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即起身,快步出了大殿。 骑着快步匆匆来到了济方药铺后面的院门。果然见到了门前有十几辆马车,有人进进出出的,将一个个木箱搬上车。 门前还站着宋宽在指挥。 宋宽的脖梗处,还骑着一个小家伙,正是他的小儿子。 秦驰等人骑马出现,宋宽很快就发现了。 将手中的缰绳扔给一旁的侍卫,秦驰快步过去,向宋宽拱手行礼道:“小婿见过岳父,岳父的身体可有好些?” 又是岳父? 宋宽嘴角一扯。 不知该应呢,还是不该应? 索性宋宽装傻,不去纠结这个问题,“托安郡王的福,好多了。你是特意来接乖乖的吗?” 秦驰眸光落向小儿子,“不是,来此是想见锦儿。” “去吧,人在里面。” 宋宽往身后的大门指了指。 秦驰又是低头致谢,然后又快步进去。那火急火燎的模样,真是难为了他还停下给宋宽问安。 来到了宋锦的院子。 木婷正指使下人搬东西。 宋锦坐在桌前,手里检查着手中的书稿。 这是景老前两日最终确定的医书稿件。 原本不打算在京师的书局,现在又发生被书局刁难的事,她更不会在京师印刷。 将书稿收入盒子里。 忽然,眼角余光瞥见门口出现一道挺拔的身影。 宋锦抬头望去。 秦驰看似闲庭信步的走向她。 但他额前的薄汗,泄露了他的内心并不似表面的平静。 宋锦慢慢地收回目光,起身要客气相迎。 “非要离京么?”秦驰语气克制又压抑。 宋锦垂眸,“是该离京了,再拖下去就要入冬了,赶路不适合。” “回徽州?” “是,回徽州。” “就没想过跟我说一声?” “……”这话无法回答。 宋锦确实是没有想过,“我本来打算,等会儿去一趟公主府,将乖乖送过去。” 再顺便和李氏道别。 仅此而已。 宋锦拿起桌面装书稿的木盒,向秦驰行了个礼,背后着门口后退数步。 离门口近了。 她没有犹豫地转身。 大步离去。 秦驰木然站在原地。 直到宋锦的背影消失,他仍是一动不动。 一旁的下人连大气都不敢吐,连搬东西的动作都停下,不自然的伏跪了下来,不敢抬头。 好半晌。 秦驰急切的往外走。 直到跟上了宋锦,在距离她丈余远的距离,又霎时顿了顿,旋即放轻脚步,不紧不慢的跟着她,视线却始终落到她的后脑勺。 步到了大门前。 宋宽看到了女儿。 自然又看到了跟在女儿身后的秦驰。 宋锦看不到秦驰此时的神态,宋宽却能看到,明明面上没有多少表情,他硬是看出了这人有种快要破碎了的感觉。 “娘!娘,抱抱。” 小家伙一瞅见娘亲,立马倾向向她。 宋锦本来有点魂不守舍。 一听到儿子的叫喊,她当即将儿子接过来,再顺势将盒子递给宋宽。 宋锦抱着儿子,拿脸颊去蹭着小家伙的脸蛋儿,心里满是浓浓的不舍,本来应该昨日就将孩子送回去。 可她不舍得。 能拖一日是一日。 娘俩在亲昵之时,不妨碍下人忙碌。 木婷让大家快加了动作。 等一切准备就绪,站在秦驰身边的宋宽,无声的跟秦驰拱手告辞,大步踏上了一辆马车,透过车窗他喊道:“锦儿,该起程了!” “啊?哦,知道了。” 宋锦以额头抵着乖乖的小额头,“娘要走了,乖乖要跟话,好好长大。” “娘,娘……” 小家伙像是意识到分离。 一双胖乎乎的手臂,用力搂住宋锦的脖子,还扁着小嘴,要哭不哭的。 宋锦将孩子一把塞到了秦驰的怀里,手轻轻地抚过孩子的脸颊,“照顾好孩子,莫要让他们受到伤害。” “我会的。” 秦驰下意识搂住孩子。 宋锦低眉向秦驰盈盈拜别。 父子俩就这样看着宋锦转身,脚步没有丝毫迟疑的上了马车。 前头的马车开始往前走。 车夫坐上了车辕,甩了甩马鞭。 “驾!” 马儿迈开了蹄子。 车轮轱辘辘,队伍徐徐的前进。 站在门前的秦驰,抱着儿子一言不发,宋锦坐的车厢就在他的眼前缓缓驶过,车窗的帘子轻轻摇晃,却始终没有掀开。 秦驰心头好似堵着块大石。 压得他连呼吸都会隐隐生痛。
第481章 送别 突然。 乖乖“哇”的一声大哭。 将沉浸于离别情绪中的秦驰,一下子拉回了现实。 小家伙本来就委屈,娘亲似乎不抱自己了,把自己放到了可怕的爹爹怀里。 秦驰刚才抱得稍为用力。 不知孩子是被弄痛了,还是被吓到,一双大眼泪汪汪。 他换了个姿势抱着小儿子,让孩子抱在怀里舒服一些,“儿子,别哭。你哭也没用,你娘是个狠心的,她不要咱们爷俩了。” 抱着孩子,秦驰翻身上马。 再向车队的方向跟去。 在秦驰动的时候,随行的侍卫迅速跟着上马,一行人就这样尾随着车队后面。 本来街道上出现车队不稀奇,但车队后面跟着一支精锐侍卫,还有那一身标志性的装束,令人想不注意都难。 街道的行人纷纷回避,生怕不小心招惹到了贵人。只是招人稀奇的,是被保护的那名男子怀里抱着一个小娃儿。 男子出门鲜少会抱孩子。 直到出了城门。 宋家车队没有停下,就算要说几句告别的话,早先已经说过。 突然秦驰策马追上宋锦的马车,下马跳上了宋锦所在的马车,不等他人回过神来,秦驰已经钻入了车厢。 宋锦早知秦驰跟在后面。 可没有料到他会突然做出此举,宋锦脸色本来就不好,骂人的话差点儿脱口而出。 当见到他怀抱着小儿子,宋锦这才收敛,仍是低声骂道:“秦祈安!做危险事儿前,莫要带儿子一起!若出了意外,怎么办?” “儿子舍不得你……” 秦驰一把将小儿子塞入宋锦的怀里,“他还小,需要娘。” “乖乖归我养?” 宋锦明知不可能,还是没忍住问出口。 秦驰眸色深邃,“你是他娘,我是他爹,谁养不是一样?” 他这个决定让宋锦很意外。 秦驰抬起右手伸向宋锦。 宋锦下意识往后躺,秦驰的手停在半空,顿了顿之后,他又伸向她的头顶。 抽出了宋锦发簪。 宋锦一头青丝散落。 “这簪子给我留个念想。”秦驰握紧发簪,知道这是她常用的簪子,嗓音微哑的又道,“这天下尚未稳定,大半百姓仍过得清贫疾苦,水深火热。西北鞑靼又是虎视眈眈。我肩负监国之责,一时无法离京……锦儿,待天下安定,我会去找你。” 不等宋锦仔细询问。 秦驰已经转身出去。 掀开车窗帘子,正好见到他跃上一匹骏马。 掉转马头。 他侧头望向她。 那一双眼尾泛红的眸子,包含着大多宋锦读不懂的情绪。 宋锦掀起车窗帘子的手指一松。在帘子落下的一瞬,隔断了二人的对视。 仿佛也隔开双方的世界。 车队继续前行,渐渐远离城门。 又有一行人策马进城。 背道而驰。 …… 四年后。 大夏政通人和,蒸蒸日上。 近几年风调雨顺,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些许。 偶尔会传来西北和鞑靼开战或是南方卫所巢杀匪寇等事迹,其实这些消息对于大多的百姓来说,听听就过去了,并不会有多么关心,日常沉重的生活,早就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心神。 近几年最大的事。 对于他们来说不是科考,是徽州襄义侯突然公开了祖传医学典籍,传至大夏各个州府,令全国各地大批医者从中受益。 这对于当下敝帚自珍的观念,是极大的一种冲击。 一些大夫感恩宋家大义,纷纷大加赞扬和响应,各地时常有人组织起医术交流会,把一些奇难杂症拿出来讨论,很多大夫都没有藏私,不知不觉推动了医学上的进步,让大夏的医学达到了空前的发展。当然了,这是后话。 但凡世人提起徽州宋氏或是襄义侯慷慨解囊,免不了会说起小太子的生母宋锦。 宋锦特意找景老编写医稿,包罗了民间常见的上百种病症,怎么样预防方法、疗法和常见药材的如何炮制和保存等,她不吝啬的公开宣传,且一而再的印刷成书,印刷了数十万册,通过济方药辅以极低的价格卖给普通百姓。 致力于要给每个山村,至少培养出一名医者。 当中或许会有人学艺不精,弄虚作假,造成几桩误诊等问题,但又不能否认,宋锦此举确实是帮助民间很多求医无门的穷苦百姓,不至于小病拖成大病。 而乡村的医者渐渐增多。 实实在在惠及无数贫苦百姓,连同孩童夭折的数量,都在每年减少。 总而言之,宋锦所做之事,令她的名声在民间与日俱增。 于是造成了,人不在京城。京城却从不缺关于她的话题。 话说当年宋锦离京,秦驰抱子相送,那一幕在京城造成了一时的轰动。之后,一些人以为有机会了,甚至秦驰和宋锦和离的消息一度又起。 事实打了很多人的脸。 秦驰四年如一日的洁身自好,清心寡欲宛若清修雅士。一日从早到晚,不是在处理朝政,就是在处理朝政的路上。 不是没人送他各式美人,甚至有人故意找了和宋锦有几分相似的女子,秦驰以打小身体有弱症,需清心寡欲,方能长寿为由拒绝。 这理由一传开。 再无人敢打秦驰的主意。 不然,被扣上一个居心不良,咋整? 秦驰可不是个善茬。 当初盯上秦驰的那些贵女,四年间陆陆续续已嫁作他人妇。唯一没有嫁人只有廖丹丹。当初他家的做法,终究是影响到了她的婚配,高门大户讲究的人家不娶,门户低的来求娶又不嫁。 高不成,低不就。 廖丹丹又心高气傲,仍是放言非秦驰不嫁,说如果谁逼她嫁给他人,她就死给谁看,把廖老夫人气得中风,最终被亲爹送去家庙清修,扬言说不嫁就不嫁,那就当姑子去。 这事儿在京城传了好一阵。 还传到了宋锦这里。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02 首页 上一页 29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