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尘看着沈尽欢坚定的眼神,一时不知道怎么回她。 他与她斗嘴,向来都是输的一方。 马车内再次陷入安静。 “太子殿下,我们到了。”泽宇在外说道。 马车刚停稳沈尽欢没一丝停留,掀了帘子就往外钻,没等车夫拿了脚踏就直接跳下了车。 柏庸在书房接待了两人,可能是对之前沈尽欢谏言《天宫策》一事有所听闻,故而言语间对她很客气。 “之前两次没约见沈姑娘,老夫以为你不会再来了。” 柏庸年纪不算大,却留着长长的胡须,不白不黑的,说这话时,笑着亲自端了杯暖茶放在她手边。 “柏大人这么说的话,之前是故意没见我了?”沈尽欢打着趣说道。 “伶牙俐齿的姑娘,”柏庸尊太子入主后在板壁前右座落座,“把太子殿下都请来了,老夫哪有不见的道理。” 沈尽欢瞧着板壁上挂着一副山水图,右边题词“诗书执礼”,左边题词“孝弟力田”,上悬匾额题“务本堂”。 回想沈寄容在信中所说的柏庸资历过往,这匾额题的真是不错。 “本王知道柏大人事务繁忙,便开门见山说了”邵尘说道,“柏大人应该对近来东堂发生的事情有所听闻,不知作何感想?” 沈尽欢在一边看着柏庸的反应。 “太子殿下言外之意老夫明白,只不过老夫年纪大了,不愿再折腾,只想好好承着陛下赐的恩泽,颐养天年。”柏庸起身,对邵尘做了一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柏大人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沈尽欢说道。 柏庸深深看了一眼沈尽欢。 “陛下体恤老夫,让老夫在天子脚下做个闲官,这么多年过习惯了舒坦日子。”柏庸扶着胡须说道。 沈尽欢微微一笑,起身拜了一拜,说道:“恕小女子无礼,敢问柏大人,府内所见恩泽,是陛下亲赐的,还是柏大人自己求来的?” 柏庸眉头一挑,认真端详起眼前这个小女娃娃:“功夫做了不少,你阿爹教你的?” 沈尽欢又一拜:“阿爹既然让小女协管东堂,大小事物自然是自己学,岂能近水楼台求一步登天。” 柏庸沉吟一声,背过身在堂前来回踱步。 沈尽欢与邵尘对视一眼,邵尘会意,说道:“东堂是朝廷设立在民间的私塾,朝堂求贤若渴。” “朝堂之上才子状元多的是,当今大学士陈士德德才兼备,太子殿下大可请旨让他去。”柏庸定了定心,说道。 沈尽欢轻哧:“东堂是要看谁有真能耐担下皇上和百姓的厚望,招贤纳士又不是选妃子娘娘,柏大人言重了。” 陈士德还真不敢请,熟知那陈家的两派通吃,暗地里是个对梁侯府点头哈腰的蝼蚁之辈。 两人在回去的路上倒是缓和了许多,沈尽欢不止一次偷看到邵尘莫名上扬的嘴角。 “原以为沈姑娘光明正大,不会偷窥。”邵尘半眯着眼睛说道。 “看就看了,你笑什么?”沈尽欢不否认自己这个不雅的举动。 邵尘睁开眼,看沈尽欢还是坐在窗边那个角落,明明是很小的车厢,两人离的距离却比想象的远。 沉思了片刻,邵尘稍挪动了身子,坐到窗边座位上。 沈尽欢躲闪不得,生怕动静一大让马车翻了身,只得由着他坐在自己身边。 “你义正言辞讥讽陈士德有才无担当的时候,怎么没这般惊慌?”邵尘声音很稳,嘴角还是噙着笑意。 “柏庸心高气傲,提陈士德的时候分明流露不甘,我只是顺着他的意思说而已。”沈尽欢眨巴着眼睛说道。 虽然比前世早见到了邵尘,但沈尽欢还是觉得不太对,总感觉眼前这个少年十分老成,好像备尝艰苦后变得不动声色,与从前那个欢脱东宫太子截然不同。 “殿下好像,与小女听到的样子不一样。”沈尽欢试探道。 “哦?”邵尘撇过头看着沈尽欢的头顶。 “听闻殿下从不过问政事,如今一接触,觉得听到的都是谣言。”沈尽欢知道邵尘在看着自己,所以不敢抬头直视。 邵尘轻声一笑:“我也听说,沈家三姑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丫头,现在看来也是拙见。” “你当真要全权管理东堂?那尚书府当如何?”沈尽欢扭头问道。 她现在真的很忧心这件事。 这个时候天色暗了,车内看不清什么东西。 邵尘认真瞧着少女的清澄的眸子很久,不语。 良久,之彤在外唤了一声:“姑娘,咱们到了。” 沈尽欢下了车,看见李云褚、阿炎还有沈常安在门口等着,便快步上前:“阿姐,大哥。” 沈常安迎了上去,又看见邵尘跟在后面下了车,忙行礼。 “见过太子殿下,劳烦殿下送舍妹回来。” 邵尘摆了摆手:“李公子来了。”目光却在阿炎身上停留了很久。 “是。”李云褚作了一辑。 察觉到他的目光,李云褚又道:“这位是军营中的军师,阿炎。” “恭喜将军得贤。”邵尘这句话好像是嘴皮子摩擦发出来得声音,很轻。 而后又对沈尽欢说道:“该说的都说了,静候佳音。” 沈尽欢目送着邵尘坐上马车后离去,目光还停留在马车消失的那个拐角。 “欢儿,饿不饿,跟阿姐用膳去吧。” 沈常安附上沈尽欢的肩头。 “阿姐,我不饿。”沈尽欢缓缓转身,淡淡看着她。 “怎么会不饿呢?吃过回来的?”沈常安忙道。 “阿姐,如果皇上下旨赐婚你和赵氏,你可甘心?” 沈常安站在那里,良久,没有给予答复。
第36章 赵氏 赶着岁首, 街面上比往日热闹了许多,本地的商家也挑着日子挂上红绳红布。 沈尽欢这几日都早出晚归故意避着沈常安,想到那天晚上她脸上那不知所措的神情就气的慌。 沈常安是个传统的女孩, 就算再雷厉风行,遇到大事还是会听长辈的。 不过也怪自己,都说了是皇帝赐婚, 还要强求她回答, 难不成是要自己亲姐抗旨不尊?想来是有些操之过急。 但想起前世沈常安的结局, 沈尽欢又心头上火, 嫁的心不甘情不愿,余生也从未一展笑颜,倒是赵氏族, 凭借与尚书府联姻再次平步青云。 “姑娘你看, 年前街市上花样就是多。”望着迎面而来的一支商队,之彤探着头看着商队后面跟着的十几辆马车货物。 “是江南来的呢。”之彤打量着商人的着装。 沈尽欢看破了这鬼丫头的心思,拉着她就往人群里走。 奈何人多,之彤被人撞了个踉跄, 一下子和沈尽欢被人群冲散。 “姑娘。” 之彤跟不上沈尽欢,在后面拨着人群追。 江南的货是顶好的, 不管是香脂膏粉还是粗衣锦锻, 在北方都很受欢迎, 往日只要见到江南的商队来, 百姓们肯定要围上来凑热闹看看商队的品相, 以此来推断货物的好坏。 商队品相很有讲究。 装麻袋木箱的是做布匹草药买卖的; 用上等木材装箱的是卖脂粉的; 再往上就是装箱用沉香木或是名贵木材的, 看起来就是大商户的, 要么是做玉器瓷品的江南赵氏, 要么就是做木料粮食的万氏商号。 三月北上五月户, 七月小集岁首庙,是南北做生意的规矩,长此以往形成南北货币和货物流通。 沈尽欢走着,觉得不对劲。 这整条商队未挂旗番。虽然装扮是江南,但领队和走镖的却是一帮壮汉。声势浩荡洋洋洒洒穿街而过,装货也都包的很严实,不像是来做生意的,倒像是送货的。 “是江南哪家新铺子?”沈尽欢问道,许久得不到之彤回应,才发现自己和之彤被人群冲散了。 好不容易等之彤穿越茫茫人海回到身边,沈尽欢赶紧掏了帕子给之彤擦汗。 “这商队不对劲啊,怎么光走路不吆喝的?”之彤哀怨道。 “可不,周围百姓都围上来了。” 沈尽欢环顾早就围得水泄不通的周边,周遭的百姓也看出了不对劲,收了笑脸过来议论纷纷。 “这......” 之彤拉着沈尽欢的手,生怕再被人流冲走:“这些百姓也看出了不对劲,都是围上来看稀奇的,姑娘,咱们回去吧。” 可是人流这么多,哪能说走就走。 被一个中年妇人一推,沈尽欢和一个人撞了个满怀。 沈尽欢扶着额刚要道歉,抬头一看...... “怎么哪都能碰见你。” 沈尽欢黑着脸推开邵尘。 邵尘揉着被撞疼的胸口不禁好笑:“沈尽欢,你头这么硬,都要把我撞出内伤了。” 泽宇凑上来说道:“主儿,这商队这么长,百姓都凑上来了,咱们赶紧出去吧。” 沈尽欢看着望不到边际的人群,暗自想着法子。 邵尘看了她一眼,让两个小厮开道,下一秒竟然直接拉起了沈尽欢的袖子,跟着挤出来的道缓慢地往外挪动。 泽宇估计是见怪不怪,捂着之彤的眼睛就走。 沈尽欢跟在邵尘后面,望着他的后脑勺有点无力,额角一阵一阵发痛。 沈尽欢心野,想阅尽世间所有美好,奈何只邵尘一人,便挡住了人山人海。 等到二人到东堂门廊的时候,沈尽欢下意识挣脱邵尘的手,疯狂暗示自己平静下来。 邵尘手中一空,手心卷入一阵冷风。 “又下雪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句。 沈尽欢转头望向廊外,真的从天而降了一片大雪花,接着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 邵尘记得,她最钟爱的鹅毛大雪,顶不喜欢的婆婆妈妈的小雪。 “没想到年前还能看见这般大雪。”泽宇说道,回首一看,自家主子正看着沈家姑娘,便憋着笑和之彤凑到一起。 “快许个愿。”邵尘忽然说了一句,把自己也吓了一跳。 沈尽欢惊愕:“你说什么?” “天司左丘说过,瑞雪丰年,赶着第一场大雪许的愿是极好的。”邵尘慌忙把话圆上。 沈尽欢眼神暗了下去。 她一直有下大雪许愿的习惯,从前一到冬天就会拉着邵尘去司天司的楼顶许愿,为此受到他不少笑话,但是每次还是会陪着自己许完愿。 方才自己是什么荒唐的想法,竟想着他也是带着前世记忆的。 沈尽欢轻笑,合上双掌,简单许了个平安愿。 “今日是赵氏进京的日子,”邵尘缓缓说道,“方才所谓的商队,就是赵氏带去沈家的见面礼。” 沈尽欢如梦似醒! “之彤,回府。” 沈尽欢不再多说,拉着之彤走进大雪里。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7 首页 上一页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