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有来历的吗?”年氏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她终究还是想知道,自己是因何而与这位娘娘差距那么大。 “不知,也许是有吧。”宋玉瑶眼中闪过一丝意外,又好像不是那么意外,不过还是这么回道。穿越和金手指的事,是真不能对外说的。 “是了,好些神仙下凡……咳咳……是没有记忆的。”年氏眼中有一丝失望,又好像有一丝了然。 看年氏的嘴唇实在干的厉害,宋玉瑶端了一杯水递给了年氏,里面加了一滴灵液。 在最后的时刻,让年氏好过一些,是她能为年氏做的了。 “喝口水吧。”她道。 年氏看了她一眼,也没拒绝,道:“多谢娘娘。” 说完,又咳了一声。然后在宋玉瑶的帮助下喝了半杯下去,她确实渴了。 “今日劳娘娘陪臣妾说话了……咳咳,麻烦娘娘帮忙叫臣妾的丫鬟进来吧。”喝完水,年氏看着稍微好了一些,对宋玉瑶道。 “好。”宋玉瑶轻声应道。 年氏又多撑了一日,第二日下午,她病逝了。治丧的事还是宋玉瑶给操办的,办得挺隆重的。 而年氏去后,她还未成年的三个孩子,该由谁抚养,就是一个问题了。 “瑶儿,小五和小十五、小十六放到你跟前养着吧?”胤禛以询问的口气道。 “好。”宋玉瑶应了。 没办法,这时候就该到了履行身为皇后的职责的时候了。宋玉瑶心中不禁一叹。 第169章 年氏的三个孩子并不让人讨厌,而且也都是大孩子了。小十五十四岁、小五十三岁、小十六十二岁,这个年纪的孩子,需要操心的已经不是特别多了。 尤其是在宫里,身边有一堆下人伺候着,只需要宋玉瑶时不时关心几句,定期敲打敲打几个孩子身边的丫鬟、嬷嬷、太监就好了。 这几个孩子对她这个皇后嫡母,还是挺尊重的,并没因为宋玉瑶也算是夺了她们母妃的宠,而对宋玉瑶有怨,看来年氏是真将他们教得还不错。 唯一让宋玉瑶有些操心的便是,这几个孩子的身体都不甚强健,都是有点体弱多病的。特别是和她亲生的三个孩子比起来,就更是显得体弱了。 这还是她第一次养这种体弱的 孩子,不得不说,确实挺让做父母的觉得操心的,也不知道年氏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为了让自己少操点心,也算是对这三个孩子的一点同情,她悄悄给这三个孩子投喂了一点灵液。并不是很多,只比较偶尔的时候才会才一点点,不过这也让这几个孩子的身子慢慢变得比以前好了一些。 结合着太医给的建议,她又带着两个公主平日多散散步、练练太极拳和八段锦之类养身功夫,也让小五多散步、多练练养身功夫,三个孩子的身子也就慢慢好了不少。总算不至于时不时就病个一次,让她这个做养母的操心了。 这在胤禛和宫里人看来,就是她擅长养孩子。 “谢谢你,瑶儿,朕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把三个孩子照顾得这样好。”胤禛脸上带着感激,这三个孩子的身子都随了年氏,是他的心病,现下又因为年氏的去世而悲痛不已,他还真怕他们撑不过去。 “皇上与臣妾何须言谢,您既然将年妹妹的三个孩子交给臣妾照顾,臣妾自然不能辜负您的托付。”宋玉瑶谦虚地道。 胤禛这一句谢,她确实是当得的,不过嘴上还是要谦虚些嘛。 “多亏你这般尽心尽力,你做的朕都看在眼里的。”胤禛越发感动了。 “都是臣妾该做的罢了。”宋玉瑶越发不居功了。 胤禛感动地握了握宋玉瑶的手。 这日,当胤禛从宋玉瑶这里离开之后,又是自觉自己有贤妻、贤后,无后顾之忧,欣慰不已、也安心不已的一天。 不得不说,在哄胤禛方面,宋玉瑶这些年的技术已经炉火纯青了。当然,也不算累就是。 就她自己而言,她觉得胤禛这家伙也不算难哄,自己的性格倒是也不需要多么伪装,把不合于这个时代的一些棱角隐藏一下,也就差不多了。她觉得也还好。 日子还是继续过着,这年冬日里,一直在郑家庄被圈禁的允礽病逝了,宋玉瑶又操办了一场丧事。 自皇后去世之后,身子就有些不太好的张氏,在康熙十三年四月的时候也病逝了,宋玉瑶又给操办了一场丧事。 张氏去后,胤禛没给追封,就是以贵人的身份安葬的,所以她的身后事,办得不算多么隆重,不过该有的也都有,中规中矩。 宋玉瑶看出胤禛对张氏有些不喜,她估计可能是因为张氏当初在乌拉那拉氏的病情里掺了一脚。 乌拉那拉氏毕竟是胤禛的原配嫡妻,因为当初乌拉那拉氏做的事,胤禛对她是有意见,但她在胤禛心中的份量仍然是张氏没法比的。 宋玉瑶猜测,张氏可能在乌拉那拉氏的病情里做得应该有限,不然张氏可能活不到现在。至于李氏在其中起的作用有多少,宋玉瑶就不好判断了,毕竟李氏的情况不一样。 宋玉瑶也没必要去过分探究什么,冤有头债有主,她也没啥好说的。 这几年的时间里,她也又改良了出了一种良种,是她一直在培育的蒜。这是在雍正十三年的六月。 这种蒜,预防风寒、抗菌、抗炎的功效更加显著,个头也比之前的蒜要大了一大圈,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优良的蒜种。 就和之前的那些良种一样,她改良出来的这种大蒜,也被进一步繁育后逐渐推广到各地了。而宋玉瑶,还在继续进行着她的培育良种事业。 八月的时候,胤禛又给儿子们升了一次爵位,弘暖被封为庆亲王,弘历被封为襄亲王、弘晖被封为温郡王。五个阿哥中唯有最小的弘昐,因为还未开府,所以暂时未封爵。 这年九月的时候,被圈禁在府里的允褆也病逝了,宋玉瑶再次办了一场丧事。而允祺的身子也有些不太好了,在雍正十四年五月的时候,也不幸病逝了。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兄弟们的年纪都逐渐大了,这时代的人并不像后世人那么长寿,能活到五六十岁的人,已经算是不错了,病逝的事这几年也就常常会有。 不过,兄弟们的去世,还是让胤禛颇感伤怀。他的身子,也有些不那么好了,开始有了一些病痛。 宋玉瑶一方面劝他让太医好生调治,另一方面她倒是也在私下给他投喂了一些灵液。但她没敢多投喂,也没敢经常投喂,只是在他身子因为生病比较难受的时候,会少少投喂一点。 要说感情,她对胤禛的确是有感情的,如果可以,她自然也不想他早早挂了,毕竟胤禛这一年来一直表现得挺不错的。无论是作为一个君主,还是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而言,他都是表现得不错的。 只是,她也怕真把胤禛投喂得活到七八十,到时候自己儿子长岁都五六十了,那还继什么位? 皇家父子是难做的,坐在皇位上的那个人若是真得过于长寿了,现在的皇子只怕真要熬不住了,她也不想看到他们父子相残。 现在才雍正十四年,胤禛才五十八,长岁也才三十八,胤禛还没开始昏庸和疑心、折磨儿子,长岁的年龄也还能再等几年,所以宋玉瑶倒是也还会偶尔再投喂胤禛那么少少一点。 时间悠悠,一转眼,又是两年过去了,时间已经到了雍正十六年。这时,宋玉瑶已经不再给胤禛投喂灵液了,即使是少少一点,她也不敢再喂了。 这时候,长岁已经四十岁了,比起胤禛当年继位的年龄也只差四岁了,她真不敢再喂了。 这时,胤禛的身体已经不太健康了,不过,他倒是没和之前历史上一样,寻道士炼丹。这倒是让宋玉瑶感慨,历史又不一样了。 良种的事,也又有了收获,不过,这次倒并非是宋玉瑶自己培育出来的,而是她庄子上的人献上来的。 这个夏天,庄子上的人,送给她几盆异种番柿,带着清香、带着甜味和果香的番柿。 这次,这异种番柿并非她自己培育出来的,而是当初康熙赐给她的第一个庄子上的人不断选择良种、培育良种,自行培育出来的。 这倒是让宋玉瑶比自己亲手培育出来还要感到喜悦。她自己培育,异能有在其中起作用,而这时代的人自行培育出良种,可却是靠这个时代的人自己的技术和手段啊!这怎么能不让人高兴? 这个番柿良种的出现,应该算是她在这个时代起的一个比较好的蝴蝶效应了。 “主子,之前您培育出那么多种良种,您虽高兴,却也不如这次这般,这番柿怎么让您这么高兴?”小兰有些不解地问她。 宋玉瑶道:“这不一样。” “这有什么不一样?难道是因为这番柿良种是下面的人献上来的?”小兰对自家主子的心思也是了解一些的,所以猜测道。 除了自家主子自己培育良种,这些年自家主子也在让下面的人网罗人才、研究农事,现在倒是终于见着成果了。 “是 ,本宫确实是因为这是下面的人献上来的才这么高兴。本宫便是在培育良种上有些才能,终究只是本宫一人有这样的天赋,却是不如大清人才济济,下面也能不断出现这样的人才才好。“宋玉瑶脸上带着笑。 “您说的是,若能如此,您不必总是在操劳宫务之余还要抽出时间去打理菜园子了。”小兰不禁认同地点点头,“只是,像您一般有培育良种才能怕是举世难寻,这些人能有您天赋的十分之一也就不错了。” 小兰知道,自家主子能有这般天赋、才能,是因为自家主子很可能是个有来历的,有大福气,这样的福气当是举世难寻的,其他人却是难与自家主子相比了。 “一个人能有本宫十分之一的天赋、二十分之人的天赋,那十个人、二十个人,便能和本宫的天赋一样,但愿这样的人越多越好啊!”宋玉瑶期盼地道,而她也会为此而努力,在自己的能力之内、影响之下,去尽力促成人才的培育。 “会越来越多的。”小兰肯定地点点头。 这年十二月,胤禛六旬的万寿节来了。这次万寿,没有再像之前的那么简朴,而是热热闹闹地办了一次。 在胤禛的六十大寿过了之后,没多久就过年了,这个年过得也还算热闹。 五月里,胤禛为五阿哥弘昐办了婚事,福晋是吴扎库氏,弘昐被封了贝勒,出宫建府了。 不过,到了九月,入了秋之后,胤禛便生了病。病情持续了大半个月,一直没能痊愈。在宋玉瑶不再偶尔投喂灵液之后,他的身子就慢慢变得越来越差了。这次,宋玉瑶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敢继续投喂灵液。长岁已经四十一了! 而在十月初一这日,胤禛召集诸王、贝勒、群臣,当着众人的面,宣布了立嘉亲王弘旭为太子的消息,并宣布将于明年正月初一这日正式退位,将皇位传给太子,开始改用新年号。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3 首页 上一页 1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