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可闻宫乐之音,悠扬大气又庄重。
第471章 这胆子太大了 太和殿内,龙椅高坐。 明武帝神色端重。 朝臣们身着朱袍,头戴乌纱,肃立两旁。 殿堂内带着战后的肃穆,也掩盖不住即将封赏的喜悦与期待。 突然,宫乐停下。 礼官一声高亢的宣读声划破宁静: “陛下亲临,封赏仪式开始!” “宣!安郡王秦祈安!” “宣!安郡王妃宋氏,觐见!” 声音似箭,射穿大殿的沉寂。 朝臣们纷纷低头,行礼如仪。 一个个面上没变化,心里却惊讶极了! 女眷进宫只会参加接下来的庆功宴,鲜少会踏足殿堂。 而这段时间,背地里就有秦驰为了新欢抛弃原配的谣言,就算谣言没有闹得人尽皆知,在场的官员多少都有耳闻。今日,秦驰居然带原配出现在太和殿? 这可不像是要换妻子的意思。 朝臣们暗搓搓的瞅向秦驰,眼角的余光又瞥见宋锦,仅是这一瞥。 所有人的呼吸似乎都停滞了。 整个殿堂仿佛为之一静。 传闻中容貌平平的郡王妃,此时端庄柔美,有着倾世的姿容,美得令人惊为天人。等回过神来一刻,众人又是心头一震,纷纷对秦驰起了质疑。 这胆子太大了! 居然公然玩起了狸猫换太子? 让新欢直接顶替了原配的身份,此举比抛弃了糟糠之妻更为恶劣。真真没想到秦祈安竟然是这样的人! 就……很离谱! 在各种惊疑的目光下,宋锦随着秦驰一同踏入了太和殿。 本该由五品以上官员主持的郡王册封仪式,由明武帝亲自来主持。秦驰从明武帝手里接过金册和金宝,再轮到宋锦接过镀金的银册。 在宋锦接过银册的一刻,秦驰心头的大石终于落下。他真怕宋锦会不分轻重的拒绝,现在这样就挺好。 二人向明武帝叩拜谢恩。 在礼官一声礼成下,二人要起身之际。 “且慢!” 闻阁老微微躬身站了出来,“启禀陛下,臣有一疑问,想请安郡王解答。” 明武帝睿智的双目微微眯起,“祈安,你意下如何?” 秦驰向明武帝施了一礼,再转身看向闻阁老,“不知闻阁老想问什么?” “请问安郡王,您身旁的女子是何人?”闻阁老有种稳操胜券,终于捉到了秦驰把柄的兴奋感,“坊间传闻安郡王妻子相貌平平,近日又传闻您府上新得了一个美人……” 秦驰反问:“阁老这话是何意?” “哈哈哈,安郡王,闻阁老还能是啥意思?自然是怀疑您今日李代桃僵。”一声大笑突兀的在殿里响起。 众人不用观其人。 仅是闻其声,便知是宁国公。 宁国公向来口无遮拦,大家已经见怪不怪。 可是今日殿堂上有此疑惑的人不仅是闻阁老。只不过,闻阁老脑子一热当众说了出来。 倒是当事人宋锦听了,只觉得荒唐又无语。 秦驰转身看向了宋锦。 明武帝一样看向宋锦,“安郡王妃,你可有话要说?” “回陛下,我乃一介妇人,见识浅薄。以往以为大殿上,大臣们商谈国事,言谈举止,必然是有理有据,不会有捕风捉影之事。今日当真是长见识了,原来坊间传闻亦能拿来说事。” 宋锦没有正面回答质疑,但说出来的话又直戳人肺管子。 秦驰笑吟吟站出来,双手抱拳向身后两边同僚做出道歉状,实则是添油加醋道:“诸位莫要误会了,我家夫人生性耿直,若有得罪了谁,还望海涵。说来此事也怪不得我家夫人,坊间传闻当不得真,是寻常百姓都晓得的道理,本郡王也没想到闻阁老未经调查就当真了,还搬到了殿前来。” 闻阁老听了老脸一红,“你,你是在左右言他?你敢说身边的女子,是你在乡下娶的原配?” 秦驰刚又想开口。 “够了!” 明武帝严肃道:“闻爱卿,退下!” 随之,明武帝环视了底下臣子一圈,又语带威严道:“日后谁若再拿谣言来说事,就给朕去军中训练三月。朕是老了,可还没有糊涂到连太子的生母是谁都不认识。” 这下子顿时没人敢吱声。 包括闻阁老,惶惶退下。 有脑子的都知道了闻阁老急功近利,大概是这段时间被打压狠了,致使于他失了分寸。质疑再多也没用,真假只需明武帝一个人的态度。 封赏仪式刚开了一个头。 朝廷把秦驰的事放在前面,也是因为秦驰如今的地位卓然,文武百官越不过他。 “继续!” 明武帝缓缓抬手,示意礼官展开卷轴,上面记载着每一位功臣的赫赫战功。 随着功绩的诵读。 裴家父子等将领出列。 在这场叛军内乱中,秦驰解救先帝于危难在前,又活捉赫连楷和逼死了宴江南在后,后来又给南方平乱大军出谋划策,居功至伟。 位列于功臣榜首,无一人敢质疑。 但秦驰现已位极人臣,再升便是称王。 明武帝有意册封秦驰为摄政王,毕竟秦驰现在虽然没有这个名头,干的却是摄政王的活计。只不过被秦驰婉拒了,说不想过于抢今日将领的风头。真实是怎么想的,便不得而知。 明武帝亲自一一赏赐功臣。 诸位武将跪拜谢恩。 掌声与欢呼声渐起。 太和殿内的气氛,如同熔炉般炽热,每人都被这份荣耀所感染,包括旁观者宋锦。 “宣!襄义侯宋宽觐见!” 礼官这话一出。 朝臣们暗瞥了宋锦一眼。 宋锦目不斜视,安静望向殿门口,小声的对秦驰说道:“你说让我来观礼,就是这样观礼?” “嗯,怎么样?我没失言吧。” 秦驰不会承认自己确实耍了小心眼。 宋锦唇角轻勾,“确实,没有失言。” 宋宽被人扶着进来,临近大殿中间,才松开内侍的手,跪下向龙椅上的明武帝叩拜行礼。 宋宽正式册封为襄义侯。 可定居于徽州。 侯爵一般被封后,是要留在京师。 但也有少数可以离京。 宋宽的侯爵头衔是荣誉,可以提高社会地位,即是所谓的改换门庭,但并没有实权和封地,仅是每年可以在官府领一份俸禄。 在这种情况下,居于京师或是徽州,问题都不大。
第472章 长公主 宋宽册封过后。 封赏之事到了尾声。 明武帝又勉励了几句,就先退了下去。 宋锦上前扶住了宋宽,笑盈盈的说道:“爹,恭喜。” “哈哈,同喜。” 宋宽笑而应之。 秦驰也上来道喜,“这是大喜事,岳父要设宴庆贺吗?” 宋宽含笑摇头,“不了,要办也等回徽州再说。”有句心里话他没说出,是他在京师没几个认识的人,办宴席也没意思。 三人在说话。 偷瞄他们的官员不少。 此刻众人终于相信了,眼前的女子真是秦祈安的妻子! 有人蠢蠢欲动想过来道声恭贺。只不过碍于礼节不好上前来打扰,一个不好就不是讨好,而是讨人厌了。 太和殿里有人窃窃私语了起来。 但奇怪的,没有率先离去。 磨磨蹭蹭的不知想做什么。 闻阁老面露耿直似的说道:“安郡王,刚才冒犯了,是我考虑不周。” 说完,他向安郡王拱手道歉。 秦驰侧目看向他,虚虚的回了个拱手礼,若无其事道:“哪里哪里,闻阁老多虑了。” 转而他又环视众人,“诸位可以移步奉天殿,听说请了有名的戏班子唱戏。” 宫宴会有各种表演,杂技、戏班和伶人歌舞是标配,后来还有各家精心培养的出挑子弟六艺比拼等,每年都有人想借此扬名。 跟人寒暄的是秦驰和宋宽。 宋锦作为女眷,只需要温婉大方的作为陪衬即可。 差不多的时候,跟着秦驰出去。 半道遇到李氏派来接宋锦的宫女。 男女的宴席是分开摆设,宋锦跟着宫女去见李氏,秦驰和宋宽去了男宴。 快要到宫宴的地点。 宋锦停下了脚步,从袖间取出一块面纱,戴到了面上,遮掩了大半的容貌。面见圣上无法戴面纱,参加宴会就没有那么严格。 联想到所谓坊间的流言。 为了避免麻烦,宋锦还是决定遮掩下,尤其是刚经历过闻阁老的质疑。 宫人没有带宋锦去人多的地方,而是来到了一处偏殿。 再见到李氏的时候,她旁边坐着一个雍容华贵的老妇人,年纪上比李氏大上了不少,像是长辈一样。 “锦儿过来!” 李氏笑着伸手拉过宋锦,介绍旁边的老妇道,“这是姑母,快叫人。” “姑母。”宋锦端正的行礼。 此时她知道了这老妇是谁,也就是长公主,与皇帝是姐弟,确实是李氏的长辈。 长公主慈笑道:“这是祈安的妻子?” “正是。”李氏笑应道。 长公主摘下了一枚手镯,戴到了宋锦的手里,宋锦刚想要婉拒,长公主便道:“长者赐,不可辞。” 李氏在旁道:“收下吧,这是姑母的心意。” 宋锦低头一瞧,很是惊讶。 这是双龙戏珠玉镯,雕工精美雅致,仅是这双镯子,放到外面就是价值千金。 宋锦向长公主盈盈一拜,“多谢姑母。” “哈,都是一家人,客气什么。”长公主作势打量着宋锦,小半会儿终于开口道,“可否把面纱摘下一会儿,让姑母瞅一眼,外面关于你的传言,着实千奇百怪,每每听了都让人心生好奇。” “是我失礼了。” 宋锦将面纱摘了下来。 长公主见之,骤然双目愣了愣,数息过后她才感慨道:“方才不能理解你戴面纱的用意,看过之后便懂了。” 于是,她抬了抬手,示意宋锦将面纱戴上,“你之前就做得极好。” 这容貌太过了。 展露在人前,并非是好事,史上因美人祸国的例子不在少数。不过,想到宋锦嫁给秦祈安多年,孩子都生了仨,名声依旧不显,甚至一度传出容貌丑陋,由此可见宋锦平时对此很是注意。 长公主想到此,对宋锦很有好感。 拉着宋锦坐到她身边,宛如长辈似的询问了起来,宋锦一一回答,李氏时不时再添上一两句,气氛很是融洽。 “祖母,您在这里呀。” 一声娇俏的少女声音,从门口传来,“让敏儿一顿好找,还以为您在外面听戏呢。”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02 首页 上一页 29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