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法海一出生便被丢在寺庙门口,被金山寺的方丈收养,少年便天资聪慧,一目十行,对佛法经注的领悟更是超凡脱俗,所以可以算是年少成佛,是一个得道高人。 但是也因为这样的生长环境,他却未经历过人间八苦。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法海”并没有经历过各种欲望的诱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所以这个故事其实讲的不仅仅是“白蛇”与“许仙”的爱情,更多的讲的是“法海”和“青蛇”欲望。 电影中的4个主要人物——白蛇、青蛇、许仙和法海四个人中,其中有三个人都是“蛇”的化身。 白蛇和青蛇是显性的“蛇”,她们一出场就是“蛇妖”;而法海则是隐性的“蛇”,因为在佛教传说中,那迦是“龙众”,但是在印度佛教传说中,那迦是蛇神,曾在大雨中以蛇身为佛祖护法,在很多佛教壁画中,那迦就是半人半蛇的形象。最后法海与两位蛇妖斗法的时候,法相也是似龙又似蛇。 非常巧合的是,在中外神话中,“蛇”都是欲望的化身,所以池影也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可以让外国人轻松地看懂这个故事。 “白蛇”是一条白色的蛇,虽然它也是欲望化身,但是它是纯洁的,所以在故事中白蛇是“真情”的代表,她是因为真的爱许仙,所以才去和许仙一起生 活,即使被雷峰塔压了千年,也没有后悔过。 而“青蛇”则是欲望的化身,这个欲望并不是刻意的、放纵的,而是天生的,因为小青只经过了五百年的修炼,所以小青并不能很好地克制欲望。 同样,小青也没有经历过人世间的种种,她更多的是在模仿白蛇。比如说白蛇想要在人间寻找真情,她也想去寻找真情;白蛇去爱一个人,她也想去爱一个人。但是更多时候,小青没有明白这些行为其中的含义,只是单纯地模仿,所以她其实是“欲望”的化身,只是按照欲望行事。 “许仙”则是中国古代传统男人的代表化身。他也有“情”,但是也会为“欲望”所迷惑,他为“白蛇”的真情所感动,但是也经不起“青蛇”这样美丽的诱惑。许仙代表的是“滥情”, 法海是“禁欲”的象征,他一直在克制自己的欲望,他并不是经历过滚滚红尘后顿悟成佛的,他一开始就是佛,后面又从“佛”返回到自己的欲望,“破戒”入魔,所以最后水漫金山的时候,法海是一种报复性的发泄,他既憎恨青蛇诱惑他,让他破了金身,又恨自己没有克制住欲望…… 整个故事并不复杂,但是作为传统神话故事要加点特效的话,就很麻烦了。 从一开始就要做好各种拍摄准备,现在又是胶片时代,不像前世后来进入全数码时代,拍摄的时候,会有CG技术和绿幕技术的大规模运用。 这个时代的特效镜头,更多的是通过一些物理技术的运用,光学合成或者是手工工艺来达到拍摄效果的。这些都是要同步进行,往往在拍摄中间出现失误的话,整盘胶带就没有了,又要从头再拍,非常耗时耗力,更耗财! 按照池影的计划,选定好外景地以后,就马上要招那种手艺过硬的微雕艺人,进行微观模型的1:1复刻,这样就可以通过调整拍摄速度或者运用镜头角度来模拟真实的场景。后面还要通过烟火与物理破坏,来达到火焰、烟雾的一些现场拍摄。 池影前世后来虽然没拍电影了,但是看过大量的电影拍摄纪录片,很多里程碑式的特效电影,都会在若干年后讲述了当初的特效镜头是怎么拍摄的,所以她在这方面还是有点经验的。 经过仔细准备,一本比原来《婚礼婚礼》厚三倍的项目资料被拿到了雷大佬的办公桌上。 雷大佬也非常重视,并没有马上给韩主任和池影答复,而是细细的看了好几天,期间也咨询了国内外好多专业人士和同行。 最后雷东明决定,这部片子投资1500万可能还是有点紧张,他打算投入2000万元,同时引入民营资本来完成拍摄。 实在是因为目前国内没有那种成型的特技摄影团队。 虽然池影在项目书中已经写得非常详细,但是她也确确实实也没有真正拍摄过特效电影! 这部片子拍摄周期定在了8个月,如果从1月份开拍,8月份能拍完就已经不错了。 投资太大了,池影想尽早投拍,然后尽早上映,尽快转化成收入。 但是大投入就有大风险,雷大佬跟池影说道:“小池,一定要稳住!我看了你的项目计划书,说实话我心中还是比较欣慰的,你不是在那瞎想,而是有详细的剧本和流程支撑。但是说实话,华影也是第一次拍摄这么大投入的电影,我们一定要稳,一定要稳! 宁可慢一点,宁可现在多花点钱,也要把这件事做好,我不想给你太多压力,所以后面我们会引入民营资本,华影掏一半,民营资本掏一半,我们打一个宽裕战,2000万的预算怎么样?” 韩海燕看到项目书前,心里也打鼓。但是看完了以后,觉得还是要搞一搞的,毕竟这部电影搞成了,就是能载入史册的内地第一部 真正意义上的“大片儿”。
第32章 资本不蒸馒头争口气! 说完投资的事,接下来就应该考虑人员的问题了。 池影一直想保持自己团队的人员稳定,无论是专业摄制团队还是主要演员人选。其实这也是行业内绝大多数导演的常规做法,像很多知名导演都有自己的御用编剧、御用摄影师,还有御用男主角或者女主角。 毕竟一部电影的成功牵涉太多因素了,尽量减少不稳定因素和风险也是稳妥做法。“用熟不用生”是普遍规律,因为没有人想贸然去跟陌生人融合,或用自己的项目来试错。 池影一直想用的摄影师就是陆伟。 从前段时间开始,陆伟和孙妍妍就已经在跑他人事档案的事儿了。 京影厂那边没什么问题,像陆伟这种已经有大热作品的青年导演,又是科班出身,他们那边还是很欢迎的。 就算暂时不为京影厂效力,那让人家光挂靠一下,每年收点管理费,也是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事。这年头风水轮流转,不定什么时候大家又走到一起去了呢。 而川影厂那边比较难讲话一些,虽然他们也知道,陆伟的态度是不想回来的。但是全套东西都在人家手上,人家那边完全可以卡着不放,慢慢跟你耗。 所以跑了几次以后,大家伙儿一合计,想了个主意,看看能不能找个德高望重的大领导帮忙打个招呼,疏通一下。 池影这边跟雷大佬把剧本的事情谈妥了以后,就稍微提了一下摄影师的事儿。 当下这种情况其实挺常见的,如果能有更高一级的领导出面,也是给川影厂的领导一个台阶下。 雷东明听了池影的求情后,满口答应。国内八大电影制片厂都是系统内的单位,他不仅认识,很多领导层都曾经是他的老部下或是老同事,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大佬当即就拨通了川影厂的一把手电话,也软语说了实际情况:“人家小年轻有想法,在京城这边又有项目。我们作为前辈和领导,肯定要多加支持,更何况现在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电影产业……” 那边的书记见状,也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这事儿。于是的陆伟的组织关系、人事档案等一套东西,全部都转到京影厂这边来了。 演员这边,两男两女主演,池影能确定的就是谈逸和宋琳。 按照她的想法,谈逸可以挑战一下复杂多面一点的角色,所以剃头演法海这种冷面金刚的形象;而宋琳想走的是大青衣路线,所以应该去演白蛇,她的长相也不适合演那种小家碧玉。 既然雷大佬提出要引进民营资本,肯定也不能把主要演员全占了。 现在各家民营资本底下演员都挺多的,又是这种大片,当然要给人家留出份额。 其实客观来说,之前大佬的说法并不准确。国内并不是没拍摄超过2000万元投资的大片儿。 准确来说,是国内没有投资过2000万元以上的商业大片,之前甚至有投资超过亿元的片子出现,而且还就是在不久前,但是亏得一塌糊涂。 真要说起来了,人家可以说,我们这是完成国有单位的社会责任,赔点就赔点,对吧?不能以金钱衡量一切…… 但是如果是拍商业片,那么投入产出就非常重要了! 按照池影的估算,2000万元的投资的电影,票房至少要达到4000万元才能勉强回本。 要进一步盈利的话,那票房得更高。这就要大规模的上映率和上座率来托底了,拷贝肯定要比《婚礼婚礼》成倍增加,后面档期也要踩得准。 如果是八月份拍完,再加上一些后期制作的话,最好十月就能上。十月、十一月两个月,保证第一轮、第二轮放映结束,做到初步盈利;后面再做像周边地域扩散,以及海外卖片儿这种进一步盈利事项。 池影剧本写好以后,就去了华国版权保护中心登记备案。她实在是搞怕了 ,总觉得自己的心血要好好保护。原本只是做好文档保密,对更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并没有抱什么期待。 后来一打听,居然今年9月份的时候,华国的版权保护中心成立了,对各种音像制品和文学作品都有保护产权登记备案,所以她当即就去了,以防万一。 因为这部片子投资预算太大,牵扯的利益面也广,很多事情真不好说,做万全准备总是没错的。 这一折腾,十二月份就过半了。 韩主任和池影得到的第一个好消息就是:策划中心提出的下一年工作预算1500元万元已经批下来了。 电影局这边批下来的时候,也重点提出,要跟华影集团这边联合投入制作。其实说白了,还是由华影出钱,大家一起坚持商业片的拍摄路线。 按照韩主任的计划,就是明年年内,一定要保证制作完成并上映一部影片,然后再下一年的具体拍摄计划也要提出来,就像她说的“保一争二”。 一切都在高速运转着,这边池影已经开始准备攒组了。她跟陆伟约好,要去找外景拍摄基地。 据她了解,浙省东阳那边还真有一个宋代“清明上河图”影视一条街,她想去实地看看。如果这次出差能把具体拍摄场景确定下来,那就太好了。后面的服化道,还有特技镜头以及各种建筑模型就可以着手搞起来。 结果在这个节骨眼上,雷大佬突然打电话过来,把韩主任和池影都叫过去了。 本来韩主任兴高采烈,以为投资很快就能到位,结果进了雷东明办公室一看,大佬面部阴沉,于是心里“咯噔”一下,“老领导,您找我来,是讲投资的事儿吗?” 雷大佬点点头:“海燕、小池,先坐……”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5 首页 上一页 27 下一页 尾页
|