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雅拿到婚纱礼服,换上后腰间有些宽松,这是大众款式的,自然也不能过分讲究合身,又找夹子固定住。 这照相馆毕竟是国营老相馆,妆造的装备还挺齐全,黑管口红,木质眉笔,上海牌铁皮盒子装的头蜡,还有鹅蛋形的铁皮粉盒,和用到破损的粉扑子,一大堆化妆品,整齐地摆放在盒子里。 别看馆长貌不惊人,那是个手艺人,不仅会拍照,还会化妆,拿着眉笔往林清雅眉毛上细细勾勒,那一对弯弯的柳叶眉更显富贵灵动,又给她扑了桃花粉面似的薄粉,涂了樱桃红嘴唇子,整个比那挂在墙上的电影海报明星还美艳几分。 林清雅本来想着拍黑白照片,化妆也看不出来颜色就不化了,不过馆长说化了妆气色明艳,也更上镜。 化完妆林清雅自己弄头发,往头发上抹了点头蜡,拍摄出来的更有光泽,还是挽成髻,别上洁白的头纱。 这时候虽然婚纱照款式单一,也不合身,但林清雅心情却无比美妙,再说拍摄婚纱照,在这时候还是很新潮的事物。 这时候的结婚证是一张奖状,只有双方签字,不用拍结婚照,所以,这结婚照也就拖到了现在。 林清雅做完造型,笑眼弯弯地看向身旁目光一直在她身上的男人。 “好看吗?” 周霁川惊艳到移不开眼,噙着笑意的温柔目光深深地看着她,点头说:“好看,我很喜欢。” 林清雅心底一甜,总算理解了女为悦己者容这句话。 虽然她本质上不赞同这句话,但也体会了这春心荡漾的心境,又咬唇让自己冷静。 情窦初开是有点晚,但也别丢了现代姑娘的脸,让七十年代老干部撩得欲罢不能。 准备开拍了,馆长先出去布景,周霁川扶着她戴着白色袖套的手臂,往拍摄场地走,又在她耳边暗自咬着牙说:“自打你当了这养鸡场和砖窑厂的厂长,那公社多少男知青对你惦记着,媳妇儿,你可要记住,你是有家室的人。” 他这话说得声音都有点抖,林清雅心底好笑不已,又瞪他一眼,“周营长,你胡说八道什么,过去拍照了。” 周霁川就穿他那身松枝绿的军装,英姿笔挺,身材颀长,往那背景布一站,军营生涯沉淀进骨子里的强大气场,连镜头也挡不住那勃勃英姿。 林清雅穿复古婚纱站他身旁,挽着他的手臂,歪头轻轻靠在他肩膀。 开拍的刹那,两人默契对视,眼神胶着,都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流淌的绵绵情意,又在馆长的提示声中,齐齐满眼幸福地望向镜头。 天选巧合,美满良缘,这一张婚纱照就定格了。
第170章 知青回城安置 拍完婚纱照,又喜气洋洋地拍了一张家庭合照。 这还是林清雅到这个家拍的第一张合照,可惜的是公公周建明和彩虹三个孩子没来。 和馆长约定好取相片的时间,从照相馆出来,周霁川又开车带她们前往侨汇商店。 侨汇商店位于北城市中心,是为了海外华人以及海湾同胞多起来设立的,购物使用侨汇券和外汇兑换券。 侨汇券由国家物资局负责印刷,发给海外华侨同胞的国内家属,与人民币等值的购物券,包括粮票,肉票,副食品票,工业票等。 侨汇商店内能买到一些外面不容易买到的紧俏货和外国货,那件羽绒服就是在侨汇商店,用二十元的外汇兑换券买到的。 周霁川为了以备不时之需,就提前托关系存了一些外汇兑换券。 吉普车停在商店楼下,林清雅从窗户抬头望着七八层高的楼房,楼底下的大门,写着北城侨汇商店,门口顾客络绎不绝。 周秀云见状,摆手道:“我就不进去了,里面人多,你们小两口进去买东西,我留在车里看孩子。” 林清雅点头,下车和周霁川往商店里走,里面琳琅满目地摆放着各式家电,熊猫牌黑白电视机,兰花牌电冰箱,这类对外要几百块,要普通工人一年的工资,且不说还得有票才能购买。 一张电冰箱票在黑市的价格,甚至被炒到比电冰箱本身价格还贵,相当于买个电冰箱,还得花双倍甚至更多的钱。 而在这里,用外汇兑换券就能买到。 林清雅看花了眼,又被周霁川牵着手,往服装区域走,走到售卖女性内衣的货架。 货架上摆着国外目前最流行的款式,形状大胆的子弹头胸罩,朋克风格的胸罩,还有杂志海报刊登过的维密大秀模特穿的胸罩,不论哪一款,相比起来还是国内妇女同志穿的更保守。 林清雅看那子弹头胸罩,起了逗弄周霁川的心思,指着那胸罩低声和他说:“欸,你说那个好看吗?” 周霁川瞟了眼,猛地咳嗽一声,又松开她的手,声音不淡定了,“你自己选,我到那边等你。” 林清雅看他站到旁边副食品的货架等她,耳垂都红了,又忍不住低头一笑。 她家周营长还没见过这场面。 林清雅挑选了两套布料舒适,适合她尺码的内衣,又看了眼旁边货架,顿时激动不已。 这里还有国外的卫生巾,就是价格偏贵,品牌也是眼熟的老牌子。 要知道国内目前几乎都是使用月经带,大规模普及,至少要等九十年代初。 林清雅看了眼价格,没有拿卫生巾,转身朝周霁川走去。 周霁川牵住她的手,“选好了?” 林清雅轻笑点头,拿着内衣和他前去柜台付款。 两套内衣花了一张五元的侨汇券,付完款出来,又到市场买菜,中午回家属院煮饭。 回到营地已至晌午,林清雅看孩子,周霁川在厨房给周秀云打下手。 林清雅抱着孩子喂奶,收音机正好播放到知青回城安置的消息。 “根据中央领导最新指示,现将知青安置政策通报如下……” 林清雅蓦地抬头,专注地听广播。 “下乡知青原则上按照户口所在地返回,有亲人子女的安置在亲人子女的户口所在地,没有亲人也没有子女的,继续留在当地,以待后续政策调整。” 这政策变化是真快啊,知青回城政策放宽,这趟回去,公社两个厂子势必会有大批符合返城政策的知青离职。 林清雅既愁又激动,这历史性一刻……
第171章 伴侣的意义 吃中饭的时候,林清雅提到知青回城的新闻,周霁川也听了广播,又说:“那你准备提前回?我还得在部队留到八月底。” 如今部队营地分来了新的实习营长,待实习期结束,才能正式上任。 周霁川在此期间,还需要交接部队战士的入党,考学等工作,留到九月去军校报到进修。 林清雅点头,虽然电话还没打过来,但是她有所预料,这次的消息对两个厂子将会有严重的影响。 考虑工作之余,又感叹相聚时光总是短暂的,也格外珍惜和他待在一起的时间,奢想以后的每一天,不用担心离别,尽情地和他享受相聚时光。 营长配有一名勤务员,会定时过来打扫卫生和洗衣服送饭,林清雅也不担心周霁川在部队没人照顾。 赵香兰给她打了电话过来,通讯员过来传达,林清雅被叫到通讯室,很快便接听到了电话,不愧是部队,效率就是高,不用等太久总机占线。 “林场长,你也听到广播了,现在我们场部已经有好些个知青收到队社的通知,符合回城条件的允许回城了,都想要找你办理离职,你快回来处理吧。” 林清雅蹙眉,又吩咐道:“好,你先安抚大家,决定回城的知青,我们这个月的工资照常给他们发。我们场部代表红旗公社,再给他们每人发放5元作为回城交通补贴,而留下的知青同志,每人基础工资上调2元。” “你再通知下去,我们场部预计明年在京市和省城试点成立门市部,这两个城市的知青,到时候可以回城继续在我厂参与工作。如果回城暂时分配不到好的工作,建议大家继续留在场部。” 知青回城是件好事,但城里目前不一定有那么多合适的岗位。 赵香兰就是想到了这点,虽然红旗公社不比城里,她也符合回城政策,但她如今工资拿的高,又有机会回城发展,回去也不一定好找工作,还不如留在场部,再说她对象还在这里,公社也同意给他们盖章结婚,就等她父母过来,见到了周家父母再领证。 赵香兰语气热忱:“好,林场长,我把你的话通知下去,那你何时回来?” 林清雅也听出了赵香兰不会走,又轻笑说:“我订了火车票,再给你打电话。” 赵香兰笑说:“嗯,那我们等你回来。” 林清雅打完电话,和总机话务员颔首致谢,从办公室走出去。 她先回到家属院,和周秀云商量哪天回,等晚上周霁川回来,再说订火车票的事。 两人决定明天去市里买些特产,后天再回。 到了晚上吃完饭,林清雅给周霁川说了这事,周霁川心里不舍她刚来没几天就要走,但还是答应了,明天去市里给她们订票。 林清雅看他总是包容自己,给予她足够的尊重和支持,心底就特别感动,内心鼓胀,又无限温柔地环住他的腰,贴近他怀里。 “谢谢你包容我,支持我,周霁川,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就是嫁给你。” 周霁川把她搂入怀中,温柔叹息:“也是我的幸运。”又轻吻她的发顶,满怀歉疚地说:“雅雅,我不能陪你一起带宝宝,要辛苦你了。” 林清雅鼻头微酸,又紧紧地抱住他,莫名有点委屈:“你知道就好。” 林清雅想到后天要走,突然心慌意乱,想要更亲密地,更深地触碰他,松开他的腰,改为踮起脚尖,急躁地探手搂他的脖子。 周霁川体贴地低下头,让她能轻松搂住。 林清雅搂紧了,目光聚焦在他的唇线,渴望地凑上去,男人却故意躲开,眸底一片宠溺捉弄。 林清雅呲牙,粉拳锤了下他的胸膛,理直气壮地说:“周霁川,履行夫妻义务,快点让我亲。” 周霁川唇角弧度不自觉扩大,笑容更灿烂了,拖腔带调的嗓音散漫慵懒,跟老狐狸似的:“雅雅很想亲么?” “分开一个人的时候也会这么想么?” 林清雅被他问得面红耳赤,难以启齿。 周霁川眸若繁星,又轻笑着凑过来,“满足你。” 纯正的男性气息在她脸庞浮动,心底的眷念和依恋压制住了生理渴望,林清雅把他搂得更紧了,指尖温柔按揉他的后颈,却在他即将触碰的刹那,往后缩错开了他的吻。 男人气息陡然不稳,又挑眉看她:“雅雅故意的。” 林清雅面露挑衅,笑吟吟的模样,成功让男人露出了本性,唇角勾起肆意野痞的笑,掐住她的腰肢,紧紧按在怀里,更具侵略性地覆过来,又凶又温柔地吻她。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68 首页 上一页 7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