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好奇的问:“这回来的知青有多少?不是应该去边疆的嘛?” 宋支书也叹气:“咱们南边也好不到哪儿去,北方天气恶劣,可吃的也多,勤快点饿不死人。” “再说这都是上头的意思,咱们听着就是了。” 不远处传来了摇铃声,他就起身了:“我去吃饭,你是去饭馆吃?还是吃包子?” “爸你去忙你的。”楚红也想去别的地方溜达一圈:“我去供销社把新车骑回去,就不等你了。” 谁知道他这边开会要开到几点,她可没耐心一直等着。 宋支书就叮嘱她:“回去让你七叔抓紧带人挖地基,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知青过来,起码得建六间房子。” 楚红应了一声,去供销社的时候,看到医院,想到家里备的药都用的差不多了,就进去配点药。 现在医院里,常见的就只有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这老三样,能买的药就更少了,只给开紫药水,安乃近。 消炎药只有庆大霉素和青霉素。 止咳的就只有甘草片,肠炎就是黄连素。 楚红一打听,医院的药品一共也就四十多种。 这让她下定决心要好好保护好自己身体。 以后挣钱的机会多的是,可要没把小命抱住,那就没有以后了。 原本她心里还想着,要不要混个赤脚大夫,现在觉得还是算了吧。 心理医生和救死扶伤的医生,跨度太大。 还是回去问问,那几个下放的人里,有没有懂点医术的。 除了医生不给卖的药,她把能买的药都买了些,才离开医院去供销社。 今儿早上,宋老娘把那些下个月要过期的票又全都给楚红了,让她看着买。 楚红就全买了。 灯塔牌肥皂凭票买五块,还要七角五钱。 一斤麻花得二两粮票,再加上三毛五分钱。 江米条不用票,不过价格要贵一点,得八毛钱一斤,她也买了两斤。 火柴是必需品,二分一盒,她买了十包。 还把红糖票,糖票那些都用完了。 又去买肉那边看了,因为是下午,也就剩下几根大骨头,不用票,一角二分一斤,她就全包圆了。 再拿着凭证去领了崭新的二八杠凤凰牌自行车,把买来的东西都绑在后座上,在大家羡慕的眼神中,脚踩踏板走几步,利落的从前面二八杠上上车骑走。 现在的自行车,那是比后世的小汽车还有引人侧目。 但是楚红骑着车在颠簸黄泥路上,是腿疼,屁股也疼,以后还是少出去好。 不过等她骑着自行车回到村子,就被人给围住了。 “乖乖,这是凤凰牌自行车,听说得自行车票和近二百块钱呢?” “真好看啊,我家小子结婚的时候,小红你可得借我们用一下,让他骑着新车去接新娘。” “对对对,我家儿子腊月要娶媳妇了,你可得借给我们用一下。” “行啊。”楚红一口答应下来:“到时婶子们提早一天来说就行。” 也有人看到她挂在笼头上的大骨头,就委婉的道:“这骨头贵又重,不划算的。” 后座上绑着可以背的箩筐,大家也不好意思去翻,就看到她挂在车笼头上的三根大骨头,还有车篮子里的一些肥皂火柴之类的。 楚红就卖惨:“家里人多,买肉太贵,只能买点骨头炖汤喝。” 就很庆幸自家在村里的最后面,弄点好吃的也不会太招人眼。 回到家后,家里没人,都去上工了。 她就把东西都收拾好,才去仓库那边。 今儿又是楚丹在替工的一天,她看到大姐走路过来,急着问:“新车呢?领回来了没?” “放在院子里。”楚红打发她回家:“你先回去,我还买了包子放在橱柜里,你热一个吃。” 楚丹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二姐你真好,那我先回家了。” 转身就欢快的跑了。 楚红这才走到在干活的金老爷子他们身边,好脾气的问:“你们身体都好点了没?” 金老爷子笑脸迎人:“多谢同志关心,他们烧都退了。” 这人生病后,也是很虚弱的,他的话才说完,边上的另外一个老爷子就脸色青白的往后倒去。 边上的老太太慌了神,扑过去扶他:“老楚,老楚,你别吓我啊?” 边上的两个孩子也吓得哭着喊爷爷。 楚红怀疑自己听错了,姓楚的人不多,自己怎么这么巧的遇到了一个? 或许人家名字里有楚字,也或许人家喊得是老褚呢? 第0章 中医 楚红也怕出人命,按着上面领导的意思,这些下放的人也最好别出事,要思想教育,督促他们劳动。 她迅速上前,手在他鼻子底下一放,探到还有呼吸,才喊远处挑番薯回来的人:“刚子叔,这边有人晕过去了,来搭把手。” 晕过去的人很沉,她一个人是扶不动的。 刚子走过来,帮着把人抬进去后,也趁机和她开口:“小红啊,和你阿爸说一声,咱们这也得有个赤脚大夫啊。” “叔你说的对,等我阿爸回来我就和他提意见。”楚红敷衍了几句,就跑回家去了。 想也知道,这人没死,那就是营养不良,得给他喝点红糖水。 谁让现在,红糖水就算是很好的滋补品了呢? 等老爷子喝了大半杯红糖茶,又吃了几个江米条,总算是精神点了。 甜甜脆脆的江米条,自然也是楚红带来的。 她不仅给晕过去的老爷子吃,连着另外几个老人孩子都给抓了一大把:“吃点甜的,心情就会好了。” 又分为和蔼可亲的问三个小孩子:“告诉姐姐,你们叫什么名字啊?” 她就格外留意小女孩的五官,可从她脸上,真的看不出哪儿像养母的亲妈。 “我叫金少城。”金老爷子的孙子率先接过江米条开吃。 就算是他们先前锦衣玉食,根本就看不上江米条,可这段时间缺吃少穿,几乎每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江米条也是让人无法拒绝的美食了。 另外那两个孩子见奶奶冲自己点头了,才敢小心翼翼的接过她的江米条。 楚红忍着心里激动问:“真乖,你们叫什么名字啊?” 楚奶奶也知道这些日子两个孩子被吓得胆小了,就开口道:“我孙子叫楚峰,孙女叫楚岚。” 楚红差点蹦起来,故作镇定的道:“是楚楚动人的楚嘛?” 楚奶奶还以为乡下人都这么热情呢,点了点头:“对,我们这个姓比较少见。” “那可真是太好了。”楚红说完见他们都诧异的看着自己,忍着激动改口:“我想说的是太巧了,我也叫楚红。” 老太太啊,敢不敢相信我是你的玄孙啊。 楚奶奶倒是有些开心:“你也姓楚啊?” 她也知道,有些人对同姓人会有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想发,有可能会因为同姓额外照顾他们。 要不是有孙子孙女,她是真的不想活了,吃不饱穿不暖,还有被人推着去街上##。 楚红差点就附和了,得亏理智还没离家出走,笑了笑:“我姓宋,名字叫楚红。” 看着面前的老老少少,她也开始发愁了。 当初养母和自己说,她爷爷奶奶和哥哥都是大冬天的着凉发烧,也没条件治更没条件养,很快就会去世。 只留下她一个人,被村里人当成童养媳养大,最终又因为生不出儿子被赶出家门。 现在她来到奶奶的小时候,肯定要改变奶奶他们一家子的命运。 可现在这样的局势,她明面上也不能对他们太好。 要是暗地里想帮忙,这些人又住在一起,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己要是区别对待,被人传出去,那就要连累宋家了。 想到村里缺人才,她有些希翼的问:“你们有懂医,或者是会养猪的吗?” 见他们都警惕的看着自己,楚红 就一脸同情的看着他们:“你们什么行李也没有,年纪也都不小了,以前也没干过农活。” “要是有一技之长,那我也能有理由照顾你们些。” 金老爷子苦笑:“我以前就是开了几家金银铺子,现在是没有用武之地了。” 楚爷爷也很无奈:“我们老两口以前是申城大学里教书的。” 另外那个没有存在感的大妈也终于开口了:“我娘家以前是中医院的,擅妇科。” 她垂下眼,冷漠的道:“我娘家姓贾,我儿媳亲自写了大#报…我这个坏分子被赶出家门不算,还把我下放到这来。” “你还敢让我给人看病?” 她自认自己对儿媳不错,可谁能想到儿媳会这么怨恨她?自己老伴和儿子都不吭声,还很配合登报解除婚姻关系,解除母子关系。 她能坚持活到现在,就是不甘心。 现在听到楚红的话,就觉得这是自己的机会。 她不想死,就算是死,也得先看着他们会有什么下场。 楚红没想到这里还真有中医。 她就盯着贾奶奶问:“那你先给楚爷爷把脉。” 她想问的是:你既然是中医,为什么楚老爷子晕倒的时候,却视而不见。 而且先前她也发烧了,也没自救,还是吃了自己给的药才好起来的。 这让楚红担心,她的医术不咋样。 可楚红就怕遇到半桶子水的医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贾奶奶涩涩的道:“不用把脉我就知道,我们这些人都是饥饿引起的身体虚弱。” 可现在肚子都吃不饱,哪可能补身体? 楚红也叹了口气:“行了,我去想想办法。” 倒也不是为了贾奶奶,主要是为了楚家人,顺便照应一下他们。 而贾奶奶会中医,就是很好的借口。 可也担心家里人会不愿意。 现在谁家都不富裕,对粮食也看的重。 自家也是得了这笔意外之财,才能过得好一些。 她想到便宜妈身体不好,心里一动,开始琢磨起怎么办。 没一会儿,楚丹歪歪扭扭的骑着新车出来显摆,楚红就让她盯着仓库这边,自己回家去煮骨头汤了。 以前她烧排骨都是要焯水的,可现在也舍不得那样浪费了,等水开后撇去浮沫后,加入大米开始煮粥。 倒也不是她舍不得白米饭,而是贾奶奶说了,现在他们都是虚不受补,能喝点米粥就行。 幸亏家里柴火多,她煮了近一个小时,才加入切得细细的青菜又继续煮,最后加了点盐。 她自己先尝了一口,大米的香味和骨汤融合,就足够鲜美,完全不用放味精。 当然就算是她想放味精,家里也没有。 记忆里,供销社里也有天厨牌的味精,可惜价格太贵,让人望而生畏。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92 首页 上一页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