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这边住平房的想换楼房,如果有的话你们私下交换一下,能行不?”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那边楼房是新盖的,应该会有人愿意”。 两人将这个事儿记在心上,准备之后慢慢打听,这种事儿急不得。 休息好了,就开始收拾海鲜。 能晒的都晒起来,需要处理的就慢慢处理。 宋舒茜虽然没干过什么活儿,但干起活儿来,也是有模有样的。 只用了半小时,就收拾好了田甜甜的东西。 “茜茜,我先回去了,你那些先别着急收拾,我明天过来咱俩一起”。 “费劲的都弄好了,剩下那些一会儿就弄完了,我自己来,别小看我。”宋舒茜傲娇的哼了下,刚才田甜甜已经教过她怎么处理了。 送走田甜甜,宋舒茜用水将那些螺养起来,这些需要取出螺肉,得交给卫建国。 她来到厨房,准备今天的晚饭。 今天捡了很多小杂鱼和小海鲜,弄个海鲜乱炖,然后做玉米面饼子。 宋舒茜在将军府时就有囤食物的习惯,现在空间有很多小厨房做出来的饭食,悄悄换了盘子,谎称在金陵囤的。卫建国已经知道了葫芦空间的存在,终于不用委屈自己了。 晚上卫建国回来,菜已经都准备好,他只需要掌厨就可以了。 “媳妇,你可真厉害,居然能弄这么多海鲜回来”,卫建国现在在家就喜欢夸媳妇儿,他觉得自己媳妇哪哪都好。 “你快尝尝这个小糕点,这都是我藏起来的吃的,这个乳酪,软糯香甜,特别好吃”。 卫建国看着桌上的乳酪,长得有点像小馒头,用手指按一下就会出现一个坑,里面包着用牛乳做成的馅料,特别好吃。 “这个好吃,媳妇儿,你知道怎么做的吗?你口述,我来弄”。 “这个还真不知道,我只能大概猜出放了什么东西”。 “没关系,我来慢慢研究,学会了做给你吃”。 “好的” 饭后,卫建国去处理那些螺肉。打开那个椰子螺,卫建国照例去掉不能吃的部分,感觉里面有什么东西,拿出来发现是一颗橘黄色的珍珠,有拇指大小,非常漂亮。 “我的天,建国你也太厉害了,这样都能开出来珍珠。快快快,把这些都打开,看看还有没有”。 这是宋舒茜第一次见到刚开出来的珍珠,真的很神奇。 然而,他们的好运也是有限的,只有这一颗。 宋舒茜非常满足。 第34章 完全融入 日子就在吃吃喝喝玩玩中度过。 宋舒茜已经在家属院生活了两个月。 如今的宋舒茜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常菜,味道谈不上好也谈不上不好,就是正常能吃。赶海、采山货是宋舒茜和田甜甜的保留项目,偶尔丁大姐和冯嫂子会参与进来,可能是运气好,收获不错。 家里干货存了不少。 独自一人在家时,宋舒茜就会翻看空间里的书籍,现在她已经将原主的记忆完全融合,学会了她的所有技能,最近宋舒茜在研究绘画,将国画和西方油画结合起来,尝试新的画法。 葫芦岛的冬天来的早一些,如今早晚出门需要穿厚外套,山上的山货也都熟了。 清晨难得醒来的早 宋舒茜熟练的滚进卫建国怀里,“你什么时候休息呀,我想上山去采山货,嫂子们说山上有毛栗子还有松子,特别好吃,我背不动”。 卫建国亲亲妻子的发顶,“明天就休息,我找几个人过来帮忙,把过冬的柴火准备好,等天冷下来了再补一次就可以了。山货后天我请半天假,我们一起去捡。” “好呀,我还想要个小炉子,在上面可以煮茶,可以烤板栗,花生。冬天天气冷了,我就坐在炉子边。” “我去买点煤,回来弄成蜂窝煤,炉子用蜂窝煤比较安全”。 两个赖床的人,商量着之后的生活。 宋舒茜对卫建国特别满意,他从来不会让自己的话掉到地上。只要自己提出需求,他都会给出回答,能做到的就答应下来,做不到的也会给出原因,从来不会敷衍糊弄。 这种珍视,是宋舒茜两辈子都渴望的东西。 “找人帮忙准备柴火,会不会被人举报呀?算不算资本主义?”,最近大院新来了一个家属,很喜欢搞举报的那一套,再加上想靠这个出头的钱兰花,现在家属院的风气很不好。 “不会,我们不给钱,算是战友之间帮忙。明天晚上留他们在家里吃个饭,我去打点猎物,咱们吃点有油水的”。 “家里还有肉票呢,明天我去买二斤肉,再找老乡换点鱼。最近别上山打猎了,被人知道又该说薅社会主义羊毛了”。 现在的家属院,大家都不敢光明正大的上山薅野菜了,就怕被人说,那些是集体的东西。 真是人人自危,混乱不堪。 宋舒茜种的菜,在灵液的帮助下,长势喜人,她打算慢慢收拾出来,晒成菜干、土豆干、干蘑菇、干豆角、红薯干、还有这两个月存的各种海鲜干货,冬天应该够吃了。 现在每家允许养两只鸡,宋舒茜也在院子里养着了,每天两个蛋,他们家现在还真是不缺鸡蛋。 商量好,时间也差不多了。 卫建国还要去训练。 宋舒茜也要起来做冬衣,顺便改几床被子,现在的炕太硬了,她睡着不舒服。 做炕垫,宋舒茜还是第一次,她家的火炕非常大,长3米,宽2.5米,她一个人还有点困难。 “舒茜,在家呢吗?” 外面响起田甜甜的声音,今天找了丁大姐、冯嫂子她们三个过来帮忙。 “哎,稍等,马上来”。宋舒茜一边答应着,一边下炕往外走。 附近的邻居们白天是不关院门的,有人过来串门,讲究点的会在门口喊两声,不讲究的直接就进来了。 宋舒茜很不喜欢外人侵入自己的领地,也不喜欢别人没事儿过来找她唠嗑。再加上上次马草丫三人直接上门抢东西。 宋舒茜就顺水推舟,养成了随手锁门的好习惯。 大院儿里也有人唧唧歪歪说些不好听的,编排她在家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不愿意融入军嫂团体,宋舒茜对此嗤之以鼻,她7岁之后就不用这么蠢的招了。 也庆幸,家属院聪明人占大多数,这些谣言没有传到她面前。 四人进来就看宋舒茜家新做的柜子。 他们家的柜子,特点就是高,空间多,在炕上直接通到屋顶,中间分了很多小格子。有放夏天衣服的格子,有放厚被子的格子,这一个相当于七八个普通炕柜了。 田甜甜一进来就到处看,“这就是你们家新做的柜子,这样很方便,能放的东西也多了”。 丁大姐和冯嫂子也是满眼喜欢,这儿摸摸那看看。 “怎么样?这样住起来更方便了吧”,宋舒茜傲娇,这屋子她重新修了一下。 上个月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墙面贴的报纸什么的都花了,很难看。 卫建国修屋顶时顺便粉刷了墙壁,重新打了些家具。 这里面混进去两个宋舒茜从金陵带来的柜子,在外面重新刷了遍漆,看起来就是个平平无奇的五斗柜,实际上里面有个夹层。 卫建国将他们客房也一起整理出来,布置成了书房和工作间。 宋舒茜是个爱看书的,特别喜欢窝在一个角落,沉浸在书中世界。 这样安排会让宋舒茜觉得安心。 参观完屋子,丁大姐和冯嫂子满眼羡慕。 “你们这么收拾完真方便,那个炕重建加长加宽之后,有孩子也可以住一起。是不是窗户也重新收拾过了,感觉更亮堂了。” “没有,就是墙面重新刷了一遍大白,显得亮堂了”,宋舒茜解释。 看着这大屋子和大院子,田甜甜对自家的筒子楼更不满意了。 宋舒茜问,“你家申请交了吗?” “交了,院子这边只要空出来房子,我们家就能换了。我和你们说,筒子楼那边,天天热闹的不行。从早晨睁开眼睛吵架,一直能吵到晚上闭眼睛。 共用一个水房,早晨抢水龙头可以吵架。晚上谁家动静大点,就会被骂。做个饭,多少双眼睛盯着,只要有肉,就会有孩子过来要。 最开始我看到小孩儿嘴馋,不好意思,给过两次。从那之后,只要我家做饭,就围过来一群。烦死了。” 田甜甜现在每天睁眼睛就往宋舒茜家跑,晚上天黑了才回自己家,两口子也不做饭,天天吃食堂。 她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晚上,隔音特别差,常常听到别人家的墙角。 她虽然经过末世开放的xing教育,但到底还是脸皮薄,受不了别人听到声音,一直压抑着不敢出声。 就这还会被那些嫂子们打趣,说他们年纪轻轻就没有夫妻生活了。 田甜甜气的都想和她们动手。 听着她的抱怨,宋舒茜特别庆幸他们选了当时没人要的小院子。 那些嫂子什么话都往外说,她完全相处不来。 第35章 没有隐私的筒子楼 丁大姐和冯嫂子一起安慰田甜甜,那帮老嫂子闲着无聊,最喜欢逗年轻的小媳妇。 田甜甜这种害羞的,正是他们最喜欢的人选。 这么看,家属院村里人和城里人分为两个阵营也是必然。村里嫂子们说话没个顾忌,最喜欢讲两口子炕上的事儿。城里的嫂子们,比较注重隐私,这些事儿是不会拿出来说嘴的。 四个人看着宋舒茜准备好的棉花和布料。 这可真是个大工程。 将裁剪好的布料,平铺在炕上,四个人每人一个角,一点点铺上棉花,向中间推进。 铺棉花时四个人都很小心,尽量一小团一小团的放,避免出现不均匀的情况。之后在用手一点点的抚平。 最后和另一块布料一起,一点点缝合起来。 这个过程没办法使用缝纫机,只能四个人一起努力。 宋舒茜戴了两个顶针,保护好自己的双手。 人多力量大,那么大的一块褥子,她们四个一早晨就弄完了。 “中午在这儿吃吧,我都准备好了”,宋舒茜不想让他们回去,她们三个真的帮了大忙。 田甜甜她们也不推辞,她们四个关系好,这种一起吃饭的情况很多,没必要分的那么清楚。 “今天我们吃大饭包,这是我前几天新学的”,宋舒茜最近对这个很有热情。 做起来非常简单。用两个鸡蛋炸点鸡蛋酱,把蒸熟的土豆、茄子捣成泥,加入糙米饭,放在一起搅拌起来。然后用大菜叶子,将它们包在一起。 口感非常好。 每人一个,简单又好吃。 饭后,继续和褥子奋斗。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91 首页 上一页 2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