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特技这一块虽然也有发展前途,但是真是不知道能走到哪一步…… 她把这些想法和考量再次跟丁建辉说了以后,丁建辉反而很无赖地跟她说道:“你说这些都晚了,我已经辞职了!” 池影都惊呆了,大佬,您这也太雷厉风行了吧!你们霸总都是这样的吗? 不过丁建辉也跟池影说:“我跟我们老师也探讨过这些,他其实对我挺支持的,因为无论做什么,热爱才是原动力。而且他说我们要是成立工作室或是公司的话,他愿意注资……” 于是宏图影业和丁建辉老师他们公司就共同出资,成立了“开物光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中间郑志宏与丁建辉的老师各占部分股份,不干涉日常运营,丁建辉和那几个青大的同学成了公司的创始人,丁建辉还自己担任了首任CEO,主要是因为目前他对电影这块还比他们那几个同学还更了解一些。 后来过了几年,南加大的曾师弟也回来了,彻底的把电影专业人才这一块的空缺给补上了。 在曾师弟回来之前,像池影和陆伟他们也经常去公司帮忙,提供一些创意或者探讨一些新的技术方案,但他们毕竟有自己的本业,没有办法天天泡在这里。 只能说,大佬到哪里都是大佬!丁建辉他们的开物光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来还在A股和H股同时上市,成为国内电影特技这一块的领头羊。 开物光魔开始就是专注于为国内影视项目提供特效外包服务,后来曾师弟回来后,就每三年出一部动画长片,不仅在国内电影市场上映,国外成绩也相当亮丽,有几次甚至冲到北美暑期档的前十。 甚至到后来,每年暑假档,开物一旦有动画片上映,都成了当年的电影盛事,国内外影迷都跟过节似的。而且他们每次都能开创新的纪录,这些后续的发展让池影都瞠目结舌了。 尤其是往后几年,宏图影业的盈利水平居然都赶不上开物了。郑志红是两边赚钱,也感慨良多。 他们这些人最开始还是想让池影也持点干股的,毕竟最开始的那些技术创意都是来自于池影。 不过池影很干脆地拒绝了,“我可以帮你们做这些事,这些技术创意你们都可以直接用。但是我确实不能入股,我毕竟还是系统内的人,我要持股了就扯不清楚了。” 不过他们这些人的战友之情算是牢固地建立起来,后来很多年都是长期合作伙伴,池影电影的很多特效开物都是当做新课题免费帮她做的。 池影还跟他们说了很多心里话:“你们要做特技的话,其实不仅仅是为了挣钱,更是为了热爱。我们大家都是出于对电影的热爱,才来做这些事的。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做大做强华国的电影工业,所们现在每一步都是在按照这个方向往前走。 但是有的时候,路走远了,反而会忘记最初的出发点,所以我们都要记住自己的初心……” 丁建辉他们也确确实实把这些话记在了心中,所以才有了整个公司的良性快速发展,他们没有急功近利,也没有只关注于眼前利益,他们始终铭记 那份热爱。 开物光魔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并没有太愁客户来源。 池影眼前拍的这部《西行》就是明晃晃的招牌。 为了给开物打开知名度,池影还在《西行》的片尾专门鸣谢了“开物光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内人一看到这个信息,就有一波又一波的人找上门来咨询。 很多普通的影视公司原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问,而且最怕的是价钱太贵。后来仔细一谈,发现居然不贵,于是都愿意掏钱来这儿做特效了,效果非常好。很多影视项目的档次一下子就上去了,甚至有的就大大咧咧地在招商时打出广告——《西行》特效团队倾力打造……最后的售价都能高出不少。 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开物光魔做这一块儿,而丁建辉他们有了资金积累,又能更快的反哺公司,提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一些软件的升级和硬件的购置,还有一些专利的注册,整个公司蒸蒸日上。 虽然后来华国还出现过其他的特效公司,但是无论是规模还是持有专利的数量,都没有办法跟他们相提并论。 作为行业的内的老大,很多行业规则都是由他们制定的。就像池影嘱咐他们那样的,那帮年轻人始终保持了对电影的热爱。 以至于后来国外的一些影视公司都来寻求和他们的合作,他们在国际特效技术上市场上都有一席之地。 他们所做的一切,确确实实都为了华国电影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持。 像后来国外的一些片子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都不好意思吹嘘特技如何了。因为你们能做的我们都能做,有的时候甚至还比你们更强!
第102章 顿悟真假 离开东阳后的第一个集中拍摄地点就是宁省。 池影非常想拍出那种“大漠烟孤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外风光。 这一段剧情设定,是在玄奘等人已经收服孙行者之后。此时是西行这一队人马最齐整的时候,一切都似乎已经就位,他们只需继续往前,往西,未来的成功就指日可待。 但是这时候也进入了人烟罕至的戈壁沙漠地带,周围走一整天甚至都没有一个人影,甚至见不到一丝绿色。 这中间有一个长镜头,就是玄奘和同伴们走在落日的大漠上,铺天盖地的黄沙,还有远处的烟尘翻腾…… 但是这些孤寂和冷清都没有打败玄奘,他满怀壮志的向西行。 远处鲜红的落日下,几个人的影子被拖得长长的,这种感觉非常美,一镜到底的画面就像油画一样,动人心魄。 第一版的镜头拍摄得非常完美,他们就在落日和黄沙中往前走着…… 但是后来,在保一条的时候,池影灵光一现,突发奇想地用大喇叭对演员们喊了一句:“跑起来,跑起来!” 最先领悟的是扮演“小白龙”的演员,他在明白了池影的意思后,就率先在沙漠中跑了起来,紧随其后的是“孙行者”,其他的几位演员也不甘示弱,纷纷都奔跑起来…… 于是所有人都在大漠中狂奔起来,脚上的黄沙都开始翻滚起来。无能姑娘也哈哈大笑着往前跑。 他们当中最后一个跑起来的是玄奘,他见伙伴们都已经远去,于是也开始发足狂奔。 一群少年就在这孤寂荒凉的沙漠中,肆意飞扬地奔向前方,特别的有诗意。 这一出镜头其实是整个故事的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刻起,一直宝相庄严的玄奘,已经逐渐丧失了“佛性”,找回“人性”的一面。 而这种在沙漠中狂奔大笑的快乐简单,其实才是这个年纪少年应该有的表现…… 玄奘跟着这些同伴,奔跑着嚎叫着,这一组镜头持续了十几秒钟。因为是突发镜头,所以池影他们拍得非常放纵,纯粹就让演员们随意自我发挥。 演“孙行者”的那位演员跑着跑着,还腾空翻起来,就像一只无忧无虑的猴子。 无能姑娘逐渐落在了后面,她甚至扔出了手中的九齿钉耙,砸向最前方的孙行者,又被他一脚踢回来。 然后无能姑娘又跑到远处,把钉耙接回来,接着追赶他们。 虽然周围孤寂荒凉,但是这一群少年却又让这里变得生机勃勃。 陆伟和池影在监控器后面,看着这一场临时起意的发挥,觉得镜头呈现的效果非常完美。 后面成片时,再加上欢快又略带惆怅的背景音乐,那种镜头下的“少年感”就淋漓尽致了。 宁省的戏份不多,拍完了以后,他们又很快转战了甘省,这时候已经快过年了。 池影他们整个剧组也不愿意再四处奔波,于是后面的大部分镜头全部是在甘省完成的。 甘省的第一个拍摄地就是敦煌莫高窟。 这里的故事情节是西行的一群人在这里遇到了黄眉老怪,进了小雷音寺。 最开始的时候,玄奘等人一走进莫高窟,都被这里的气势磅礴、无穷无尽的佛像所震撼,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以为自己已经到了西天。 这里池影用了叠加镜头,一路上全部都是各类大小各异的佛像,而在远处半空中,真的有一个超凡脱尘的宏伟寺庙佛殿在那里。 “难道已经到了西天吗?”这是沙悟净在发问。 但是孙行者似乎心存怀疑,他觉得那远处似乎充满了妖气。于是孙行者劝玄奘:“和尚,当心有诈!” 玄奘却不理他,他已经为小雷音寺的整个氛围所震撼,于是倒头便拜——他以为这一趟行程终于走到了终点。 这里池影的故事设定就是,“小雷音寺”其实是作为一个“伪规则”出现的,也是从这一仗开始,玄奘才真正开始怀疑起自己的信仰来。 在池影的剧本中,将“小雷音寺”视为一种与“西天正统佛国”秩序所并存的伪规则体系。 它甚至超越了所谓“表象”的假冒,而真正触及了“规则、权力和信仰”等核心的问题。 首先“黄眉老怪”化身“黄眉佛祖”,高坐莲台,直接扮演着最高权威“佛祖”;而他手下的小妖们则是扮演着罗汉菩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神祗体系。 这其实是对“雷音寺”的刻意模仿,因为黄眉老怪本自己就是弥勒佛身边的人,所以他完全是照搬全抄,甚至有些西天法宝都被他盗了过来。 所以小雷音寺并非是随意的一个山洞,它是高度模仿灵山圣景的建筑群;它也试图制造一个与真正的佛国物理空间相似的领域。 但是伪规则的本质,就是对正统规则的寄生和扭曲,伪规则无法凭空存在,它必须高度依赖模仿,甚至寄生于它所反对或者试图替代的正统规则。 它的核心点是“形式大于内容”,而之所以要把玄奘留在这里,其实是为了吃了他,去获得长生不老,取代佛祖,他们正是利用玄奘这种对正统规则的敬畏、向往,来对他进行了诱捕。 其实按照设定,这里黄眉老怪的存在,西天佛祖真的完全不知道吗? 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就是佛祖留给玄奘的一场考验,只不过后来考验过了头…… 小雷音寺这一战不仅仅是武力的对抗,更是一种两种规则体系的和两种秩序的碰撞。 佛祖设置这个考验,本来是想让玄奘知道,世间也有“伪佛”的存在。他是想考验玄奘,能否透过华丽庄严的形式,洞悉本质的真伪。 而玄奘第一次的虔诚膜拜,则是暴露了他本身对形式权威的盲从,孙行者的火眼金睛才是看出了本质。 因为孙行者一直都知道自己是“谁”! 虽然经过激烈的搏斗,一行人最终战胜了小雷音寺的黄眉老怪和一众妖物,但是从这一刻起,玄奘也彻底的怀疑起自己的信仰。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5 首页 上一页 10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