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额娘会好好照顾自己,也会照看你福晋和三个孩子的,额娘的手段你是知道的,你在外不必担心。不过,你出征在即,额娘有几句话要叮嘱你。”宋玉瑶神色认真了起来。 “额娘请说。”长岁脸色也端正了起来,一脸恭敬地道。 “额娘自然知道你的性子,但有些话,还是要再叮嘱你一遍,希望你能记在心里: 一是要小心谨慎、虚心纳谏,不可自视甚高、一意孤行、急躁轻率,置自己于险境,陷将兵于危难。 二是要诚心办事、善待士卒,不可仗着皇子身份欺凌兵将、作威作福。 三是若战事顺利,立下功劳,不可居功自傲、目无君父、结党营私。 这三点是额娘对你的期望,也是额娘对你的要求,你可能做到?“宋玉瑶看着长岁的脸,脸上满是严肃。 听着额娘的话,长岁不禁心里一暖,他知道额娘此番都是金玉良言,为了他好,他自会遵从。 “额娘放心,儿子并非那等轻浮之人,不会视己身性命和将士们的生命为儿戏,亦不会做那等有负君父、给额娘和妻儿招羞之事。”他眼里满是认真。 “那便好,你若能做到这样,那额娘便再没什么放心不下的了。”宋玉瑶脸上露出了欣慰。 接着,她又拿出一瓶掺了灵液的药丸子,同样交给了儿子,叮嘱他关键时候用来保命。 一切该叮嘱的话都说完,又似乎还有千言万语要说,但已经到了该出发的时辰了。宋玉瑶最后道:“去吧,额娘等你凯旋而归。” 长岁双膝触地,以头扣地,认认真真地给额娘行完了跪别大礼。 宋玉瑶的眼眶忍不住湿润了,她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流出。不过,这只坚持到长岁离开之前,等看到他逐渐远去的背影,她的眼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一滴又一滴。 她不能阻止他,有些路他是要自己去走的。 等到大军出发之后,亲自率领众臣送行的胤禛回到宫中,充满怜惜地把宋玉瑶揽入了怀中。 “瑶儿,你放心,朕已经安排好了,不会让长岁有危险的。”他承诺道。 “臣妾的儿子就拜托皇上了。”宋玉瑶逐渐泣不成声。 而胤禛怜惜地给她慢慢拭去脸上的泪,认真地道:“你放心,长岁也是朕的儿子,朕最喜爱的儿子。” 第154章 自长岁出征后,宋玉瑶就好像觉得心里缺了一块似的,整日空落落的,也牵挂着。难得的,一向心态恬然宁静的她,竟然有些心不在焉、忧思难掩起来。 身边人自是劝她,只是,无论是小兰她们,还是华芝、瑞儿、朝朝他们,每一个自己也是为长岁挂心的,又如何能劝她? 胤禛便常常来陪她,连去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太后也宽慰她。只是,胤禛和太后自己也还不是挂心的? 最终,她还是自己振作了起来,她还有事要做呢!培育新良种的事,早在进行之中了,现在也差不多到了该收获的时候了。 “小田子,今日就把这些番麦收了吧。”用过早膳后,宋玉瑶站在承乾宫的菜园子旁边,对伺候这亩地的太监小田子道。 “是,主子。那株异种番麦要先收吗?”想到自家主子一直以来的能耐,想着菜园子里那株和之前的辣椒、巨姜、甘薯一样,明显不同于其他番麦,而要更加“强壮”许多、气味也有些好闻的那株异种番麦,小田子眼睛里不禁熠熠生辉,闪着期待。 “先收那株异种番麦吧。”宋玉瑶看着小田子期待的脸,笑了笑,同意了。 “奴才也去帮忙。”身为承乾宫大总管的小安子安公公,知道主子今日有意收割番麦,也来了,挽了挽袖子,一脸兴奋地去了。 “奴才也去。”地位只在安公公之下副总管程公公,同样也来了,也和安公公一样,挽了挽袖子,一脸兴奋地去了。 还有小福子等其他几位太监,凡是现在暂时没有特别要紧的差事的那些,也都一个个跟遇到什么好事似的,一个个兴奋地跟过去了。 而小兰等暂时没啥重要差事的宫女们,也一个个高兴得和什么似的,站在旁边,兴奋得看着这个面积不大的菜园子,恨不得自己亲自过去把那株异种番麦上的番麦给收了呢! “安爷爷、程爷爷,您们来您们来。”小田子看着走来的安公公和程公公,嘴上殷勤地说着谦让的话,嘴角却不禁悄悄地扁了扁。 你说这安大公公和福大公公,好好的承乾宫总管、副总管太监,非得和自己这个打理菜园子的普通太监来“抢”这收庄稼的活计!这番麦可是自己伺候着长到现在的,这收获的活,难道不该他来吗? 安大公公也不在意,嘿嘿,终归到底自己才是这承乾宫的总管太监、贵妃主子身边的太监中的第一得意人,如今主子眼看着又培育出了一种番麦新良种,这个收获这株异种番麦的大彩头,怎么能不自己来呢? 看着这株茎秆比其他番麦高出一头、也粗壮一圈,结的番麦大小明显比其他番麦株所结大一圈的异种番麦,安大公公心里火热,这会又是一种美味的新良种吗?就像之前的甘薯那般好吃? 犹记得当初主子最初开始在花盆里种番椒、番薯、番麦的时候,那些苗还是自己给找来的呢!谁能想到会有现在呢? 安大公公不禁心里得意,看着眼前的这株异种番薯,心里火热起来。 带着些小心翼翼地,他的手慢慢地接近了这株番麦,珍重地把这株番麦上最大的那个番麦给掰了下来。 “哎呦,真沉!”安大公公小心地捧着掰下的番麦,夸张地道。 “师傅,让徒弟给您捧着吧!”跟在他旁边的小福子福公公一脸殷勤地道。 “不用不用,杂家还拿得动。”安大公公一眼就看穿了小福子的渴望,却残忍地拒绝了。这番麦自己才刚掰到手里,还没捧够呢! 不过,他看着这株异种番麦茎秆上还剩的一个番麦,眼中火热,这株上可是结了两个,还有一个没掰呢! 一旁同样用火热的眼神看着这株异种番麦的程公公,赶紧上前一步把安公公挤开了,防贼似的看了安公公一眼,提醒道:“安公公, 这个可轮到杂家了!” 安大公公只好遗憾地收回了目光。 这下轮到程公公小心翼翼,像是对着什么珍宝似地,珍重地把这株番麦上剩下的那个番麦给掰下来了。 旁边看着安、程两位公公,把这株异种番麦茎秆上的两个番麦都掰完的小田子公公,嘴角扁得更厉害了。 原先没进宫的时候,主子培育出新良种,收获的时候,安公公收一部分还能留一部分让自己收呢,现在进了宫倒是好,多出一位程公公来,和安公公一人掰一个,彻底没自己的份了! 这几个公公之间的“勾心斗角”,看得宋玉瑶有些发笑,这番麦还没试过好不好吃呢,现在也只是看起来比其他番麦大了一点,这几个就一副这又是辣椒、甘薯之类的新良种的做派,对自己的信任也太盲目了吧? 不过,这应该的确是和甘薯差不多的好吃良种,她灵敏的嗅觉早就能让她闻出,这株番麦所结番麦的气味,确实是和她记忆中的玉米差不多,她心里还是有些把握的。 这两个番麦被剥好皮、清理好后,送到了宋玉瑶面前。 模样是和其他番麦差不多的,只是个头比其他番麦更大了一圈,看着颜色也更深一些,是一种均匀的金黄色,番麦粒一粒粒排列紧密,颗粒饱满,发出一种浓郁的甜香气味…… 这的确是和她记忆中的玉米十分相似的玉米,从大小到形状,到颜色,到气味。 “奴婢觉得,这番麦闻起来有一股清甜味,应该会好吃的。”小兰看着眼前的两个番麦,脸上带着赞叹。 这应该又是一种不逊色于辣椒、巨姜、甘薯的良种了吧?主子这次又培育出了番麦良种,应该又会震惊满宫上下、朝堂众臣、京城内外、大清百姓吧? 当初她刚来主子身边伺候的时候,哪会想到主子能一次次地做出这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呢? 跟着这样一个主子,这样一个不凡的主子,看着主子一次次做出这些利国利民的大事,能帮着主子,是她的幸运! 这些年一直守在主子身边的小兰,看着眼前的番薯良种,心中再次升起了一种骄傲的情况。 “闻起来的确像是会好吃的样子。剥下几粒,让人验验、尝尝吧。”宋玉瑶脸上也带着笑。 验很快就验过了,尝很快也尝过了,这异种番麦是无害的,味道也是如同它闻起来的气味那样,是清甜的。 这的确又是一个良种,一个会像之前的那几种良种一样,会很有用的良种! 番麦这种东西,可是能像麦子一样能磨成面粉,来煮粥、做饽饽、烙饼子的!在一些闹粮荒的偏远地区,那里缺粮缺米,听说可是有很多百姓将难吃的番麦当做主食来吃的! 而现在,经过主子之手,这番麦变得如此好吃,等这番麦传播出去,想必又能风行天下,活人无数了!看着眼前的异种番麦,承乾宫的太监、宫女们不禁满是骄傲和自豪。 来到承乾宫的胤禛,脸上也满是赞叹。 “瑶儿,你这又是为大清培育出了一种妙物啊!朕不知道该怎么谢你才好!”他的脸上终于又现出了喜色。 现在这个时机,这番麦良种的出现,可真是太是时候了!此物一出,毫无疑问地会让他的名望、朝堂的名望更胜一筹,不只会对青海那边的战局大大有利,对他现在做的事和接下来要推行的政令,也都会大大有利! 他的宁贵妃能一次又一次为大清培育出良种,有古时候贤妃之姿,那能得这样一位贤妃的他,谁会觉得不是有道之君呢? “皇上和臣妾又说这些客气话干什么?要是没有皇上的支持,臣妾又怎么会又培育出良种?”宋玉瑶知道自己培育出这些良种,其实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异能,但是她也是感谢胤禛一直以来对她的支持的。 没他为她提供的环境,没他为她挡掉很多的麻烦,也许她也没法安心地做这些事。 “也是你有这个天赋和才华,也有这样专心农事、心无旁骛的至诚之心,才能不断地改良出良种。专心致志、至诚如神,大概不外乎如是乎?”胤禛脸上有着感慨,有着赞叹。 宋玉瑶笑笑,道:“臣妾哪有皇上说得这么好,您实在是过誉了!” 世间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日积月累地做某事的人,确实是有能熟能生巧、艺近乎道的,至诚确实可以如神。不过,她不断改良出良种来,却不是靠这些罢了。水系异能,她最大的金手指! 由默默无闻的普通妃嫔,到闻名天下甚至将来可能史书留名的“贤”妃,只是一个金手指的差距。她高于别人多少呢?不过是够幸运罢了!宋玉瑶眼神淡淡,并不以功劳自居。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3 首页 上一页 15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