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穿越重生
收藏  反馈 

卷飞全家后我躺平了

作者:Loeva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6-27 03:10:17

  陆栢年笑道:“这倒不至于。这孩子心大,刚搬进来就能吃能睡的。他母亲还说,在乡下时也是这般,即使是乡间的草屋瓦舍,他也能安之若素。阿四说,他看着就是个能干大事的性子。”

  阿四是从小看着陆平安长大的老仆,自然是怎么看小主人都觉得顺眼。这话听听就罢了,倒也不必当真。

  曹耕云倒是从陆平安的母亲那里听说了更多的细节:“他在陆家后院长大,原本住的就是小院子,早就习惯了。如今搬回京中,住这样的小院,他兴许还觉得更熟悉些。反倒是乡下地方大,门外就是山野地,他可能还觉得更新鲜呢!”

  陆栢年哈哈笑道:“新鲜是新鲜的,他在乡下也是漫山遍野的跑,还交了新朋友,跟着乡下小子们一块儿去放羊呢。你瞧他皮肉晒黑了许多,他母亲还担心,过两日学生们入了学,个个都是斯文读书人,不知会不会误会他是个乡下孩子。”

  谢文载笑道:“便是乡下孩子又如何?咱们收学生,原也不挑出身,只要是读书有天份、根基也算扎实的孩子,就行了。”

  他们三人商量过了,虽然收蒙童从头教起,能更容易教出符合他们心意的学生来,但他们毕竟年纪都大了,精力有限,实在扛不住从头教小学生了,因此明书堂不收蒙童,而只会收有一定基础的学生。等到将来学生们当中有囊中羞涩,需要赚几个书本笔墨钱的,他们再把人推荐到三里外另一间收蒙童的书塾任教就好了。两边学堂离得不远,来往通勤也方便。

  陆平安年纪虽小,却有一定的基础。他在乡下住了几个月,他母亲担心他学业,便把他送到附近村镇的学堂去上学。可他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底子不是寻常乡间蒙童可比的。他祖父是举人,父亲虽然受身体所累,不曾考得功名,但在家休养时无事可做,只能把时间花在读书上,亦是有学问的人。他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又出身书香大族,乡间学堂里的教书先生连童生都不是,学问底子可能还不如他呢。才去了不到半个月,那位教书先生就把他送回家,表示自己教不了了。

  陆平安的母亲一直担心儿子学业被耽误,如今总算能重新回到京城来了。有博学多才的伯祖父亲自教导,陆平安的学业问题终于能解决了。而有了基础的陆平安,自然也能跟着其他年纪更大的学生们一道入学明书堂,成为这个新书院的第一批学生啦!


第1124章 花木

  海棠跟着家人,将明书堂里里外外都参观了一遍。

  谢文载与曹耕云、陆栢年三人已经通过相熟的吴门故生的门路,请来了两位曾经在有名的书院中任职的先生来帮忙,打理明书堂庶务。除了他们自带的仆从以外,又再另外从附近雇了人手来做杂活。如今明书堂房舍家具都已齐备,书本与笔墨纸砚也都采买妥当了,统一制式的学生布袍也做好了二十身,粮油米面、杯盘碗箸、被褥铺盖之类的生活物资则只准备了一部分,还得等到学生正式入学后,才能根据具体人数作调整。谢文载亲自去官府办好了各种文书许可,就只等着吉日到来,便可以正式开坛拜圣人,宣告明书堂正式开学了。

  海西崖在西北时习惯了管庶务,虽然没有过任何管理学堂的经验,但转了一圈之后,也能发现几个实际的问题,便提醒了表弟与老友们。谢文载等人连忙接下来,打算过后就去整改。马氏又拉着人往三人住的私宅后院跑了一趟,哪怕知道他们三人如今有老成持重的仆从服侍,还有谢忠这位经验丰富的老仆管家,也依然不放心,生怕他们三个糊里糊涂地,照顾不好自己,还得她亲自过问一遍他们的饮食起居,确保所有人的生活都没有问题。

  等这些事都忙完,时候也不早了。谢文载便邀请众人到自己院中用一顿便饭。

  谢忠作为谢文载的老仆兼管家,顺便也管起了三位山长的庶务,不过饮食养生之类的事务,他是托给了陆栢年的侄媳、平安的母亲的。平安的母亲如今穿着虽朴素,但毕竟是从小在世家大户里长大的,有了正室的名分后,又在乡下做了几个月受人敬重的举人娘子,说话行事都与早先不大一样了,没有了低声下气的卑微感,在长辈与客人面前,也敢挺直了腰杆说话。因此,她虽然还是温柔和顺的性子,礼仪周到,可谁都不会再视她为通房贱妾,反而觉得她这样的做派,确实很有大家媳妇的气度。

  平安母亲带着婆子们,在谢文载院子正房中摆好了两桌宴席,请诸位长辈与亲戚们入了席,自己则在马氏身边坐了下来,又招呼马氏与胡氏、庄敏仪以及海棠用餐。

  宴席上的菜色没什么山珍海味,只是新鲜的鸡鸭鱼肉罢了,没什么复杂精巧的做法,就是简单的家常味道,吃着却十分鲜美。众人都吃得很满意。饭后厨房又送了炖汤上来,都是应季的温补汤水,很适合老人与小孩子补身体,众人也都高高兴兴地喝了。

  菜色与汤水都是平安母亲定的菜单,连做法也是她教给厨子的。她长年照顾病人,在这方面十分有经验。马氏暗中观察着她的行事,微微点头,觉得她还算靠谱,自己应该可以放心把谢、曹、陆三个老朋友的起居生活交付到她手中了。

  饭后,大家也不急着走,三三两两地分开了,有人继续四处转悠,有人去细细参观学生们要入住的校舍,还有人拉着谢、陆二人谈论开学后的课程设置,曹耕云则回自己院中,抱来了一只新聘回家的小猫,与陆平安逗猫玩耍起来。

  海棠走进了藏书室,翻看着书架上已经摆放好的书籍,这里头还有她的一份贡献呢。

  屋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海棠不紧不慢地扫视过半架子书的书脊,方才转过身去,正好看见表叔公谢文载走进门来。她露出了微笑:“表叔公,您怎么过来了?”

  “你爷爷好奇这书院是否管得严,学生们是否有可能偷偷翻墙跑出去胡闹,你陆爷爷就带着他四处看墙头去了。”谢文载笑道,“我可是去过长安卫学参观过的,自然知道如何避免这种事。明书堂的墙头比一般宅子的院墙高了一倍,墙下又不曾种得什么高大的树木,只怕学生想要翻墙偷跑,都得先学学飞檐走壁的功夫。你爷爷是多虑了。”

  海棠方才已经发现了这件事。明书堂的院墙,只比长安海家宅子的外墙略矮了一尺而已,能够得上墙头的长梯都得专门定制,而三位山长都没做这个准备工作,显然早就有了防范之心。其实这个墙的高度对她来说并不难,她用上轻功,不费什么力气就翻过去了,只不过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这就是不可能的任务。书院除了前院的大门,就只有一个小侧门方向仆从杂役们运送生活物品,平日里管得还是挺严格的。不过这也不是坏事,学校嘛,门户森严一些,也能保护学生们的安全,让他们更加安心地专注于学习不是?

  海棠笑道:“我看到学生们的宿舍院子里种有桂花树和枣树,后头三个院子也种了不少花草树木,心里还奇怪,为何校舍与藏书院这边连棵高大点儿的树木都不见?原来是为了不让学生们能借力翻墙呀!”

  谢文载笑笑:“桂花树就是取个好彩头,只盼着学生们将来都能蟾宫折桂。枣树是为了夏日能借一点荫凉,枣儿也能给学生们做个零嘴儿。但其他的树木就算了。我们保留了这片土地上本来的大树,却没有从别处移植新的大树过来。老陆倒是觉得,这处藏书院里可以添种几丛翠竹,若是担心学生们借竹枝之力偷逃出去,大不了挑些细弱矮小的品种便是。可若是将来要教学生们书画,有一丛翠竹在此,也更方便学生们观摩竹的神韵。我拗他不过,由得他自行寻合适的竹子去了。”

  陆栢年一向热爱书画,对明书堂的花木景致有更高的期望,也不出奇。其实明书堂的建筑,大体上是规整有余,精细不足,没多少雕花装饰,整体走质朴风,也是省钱省工的意思。几处用于装点的字画条幅,大多是三位山长以及他们的文人好友亲笔所题,免费赞助的,当中还有几幅海棠的作品,只不过是署了化名,不叫人看出是闺阁画作罢了。

  作为一处新建的学堂,明书堂已经很象模象样了。哪怕花木方面稍有不足,也没什么可挑剔的。海棠认为这都是小事。不过谢文载却笑得有些意味深长:“若棠棠你想参观好花好树,其实左近的金家别院就是不错的去处。他家的别院也快完工了,房舍倒罢了,倒是移种过来的花木极好。你走的时候若是经过他家院墙外头,还能瞧见墙头的红石榴花,开得正盛呢!”


第1125章 墙头花枝

  海家人直到将近傍晚时,方才坐马车离开了明书堂。

  谢文载、曹耕云与陆栢年却不会跟着他们离开,而是留在明书堂后方的三个小院中生活。他们与海家人住在一起这么多年,终于到了分开的时候了。他们心中虽然有着不舍,但想到彼此还能经常有见面的机会,感伤也消失了大半。他们知道双方都还牵挂着彼此,即使不再住在一个家中,又或是在隔壁当近邻,他们的心也依然离得很近。

  海棠与祖母马氏、嫂嫂庄敏仪坐在一辆马车里。马车驶离明书堂后不久,她就估摸着方向位置,掀起车帘一角,往路边看去。

  他们这时候就行驶在金家别院外的大路上,抬头望去,果然能瞧见别院墙头上伸出了几枝石榴花枝,上头长着红艳艳的石榴花,在阳光下开得十分灿烂。

  海棠虽然看过金嘉树送来的别院图纸,但上头只标明了房屋格局,简单说明了什么地方会有花木苗圃,却没有详细地说明哪个地方种了什么花木,因此她并不知道,原来别院后方紧挨着墙根,会种下这么一大排石榴树。也不知道金嘉树是找了什么人主理别院的工程,从哪里移栽了这么多高大的花树,但海棠一想到,将来她嫁给金嘉树后,会与他一道搬进这座别院,便能天天欣赏到这样的好花,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向往来。

  金家别院种了许多花木,从墙头上探出枝条来的,自然不仅仅是石榴而已。很快,海棠又看到了一排的桃花与梨花,开得不如石榴茂盛,但远远看去,墙头上仿佛升起了一片粉云,景致亦是美不胜收。

  海棠不由得猜测起,这一片桃花与梨花,是种在金家别院的什么地方,将来自己是否有可能搬进那片宅院中居住呢?

  就在海棠隔窗欣赏着车外的花木时,车厢内,马氏也正跟孙媳庄敏仪说话。

  马氏道:“额听说明书堂四月中就正式开学了,刚开始收的都是故交家的子弟,人不多,也就十来个而已,再加上平安这个小的,这点学生,谢表弟他们教起来还是很轻松的。你昨儿回娘家,可听你表叔公提过,天佑咋办?他进京后又没拜别的老师,还找谢表弟他们请教功课,总不能在明书堂开学后,他还继续留在家里自学吧?还是他打算到别处附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