了。” 说完不等秦驰双手扶她,人就先一步上了马车。 秦驰眸光微闪。 像是察觉到了宋锦的疏离。 今日宋锦确实是意识到了一些问题,就是她要和秦驰适当保持距离。 宋锦生怕投入过多感情,等秦驰去世了会接受不了。就现在这种距离就挺好。 不用交心,友好相处。 两个人坐在马车上,狭小的车厢里只有他们。 仅需要伸手就能碰到彼此。 “娘子工作可顺利?” 秦驰听说怀仁药堂的人来找茬。 宋锦微笑道:“跟往常一样,挺好的。” “那就好。” 这是不愿意跟他说了? 秦驰姿态闲适坐着,一只手轻搭在腿上,食指正有一下没一下的轻点,“若我报名参加县试,娘子会支持吗?” “不管相公作何决定,锦定会支持。”宋锦浅笑地回答。 秦驰如是早有所料,“那我又不愿被家人知晓呢。” “此事我不会去说。” 宋锦虽然不清楚他为何要隐瞒秦家人,但是还是尊重他的意思,支持他的决定,“那,那你差银子吗?差的话跟我说。” 秦驰见她财大气粗的小模样,只觉得格外有趣,索性问:“上回你便给了我两千两,这次打算给多少?” “这要看你科举需要多少。” 宋锦笑眯眯的回答,尤其咬重科举二字。 这话里表明了,她支持他科举,也仅是钱财上支持他科考的费用。 秦驰笑道:“你这有多怕当冤大头。” “这不是事先说明,怕你误会嘛。”宋锦知道秦驰不缺钱。 果然,秦驰拒绝了,“我身上有银子。” 宋锦也没有一定要给他银子。 只是把态度拿出来而已。 反正,对她的影响不大吧。 家里日常杂活都有黄婆子,秦驰书院的事情,宋锦也插不上手。刚来到县城,宋锦也想过照顾秦驰的衣食住行。 但是,来这里的第一天。 秦驰便自己安排妥当。 这不是摆明了,不希望她来插手吗? 宋锦知道秦驰有秘密。 越是有秘密的人,越不希望外人来插手自己的生活,宋锦很有自知之明的,所以,除了在李氏等外人面前做做样子,很少会关心秦驰的衣食起居。 秦驰此时都不知道,自己先一步安排好起居,反而让她误会了。 致使很长的时间,秦驰看到同窗有妻子缝制的衣物和吃食,反倒是他一无所有,因此耿耿于怀。 在县城里又住了些日子。 这段时间里大家都忙碌。 宋锦是药铺和家里两头跑。 酒蜈蚣炮制已经完成,宋锦挑出大小一致,品质极佳的一部分,让邢纶借此搭上了典史。 自从宋家倒台。 徽州送礼的风气中,若有宋氏药材,成了极有面子的一件事情。 这辈子宋锦还是决定让邢纶当明面的主事人,建立人脉这种事情,自然让邢纶出面。
第36章 又回秦家沟 秦驰则在家里全力备考。 一日不落的读书复习,每三日会去一次书院,宋锦猜他是去请教师长学问。 宋锦早就给了黄婆子十两银子。 让她帮忙购买好些食材,给秦驰补补身子。 今日下晌。 宋锦从药铺回来,发现秦老大来了。 按照日期来算,明日是书院旬假,秦老大是特意过来接秦驰的。 原本秦驰不想回去。 可一想到他不回去,李氏就会询问原因。 秦驰还是决定回去一趟。 宋锦想都没想,便说也要回去。 回家的路上,秦老大聊起了家里一些琐事。 上回宋绣和老刘氏闹出笑话,有秦老头出面,家丑并没有外扬。倒是第二天,宋绣和村长家的陈冬儿,又差点儿打了起来。 起因是陈冬儿得知秦明松在家,整日在秦家外面转悠。 宋绣实在没忍住,出去就骂人。 一骂起来,陈冬儿又说没名声了,要秦明松负责。 还是来那么一套。 宋锦问道:“事情最后怎么样?” “村长来把人带走了,这事又不了了之。” 秦老大想到陈冬儿那人,不知该怎么形容,“我说村长家的闺女,都不知该如何评价。换作我早早把她远嫁了,就没有那么多事儿。” 宋锦想起前世陈冬儿所作所为。 确实是不知该怎么形容。 秦驰慢吞吞道:“那陈冬儿,一是不要脸皮,二是豁得出去。被这样的人缠上,是注定要惹一身骚。” “那你小叔岂不是很倒霉?” 秦老大都要替秦明松着急。 先不论秦明松此人该怎么样评价,但在陈冬儿这件事情上,他确实是属于倒霉的一挂。 秦驰幽暗道:“倒霉也是他自找的。” 宋锦诧异。 还以为他在此事上会同情秦明松,结果……就这? “这么惊讶干嘛?小叔能在府城立足多年,心机手段自然不缺,我不信他会解决不了陈冬儿,不过是不想罢了。” 秦驰徐徐聊起了个中原因。 风流在文人那里算是雅事。 不怕爱慕者有病,就怕连一个蚊子都没有,而爱慕者越疯狂,传出去不但不会有损名声,反而会名气大噪。 聊着聊着,又聊到了丹参种植上去。 说到种植,秦老大脸上的笑容都多了,“我长这么大,才知道种东西要那么多讲究。” “那爹给我说说。” 秦驰看出老爹现在需要一个人来倾听。 “是周管事教我们的,他说丹参有三种繁殖,分根、扦插和种子。我家提种植比较晚了,济方药铺只有种子。” 秦老大将种植的事情说得很细,“因种子细小,故盖土宜浅,以见不到种子为宜……” 连秦驰这个门外汉都学到了一些。 起码知道了丹参的种子要怎么样才能发芽。 丹参种子萌芽对温度要求较高,种子发芽前,土壤干后需要立即浇水。 秦家人这些天都是轮流着去给药田浇水,都是体力活计。 几个大人都累得瘦了一圈。 宋锦这才打量起秦老大,人果然是瘦了些许。不过这一次他们回家是下晌,县城里卖肉的都收摊了。 只有路过杂货铺子,秦驰进去买了一堆东西。 宋锦想他大概是去买糖回家哄小孩干活的。 见到秦驰听秦老大说话,神情间没有丝毫不耐烦,他看向秦老大的眼神,都含着笑意和专注。 即便聊的东西与科考无关,都是一些日常和琐事,秦驰依旧是在倾听。 想到这个世道,读书人的傲气。好比秦明松那目下无尘的姿态…… 人需要对比,同时也最怕对比。 有了对比才更能分清好坏。 宋锦在想着事情入神,眼里却一直看着秦驰。 突然,秦驰扭头看向她。 两人的视线,冷不防就对上了! 宋锦先是一愣,接着看到秦驰眼里的戏谑,脸颊不由自主地热了起来,心虚地坐直身子,扭头看向车窗外。 秦驰无声轻笑。 秦老大一声长“吁”,马车停下。 这是到家了! “哇哇,大哥回来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02 首页 上一页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