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雅练了几天,摸了摸腹部,肚皮恢复得比她想象中更快,摸起来已经有点紧致了,没那么松垮。 林清雅在床上做了全套的训练后,又下床做一些高抬腿和有氧运动,每天上午坚持锻炼三小时。 到了十二点开始先给崽崽喂一次奶,再吃中饭。 两个崽喂奶时间相近,每隔三小时喂一次。 中午她能休息两个钟头,醒来再次给崽崽喂奶,然后开始下午的有氧体能训练。 晚上可以躺在床上做一些瘦腰的动作,还有按摩脸部,因为她怀崽崽脸肿脸胖了一圈。 就这么严格执行了半个月,林清雅身体气色都好多了,整个人精气神都足,感觉身体素质也好很多了,也没刚开始那么圆润。 林清雅站在穿衣镜前,掀开衣服看了眼肚皮,已经只有鼓起的形状,没那么松垮了,和以前的腹部相比,至少恢复了一半。 周霁川抱着做好的婴儿床走进来,声音难掩喜悦:“雅雅,婴儿床做好了,放在哪里合适。” 林清雅放下衣服,又微笑走过来,“放床边吧,我晚上好抱起来喂奶。” 周霁川把婴儿床放在床边,挨着床沿,又从床上把两个崽崽挨个轻轻地抱起来,崽崽身上一股子奶香味,让他父爱泛滥,忍不住挨个吸了口那脸颊上肉嘟嘟的小奶膘。 林清雅无奈笑说:“你别弄醒了。” 周霁川把崽崽轻轻地放进铺好被褥的婴儿床里,那双粗糙的大手轻柔的动作,生怕把两个软软的小家伙给弄醒了。 林清雅看着婴儿床做的还挺精细,也是他起早贪黑,做了大半个月才做出来,连围栏的木板都雕刻了花纹,还涂了一层桐油。 桐油是植物漆,是由桐子炒熟后榨油,这样无任何化学添加成分,对婴儿也没有甲醛伤害。 她摸了摸,还挺结实,周霁川做完就用石头试过承重没问题。 林清雅又问:“这个婴儿床能用多久?” 周霁川直起身转头看她,眸底温柔流淌,又握住她的手腕拉到怀里,往她衣摆里探去,“用到两岁没问题,到时候在旁边再修一间,给他们住。” 林清雅在想崽崽怎么带,交给谁带,又突然腹部一凉,顿时羞恼地惊呼,双手捂住衣服:“你别看,还没恢复好。” 周霁川粗糙的大手揉捏,到了夏天男人火气大,灼烫的热气喷在她细软白嫩的颈侧,烫红了一大片皮肤,又咬着她的耳朵,低哑的嗓音说:“你每天在做的那些操练,就是恢复这个?” 林清雅扭着酥痒的肩膀,羞耻地点头,周霁川又搂过她的腰肢,把她放在桌上,分开她的双腿腰身抵进去,勾唇问:“我给你洗衣服,你那个恶露没来了,是不是快完了。” 林清雅瞪了他一眼,脸颊都酥麻发烫,有点不想回答:“你怎么什么都说,还要半个月,坐满四十天。” 周霁川突然弯腰,掀开她的衣服,林清雅一声惊呼,就看着男人拱起特别好看的后颈线条,连后脑勺的形状,都长在她的审美点上。 她抚过他的后脑勺,感觉到腰线传来啄吻的热度,逐渐融化了她。 周霁川还有半个月回部队,又趁着这剩下的时间,又给两个崽崽做了一辆双人竹篮车,至少一岁能走路才能坐,都先让他安排上了。 这种竹篮车是竹子长方形的,中间安置了座椅,两个崽可以面对面坐,底下安装四个小轮子,大人推车也很方便。 他把竹篮车花了十几天做好,又去公社买了几十株树苗回来。 林清雅春节时提起的种树,三月份公社没有卖的,四月份去省城待产,这到了五月才把这件事安排上,还是托关系从别的搞果园的大队弄来的。 周霁川买了林清雅喜欢吃的果子的树苗,有橘子树,梨子树,桃子树,李子树,樱桃树,葡萄树,枣子树,枇杷树的树苗,这些都是培育比较常见的树苗,也适合栽种。 如今因为土地的限制,还没分田,各家只有几分自留地,所以树苗都围着院子栽种。 林清雅可想吃水果了,如今供销社也没水果,偶尔会看见苹果,也卖的特别贵,在这个物价时代,苹果卖一块多钱一斤,比猪肉价格还贵,可想而知水果的物价。 周霁川栽种完后,林清雅又兴奋地去数了一圈,一共有五十多棵树苗,也不知道能成活多少棵。 “霁川,这些水果什么时候才能吃啊?” 周霁川无奈轻笑,牵过她的手往院子里走,声音温柔而散漫:“还早得很,桃三李四橘子五六年,这些都要好几年。” 林清雅突然开始畅享未来,微妙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无比惬意道:“那等橘子树能结果了,两个崽都读书了。” 六月初,林清雅终于坐完了月子,身体也基本恢复了,还练出了马甲线,皮肤依旧细腻紧致。 只是皮肤肯定没有当初那么紧致,但胜在年轻,恢复得效果很好。 一出月子,便是大批量的工作,首先是公社书记通知她前去县妇联参与表彰大会。
第142章 收账弊端 林清雅恢复工作的第一天,首先是巡视了新旧养鸡场。 新旧养鸡场采用的是两种饲养模式。 由于新养鸡场设备更完善,养殖密度更大,适合规模化养殖,如今几乎是以饲料养殖为主。 而旧的养殖场方便山上散养,目前主要是打造红旗土鸡的品牌。 土鸡比饲料肉鸡生长速度会慢些,但是抵抗力更强,肉质更鲜美,价格也定价更高。 林清雅巡视过旧的养鸡场后,又前往公社巡视新的养鸡场。 如今新的鸡舍规模化养殖肉鸡达到一万五千只,这批肉鸡从三月初开始饲养鸡苗,到六月初已经陆续出栏了五千只,剩余的预计在六月和七月两个月出售和加工成副食品。 蛋鸡同批次养殖了五千只,到现在一部分蛋鸡已经开始进入产蛋日龄。 这段时间养鸡场急需屠宰工,林清雅又对人事管理下达任务,扩展了屠宰工的招聘指标。 她巡视完各个部门,又回到办公室,助理向她汇报五四青年节举办的职工活动。 林清雅坐月子没能现场观看,但是很显然,这次活动过后,职工们热情高涨,五月整个销售小组成绩很不错。 如今红旗养鸡场销售业务分为鸡苗,鸡蛋,肉鸡,和鸡蛋加工的副食品,还有肉鸡加工的副食品。 副食品的业务已经打通了省内的各个供销社渠道,而鸡苗销售也是一大产业,如今是个什么情况,自从七六年也就是去年,那四个人倒台后,形式大有好转,菜市场上的摆摊经济如同雨后春笋般悄然冒起来,更多老百姓开始着手养殖鸡鸭。 以往是不敢养殖太多,顶多养殖一两只鸡鸭下蛋,如今开始敢一次性养殖几十只,这也带动了养鸡场鸡苗的销售。 养鸡场是允许社员来购买鸡苗的,当然除了个人,还有和别的养鸡场合作。 尤其是三月到五月这段期间,是鸡苗孵化的高峰期,也是销量的高峰期。 林清雅查看了五月的报表,其中肉鸡的副食品,加工成麻辣手撕鸡,麻辣鸡头,麻辣鸡翅,泡椒凤爪等,一只肉鸡的利润将近四元,整月利润新旧养鸡场加起来有两万八千,鸡苗不多有三百五十块,鸡蛋及副食品将近六千,整个养鸡场五月利润达到三万四千。 如今养鸡场在职员工达到八十人,每月工资发放将近三千。 林清雅看完财务报表,又先面试了秋娘。 宣传文案是她突发奇想要招聘的一个岗位。 因为虽然红旗养鸡场只是个集体副生产,但也是她一手创立的,林清雅对这里已经有了感情。 即便是个小型集体产业,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也应该让每个职工都感受到企业文化带来的源动力。 所以,这时候需要一个岗位来记录集体副生产发展的历史进程,并且能给职工们培训,让这份精神扎根在每个职工心底,同时还可以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丰富职工的厂部生活。 林清雅给秋娘先讲解了工作职责,秋娘也很有自信,又把她自己写的文章给她看。 秋娘写的是关于四个现代化的见解,其思想之深刻,比之见报的文章都丝毫不逊。 尤其是其中延伸到领导在七五年提出的文艺政策,逐步扩大文艺节目。缺少诗歌,缺少小说,缺少散文,缺少文艺评论的情形应该调整一下,加大文艺创作出版的力度,复苏经济,也要复苏文艺,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甚至有些想法是超前的。 林清雅当即拍板,任命秋娘担任这个岗位。 林清雅上午忙完养鸡场的工作,立即回到公社租房,去给宝宝喂奶。 每隔三小时都得喂一次,所以必须把宝宝带在身边。 她正式上班了,只能把两个崽崽交给周秀云带,周秀云也不能继续出工了。 周霁川要回部队,今天去省城提前把火车票订好,估计晚上才回家。 中午,彩虹她们出来吃饭,吃完又带着一大帮同学来听收音机,听到下午三点才踩着点去教室。 林清雅下午又去砖瓦厂,公社配备的保卫科过来报到。 一个共有十个民兵的小分队,穿着统一制服,拿着枪支,跟在大队见过巡逻的民兵一模一样。 这年代为啥反而公社治安好,有民兵带枪巡逻啊,哪个不长眼的敢闹事,犯了罪就送到那坡上去枪毙。 严打的风气形成后,公社也就没有多少刁民,各个朴实劳作,人人安分守己,背诵为了革命努力奋斗的语录。 带头的民兵体型彪悍,长着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看着都震慑人,对方伸出手,满心敬佩,态度语气都充满了尊重:“林厂长,你好,我是红旗公社武装部民兵第三分队队长周国立。” 林清雅起身,微笑握手:“你好,今后砖瓦厂的安全就交给你们了。” “没问题。”周国立又叫出其中一位年轻同志,“林厂长,这是林海阳同志,今后有他保护你的安全。” 林清雅看了眼这位配给她的保镖,身体看着还强壮,又严肃地点头说:“好。” 见了保卫科的职工,又给他们安排了值班室,留下林海阳保护她的安全。 林清雅留在办公室处理工作,脱硫塔上级已经审批了,书记派人给她送到了办公室,还等着她的签字,才能开始建设。 又和王秘书,谢清流开了会,安排王秘书立即招工建设脱硫塔,谢清流作为工程设计师,现场监工。 林清雅吩咐下去后,又找财务会计和统计员查了上个月的总烧砖量,却蹙了蹙眉头。 五月份烧砖共计一百万块,其中有书记签字谈了两个单子,一单是春风公社卫生院新建,一单是向阳公社学校建设,这两个单子明显是暂时拿不到收款。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68 首页 上一页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