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还有老十四和小五,还有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呢,为这事恶了皇贵妃、逆了老四的心意,可没有任何好处!太后心里想得很明白。 太后的好说话,让胤禛心里松了口气,不枉他时常在皇额娘面前,提起皇贵妃劝他和老十四兄弟和睦的话,也不枉他去年把老十四给封了亲王。 剩下的便是宗室和朝臣那边了,不过,这也不怕,立后之事虽是国事,也是他的家事,皇额娘都不反对了,那些人就算反对也翻不起大浪来了。 七月刚过,准噶尔之战的反对声音已经压制下来、朝堂平稳下来。到了八月,一切准备就绪,也铺垫就绪,他就正式宣布立宋玉瑶为皇后了。 至于宗室和朝臣们,以宋玉瑶是汉军旗为理由的反对,他的应对是将宋玉瑶的娘家宋家,从汉军正黄旗给抬为了满军镶黄旗。 上三旗中,镶黄旗地位最尊 贵,他的瑶儿如今已经是满军镶黄旗的身份,现在这些人还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确实没什么理由反对了。毕竟宋玉瑶除了出身之外,实在没什么可诟病的,而现在出身也有了。 至于抬旗的理由,宋玉瑶这次抬旗,甚至也不能说是单靠皇上的宠爱,她这些年立下的功劳,抬这个旗其实也并非就多么不够格了。 对比起于国于民压根就没什么功劳,娘家抬旗全靠皇帝宠爱的其他妃嫔,宋玉瑶这个抬旗,其实从功劳上讲,也是她该得的。 经过这几年的培育、推广,宋玉瑶改良的甘薯、玉米、土豆,可是已经逐渐在大清遍地开花了,不知道养活了多少大清百姓。现在,她在民间的民声可是如日中天,是被百姓们称为农神娘娘下凡的! 宗室和大臣的一些本就没那么理直气壮的反对声音,没费太多力气就被胤禛给压了下去,宋玉瑶抬旗的事很快就成了。她成为皇后的事,自然也就没了阻碍的理由。 所以很快,苏培盛便过来宣了封后的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咨尔宋佳氏……柔嘉表范,风昭令誉于宫廷。贞静持躬,应正母仪于万国……兹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册宝立尔为皇后……钦哉!“[1] “恭喜娘娘,登上皇后之位!”圣旨宣读完,苏培盛一脸笑容地对这位主子恭喜道。 没想到这位主子,还真的坐上皇后之位了,他苏培盛果然没有看走眼! 在这个时刻,苏培盛也有些感怀。 第166章 来宣旨的苏培盛被客客气气地赏赐完送走了,宋玉瑶又接受了身边人的恭喜,也都赏赐了一遍。一切热闹散去,宋玉瑶终于得了空闲。 她知道,接下来真正的考验要来了。皇后这一个后宫女人的位份不算什么,因为她的皇后之位而导致的她的两个儿子的变化才麻烦。 长岁如今成了嫡长子了,既嫡且长,等她的皇后册封礼过完,前朝怕是要请立太子了吧?宋玉瑶眉心不禁微蹙。 历史上的胤禛实行的是秘密立储制度,早在登基之初似乎就写了传位诏书,放在了乾清宫的正大光明牌匾之后,而在这个世界秘密立储之事到目前为止并未发生。那现在呢?胤禛会怎样做?长岁可是已经出宫建府了…… 宋玉瑶因为接下来的事,独自在书房里琢磨了一个上午的时光。 “皇上驾到!”还没到用午膳的时光,处理完正事的胤禛就到了。 “臣妾给皇上请安,皇上万福金安!”宋玉瑶迎了上来,看着胤禛,脸上就带了笑。 不管接下来的事如何麻烦,胤禛封她为皇后,这就是对她的看重和心意。 “平身!”胤禛一边说着,一边扶起了宋玉瑶,脸上亦是带着笑。 “瑶儿,你终于是朕的皇后了。”胤禛握着宋玉瑶的手,眼睛亮晶晶的。 “多谢皇上,臣妾很高兴能做您的皇后。”宋玉瑶回握着他的手,暂时将之前的思虑都抛在脑后,眼中亦是亮晶晶的。 此时此刻,他克服阻碍,将这个位置奉于她手,确实该高兴,为他的心意。 “是朕让你等了太久。”胤禛的眼神中有些抱歉。 “您不必抱歉,您对臣妾已经够好了。”宋玉瑶用清澈、沉静的眸子看着他,很是认真地道。 这也是真心话。跟现代比,胤禛这样的丈夫称不上是什么好男人,甚至可能被定义为渣男。 但她也没法脱离了环境去要求他,以这时代的标准,能给她的,他已经在尽力给了。她都尚且做不到什么都不顾及,只一心和他情情爱爱,她又何必去要求他呢? “够好了吗?”胤禛眼神有些忐忑,又有些探寻。 瑶儿的好,随着岁月的变迁,并未慢慢褪去,反而一日比之一日、一年比之一年,更让他觉得珍贵。越是回忆以往,他越觉得那些年有负于瑶儿,瑶儿真的不委屈吗? 宋玉瑶想了想,点点头道:“臣妾觉得已经挺好了。” 即使钮钴禄氏得宠生子、即使年氏受宠、独宠,她在后院里也没被亏待过,这不是已经挺好了吗?女人间的几句挤兑、下人们的得宠不得宠,她并不是很在意。 胤禛轻叹了一声,不说话了,默默把宋玉瑶又抱紧了怀里。他又不是不知道,瑶儿从来都是知足常乐、不喜欢抱怨的性子,怎么可能会说出别的话来呢? 宋玉瑶也回抱了胤禛,把头轻轻靠在他的肩膀上,静静听着他的心跳。 历史已经变了,未来如何,她也难把握,会怎样呢?她的儿子能顺利登上那个位置,她和胤禛会成就一段善始善终的佳话吗?还是她会成为又一个卫皇后呢? 她也不知道,那就珍惜此时此刻吧。有花堪折直须折,至少他此刻的情意是真。 宋玉瑶的册封大典,本来胤禛是要大办的,不过,在宋玉瑶的劝阻之下,还是办得简了一些。毕竟西北那边还在进行着战事,抚远大将军还是她的儿子,她这做额娘、做皇后的,在这大办典礼,像什么样子? 其实,现在国库里倒也不算空虚。追缴各省亏空的事,自从胤禛登基就一直在干,随着这事干得卓有成效,国库的钱粮就渐渐多了。 胤禛不只是在雍正五年开了闽粤海禁,还又与俄国签订了互市条约,在两国边境开放互市,并且在雍正七年把浙江的海禁也开了。通过海外贸易、互市,大清的经济更加繁荣了许多,国库更加丰裕了,眼看着已经有了盛世的迹象。 而宋玉瑶改良的各种良种、钮钴禄氏贡献出的玻璃方子、肥皂方子等,也为这将要到来的盛世贡献了一些力量。 她在这个时代,终归是发挥了一些力量。 在封后大典过后,朝堂上果然提起了立太子的事,胤禛现在毕竟也不年轻了。 原先弘旭就是长子,现在随着宋玉瑶封后,他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嫡长子,既嫡且长,这继承人的身份,在之前的那些汉人王朝一直以来的嫡长子继承制下,其实是应该没有什么疑问的。有一些官员便奏请立皇长子为太子。 “主子,前朝有御史上书请立咱们嘉郡王为太子了!”小安子急冲冲地走进来向宋玉瑶回禀道。 宋玉瑶本来笑着的脸一下子凝重了起来,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皇上是何反应”她看着小安子道。 “皇上言‘储君之事事关国本,当详议’。”小安子小心地看了自家主子一眼,小心地回道。 “你下去吧,让咱们的人低调些,不要生事。”宋玉瑶吩咐道。 其实照她来看,作为一个已经出宫建府的皇子,长岁真的成为太子,反而还不如不做这个太子。只是,这要看胤禛的心意,而自己母子现在要做的就是老实、低调、安分。 “儿子给皇额娘请安。”这日朝议结束之后,长岁来了宋玉瑶这里。 “为了立太子的事而来?”宋玉瑶问。 “是,额娘已经得到消息了?”长岁点点头,眼中是了然。 宋玉瑶看着这个儿子,他脸上并不见骄傲得意,还是一如既往地沉稳,让宋玉瑶放心了些。 “嗯,太子之事,你怎么想?”宋玉瑶问他,她并未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 “儿子以为,这太子之位有弊无利。”长岁冷静地道。 宋玉瑶心中的大石慢慢放下了,脸上逐渐露出了笑,赞道:“儿子,能在得意之时保持冷静,你很好。” 长岁也笑了,对宋玉瑶道:“儿子要是和当初的八叔一样,岂不是辜负了这么多年皇额娘的教导?” “你能把先帝时的事记在心里,以史为鉴,皇额娘便放心了。”宋玉瑶脸上的笑意渐浓。 “皇额娘放心,儿子不会重蹈当年八叔的覆辙,也不会重蹈当年二伯的覆辙。”长岁脸上的表情很认真。 八叔现在不得任用,赋闲在家,身上只有个贝勒的爵位,这还是皇阿玛仁慈。 二伯在皇阿玛登基之后的日子,虽然没有过得比皇玛法在时差太多,但是被圈禁是免不了的,又有什么意思呢? 他不愿意做八叔,也不会做二伯。 宋玉瑶点点头,道:“好好学你阿玛当年,能有你阿玛当年一半坚忍,皇额娘就不担心你了。”她还是没忍住叮嘱了一句。 再次听到这句话,长岁此时却又有了更深的领悟,真的身处这样的处境才知道,“坚忍”二字确实很难,皇阿玛当年能隐忍到最后心性之坚忍确实远超常人。 不过,难道皇阿玛能做到的事他就做不到吗?满打满算,他才几个兄弟?长岁不愿意不如皇阿玛,所以他郑重地点了点头,承诺道:“皇额娘放心,儿子必是肖父的。” 母子两人对视了一眼,相视而笑。 这日,长岁走后,胤禛也过来了。 拉着宋玉瑶的手,他问道:“你想长岁现在做太子吗?” 宋玉瑶的身子僵了下,不禁抬眸仔细看着胤禛,同时亦仔细感知起了胤禛的情绪。但是怎么看、怎么感觉,胤禛这话似乎都并非试探,身上也没有带着危险的气息,她不禁一愣。 “怎么了,你怎 么这么看朕?“胤禛似乎看出宋玉瑶在想什么,抬起手来,抚了抚她的背,安抚道,“不用害怕,也不必担心,朕并非是在试探你。今日之事,朕在立你为后之前就已经想到了,现在又怎么会因为此事疑你?” 听到这话,宋玉瑶确实放下了一些心,她想想确实也是,她能想到的,胤禛这样的人精子怎么会想不到?既然之前就已经想到了会有这样的局面,那现在确实没有理由以此怀疑他们母子。当然,时日长了就不一定了。 “是臣妾多想了。”她倒是也没否认,刚才一惊之下自己做得有些明显了,否认是否认不了的,不如承认。 “那你想长岁做现在做太子吗?”胤禛又重复了一遍,态度很是耐心。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3 首页 上一页 16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