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了好一阵子,众人才同意,再试探一次,如果宋舒茜不愿意和他们有什么牵扯,那就没有牵扯。 实在是那十年,把他们折腾怕了。 他们什么都不敢和孩子们说,就怕孩子们年龄小,说了什么不该说的,给家里招来祸事。 后来,孩子们大了,他们敢说了,但孩子们不愿意听了。 这些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认为老一辈人说的那些,不过是些陈旧过时的观念,与当下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格格不入。 在孩子们眼中,老一辈人总是循规蹈矩,太过保守,总是拿过去的经验来束缚他们的手脚。 他们这些老人,能怎么办,都是自己的孩子,舍不得打,骂了又不管用。 另一边,宋舒茜一家人在村里闲逛,她也是第一次来,看哪儿都觉得新鲜。 还特意带着孩子们,爬上后山,俯瞰整个村子。 “看来祖上真的很有能力,这村子位置选的极好。 你们看,这村子四面环山,山峦走势如巨龙蜿蜒,形成天然的屏障,藏风聚气,让福气财气不外泄。 那条溪流自西向东穿村而过,水在风水中象征财富,这种潺潺流水寓意着源源不断的财路。 站在村子中央,极目远眺,视野开阔,前方地势平坦,预示着村民们的生活一帆风顺,未来的日子充满希望。” 妻奴卫建国的夸夸从不迟到,“媳妇儿,你还懂风水,什么时候学的,我怎么不知道。” 宋舒茜不好意思,“只懂一点皮毛,能看出人家建好的地方,风水好不好,其他的就不会了。 学校里一个老师很懂易经,我觉得有趣,跟着学了点,又看了一些这方面的书。” 四个孩子也立刻送上自己的夸夸。 实在是自己妈太厉害了,这东西也是随便看看就能懂的?这份学习能力,比他们四个都要厉害。 看完村里,宋舒茜问安安,“有什么想法?” “目前看是我把他们想的太厉害了。我错估了那十年对村里的打压,想来他们以前挺嚣张的,那十年没少被人当业绩。 不来找您,也不是您想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东西,而是没有能力找。 他们已经自顾不暇了。” 宋舒茜也是这么想的,“确实是我想多了。这次来走个过场就可以了。 不过你还是可以选一些靠谱的人用起来。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村里的很多老人都是很有文化的,他们教出来的子孙,应该有可用之辈。 如果是那些宗族观念很强的人,会天然对你有好感,忠诚度也很高。当然这些需要你自己去判断,也有可能被反噬。 至于祠堂,妈妈希望你来修,这样村里人就得承你的情。 但不白帮忙,他们手里的族谱,我很感兴趣。” 安安问,“您想看看族谱是怎么写的?” “对,我是女子,自古女子不入族谱。 早些年,女子都没资格进入祠堂。族谱被神话了,我挺想看看的。” 听宋舒茜这么一说,乐乐、阳阳和悦悦也来了兴趣,他们也没见过。 就连卫建国都有点好奇。 宋舒茜继续说,“我爷爷当年就说,我爸被除族了。这在他们那时候,是非常严重的惩罚,比打几十棍还要严重。 我也很好奇,到底是怎么除的。” 自己的身世,宋舒茜从没瞒着孩子们,因此他们也是知道自己外公的。 又聊了一会儿,一行人才回到刚才见面的地方。 第469章 番外,回宋家族地3 安安深知,上赶着不是买卖,太过着急,就会丧失主动权。 一直没说话。 宋舒茜也不着急,笑着和大家寒暄,说村子的位置选的很好,风水好。说村里的环境很好。 既不提自己家房子,被村里占了,也不提要去祭拜或者把自己爷爷的墓迁回来。 聊了很长时间,见大家都没什么话说了。 宋舒茜提出告辞。“这次回来也算是替我爷爷看过了,我还有工作,就不多打扰了。” 眼见他们要离开,村民还什么都没说,村长着急了。 “要不要去祖坟祭拜?” 按理说女子是不允许进入祖坟祭拜的。但宋舒茜比较特殊,她是嫡脉的最后一个人。 如果她不去,他们这一支就没人了。 宋舒茜想了一下,拒绝了。 “这次时间有点仓促,以后有机会再去吧。” 有了这个话头,众人又聊了起来。 被称为二爷爷的人很自然的将话头引到祠堂上,“按理说祠堂早应该重建的,只是村里一直没有选出由谁牵头,都是好后生,谁也不服谁。” “确实得好好选个人,这个人选很关键”。 毕竟是未来村里认可的领头人呢。 宋舒茜不是很懂牵头重建祠堂,和领头人有什么关系。但她不会说,就一直顺着族老们聊下去。 想看看他们能等到什么时候。 人老成精,他们怎么会看不出宋舒茜的意图。 罢了,他们的孩子绑在一起,也比不过宋舒茜的大儿子。年纪轻轻,说话做事就滴水不漏,看起来是按照当家人培养的。 终归是他们有求于人,一直这么拿乔也不是个事儿。 那位二爷爷开口,“不如这个牵头人就让砚南来,这是你的长子。” 宋舒茜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族老们能看的上他,是他的福气。只是他姓卫,怕是不太合适。” 这也是族老们迟迟不开口的原因。 如果是宋舒茜上赶子的,他们就可以要求卫砚南改姓了。 现在这样,他们没有谈判的筹码。 族老们很想坚持自己的要求。 但又知道,现在家族只是个名词,没有一点约束力,尤其是他们这样二十几年没见过面的情况。 最终还是他们妥协了,唯一的要求就是,卫砚南选族里他认为可用的小辈,带在身边。 这和宋舒茜他们的初衷不谋而合。 一个好汉三个帮,宋舒茜一直很注意让安安培养自己的人手。但那些人到底少了点束缚。 宋家人就很好。 只要安安手段得当,未来,他自己,他的孩子,以及乐乐他们的孩子,都可以从小培养自己的人手。 这对他们有百利而无一害。 宋舒茜都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 她和卫建国带着悦悦和乐乐先离开了,留下安安处理后续事情,阳阳很喜欢这里,说是要玩儿几天。 路上宋舒茜感慨,“没想到会这么顺利,我忽视了那十年对族人的影响。” 卫建国也是这么想的,“我以为会有一场硬仗要打,没想到这么平和的结束了”。 两人都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他们准备了那么久,预想了很多种可能,统统没用上。 卫建国很喜欢宋家村的环境,“以后咱们老了,也找个这样的小村子种种菜养养花吧。” 宋舒茜喜欢安静,但喜欢闹中取静,这种太偏远了。 “咱俩老了,是要回四九城养老的,那四合院修的哪哪都合我心意。况且还有金陵老宅呢。” “好,都听你的。” 太过顺利,多出三天时间。 乐乐和悦悦不想浪费了三天假期,想要出去玩儿。宋舒茜和卫建国没有意见。 一家人就在市里住下,一边玩一边等安安他们。 安安这边处理的非常迅速。 被霸占的房子他也没要回来,现在怎样,以后就怎样。 站在村里人的角度,二十几年没有人回来的空房子,自然会当成无主的来处理。这种无主的房子一般会归村里所有。 他不提,村里人反倒觉得占了他的便宜,对他的态度更好了。 卫砚南趁着这个机会,拿回了族谱。 按理说这东西应该放在祠堂,由专人管理。但现在的情况是,年轻人不懂这东西的重要性,老一辈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 与其未来成了一堆废纸,不如交给卫砚南保存。 给他时,几位族老手都是抖的,“你保证一定会好好保存,让这东西一直存在下去。” 卫砚南承诺的非常郑重,“我保证,一定会好好保存,定期晾晒,有破损及时修补。” 见他如此郑重,他们才放心把原件交给他。 村里放着备份下来的副本。 晚上翻看族谱,安安和阳阳对家族有了清晰的认知。 从谱序中,他们知道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历程和族谱编修的缘由。 看着上面的一个个人名,以及他们的基本信息和生平事迹,包括官职、功名、德行等的详细记录,阳阳大呼意外。 “哥,我好像明白,那些出身大家族的人为什么会那么傲气了。他们的家族就是底气。” 安安也是这时候才明白,妈妈为什么要回来一趟,为什么要让他从族里选人培养。 大家族的底蕴,不在物质,而在于深厚的文化传承与精神滋养。 宋家人,心散了。但没关系,他会让他们重新凝聚起来。 两人继续翻看其中的传记。能被记传的人,无一不是对家族有突出贡献或者品德极为高尚的人。两人看的津津有味。 几大箱子族谱,两人愣是看了一晚上,舍不得放下。 阳阳手里拿着几本破损的,很是心疼,“哥,咱妈会不会古籍修复,我想学。” 安安无奈,“咱妈是人,又不是神,哪里能你想学什么就会什么。我帮你找个老师,在国博做古籍修复的。 还是小时候和妈妈一起逛博物馆认识的,这么多年也没断了联系。 不过那老头性子有点怪,非常看重眼缘,他愿不愿意教你,就要看你的本事了。” “放心吧哥,就凭你弟弟这脸这才华,就没有拿不下的人。” 之后,安安又出资给村里建了所小学。 他和村里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第470章 番外,卫沐阳、卫吟星 我叫阳阳,大名卫沐阳,我还有个龙凤胎姐姐,叫卫吟星。 听起来不太像是不是? 小时候我也问过妈妈。 她解释说,我们家兄妹四个的名字是要连在一起看的。 砚南和逸北,一南一北,代表着生活在广阔天地,无论身处何方,哥哥们的感情都能跨越距离。 吟星和沐阳,一个是对浩瀚星空的诗意向往,一个是对温暖阳光的欣然接纳,象征着生活里既有浪漫幻想,也有脚踏实地的温暖。 同时,阳象征天地间的阳光,与哥哥们的方位以及姐姐的星辰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完整的家族体系。 是不是很好听? 我们四人,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名字。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91 首页 上一页 28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