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尘一时不知心里是何种滋味,仓促间想留住些东西。 沈尽欢闭眼定在原地,不看他也不说话,心里厌烦极了。 “知错了吗?”邵尘走到她面前冷言道。 沈尽欢轻哧,“殿下说我有错,那我便是有错。” “怎么,沈倾宁嫁给上谷郡的二公子,你是真不乐意?”邵尘故意道。 他约莫能猜到为什么沈尽欢会这样急不可耐,从她先前说的话里全是“上谷郡”而不提人名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人和她说过沈倾宁其实是嫁给上古郡荣氏的二公子。 沈尽欢抬头一惊,“二公子?” “我求了父皇,让她嫁给上谷郡身体康健的二公子,没想到你如此不知好歹。”邵尘看着她微颤的睫毛、近在咫尺的脸庞才知道自己匆忙想要留住的是什么。 沈尽欢扶着墙,如释重负,那一刻庆幸自己被邵尘拦下,否则真要酿成大祸。 她一直以为邵尘明知道上谷郡大公子身体不好还将沈倾宁嫁过去,是故意不想让她安宁,没想到...... “下次好好动动脑子。”邵尘上下打量着沈尽欢,把语气把握的刚刚好,没有显得过分责怪,也没有显得格外关心。 沈尽欢点头,依然不说话,这次是羞于开口。 没有送沈倾宁出嫁,心里委实不好受。 想想沈常安嫁去郦国还没一个月,沈倾宁也嫁出去了。当时沈倾宁还信誓旦旦安慰她还有二姐在,这么一折腾,沈尽欢现在当真是独苗苗了。 李靖瑶知道沈尽欢被邵尘送进司刑司打板子后,写了封信给司徒月,难免顾忌陆生良是男子有时候不方便,就要她派人多去照顾。 司徒月也是个闲的,三天两头往少府跑,不是送吃的就是送穿的,沈尽欢趴在床上一个月,被她喂胖了不止一点点。 江余给她送过一封密信,说准备请辞回江南自己开间私塾。 信中提到沈倾宁的笔触不多,但能感知到他是因为沈倾宁不在帝京所以才选择离开。 信中还说,他将苏禾嫁给了东堂一位教骑射的年轻先生,是他替苏禾选的,此生也就成全了这么一回私欲。 沈尽欢猜,江余喜欢沈倾宁不少于沈倾宁喜欢江余。 到头来,万般因果都比不上变数伦常。 没有假装不在乎这种事。 只要能感知到他的一点喜爱,那在他心里的喜爱就会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多。 藏在人内心深处的是疯狂,比疯狂藏得更深的是想念。 人一旦变得想要拥有,就一发不可收拾。 江余和沈倾宁,都深谙这个道理,遗憾的是谁也没有更进一步,因为再往前去,便是万丈深渊。 沈尽欢烧了信,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腿部还有些吊筋,已经不妨碍她做大动作。 五月刚出头,司徒月和玉夫人就被诊出有了喜脉,徐静媛特别开心,比她自己怀孕还要高兴,亲自织了很多小孩大人的衣裳送去凤仪宫。 玉夫人是头胎,所以燕帝很重视,对王师又开始格外关照起来,原先投奔帝盟的墙头草立马就倒了回去,又搅得朝堂乌烟瘴气。 对于频频出乎意料的事情,沈尽欢如今早就习以为常。 这天日上三竿,沈尽欢从前堂回到屋里,将两份文书整整齐齐压在案头看起来。 “听说你要出远门了?”白纪靠在窗外问道。 “嗯,西倾闹灾,属我管的山海之地,圣上要下发一笔修缮款去,我得盯着。”沈尽欢提笔沾了墨水,照着文书笔迹抄印了下来。 “陆大人也去?”白纪问道。 “他才不去,说会派个人和我一起,还不知道是谁呢。”沈尽欢笑看了他一眼。
第101章 元大人 次日一早阿晖备好了马车, 随行前往西倾陈郡的一共四辆马车,两车修缮款。 为首一辆挂着紫穗的是沈尽欢的,还有一辆紧跟其后, 看起来要比少府的精致一些,是监察大臣的。 周围跟着两支禁军,姬坤正在站在马边上摸着马鬃。 陆生良和她说过一同去的是内阁辅臣元大人。而沈尽欢压根不知道这位元大人是何许人也, 想了半天都没对上号。 既然是辅臣, 官阶品级该在她之下, 可当她将行李都放上马车后, 对方脸面都没露一下。 沈尽欢全当他是年纪大架子大,不愿意对她俯首称臣,就没往心里去。出发前在马车边上恭恭敬敬道:“此次前去西倾陈郡, 路途遥远颠簸, 元大人有什么不适定要和本官提。” 车窗动了动,一只白皙的手挑了帘子露出半张脸来。 沈尽欢刚觉得眼熟,看清后当场愣住。 说好的内阁辅臣呢?怎么变成了太子? “还请少令多多关照。”邵尘噙着笑道,见沈尽欢一脸呆样, 满意地放下帘子。 内阁哪来什么元大人!所谓元大人,不过是燕帝要太子微服私访造出来的替身罢了。 沈尽欢恍然大悟, 暗自将知情不告的陆生良骂了个狗血淋头后, 重重叹了口气回到自己马车上。 日夜颠簸了两日到了地方, 好久没赶远路的沈尽欢靠在之彤身上难受的紧。突然听见马声嘶鸣, 车身也跟着晃动起来, 差点让她把整个胃都吐出来。 “怎么回事儿?”之彤掀了车帘子道。 “启禀大人, 前面好像有灾民拦路, 要不要下去看看?”车夫道。 姬坤从后赶来骂道:“蠢么?竟然让大人下车, 也不怕是陷阱。”说罢带着五人小队快马冲到人群那边。 自上次交锋, 姬坤知道有把柄在沈尽欢手上,对她再没有不恭敬过。 沈尽欢一口水还没咽下去,马蹄声就近了。 “大人,真是灾民,他们知道朝廷有人来,所以都聚在这里讨粮食。”姬坤道。 沈尽欢又吞下一口水,坐在车内道:“讨粮食?陈郡郡守没有开粮仓吗?” “这......卑职这就去郡守府让他们疏通道路。”姬坤在外大声道。 半柱香不到郡守曹庞就带着守卫军来了。 队伍跟着守卫军进了城中官驿。 西倾多是高山,陈郡地势正好在高处,沈尽欢一来就不舒服,下了马车还得顶着惨白的脸听曹庞诉述灾情。 灾荒是因为五月的一场大雨冲破了河堤,导致山体塌方陷落。正是要芒种时节田地却被摧毁,陈郡百姓每年都没什么产出,税收少得连少府都不乐的要,所以燕帝才要特意拨款救灾。 “修缮款好生用着,先将滑开的山体山路处理好了,再清理良田,守军还得多去山上看看有没有失足被困的山人。”沈尽欢端坐在上位道。 “是,下官知晓。”曹庞睨了一眼坐在侧边的邵尘,笑问道:“请问这位大人是?” 沈尽欢抬眼看了,替他说道:“这位是内阁辅臣元大人,此次受命前来监察。” 曹庞忙向邵尘作揖:“原来是元大人,下官眼拙。” “本官来时,有难民拦路讨粮食,曹大人能否告诉本官是为何?”沈尽欢胸口气闷,皱着眉问道。 曹庞连忙跪下道:“大人明鉴,下官已将郡守府的粮仓都开了去,奈何灾民太多,不止有陈郡的灾民,周边受到波及的村民也都来了,实在是供不应求。” 沈尽欢拍案:“你当少府懒得管陈郡的税,就以为本官真不知道你粮仓里有多少粮了吗!” “沈少令,下官句句属实,当真开了所有的粮仓救济灾民了,幸好您来了,不然下官家中的米仓也要空了。”曹庞道。 沈尽欢道:“陈郡虽没有水产,但盛产中药材和高粱荞麦,药材可通商流通经济,高粱荞麦可养人屯粮,本官记得旧年里陈郡一年的高粱就有上万石,中草药材也不少,怎么今年闹了灾荒,粮仓开了不足五日就没了?” 曹庞张口结舌,以为三言两语能将这小丫头骗过去,没想到这人的本事比自己料想的大了去。 “不说?”沈尽欢目光一凛,“姬统领,将曹庞带下去好好问。” “哎,大人,下官说下官说......您别抓下官!”曹庞急了眼,连磕了三个响头。 “是,大人说的没错,旧年是丰收了,下官还自掏腰包修了三个粮仓出来专门屯粮用,结果今年三月的时候,谢家买下了整整两间,下官查过他们的钱没有问题,就把两间粮仓的粮食都卖给谢家了。” “谢家?”沈尽欢疑惑,转念又试问道:“是不是做矿坊的谢家?” “是,大人真是无所不知。”曹庞擦着头上的汗拍马屁,心里虚的很。 “两间粮仓得有上千石了,谢家才几个人要吃这么多,你作为郡守也不和他们商量着先救济灾民。”沈尽欢道。 说起来,沈尽欢的堂姑姑王曼就是陈郡谢家的当家主母,来之前特地查了些资料,哪知落地就派上用场了。 “谢家给了,不过是让霍家出的这个好人面儿......”曹庞支支吾吾的样子,惹得沈尽欢很不痛快。 邵尘望了沈尽欢惨白的脸,手扇一转起身道:“当着少令和本官的面还有什么不能说的,要是敢隐瞒,你这郡守也就当到头了。” “是是,下官说......霍家拿着那两仓粮食出来后,本来都挺高兴的,谁知道那天打开箱子,发现所有的粮食都......都变成了......糠。”曹庞知道瞒不住了,索性闭眼说了出来。 “糠?!”沈尽欢惊道,“粮食是有重量的,交接搬动的人难道手上都没劲儿没发觉吗?” “这......糠下还放着碎石块儿,搬动的人估计也没注意。”曹庞瞥了一眼沈尽欢,畏惧的盯着她腰间的两块令牌,“下官本要盘查,奈何谢家一口咬定是霍家栽赃陷害,问到霍家,霍老大又说他完全不知晓,这......。” “谢家和霍家,是有什么渊源吗?”邵尘问道。 “下官还在查,快有结果了。” 邵尘伸手拍了拍曹庞的肩头道:“知道了,此事本官和少令大人会接手查办,曹大人就回去协助调查吧。” “哎哟,元大人使不得......”曹庞一脸慌张。 “下去处理修缮款吧,届时列份文书上来。”沈尽欢扶额靠在椅子上说道,听了这么多话,脑子都转不过来了。 曹庞叩首,起身又道:“沈大人怕是初来乍到水土不服,下官马上就请大夫过来。” 沈尽欢面无表情地摆摆手,曹庞见好就收,朝二人作揖后就躬身退下了。 沈尽欢心头直犯恶心,之彤从怀里拿了薄荷出来被邵尘拦下。 “知道自己吃不住,还不带些药。”邵尘嫌弃道。 沈尽欢见他递给之彤一个青玉的药瓶,不好意思道:“殿下收着吧,微臣不用。” 之彤伸出去的手一怔,邵尘趁机丢在她手心道:“记住,在这儿我是元大人。” “多谢大人。”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7 首页 上一页 8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