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是好想法!”韩主任非常赞成:“你看你这几年,一天到晚不是在剧组,就是在办公室,确实需要出去充实一下自己,放松放松,这样才能激发灵感,促进自己的创作。 你不要有什么压力,这几年我们的工作成绩非常耀眼,所以停个一年半载的,没有任何问题。你出去我们剧本中心都给报销的……” 池影原来以为只能报销差旅费,中间的其它开销都会要自己负担,想不到单位全给报。 “你现在也副科了,肯定有相应的住宿和餐补标准的。你到苏娟那边去问一下,总住五星级的肯定不行,但是一般还可以地方的话,我们都能开发票回来全报的。”韩主任把话说的很活泛了,池影也心领神会。 其实华国从建国以来,文化界就有外出采风的习俗,这都是正常的费用开支。 “我们一直都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出去看看京城之外的天地,好好的散散心。我看你这段时间精神状态也不太好,还一直很担心呢!也算是你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了,这很好!”韩主任又强调道。 其实池影每次拍完一部电影以后,都会有一段时间的低潮,又或者是要病一场,好久都缓不过来。 韩主任都看在眼里,“我们的工作太紧张了。还是那句话,把步子稍微放慢一点,也没有什么关系,这也算是复盘总结一下,回顾一下之前的工作,展望未来,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放心去吧!” 正好李师弟也想回家,所以池影干脆就要带上他,而陆伟和孙妍妍则是要为自己的新片做准备。 因为陆伟这次参加了《西行》的拍摄,还是主摄影师,所以这次《西行》后续的分红,京影厂肯定也不会落下。这几年京影厂一直把陆伟当做财神爷一样供着,他提出也要出去采风,做一些调研,为新片做准备,京影厂举双手赞成——总算不用做配角了! 这几个人凑在一块,就组成了一个创作采风小分队。 他们也没有自己带车子,而是直接从京城出发,坐火车一路慢慢往前走。到了一个地方,可以住几天,也可以立即向下一站行进,所以池影这次外出,甚至连笔记本电脑都不带了。 谈逸则是有点内疚,自己女朋友最需要陪伴的时候,他却没有办法同行。 像池影这次出去,时间不确定,短则十几天,长则有可能是几个月,所以他也不可能请长假。谈逸现在是体制内的人,不能随心所欲,即使这段时间的大剧院那边的工作没有前段时间那么紧张,但是还是有考勤制度的,不能长期游离在外,要不然就成了“无组织无纪律”了。 不过池影觉得无所谓,谈恋爱也不需要像连体婴儿一样,一天到晚黏在一起。 谈逸内心深处有一点小小的担心,因为这段时间,他听到了一些小道的消息。 《西行》中小白龙的演员程远风,就是他的同事,当时还是谈逸推荐程远风去池影那边试戏的。后来程远风不仅试上了,还获得了这么大成功,所以他就挺感激谈逸的。 有些事情他也私下里悄悄跟谈逸说过。 他就挺瞧不上《西行》玄奘的扮演者沈昀。因为当时在剧组的时候,沈昀就经常黏着池影。 程远风就觉着,人家池导有男朋友的,大家相处要有分寸。你这样上赶着黏着,都已经超出工作范围了,他觉得有点不太好。 而且拍摄杀青后,好像沈昀还经常给池影打电话,总有意联系。 谈逸把这些话听在耳里,记在心中,可嘴上也没有多说什么,反而一句话带过:“估计也就是一些正常工作吧……” 谈逸明白,像池影这样年轻靓丽又成功的女导演,身边肯定有人惦记着,但是他也选择相信池影。 于是池影开始了一段悠长的假期。 他们第一站去的是昆茗,这里四季如春,四个人觉得这里非常好,干脆还租了个农家小院。 在昆茗的这段时间,他们吃吃住住,每天早上和晚上还出去散散步,池影还甚至带了写生本,有的时候坐在外面,写写画画,就像记录一些一闪而过的镜头一样…… 这种放慢了脚步的生活节奏,让他们感觉很舒服。 等天凉快了以后,他们又去了桂省,因为桂省山水甲天下,有十万大山,还有杨朔漓江,这些特殊的风景,他们都想去走走看看。 结果在桂临火车站下车的时候,池影发现这里的火车站非常繁忙。 他们是下火车,但是却有着数不清的年轻人上火车往外走。 真正去旅游的时候,他们在漓江边上,居然听到了有少数民族的年轻姑娘在唱山歌。 这里原本就是刘三姐的故乡,所以山歌特别好听,李师弟自己就是桂省人,所以对这些,他也不算陌生。 “你们这块的人唱歌都这么好听吗?”池影听的很陶醉,好奇地问道。 “也不是,主要是在一些特定的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种的特别多。像城市里的人,肯定就没有这个闲情逸致唱山歌的。” “但是这里确实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他们这些少数民族非常擅长歌舞的,随便遇到一个,就有可能唱的特别好听。” 就这么瞎聊着一边走一边逛,李师弟突然觉得心也安定了下来了。 他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现在又回到这里,所以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你看你这几年,主要生活环境都是在京城,然后又是拍戏四处跑。现在累了,疲乏了又回到这里。 而我们刚才在火车站,又看到那么多人不停地在往外走,他们肯定是想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其实是一种反差,你说是不是?” 池影就是这样,貌似无意地在开导李师弟。 李师弟笑了一下,“这其实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围城’,对吧?” 李师弟能理解池影的意思。 他其实这段时间也没有真正歇着,一直在思考他的第一部 电影。因为李师弟研究生也快要毕业了,还要交毕业作品的。他希望能拍出一部出色的作品,能给自己的研究生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其实我们可以拍一个节奏慢一点的治愈系的片子,比如说聚焦在漓江边上的生活……”池影突发奇想道。
第113章 治愈那曾是我的后半生…… “你们 两个真是的,怎么又讲起电影来了,不是说要歇一歇吗?”旁边的陆伟很不满的叫道。 池影无所谓的说道:“我又不是要拍,我只是说说这种突发奇想,一个创意而已。其实像咱们这些人,怎么可能不说起电影来?” 李师弟也是附和:“就这么随便聊聊,又不是马上要投入工作,做什么具体安排之类的。” 其实陆伟自己也很感兴趣,他嘴上虽然嫌弃着,但是很快也拉着孙心妍一块儿,一起讨论起这个事情来。 李师弟现在已经有100万元的项目资金了,如果要拍一个简单点的治愈系电影,紧一紧,也还凑合。 实在不行的话,再问郑志宏那边再申请一点,相信只要有池影的加入,郑志宏还是很愿意掏钱加大投资量的。100万元人民币这个数量级,现在对他来说不过是小钱而已。 像这种片子,真要投入拍摄,主要人物肯定不会太多。 池影继续说道:“我们可以有两个核心人物,一个是在本地生活的少数民族土著,他年纪很轻,一心就想要走出这里。他对外面充满了好奇,所以他总想加快脚步,脱离原生地。 而另外一个,就是已经从这里走出去的年轻人。他年少离家,在外面打拼多年,身心疲乏,充满痛苦感,所以他想回归到这里,想放慢脚步来重新寻找自我以及安宁,你觉得怎么样?” 李师弟想了想:“可以,就比如说像刚才那样,有一个在漓江边上生活,会唱山歌的少数民族少女,但是家里的经济环境不好,她就想改变现状,所以想外出打工,寻找更好的生活。同时她也渴望见一见外面丰富多彩,光怪陆离的世界; 而另一个,就可以从这里走出去的青年音乐人,他在外面本来发展的很好,但是最近遭遇了一些事情,事业受挫或者爱情失败,恋人离他而去,让他内心饱受创伤,痛苦不堪,所以他就重新回归到这里。 这两种人物的鲜明对比,就可以完成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设定。” 池影点点头:“其实整个故事主要人物也就这两个年轻人,所以你要找演员很好找,甚至连音乐也可以一块搞好。比如说像青年歌手部分,你可以跟周岩去聊聊,近距离了解一下当下的年轻音乐人的生活状态,而山歌部分我们就可以沿用本地的传统音乐,你说是不是?” 李师弟觉得确实挺好的创意,“对,确实可以创作出一种新的类型电影……” 其实前世,像这种片子非常多,就是所谓的治愈性电影。 比如说像《托斯卡纳的夏天》、《朱丽叶的信》这一类的片子。而且因为这些片子的热映,都带火了拍摄当地的旅游业,所以后面会出现一系列这个片子,各个国家都会拍这种片子。 但在当下,这种片子还不多见,池影甚至建议道:“你还可以用这种片子宣传一下家乡,比如说‘贵省山水甲天下’,对不对?就作为一种风光片来拍,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创意。你的摄影技术也过硬,完全可以拍得像一些山水画或者是油画一样……” 李师弟大笑起来:“确实,算是为家乡做贡献了。真要火了,我们家乡旅游局都要感谢我……” 他们当时在讨论这事的时候,正在坐在漓江的游船上。四个人单独包了一艘船,船上有两个船工。他们在说的时候,边上的船工还听了一耳朵,中间有一个年轻一点的船工还跟他们搭起话来,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问李师弟,“你们是文化人吧,说的好有深度。” 池影大概听明白了是这个意思,也没搭茬儿,就一笑而过。 李师弟反而跟他们瞎聊起来,对此他们也没有放在心上。 陆伟池影听的些,也很感兴趣,“所谓的‘治愈系电影’,核心的要素是什么?” “核心的要素,我想想……” 池影思考了一下,她想起了自己前世是什么时候特别喜欢看这种类型的电影的,然后又组织了一下语言:“所谓核心的故事链条,其实就是‘破碎’,然后想脱离现有的环境。 你比如说,在外闯荡的青年,想回到自己出发的地方;而在这里生活的土著少数民族少女又想离开这里。这里虽然很美丽,但经济环境不好。 这种对外面的向往,和对家乡的向往,同样都是一种‘破碎’后的直观反应。因为他们都对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不满,想逃离这里。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5 首页 上一页 1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